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使用混合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工序的编码方式;为了克服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将模拟退火算法引入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使算法具有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并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形成量子粒子群-模拟退火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高维问题时易出现的早熟收敛、停滞现象,提出一种拟随机初始化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采用Hammersley方法对算法进行初始化,可以提高算法在高维搜索空间的搜索能力,进一步将模拟退火思想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快速寻优能力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概率突跳特性,使算法具有跳出局部最优从而实现全局最优的能力.分别在5个经典测试函数上测试算法的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克服了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高维空间优化问题时易出现的停滞现象,在进化后期仍保持较强的搜索能力,提高了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高维空间的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PSO的快速寻优基础上,融入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操作,使粒子群具有变异能力,同时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的Metropolis准则,允许粒子在目标函数有限范围内变坏,防止陷入局部最优,形成一种新的算法模型,应用于TSP问题求解.采用TSPLIB中burma 14和att 48作为实验数据,对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进行模拟与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提高了求解质量,全局搜索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4.
在寻优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快速的找到最优解,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逃避粒子群算法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能够使算法跳出局部极值,免疫逃避粒子群算法能够让初始化粒子更加快速的搜索,二者的结合让两个算法的优越性更加突出,搜索速度更快,收敛和搜索精度都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5.
一维下料问题的自适应广义粒子群优化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时粒子速度迭代难以定义的问题,首先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利用交叉算子、变异算子,提出一种广义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求解一维下料问题;然后引入模拟退火算法作为自适应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广义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一维下料问题具有高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应用于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易于陷入局部最优,为了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局限性,本文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思想引入,快速、全面地生成粒子,并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粒子的优良性质,由于模拟退火算法以简单高效的搜索方式避免了局部搜索算法快速收敛于局部最优点的缺点,故本文将模拟退火算法融入,提出了混合粒子群算法.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合粒子群算法为求解作业车间调度的一种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立体仓库固定货架拣选路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效率,以存取时间最短为目标,针对单巷道固定货架拣选作业过程,构建了解决拣选作业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求解过程中用粒子群算法初始化种群,提高了优化效率,缩短了搜索时间;在迭代过程中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利用其概率突跳能力,以避免基本粒子群算法迭代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和早熟收敛.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比标准粒子群算法所用时间短、收敛速度快、迭代次数少.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间调度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的混合算法. 该算法将问题规模作为启发式信息, 通过对模拟退火算法引入新的邻域搜索机制--多粒度搜索, 并加入选择优化和淘汰更新机制, 提高了算法的自适应性和自学习能力, 降低了粒子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最优解的求解能力上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的混合算法.该算法将问题规模作为启发式信息,通过对模拟退火算法引入新的邻域搜索机制——多粒度搜索,并加入选择优化和淘汰更新机制,提高了算法的自适应性和自学习能力,降低了粒子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最优解的求解能力上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算法在解决大规模0-1背包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的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IFEPSO-SA)。采用交换操作和模拟退火机制对粒子群算法中的局部最优解二次优化;然后,以种群直觉模糊熵(IFE)为测度,自适应改变惯性权重,并对种群进行变异操作。测试结果表明,IFEPSO-SA在解决大规模0-1背包问题时有较好的求解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FEPSO-SA与基于直接模糊熵的粒子群算法(IFEPSO)相比,熵值波动较小,反映出IFEPSO-SA有更好的局部搜索能力,并且IFEPSO-SA在算法收敛速度和求解质量方面都优于IFEPSO以及经典的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