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是镇泾地区的主要产层之一,具有埋藏深、低孔超低渗、裂缝影响产能的特点。在产能建设初期对裂缝进行有效的识别,能够对油田的开发生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场解释时,首先采用岩心观察、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等方法分别对裂缝进行识别。然后对长8段储层裂缝的特征进行总结。最后,优选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与补偿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补偿声波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对镇泾地区长8段储层裂缝进行识别,效果良好。研究表明,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主要发育北东-南西走向的高角度天然裂缝,裂缝较发育,充填程度中等。按照裂缝在岩心上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破碎带、裂缝组、孤立张开缝和充填缝四类。  相似文献   

2.
通过图版法对镇泾地区长9段进行油水识别,建立研究区的油水识别图版。镇泾油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向斜的南段,面积2 515.6km2,主要目的层有长8、长6、长9和延9。地层平缓西倾,构造为南东高、北面低,单斜背景上发育低幅度的鼻状构造。  相似文献   

3.
镇泾油田长8段砂体均有油气显示,岩屑荧光显示以油斑-油浸为主,岩性为细砂岩,砂体厚度一般10—25米,各井区油气显示特征存在差异。通过对长8砂体分布、沉积相特征以及物性、裂缝、气测等录井地质特征分析,提出含油级别在油斑以上、有效砂体厚度大于10m,这些砂体具有好的沉积相及裂缝配置关系是最有可能取得试油成果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镇泾地区长6~长8层位油气运聚方向不明确致使该区油气勘探受阻的现状,采用异常压力研究的新思路来寻找油气勘探认识上的突破口.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制作近50口井泥砂岩压实曲线、计算每口井的压力系数,结合镇泾油田的地质背景,研究镇泾地区地层的压实特征及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条件和运移成藏过程之间的关系,并将各种因素的时空配置关系有效地结合起来研究镇泾地区的成藏问题.对进一步论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的勘探潜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子北地区延长组长6段油层构造特征、沉积相分布及砂体展布特征,从烃源岩、储层、盖层等方面对长6段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就油藏类型、主控因素及成藏期次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子北地区长6段油藏具有较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控制;长6段油气主要储存在长61、62、63 段河道砂体内,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长6段油藏主控因素有主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及其非均质性、原油分布;长6段油层中,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呈双峰状,主要在100℃~110℃和130℃~140℃;利用热演化史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油气成藏期次进行判断,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早白垩世运移并大量聚集至长6段油层组,形成长6段油藏。  相似文献   

7.
镇泾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复杂致密砂岩储层,用传统以电阻率为背景的流体评价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目前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增强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精度,根据镇泾油田延长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的特点,建立了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比值图版,其比值在1.00~1.17之间为油层或差油层,在1.17~1.55之间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段属河流三角洲沉积,发育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等不同类型层理构造。该沉积的遗迹构造分为石针迹、石针迹—进食迹、牧食迹—进食迹等类型,分别形成于高能滨岸沉积、浅湖沉积和低能泥炭沼泽沉积中。该区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侧向迁移能力较强,受水下分流河道冲刷侵蚀影响,河口坝、席状砂等前缘沉积遭受破坏而难以保存。条带状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勘探证实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长8段油层分布与异常压力势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段油层组的油气运聚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和长8段地层均存在过剩压力,长7段的过剩压力比长8段普遍高出4~10 MPa,二者间较高的过剩压力差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粒度分析、真空浸渍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检测、压汞测试、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和常规物性分析等方法探究胡尖山油田延长组长6段三角洲前缘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长6段储层致密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主要孔喉组合为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晶间孔的小孔-微细喉道组合,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值分别为10.70%,0.69×10-3μm2;孔渗相关性较好,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小孔微细喉道型储层,渗透率主要由数量较少的微孔、中孔贡献,孔隙度主要由数量较多的微米孔贡献;强烈的压实、泥质、碳酸盐胶结作用是长6段储层致密的主要原因;水下分流河道等优势沉积相带和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东沙隆起珠江组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和测录井资料,研究储层岩石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区内优质储层基本发育在生物礁灰岩和生屑滩灰岩中;生物礁灰岩和生屑滩灰岩均发生(准)同生、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粒内(间)溶孔、铸模孔及溶缝;储层在流花地区具有高孔、高渗特征,陆丰和惠州地区物性稍差;储集性能受高位体系域及其四级层序海退半旋回、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分布在台地边缘礁滩的灰岩均为该区有利储集岩。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渗透地层垂直裂缝井的渗流过程,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影响,建立了双线流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不同介质变形系数条件下采油指数-生产压差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采油指数也逐渐增大,到达最佳生产压差后,采油指数将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而降低;随着介质变形系数的增大,采油指数降低的幅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测射联作施工工艺在低渗透性地层测试中逐步得到应用。运用测射联作施工工艺,配合合理的工作制度设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低渗透性地层中进行了20多井(层)次的地层测试施工,获得了被测地层的压力、温度、渗透率、表皮系数等测试资料;同时,结合测录井地质资料对地层及油藏做出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评价,为下步开发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成藏条件良好,但勘探及认识程度较低,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的勘探。分析该区孔店组的构造、地层、沉积、储层等基本地质特征,解剖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成藏控制因素,总结油气分布特征。发现古地貌格局、不整合面、断裂、砂体、鼻状背景为孔店组油气成藏的五大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洼隆相间的古地貌特征控制沉积、储层的展布及圈闭的发育类型,不整合面、断层及砂体的有效组合控制孔店组的油气运移,鼻状背景、断裂展布控制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长6油层组为姬塬地区的主力含油层系,其含油圈闭主要受岩性变化和储层物性变化控制,是典型的岩性油藏。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特征,圈闭及盖层保存条件和油气成藏时空配置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控制油气成藏的因素主要有2个。烃源岩、成藏动力的平面分布范围及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是决定油气是否成藏的直接因素;储层的储集性能决定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区块山西组一段的46块砂岩岩心为研究样品,多角度统计分析储层碎屑颗粒的粒度特征,并由此判别沉积环境.下寺湾山西组一段主要发育细砂岩与中砂岩,其次发育粗砂岩,含少量粉砂与巨砂,整体分选性较好;以牵引流沉积为主,粒度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特征为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环境.储层碎屑颗粒的平均粒径值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  相似文献   

17.
利用岩心、铸体薄片以及物性等资料对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物性、孔隙结构和类型等特征以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在宏观上控制砂体物性的空间展布,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8.
镇泾长8为致密超低渗油藏,储层裂缝发育,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察、测井等手段对其裂缝产状、发育特征描述表明,长8发育一套高角度构造缝和成岩缝,裂缝走向NE组系为主.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手段下裂缝识别的机理,通过岩心、成像测井标定常规测井,建立常规测井裂缝识别方法和标准,进而明确岩性、岩层厚度和断层为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富县探区中生界延长组近年来油气勘探一直未能获得大的突破,对物源方向认识有一定分歧。通过对该探区延长组砂岩研究认为:长8、长6砂岩类型单一,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含量约20%-65%。其稀土元素总体中等一较高(88.94-225.1)×10^-6,轻稀土富集,基本不显示Eu和ce异常,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右倾谱型。研究区不同分区重矿物组合具有差异性,其影响因素为不同的沉积分支体系分布。将延长组与周缘结晶基底进行对比,结合周缘古陆与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北东物源为主要物源区方向,而吕梁山火成岩与延长组不具亲缘关系,秦岭造山带秦岭群和宽坪群不是研究区延长组主要物源区,北部阴山古陆乌拉山群麻粒岩一孔兹岩系为延长组主要母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