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春夏季节,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采用空气灌肠来诊断和治疗是最有效的首选非手术方法,其复位迅速,安全,复位成功率高。本文对2003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1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行空气灌肠整复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的整复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3例,整复成功率为90%,其中5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3.
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和整复婴幼儿肠套叠33例,整复成功28例(85%),整复后复发1例(3%),4例(12%)合并肠梗阻,(病程48~72h以内者)整复失败,手术治愈,无一例整复并发症。认为: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肠套叠简单、经济、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法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利用可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在电视监视下对75例患儿进行诊断性空气灌肠和复位治疗。气压选择8-14.6kPa。结果:整复成功68例,成功率91%。整复失败7例,其中1例发生肠穿孔。整复失败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选择适当的空气压力,配合适当的手法按摩,电视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32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在B超定位下X线作空气灌肠复位。结果31例空气灌肠婴儿成功复位,1例发生穿孔进行手术治疗,复位成功率为96.9%。结论B超定位下X线作空气灌肠安全无损伤,复位过程清晰、直观,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54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并且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50例,整复有效率为92.6%,其中4例因套叠时间长,复位失败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并发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治的特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6例婴幼儿腹泻并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诊治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婴幼儿腹泻并发肠套叠均有腹泻次数突然减少或停止。空气低压灌肠整复成功42例(91.3%),手术治疗4例(8.7%)。结论:婴幼儿腹泻是小儿肠套叠主要促发因素之一,症状不一定很典型。X线下空气灌肠对治疗早期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的因素,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98例具有典型肠套叠患儿经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分析复位情况.结果:98例肠套叠患儿,回结型84例,回回结型10例,回回型1例,结结型3例;灌肠整复成功68例(69 4%).结论: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时对确诊小儿肠套叠的部位及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空气灌肠整复小儿急性肠套叠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龙水 《广东医学》2004,25(2):169-170
目的 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的认识 ,总结其操作要点。方法 对 4 5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 ,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 ,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结果 空气灌肠的X线分型 :回结型 39例 ,回回型 2例 ,空回型 2例 ,结结型 2例。整复成功 4 2例 ,整复成功率为 93%。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 ,只要符合适应证 ,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相似文献   

10.
朱宝恒  莫军扬  覃键  曹一鸣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39-139,141
目的总结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及复位的临床应用体会,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本院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复位及手术治愈小儿肠套叠45例。结果本组中40例复位成功,占88.9%,且无并发症发生。其中压力从7~12kPa缓慢上升中复位38例(90.0%),在压力达到12kPa后仍未复位而采用间歇性注气及辅助手法按摩增加复位2例(5%),5例肠套叠整复失败,均改用手术治疗。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最重要的X线诊断方法,也是最佳无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空气灌肠小儿肠套叠整复的经验,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 近五年96例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并辅以手法按摩,解痉剂辅助,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96例中有回结型占72例(75%),18例为小肠型(18.7%),剩余6例为结肠型(6.2%)。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为85%。结论 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的疗效。②方法对18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整复未成功者行外科手术。③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81例,整复成功率为97.3%,其中5例因套叠时间长,水肿严重,复位失败.改行手术治疗。④结论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较安全、快速、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外科手术前必须施行的首选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金萍 《吉林医学》2010,(26):4467-4467
目的:探讨透视下空气灌肠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复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肠套叠患儿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诊断与复位。结果:透视下观察,只有少部分病例见到有诊断意义的X线征像,而行空气灌肠后所有病例均可见肠腔内软组织肿块或杯口状充盈缺损。55例成功复位,5例复位失败,复位成功率达91.7%。结论:X线下空气灌肠简单清洁、安全有效,复位过程清晰、直观,是诊治婴幼儿肠套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婴幼儿肠套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肠套叠病人47例,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功能成功42例,失败5病例均经手术探查整复。结果本组病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42例,成功率89.3%.有5例失败,占10.7%。结论空气灌肠整复儿童肠套叠整复率高,并发症少,是婴幼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肠套叠非手术复位失败原因.方法 对74例经非于术复位失败的婴幼儿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2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中经手术治疗88例,除14例因各种原因认为术前不适宜行非手术复位而直接手术外,其他74例术前均经过空气灌肠或盐水灌肠复位失败.74例非手术复位失败转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发现肠套叠类型为:回回型5例,回盲型4例,回结型47例,回结结型3例,回回结型15例.手术方式:8例并发肠坏死行肠袢切除,8例合并肠道器质性病变行相应手术切除,其余病例均单纯行手术复位.74例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认识,重视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以提高非手术复位成功率,减少肠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肠套叠的气钡或空气灌肠整复治疗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钡和空气灌肠整复的成功率,探讨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的影响因素,对小儿急性肠套叠采用气钡和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的认识,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进行治疗,其中行气钡与空气灌肠整复各占一半。结果100例整复成功为95例,未成功5例(其中空气整复3例,气钡整复2例)。结论气钡灌肠整复优于空气灌肠整复,它进一步为肠套叠的确诊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而且透视下气钡或空气灌肠整复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麻下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必要时手法辅助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方法:搜集2006-2010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肠套叠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B超诊断为肠套叠,均在全麻下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整复,必要时手法辅助复位治疗。结果:150例患儿中38例需手法辅助复位,148例整复成功,其中2例48 h内复套,行第二次整复成功后未再复套;2例失败。结论:空气灌肠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全麻下遥控灌肠整复仪空气灌肠,有利于灌肠压力控制,可缩短整复曝光时间,减少患儿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线损伤,必要时手法辅助复位治疗可提高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钡剂与空气灌肠整复效果。试图寻求一种较为有效的整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整复情况,32例均行空气灌肠并做整复(压力为80~12kPa),9例未解套者中6例再行钡剂灌肠整复。结果32例中1例因病程超过48h且中毒症状明显而未做整复。31例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2例,9例未解套者中6例加用钡剂整复成功3例。空气加钡剂灌肠整复成功共25例,较单纯空气整复成功率高。结论空气灌肠和钡剂灌肠都可用于复位,在空气灌肠整复不成功时可加用钡剂整复,可提高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小儿肠套叠利用空气灌肠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40例经腹部平片及空气灌肠明确诊断后运用小儿肠套叠整复仪进行复位术。结果本组40例病例中,37例复位成功,3例套头固定,位于左半结肠,发病时间超过24h,最终转外科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率93%。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对于套头固定、发病时间〉72h,或合并肠坏死等症,则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995年1月~2002年3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与失败病例的临床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荧屏下行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肠套叠281例,成功255例,失败26例,其中死亡1例,25例经手术复位。病程、年龄、肠套叠类型、透视下见套入头呈大团块影、“弹簧”样表现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整复失败与临床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