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会娟  刘阳  邢福国 《核农学报》2012,26(7):1025-1030
通过选择培养基平板培养法和液体发酵培养法筛选得到2株高产漆酶的平菇菌株P1和P2,并对平菇菌株产漆酶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产漆酶的最适培养基为最低盐MSM培养基。菌株P1不仅产漆酶能力最高,而且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能力也最好。在MSM培养基中培养10d时,产漆酶量高达769.44U/L,在800μl的反应体系中,790μl粗酶液可以将1000ng黄曲霉毒素B1降解到222.62ng,降解率为77.74%,并且平菇粗酶液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与其中漆酶的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掌握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食用菌SJ-1的特性,考察了温度、pH以及金属离子对食用菌SJ-1漆酶酶活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该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曲线和降解方程。结果表明,食用菌SJ-1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3.0。Cu~(2+)对该漆酶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Fe~(2+)、Ca~(2+)、Mg~(2+)、Na~+、K~+对其酶活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食用菌SJ-1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方程为y=-0.1712x~(2+)20.107x-76.587,其中x为反应时间,范围为0~48 h,y为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量(ng),该方程在0~48 h内,能够推算出食用菌SJ-1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量。本研究结果为食用菌漆酶降解黄曲霉毒素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臭氧降解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设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高效降解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研制了一套臭氧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设备。以人为污染的花生为试验材料,利用此设备研究了臭氧处理时间及其相对湿度对花生脱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降解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且臭氧处理时间和相对湿度显著影响其降解效果(P<0.05)。在臭氧浓度89mg/L、流速1L/min、搅拌速度70r/min条件下,黄曲霉毒素的较佳降解工艺为:臭氧相对湿度50%,处理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分别从87.53、21.99、9.71和4.38μg/kg降低到15.23、8.31、2.81和2.11μg/kg,降解率分别为82.6%、62.2%、71.1%和51.8%。研究结果可为花生贮藏和加工企业降低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确保花生食用安全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乐果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室验方法,从农药长期污染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1,该菌株可以利用乐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生长的最适pH为7.0~7.5,最适温度为30~35℃。在组分为0.3%蛋白胨,,0.05%牛肉膏,0.05%乐果,0.5%NaCL的培养基中摇床(35℃,150t/min)培养24h,可产生最高乐果降酶活性,达到约8u/mL。  相似文献   

5.
为获取能够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益生菌,研究16株益生菌对培养基中AFB1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1株菌株对AFB1具有明显的吸附效果,其中酿酒酵母Y1吸附效果最佳,对其菌体处理方式和吸附时间进行优化后,对AFB1的吸附率可达81.16%。复合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Y1与AFB1通过物理方式结合,且该结合可逆。加热处理可使各菌株的AFB1吸附能力显著增强。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加热处理后Y1菌体表面由光滑变得凹凸不平,并且其细胞壁厚度增加至原来的148.73%,与AFB1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导致Y1对AFB1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淀粉酶高产菌株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淀粉酶产生菌,获得产酶量相对较高的菌株,并从pH和培养温度两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中分离的菌株有较高的淀粉酶活力,产酶条件适用于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中分离到淀粉酶产生菌,获得产酶量相对较高的菌株,并从pH和培养温度两方面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土壤中分离的菌株有较高的淀粉酶活力,产酶条件适用于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陈敏  郭倩  姚善泾 《核农学报》2011,25(3):482-487
为提高Pleurotus eryngii-Co007产木质素降解酶能力,考察了初始pH、秸秆浓度、Cu2+浓度、吐温-80含量对其产木质素降解酶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的Central Composite进行试验设计,得到Pleurotus eryngii-Co007产木质素降解酶的最佳条件:培养基初始pH...  相似文献   

9.
采用选择性Zarrouk无机培养基从北海螺旋藻养殖场水样中富集和稀释平板分离出9株螺旋藻,经对其生长测定,从中筛选出一株生长较快、藻体粗壮的螺旋藻藻种(暂定名SP06),通过对其形态学观察、培养基优化和最佳生长条件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该藻螺旋状,细胞为短圆柱形,藻体长50-600μm,径宽30-70μm,螺旋数3-10,在配方为NaHCO3 16.8g/L、KH2PO4 0.4g/L、NaNO3 2.7g/L、NaCl 1.0g/L、FeSO4 0.005g/L、MgSO4 0.1g/L、K2SO4 1.0g/L、CaCl2 0.04g/L液体培养基中,在起始pH8-10,光照强度4000Lx,30℃/25℃光/暗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培养8d每升养殖水可收获湿藻46-48g。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是农副产品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诱变、致畸、免疫抑制和致癌的作用。为了减少黄曲霉毒素B1带来的危害,开发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农副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十分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中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而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便于携带、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根据识别元件的不同,黄曲霉毒素B1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分为基于适配体的传感器、基于免疫反应的传感器、基于分子印迹的传感器。研究者们又根据不同的感知策略、纳米材料研发了多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该研究综述了近5年来(2019—2023年间)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讨论了基于不同识别元件的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不同的信号产生策略,对这些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识别元件的优缺点,探讨了基于不同原理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如需要开发新型的识别元件、研发新的纳米材料并提高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不同传感策略的联合应用、研发多种毒素同时检测的传感器、简化修饰步骤提高传感器稳定性等,以期为实现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林下腐熟土壤中筛选可降解纤维素的天然微生物,经过初筛、复筛得到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DT13,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is DT13).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Carboxymethyl Cellulase Activity,CMCA)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与...  相似文献   

12.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MZ01),该菌9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mN·m^-1降至30mN·m^-1。  相似文献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为 C 源,经过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 15 株具有较强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 BS-5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最强,该菌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可达 27.3 mN/m(空白发酵液表面张力为 54.5 mN/m).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物质.另外,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菌的培养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以植物油 10 g/L、MgSO4 0.2 g/L、K2HPO4 1.0 g/L、KH2PO4 1.0 g/L、蛋白胨 1.0 g/L、FeSO4 0.05 g/L、CaCl2 0.02 g/L、初始 pH 值 7.5 为最佳.通过16S rDNA 测序结果表明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双水相法从云芝CZW11发酵液中直接萃取漆酶的最佳条件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活性,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聚乙二醇(PEG)分子质量和浓度、盐的种类和浓度、pH值等因素对漆酶萃取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萃取条件,最后应用HPLC法测定漆酶作用后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选用PEG-(NH_4)_2SO_4双水相系统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EG 4000浓度18.51%、(NH_4)_2SO_4浓度19.63%、pH值7.12,在此条件下漆酶的萃取率为90.39%。经3 min的反应,80U·m L-1的漆酶对黄曲霉毒素B_1的降解率可达46.32%。本研究结果为云芝漆酶的纯化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为酶法降解黄曲霉毒素B1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酶生产菌的产酶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带阳离子的能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其降解产物甲壳低聚糖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溶解性和生理活性,采用酶法降解具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产物安全性高和环境污染少等独特的优越性,因此,筛选壳聚糖降解酶的方法和条件有重要意义。对壳聚糖酶生产菌所产壳聚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测定壳聚糖酶酶活力的DNS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NS法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95 nm。该实验所用菌种产壳聚糖酶的培养条件以培养时间为60 h,初始pH值为5.0,装液量为50 mL  相似文献   

16.
殷勇  戴松松  于慧春 《核农学报》2019,33(2):305-312
为研究高光谱技术检测霉变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可行性,选择5种不同霉变程度的玉米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获得了250个霉变玉米样本的高光谱数据,并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系数来选择特征波长,筛选出7个特征波长,然后利用Fisher判别分析(FDA)分别对全波长和特征波长下霉变玉米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5组样本在全光谱波段下的FDA鉴别正确率在85%~88%之间,而在特征光谱下的FDA鉴别正确率均在98%以上,说明特征波长能较好地表征不同霉变等级的玉米。神经网络模型优于PLSR模型,其预测集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99 9、0.180 9。因此,可认为利用高光谱技术来检测不同霉变程度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是可行的。本研究结果为高光谱鉴别其他农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418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正交设计实验和单因子实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了B418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g·L-1):葡萄糖10,蛋白胨5,硫酸镁2,硫酸铵3,玉米粉30,黄豆粉10,磷酸二氢钾1,磷酸氢二钾1,初始pH值7.5。主要影响因子为硫酸镁,其次为硫酸铵。其它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接种量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28 h、转速180 r·min-1。利用优化条件上500 L发酵罐,通气量1~3 L·min-1,B418在16 h进入对数生长期,28 h进入稳定期,活菌数达210.5×108cfu·mL-1。  相似文献   

18.
Bacillus subtilis γ-DES36纤溶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活性纤溶酶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γ-DES36为发酵菌株,研究其纤溶酶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对不同接种量、碳源、氮源、碳氮比、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等单因素研究,使用麦芽糖和胰胨时纤溶酶活性达2900 IU/mL左右。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廉价的碳氮源麸皮和豆粕粉。正交试验得到该菌株产纤溶酶的优化液体发酵条件为:麸皮1%,麦芽糖1%,胰胨0.25%,豆粕粉1.5%,吐温40 0.15%,酵母膏0.1%,K2HPO4 0.25%,KH2PO4 0.1%,复合无机盐0.2 mL/(100 mL),接种量1%,发酵液纤溶酶酶活达到2300 IU/mL。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浦北县红锥林保护区出产的主要商品红菇进行了调查,经组织分离获得了该种菇的纯培养。红菇需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低温下保藏容易失活。红菇对培养基的营养有特殊的要求,其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WY01为出发菌株,通过N+注入诱变处理担孢子、RBBR-PDA平板变色法初筛、ATBS法测定漆酶活性复筛,获得1株漆酶高产诱变菌株ADW-08。用高碳低氮无机盐制备的油菜秸固体培养基(SM)培养,其峰值酶活力比出发菌株高出2.80倍,达7.78 U/g,且产酶稳定。对ADW-08固体培养产酶条件的研究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明显优于蔗糖、麦芽糖、麸皮和可溶性淀粉;酒石酸铵较有利于ADW-08漆酶的分泌;适宜初始pH为5.0或6.0;ABTS和藜芦醇对产酶均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吐温-80对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酒石酸铵和pH最佳参数分别为15.0g/L、0.2g/L和5.2,酶活峰值为8.33 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