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猪囊尾蚴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二种同工酶谱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猪囊尾蚴LDH和MDH同工酶谱均有五条酶带。  相似文献   

2.
报道人体与猪体内囊尾蚴的蛋白质组分及酯酶同工酶(ES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带谱。人和猪脑囊尾蚴液的蛋白质PAGE区带各见10和9条,猪囊尾蚴仅有1条主带,而入囊尾蚴具有2条主带;头节囊壁蛋白质PAGE区带各见18和16条,二者带谱基本相似。肌肉皮下囊尾蚴囊液蛋白质区带各有12条,猪囊尾蚴有4条带,人囊尾蚴仅有2条主带,且迁移率也有明显差别。人体和猪体内囊尾蚴囊液的LDH酶带各有4条,其迁移率略有差异;EST各见1条酶带,酶谱基本一致。肌肉皮下囊尾蚴头节囊壁LDH各见2条,EST则见3条,其迁移率也有不同。同时将两种同工酶的活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对湘东地区浏阳县卫氏并殖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囊蚴、后尾蚴、童虫和成虫)的MDH的检测结果,发现其主要特征酶带相一致,但酶带的数目和/或位置有差别。同时选择出以15只囊蚴为一组分作MDH检测,即可显现酶带;并检测到不同发育阶段的MDH酶谱与宿主(蟹)的MDH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斯氏并殖和两型卫氏并殖三种同工酶的板状电泳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板状电泳(Vertical PAGE)对我国斯氏并殖与两型(2n和3n)卫氏并殖的LDH、MDH、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酶谱相似系数分析后显示斯氏并殖与卫氏并殖间三种酶的同工酶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斯氏并殖为一独立虫种。而卫氏并殖两型间同工酶谱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亲缘关系上较其与斯氏并殖为近  相似文献   

5.
应用琼脂糖电泳技术研究了致倦库蚊四龄幼虫、蛹和成蚊虫体匀浆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幼虫、蛹的LDH同工酶均表现为单一的酶带,成蚊为两条酶带。EST同工酶谱被分成Ⅰ、Ⅱ、Ⅲ3组区带,幼虫和蛹的Ⅰ、Ⅲ区带仅各有一条酶带,Ⅱ区带有两条酶带。成蚊无Ⅰ区带。各发育阶段ESTⅡ区带中Rm值为0.67和0.76的酶带均恒定出现。  相似文献   

6.
中美猪型旋毛虫株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UVP凝胶分析仪系统 ,分析比较了中、美猪型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酯酶 (EST)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 (LDH)同工酶的带谱。结果表明 :猪型黑龙江株旋毛虫成虫和幼虫的EST同工酶酶带均为 2条 ,猪型美国株旋毛虫成虫和幼虫EST同工酶酶带分别为 3条和 2条 ;中、美猪型旋毛虫成虫的LDH同工酶无酶带 ,而幼虫则各具 1条酶带 ,且其迁移率也不同。结果提示 :来自不同地域的旋毛虫在遗传学上存在差异 ,同时 ,不同发育阶段同工酶酶谱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应用 PAGE 法对多房棘球绦虫的泡球蚴囊液、全囊、原头蚴及囊壁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酸性磷酸酶(AP)的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 LDH 同工酶仅囊液与全囊各出现4条酶带.EST 同工酶全囊、囊液、原头蚴和囊壁分别出现14、17、3和13条酶带;而 AP 同工酶4种样品的酶带则分别是2、4、1和1条.3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均以囊液样本为多且染色深,提示囊液可能是泡球蚴物质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8.
两种伊蚊酯酶和乳酸脱氢酶酶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两种伊蚊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它们各自被分成Ⅰ和Ⅱ两组区带:EST Ⅰ和Ⅱ,LDH Ⅰ和Ⅱ,这表现了亲缘种一些相似的特点。根据ESTⅡ区带类型的不同,又可使两种伊蚊彼此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阴道毛滴虫和口腔毛滴虫5种同工酶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Tv)和口腔毛滴虫(Trichomonas tenax,TT)的同工谱特征及其亲缘关系,寻找同工酶谱鉴别指标.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别进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谷氨酸脱氢酶(glutamic dehydrogenase, GLDH)、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5种同工酶染色,比较分析2种滴虫的酶谱.结果 MDH同工酶:2种滴虫只有相对迁移率(Rm) 52、85 2条区带相同,而Rm 34、42、94、100 4条区带在2种滴虫之间明显不同;GLDH同工酶:TV无显带,TT共分离出6条酶带;G6PD同工酶:TV只有Rm35、42、52 3条区带,而TT除了显示这3条区带外,还显示出其他迁移率更大的区带;ADH和Catalase均无区带显示.结论 MDH、GLDH和G6PD3种同工酶均具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PAGE):1,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的Ⅱ、Ⅲ龄幼虫和蛹期作了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等五种同工酶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在牛皮蝇生活史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中四种同工酶(除ICDH外)的酶带数目和相对迁移率(R_f)均有差异;2,将专性寄生性蝇类——牛皮蝇与营自由生活的蝇类——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uart)进行了相同发育阶段的五种同工酶对比,发现二者在酶带数目和R_f上均有显著差别。本文认为,在牛皮蝇不同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控制基因以适应虫体生长代谢的需要。而寄生性蝇类与非寄生性蝇类也可由于生态环境完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圆盘电泳对我国湖北谷城和浙江安吉两个地理株的周期型马来丝虫成虫的蛋白和七种酶进行了区带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株的蛋白、GPI、PGM 和 PO 同工酶电泳型没有差异;而 MDH 的同工酶电泳型则不相同,出现了两种类型;G_6PD、EST 和 LDH 则没有区带出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盘状电泳对格氏血厉螨、鼠颚毛厉螨和溜下盾螨的酯酶、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格氏血厉螨、鼠颚毛厉螨和溜下盾螨的酯酶同工酶分别显带6、7、6条;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为4、2、4条;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为6、3、6。所有的检测指标除出现的带数有差别外,其主带、迁移率及光密度扫描结果也各异,反映出三个种属间的差异。证明同工酶的检测对革螨虫种的鉴定、亲缘关系的探讨以及遗传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Disc-PAGE对豫南罗索线虫和食蚊罗索线虫寄生后期幼虫及成虫的4种酶的同工酶及应用SDS-PAGE对两虫种的蛋白区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虫种的LDH和MDH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异,但也有相同位置的区带,过氧化物酶(PO)和脂酶(EST)没有区带呈现。两虫种的蛋白电泳谱较为接近,但在区带数目、主带分子量、次带的宽窄和染色深浅上均有不同,提示两虫种在遗传学上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显著差别。本研究表明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分析是罗索线虫分类鉴定和阐明虫种间亲缘关系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圆盘电泳对我国七个不同地区——贵州独山、贵州荔波、四川乐山、安徽泾县、浙江安吉、湖北谷城和福建建阳的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蚴的七种酶进行了区带分析和此较。结果显示,七个地区马来丝虫感染蚴的GPI、G6PD、LDH、PO、EST这五种酶的同工酶型没有差异。但是,MDH和PGM各出现两种同工酶型,位于贵州省内的两个地区的结果完全相同,而与另外五个省(地区)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的表达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对碱烧伤后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醋酸薄膜电泳法测定LDH、MDH同工酶的含量,以探讨碱烧伤后能量代谢的变化特点。结果:对LDH、MDH同工酶的百分含量进行扫描,结果发现同工酶百分含量明显改变。碱烧伤初期LDH,、LDH2、LDH3和LDH4下降,LDH5上升;当第7~10d时LDH5逐渐恢复正常水平。MDH1、MDH2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H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碱烧伤后,由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使参与角膜能量代谢反应的酶含量发生改变,从而使能量代谢的状态也随之发生改变。MDH1、MDH2和LDH5活性增强,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代偿能量的不足.弥补角膜碱烧伤后整个病理过程对能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分析比较我国七个流行区(贵州独山、贵州荔波、四川乐山、安徽泾县、浙江安吉、湖北谷城和福建建阳)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的七种酶同工酶型。结果显示,七个地区的磷酸葡糖异构酶(GPI)、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和过氧化物酶(PO)的同工酶型没有任何差异。但是上述地区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磷酸葡糖变位酶(PGM)各出现两种同工酶型,即贵州省内的两个地区的不同于另外五个地区的结果。酯酶染色没有区带出现。  相似文献   

17.
台湾铗蠓乳酸脱氢酶同功酶显示3条酶带:LDH_1、LDH_2和LDH_3.其相对活性分别为29.7%、45.1%和25.2%.台湾铗蠓苹果酸脱氢酶同功酶显示6条酶带:MDH_1、MDH_2、MDH_3、MDH_4、MDH_5和HDH_6.其相对活性分别为14.5%、12.6%、30.9%、5.4%、6.8%、29.8%.台湾铗蠓酯酶同功酶显示9条酶带:E_(sta1)、E_(sta2)、E_(sta3)、E_(sta4)、E_(sta5)、E_(sta6)、E_(sta7)、E_(sta8)和E_(sta9).其相对活性分别为5.3%、6.9%、28.6%、18.2%、6.4%、5.7%、4.6%、7.8%、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