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胸部体层摄影术(DTS)检测偶发肺部实性肺结节及其特征。材料与方法本前瞻性研究,随机选择1 111例行胸部CT检查的病人(年龄50~64岁)。其中125例受试者偶发肺部实性结节(≥5 mm)。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对该125名受试者进行DTS和CT随访。按照结节大小,将肺部结节分为5 mm组(125名受试者)、随访后结节增大至6 mm组(55名受试者),由4名胸部影像诊断医生在不知道结节数量的情况下评估DTS影像所显示的肺结节。医生阅片时在影像上直接标记肺结节,并对结节存在的可信度和随访建议进行分级。采用Jackknife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检验法、ROC曲线以及Cohenκ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所证实的≥5 mm和≥6 mm的肺结节DTS整体检出率分别为49%~58%和48%~62%。Jackknife ROC特征值分别为0.47和0.5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和0.65。结论常规使用DTS会降低肺结节检出率,导致肺小结节随访中漏诊。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通过对肺结节模型进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扫描 ,评价低剂量CT对肺内结节的检出率 ,分析影响低剂量CT肺结节检出率的因素。方法 用包绕水囊的绷带卷模拟肺及胸廓 ,面粉、黄油及固体石蜡按一定比例制作成CT值 - 10~ 5 0HU的结节 ,直径为 10和 5mm。分别进行常规剂量 (2 4 0mA、14 0kV)及 3组低剂量扫描 (4 3mA、14 0kV ;5 0mA、12 0kV ;75mA、80kV)扫描 ,低剂量各组分别以螺距 1 0、1 5、2 0扫描。比较不同剂量、不同螺距组之间的差别。将不同X线剂量模型CT扫描图像与正常成人胸部图像融合 ,由 3名医师在不知模型结节的情况下分别读片 ,统计肺内结节的检出率和假阳性、假阴性率。分析扫描剂量、螺距对其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低剂量扫描对肺内 10mm及 5mm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 10 0 %、89 7% ,与常规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 =0 6 90 7,P >0 70 )。增加螺距导致 5mm的结节检出率下降。结论 低剂量CT对肺内直径 10mm和 5mm结节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CT无差别。增大螺距导致肺内结节的密度及边缘的清晰度下降 ,结节检出率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内孤立小结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内孤立小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直径小于 3cm的肺内孤立小结节患者 40例 ,其中周围性肺癌 2 9例 ,转移瘤 1例 ,肺炎性肿块 5例 ,结核瘤 2例 ,肺错构瘤、肺囊肿及肺血管瘤各 1例。40例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 ,发现病变后局部行高分辨螺旋CT扫描 ,仍不能定性诊断时行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 40例病例均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 :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正确率为 81% ,肺内恶性结节大多均匀增强且增强CT值大于 2 0Hu ,平均增强CT值为 3 6Hu。良性结节多周边增强且增强CT值小于 10Hu。结论 :高分辨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肺内孤立性小结节定性诊断 ,同时强调必须结合病变的基本形态特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仿真胸部体模对伪影区域内肺结节及肺组织显示效果的分析,评价IMAR算法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胸部仿真体模内置入模拟肺结节60个,分别在心脏起搏器放置前后进行胸部CT扫描(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图像分别采用无IMAR和有IMAR两种方式进行重建。比较肺结节的检出率,测量模拟肺结节CT值与其标称CT值的差值,并比较图像的噪声值、SNR、CNR值,并对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胸部CT扫描时,使用IMRA检出结节数目较多;使用IMAR算法磨玻璃肺结节的测量CT值与标称CT值的差值较小。使用IMAR重建时图像SNR及CNR值均较高。IMAR重建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未使用IMAR。结论:IMAR算法能减轻心脏起搏器金属伪影,提高低剂量胸部CT对伪影区域结节的检出率,提高伪影区域磨玻璃肺结节的显示效果,提高伪影区域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断层融合(DTS)检查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结节的诊断和随访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胸部DTS检查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以多层螺旋CT作为参照,比较DTS和DR对肺转移结节的检出情况,评估DTS对肺转移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257例患者中,34例发生肺转移,共确认187个转移结节。DR检出16例共计65个结节,DTS检出31例共计164个结节。DR和DTS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1%、87.9%、37.2%、91.6%和91.2%、99.6%、96.9%、98.7%。DTS对直径<5mm和5~10mm的肺转移结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P<0.01)。结论 DTS较DR对肺转移结节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用于转移性肺癌的诊断和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 2种不同探测器宽肺部低量扫描的影像质量,为肺部低剂量检查提供最佳扫描参数.方法 对100例采用1.5 mm×16(24 mm)宽探测器行肺部低剂量体检时有肺结节发现者,再采用0.75 mm×16(12 mm)宽探测器对肺结节进行局部扫描,其它扫描条件均相同,再分别重建5 mm及重叠50%的 2 mm及1 mm的最薄层图像用于三维后处理用,对照分析其影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的质量.结果 2种扫描检查对病灶的显示均无明显差异,图像质量优良.结论 肺部低剂量16层螺旋CT扫描可采用宽(1.5 mm)探测器进行扫描,能提供与较窄探测器相近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3 0例肺外恶性肿瘤肺内多发转移患者分别行低剂量螺旋CT( 5 0mA ,螺距 2 .0 )及常规螺旋CT( 2 5 0mA ,螺距 1.0 )扫描 ,采用双盲法对结节数目、大小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3 0例患者采用低剂量及常规螺旋CT检出结节数分别为 872个、876个 ,二者对结节的检出无明显差异 ,部分患者低剂量螺旋CT显示的结节略小。结论 :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螺旋CT对肺结节的显示相仿 ,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及高危人群肺癌筛选。  相似文献   

8.
16层螺旋CT低剂量肺普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6名体检者行16层螺旋CT低剂量肺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mA,层厚7.5mm,螺距1.35,床速27.5mm/圈。对15例小结节提高管电流至180mA重复扫描,进行对比。发现疑似或肯定的小结节就选择1.25mm层厚和1.25mm的间隔重建,再应用高级肺结节分析软件定量分析小结节的容积、密度。结果:共检出各类肺部疾病265例,阳性率为21.97%。检出非钙化性肺小结节97例,检出率为8.04%。发现的小结节直径为3~30mm。在对15例两种剂量扫描的小结节测量体积时,尽管低剂量扫描的体积要大于正常剂量扫描的体积,但是,其差异无显著性(t=1.747,0.2>P>0.1)。有12例3~4mm钙化性小结节未重建前测得的的最高点密度CT值为-571~61HU,重建后为399~1880HU,有明显差异(t=12.95,P<0.001)。结论:低剂量螺旋CT以发现3mm以上的小结节为主要目的。其射线剂量低,明显减少了对人群的辐射危害,完全可以应用于健康人群普查以利于早期肺癌的筛选和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发现肺结节(≤10mm)的敏感性。方法:对常规剂量(130mA)螺旋CT发现肺结节(≤10mm)的2 7例病人,在征得病人的同意下,加做低剂量(30mA)螺旋CT。将≤10mm的肺结节分成两组:≤5mm和6~10mm。同期对12 0例无临床症状职工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根据性别及体重分别行15mA和30mA扫描。以本研究的标准,根据噪声和伪影将肺窗图像质量分为4级:0级为差;1级一般;2级良;3级优。并分别记为0~3分。结果:2 7名病人行常规剂量CT(130mA)时检出≤10mm的结节总数为6 32个,低剂量CT(30mA)时检出≤10mm的结节总数为6 0 3个,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7 4 % ) 4 8个结节是常规剂量CT(130mA)扫描单独发现的;而有(2 9% ) 19个结节是低剂量CT(30mA)扫描单独发现的。常规剂量CT(130mA)发现≤10mm结节的敏感性为97 1% ,发现≤5mm结节的敏感性为96 1% ,发现6~10mm结节的敏感性为98 8% ;低剂量螺旋CT(30mA)的敏感性分别为92 6 % ,90 5 %和96 3%。12 0例职工分别根据性别、体重行15mA和30mACT扫描筛查肺癌,15mA扫描CT图像肺窗评价平均分为2 31,30mA扫描为2 4 3;图像噪声明显、颗粒较粗大主要出现在主动脉弓以上肺尖区域和膈顶以下背侧区域。结论:运用30mA和130mA肺扫描对≤10mm的肺结节的敏感性没有差异。根据性别、体重分别运用15mA和30mA扫描,可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诊断效能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SHIMADZU 7800TX单螺旋CT扫描机对3005例行胸部查体人员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前瞻性研究,按照筛查处理原则追踪和长期CT随诊基线筛查结果,对有恶性倾向者或随诊增大者及时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所有图像由2位放射医师采用盲法观察.结果 在全部查体人群中,结节检出率为29.9%.吸烟组发现病变是非吸烟组的1.3倍,肺癌总体发生率为1.2%,其中高危人群肺癌发生率2.9%,普通人群为0.9%.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筛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和88.8%,且>10 mm结节肺癌的诊断效能大于<10 mm结节.35例恶性结节中肺癌34例,瘢痕癌1例;Ⅰ期肺癌19例,Ⅱ期10例,Ⅲ期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限期2例.截至2007年底,Ⅰ期肺癌平均生存期>4年,Ⅱ期肺癌平均生存期2~3年,Ⅲ期肺癌平均生存期1~2年.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早期发现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 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放射科胶片费用,一种办法是在一张胶片上照的图像小一些,使排列的图像幅数增加。作者为调查胸部CT扫描时应用较小图像照片对肺内小结节检查准确性的影响,选用了13个胸部CT检查病人中的80个孤立层面。这些病人中没有患急性肺部疾病或癌。CT图像采用放大系数进行重建,使肺组织占满观察野(像素0.6,矩阵512×512)。选择层面通常位于肺中部。用螺旋CT进行扫描(Somatom Plus;西门子医药系统,Iselin,NJ)。曝光时间24~32s,137kVp,210mA,10mm层厚,1242投影,180°线形内插重建算法,高分辨模芯。单个合成结节位于每幅图像肺内随机部位。结节既不超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数字合成体层成像(DTS)和普通X线数字摄影对肺内结节探测的敏感度,评价DTS检测肺内小结节的能力.方法 22名有肺内小结节的患者进行随访性CT检查,由2名放射医师共同对CT扫描图像进行阅读,来证实结节的存在并为其定位,作为结节存在的标准.另外为患者进行了后前位胸部X线数字摄影(PA)和DTS检查.再由另外3位胸部放射医师独立阅读DTS影像和PA影像,来确定CT所证实的结节在这两种影像上的显示情况.结节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肯定可见,不确定,不可见.3个级别按直径大小分为以下三组:<5,5~10,>10mm.分析那些标记为肯定可见的结节的真阳性结果.结果 CT断层扫描共检出180个直径范围在3.5~19.5mm的结节,DTS和PA的敏感度分别是67%和23%(P<0.0001).一致性检验表明,在所有三组不同大小的结节中,DTS和PA对肺内结节的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对小结节(直径<5mm)的探测敏感度,两者分别达到49%和10%.结论 和PA相比,在各类大小不同的肺内小结节的探测中,DTS都显示出较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临床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10.0 mm、5.0 mm、2.5 mm、1.25 mm重建.评价不同层厚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CT征象检出率及薄层CT与常规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在SPN CT征象检出上,1.25 mm薄层CT优于2.5 mm及常规10.0 mm CT(P<0.05);对肺内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评价方面,1.25 mm薄层CT诊断假阴性率<10.0 mm常规CT (χ2=24.856,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可提高SPN的征象检出率,降低诊断小肺癌诊断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9例已确诊为各种恶性肿瘤的患者 ,连续行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 (195mAs)和低剂量 (30mAs)胸部扫描 ,对比二者诊断效果。从图像总体质量、肺内小的转移灶 (2~ 7mm)和纵隔小的淋巴结 (直径 <10mm)的检出几方面来比较。结果 两种扫描方案在空间分辨率方面无差异 (χ2 =0 ,P >0 .0 5 ) ;在噪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χ2 =30 .4 5 ,P <0 .0 1) ,对肺内和纵隔内的小病灶 ,两种扫描检出的结节总数、结节大小和部位分布均相同。结论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肿瘤患者胸部检查中几乎能达到和常规剂量相同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及MSCT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及辐射剂量水平.方法 采用DTS及MSCT分别扫描共置入45个肺模拟结节及热释光剂量计(TLD)的胸部体模,记录并储存图像,测量胸部主要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样本数小于30)和x2检验,比较DTS与MSCT扫描对模拟结节检出率的差别;两种检查方法器官吸收剂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DTS与MSCT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66.7%( 30/45)和91.1% (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3,P<0.05);对CT值为- 650 HU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分别为73.3% (11/15)和93.3%( 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S对CT值为- 800 HU及直径<8 mm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3.3% (5/15)和16.7% (2/12),MSCT的检出率分别为80.0% (12/15)和66.7% (8/12),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DTS检查各主要组织器官(肺、胸椎、心脏、肝脏、乳腺和甲状腺)的吸收剂量明显低于MS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部位的t值分别为19.69、30.01、16.33、5.06、9.43和8.05,P值均<0.05).DTS与MSCT胸部扫描的有效剂量分别为0.65和7.71 mSv.结论 DTS对于CT值为- 650 HU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与MSCT相近,对极低密度(- 800 HU)磨玻璃结节及直径<8 mm的磨玻璃结节检出率低.肺部结节检查时,DTS有效剂量低于MSCT,约为MSCT辐射剂量的8.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胸部结节病首次检查中的诊断准确性及其在治疗后复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且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胸部结节病25例,所有病例做了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扫描.结果 25例胸部结节病,首次检查正确诊断16例,误诊9例.结节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1)右侧气管旁、左侧肺门、右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增强后肿大淋巴结呈均匀、中高度强化;(2) 支气管血管束呈串珠状增粗、两肺多发结节是结节病的肺部典型表现.首诊误诊的9例为不典型结节病,其中误诊为淋巴瘤5例、结核病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肺部转移性肿瘤1例.结论 螺旋CT对胸部结节病的明确诊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T复查能对其治疗效果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多种疾病在肺部CT片上表现为多发小结节,其中直径小于10mm的称小结节,一般将小于7mm的结节称微小结节,小于3mm的称粟粒结节,两肺多发小结节在肺内可弥漫分布,或为局限性,HRCT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目前一般将肺内多发小结节大致分为3类:血源性结节、淋巴管周围分布结节和小叶中心分布结节,而不同的疾病分属于不  相似文献   

18.
钟丽  陈艳霞  邹杰  李林  姜超  陈丽英  刘颖  张锦华   《放射学实践》2011,26(8):883-885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肺部转移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或骨髓穿刺活检证实的神经母细胞瘤4例,均行胸部螺旋CT检查,其中3例随访复查。结果:4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有2例于首诊时发现肺部转移。神经母细胞瘤肺部转移的CT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实性、磨玻璃密度或混合密度、无钙化的结节,边缘光滑或锐利。3例同时伴胸膜转移。结论:神经母细胞瘤肺转移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胸部CT检查可以为临床治疗及随访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并帮助临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部CT图像分辨率对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软件肺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9月~10月来我院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35例。每位患者的肺部图像均使用两种不同分辨率进行重建,使用常规高分辨率512×512矩阵重建的为A组图像,使用超高分辨率1024×1024矩阵重建的为B组图像。使用AI辅助诊断软件分别对A、B两组图像进行肺结节分析,记录结节的密度类型、体积和最大径。同时由2名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在AI辅助诊断的基础上,对B组图像进行肺结节分析,以2位医师的一致性意见作为该患者肺结节诊断的金标准。将肺结节按最大径4mm和最大径≤4mm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不同分辨率组间AI辅助诊断结果的敏感性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最大径4mm和最大径≤4mm的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在超高分辨率(B组)图像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常规高分辨率(A组)图像(97.1%vs 75.4%、96.9%vs 7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6、74.33,P均0.01)。对于全部结节,B组的敏感性高于A组(97.0%vs 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3,P0.01)。A、B两组AI诊断结果的全部结节的假阳性检出率(FPDR)分别为17.6%和21.1%。结论使用超高分辨率肺部CT图像进行AI辅助肺结节诊断,无论结节大小,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高分辨率图像。对于最大径4mm的结节,FPDR没有明显变化。对于所有结节,FPDR则略有升高,可以提高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和Lung VCAR软件在测量体模结节体积方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使用植入直径为2.5、5.0、10.0和20.0mm的孤立结节的商用体模,采用64层螺旋CT机进行体模扫描。结节标准体积采用公式V=4/3πr3计算。分别使用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和Lung VCAR软件对体模扫描数据进行分析,测量体模结节的体积。结果:两种软件对肺结节体模中16个结节均能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体积测量。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测量直径2.5、5.0、10.0和20.0mm结节体积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1%、-4.7%、-1.6%和-2.3%;Lung VCAR软件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5%、3.1%、2.7%和1.4%。通过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软件对体模结节体积测量的相对误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虽然比Lung VCAR软件在体模结节体积测量上准确性稍低,但两者对于体模结节体积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