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相应的金属硝酸盐和尿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 60 0℃的炉温下 ,制备了发蓝光的铝酸盐发光粉SrAl12 O19∶Eu2 + ,产物为六方晶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备Eu2 + 激活的铝酸盐发光粉时 ,适当过量的尿素用量和相对密闭的反应体系有利于获得纯相和单一发光颜色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SrO/Al2O3比率对Sr2AlO4:Eu,Dy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稀土离子掺杂碱土铝酸盐发光粉,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分别合成出富Sr和富Al的Sr2AlO4:Eu,Dy发光粉样品。XRD分析结果表明,SrO/Al2O3比率的微小变化不会影响样品的晶相组成。样品的发光性能和长余辉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富Al的Sr2AlO4:Eu,Dy发光粉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及较长的余辉时间,说明Sr2AlO4晶格中SrO/Al2O3比率对Sr2AlO4:Eu,Dy发光性能和长余辉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激发与发射光谱、发射峰余辉衰减以及热释光谱分析表明,SrO/Al2O3比率的微小变化,导致晶格中发光中心Eu^2 浓度和陷阱的深度与密度发生改变。在富Sr体系中,稀土掺杂离子Eu^2 ,Dy^3 较难进入Sr^2 的晶格位置,晶格中发光中心Eu^2 浓度和陷阱密度都较低,使得粉体发光强度较低,余辉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纳米晶ZrO2: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Eu^3 发光粉体。室温下观测到Eu^3 离子的强特征发射,主发射分别在590,604nm处。观测到Eu^3 离子电荷迁移态,并与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到的Eu^3 离子电荷迁移态基本相同。比较了不同掺杂比例和不同煅烧温度对Eu^3 离子特征发射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掺杂比例不同时,当n(Eu^3 ):n(Zr^4 )为6%样品发射相对最强。而当掺杂比例相同改变煅烧温度时,600℃煅烧的样品发光较强。分析了Eu^3 离子对ZrO2晶相的稳定作用。铕掺杂的纳米晶二氧化锆样品,随着样品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晶相结构只发生了细微变化。而纯纳米晶二氧化锆在煅烧温度升高时晶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Eu^3 离子起到了稳定ZrO2基质晶相的作用。研究发现二氧化锆掺铕样品有较高的浓度猝灭,发射较强且色纯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固相法制备了碱土金属铝酸盐荧光粉CaAl12O19∶Eu,Mn,测试了样品的XRD及激发与发射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及其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且考察了灼烧温度及Eu^3+的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对Eu^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该荧光粉能被波长短于550nm的蓝绿光以及紫外和近紫外光激发,其发射光谱峰值在590,615,645,657nm,其中前两个为Eu^3+的特征发射,后两个为Mn4+的2E-4A2跃迁发射。该荧光粉的最佳烧结温度与时间分别为1550℃和4h,Eu^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11%左右。  相似文献   

5.
高岭土凝胶及氧化硅的制备与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岭土经氢氧化钠活化后与盐酸反应制备了硅铝酸盐凝胶,所得硅铝酸盐凝胶经过干燥与酸化处理得到氧化硅。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X荧光光谱(XRF)对所得硅铝酸盐凝胶及氧化硅进行了表征研究,探索了高岭土制备硅铝酸盐凝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高岭土矿为40 g时制备硅铝酸盐凝胶和氧化硅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15~20 g、盐酸浓度4~5 mol·L-1;IR,XRD及XRF表征结果显示,最终产物具有氧化硅的结构且其纯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低温条件下分别用爆轰法和燃烧法制备出了SrAl2O4:Eu2+,Dy3+ 纳米发光粉。从合成条件、热处理温度等方面详细对比了爆轰法和燃烧法对所制备的SrAl2O4:Eu2+,Dy3+纳米发光粉的晶体生长行为、粒子形貌和光学性质等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爆轰法制备的纳米发光粉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而燃烧法制备的纳米发光粉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600 ℃时平均粒径存在一个极小值。在同样热处理温度下,爆轰法制备的纳米发光粉的平均粒径增长明显高于燃烧法合成的纳米发光粉的平均粒径。最后讨论了长余辉的发光机理,并给出了如何改进合成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纳米晶Gd2O3: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甘氨酸与稀土离子的比例(G/M)、退火温度可以制备出不同结构和晶粒尺寸的Gd2O3:Eu^3+纳米晶。在退火温度为800℃,G/M等于0.83和1.0时,均得到了纯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随着G/M的增加,Gd2O3:Eu^3+从立方相逐渐向单斜相转变。粉末的晶粒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增高而增大,晶粒尺寸在10-30nm之间。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主发射峰位置在612nm(^5D^0→^7F2跃迁),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态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8.
Eu3+掺杂硼酸盐晶体及玻璃材料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控制不同的烧结条件,制备了Eu^3 掺杂La2O3—3B2O3体系的晶体及玻璃材料。在这两种组分相同但物相不同的基质中,Eu^3 离子表现出不同的光谱性质。通过对比两种材料的发射光谱、声子边带、电荷迁移带及荧光寿命,讨论了Eu^3 离子周围局域结构的改变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任新光  狄卫华 《发光学报》2010,31(6):826-830
等离子体平板显示用绿色发光粉主要有硅酸盐(Zn2S iO4∶Mn2+)、铝酸盐(BaA l12O19∶Mn2+)、磷酸盐(YPO4∶Tb3+)和硼酸盐(YBO3∶Tb3+)4种体系。前两者具有量子效率高、色纯度好等优点,然而抗真空紫外辐照能力差,发光衰减时间长;Tb3+激活的磷酸盐和硼酸盐体系具有适宜的发光寿命,抗真空紫外辐射能力强,然而Tb3+的发射光是黄绿色,色纯度不够好,且发光亮度相对较弱。按一定的混合比率使BaA l12O19∶Mn2+和YPO4∶Tb3+均匀混合,组合这两种体系绿色发光粉各自的优点,优化了等离子体平板显示用绿色发光粉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含Eu^3 离子的Na2O-K2O-SiO2-Al2O3系统玻璃。在488nm波长光的激发下,系统地研究了上述玻璃从77K到700K温度范围的变温发光特征。发现总的荧光强度首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大幅度升高,然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用声子辅助吸收与热激活过程及温度淬灭效应定性地解释了上述强度的变化,同时测量与分析了Eu^3 离子的晶格场参量。结果表明,Eu^3 离子与氧离子的距离随着温度升高而变短,而Eu^3 离子的配位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