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Revit软件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软件之一。本文以"某文化中心"工程设计应用Revit软件实现BIM设计为实例,阐述BIM技术在构建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及管道综合设计碰撞检查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和优势,指出推广应用BIM三维设计将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的多元化发展,现有的二维设计方法已经难以表达复杂的工程信息,BIM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依托三维信息模型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一体,解决了传统工作流程与全专业协同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及工作效率。论文以武汉临空新城项目展示销售中心为例,结合工程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多专业协同设计、绿色性能化分析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策略作了全面分析,并对应用心得作了总结,以期为其他项目的BIM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2DCAD技术在对建筑进行描述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的平面和立面以及详图都是分开设计,不仅仅耗费时间,而且常常出现错误,难以将建筑形态加以详细准确描述,同时,由于CAD本身的局限性,设计师很难对二维空间模型做出准确的建筑性能分析。BIM技术的出现使设计师从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并且通过信息模型能准确的进行建筑性能分析。本文以三亚新海干部疗养基地为例,阐述了BIM技术在该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同时重点研究BIM技术和其他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协同对接过程,归纳了一系列对可持续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2D CAD技术在对建筑进行描述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的平面和立面以及详图都是分开设计,不仅仅耗费时间,而且常常出现错误,难以将建筑形态加以详细准确描述,同时,由于CAD本身的局限性,设计师很难对二维空间模型做出准确的建筑性能分析。BIM技术的出现使设计师从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并且通过信息模型能准确的进行建筑性能分析。本文以三亚新海干部疗养基地为例,阐述了BIM技术在该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同时重点研究BIM技术和其他建筑性能分析软件的协同对接过程,归纳了一系列对可持续建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5.
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建设工程设计领域目前存在各专业设计信息交流不畅、施工过程中协调性差、整体性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须实现各专业协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便是这样一个提供协同设计、提高设计效率的得力工具平台,能有效提高建筑设计周期、设计效率和设计品质。通过研究分析,总结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重点展现了BIM技术对于结构专业实际应用的价值体现,给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协同集成设计,探索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中各专业的协同工作模式,通过总结归纳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特点,系统分析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与节能措施,结合BIM技术理念,论述BIM协同集成设计各专业的方法和渠道、内容与实体的可操作性,利用BIM模型对建筑不同外围护结构构造进行分析,形成基于BIM的外围护结构的材质库,从而实现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集成设计策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协同集成方法,为BIM环境下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集成设计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哲 《重庆建筑》2016,(1):36-39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转型以及BIM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筑精益设计提供了机会。该文结合实际项目,以异形复杂形体建筑设计为研究载体,参考精益制造相关理论,探索BIM技术在建筑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相对较为先进的三维设计技术,使大量二维设计方式不便完成的工作得以更有效率地完成,获得对项目质量和成本的更好把控;结合BIM设计的技术优势,优化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以及各专业协同设计的具体配合方法;基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进行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探索BIM技术与建筑精细化设计的有机结合,为建筑设计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研究了虚拟设计、虚拟施工以及基于虚拟模型的算量技术,通过探讨BIM相对于二维CAD图纸的优势,阐明了BIM虚拟设计技术对建筑工程行业的革命性作用,采用BIM协同设计技术,提升了各专业人员间的协同、节省了建筑成本,并将其运用于大栅栏北京坊大型工程项目实例,展现了虚拟设计、虚拟施工及项目管理过程,以改善设计质量和建筑性能,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MEP专业(电气、暖通、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目前三个专业的设计相互独立,且管线设计占很大比重,所以在二维设计形式下往往会发生管线碰撞问题。同时信息交流的不便利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给设计人员之间的协作带来更大困难,各方只能人工协调管线综合问题,导致设计效率低下,设计失误增多,工期拖延,限制了建筑MEP设计领域的发展。BIM技术和建筑协同设计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本文对基于BIM的MEP设计方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以AutoCAD MEP2010软件为平台介绍面向对象的BIM软件的特点及设计流程,重点讨论了碰撞检测功能,同时对该设计方法在市政管网设计中的推广做出一些设想,对BIM软件的普及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于建筑幕墙的设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传统二维软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建筑幕墙设计的要求,特别是在复杂度高、楼层高的商业建筑幕墙设计中,必须要用到更先进、更科学的三维模型BIM技术来满足幕墙设计需求。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建筑幕墙设计的水平和效果,它更加先进、更高效率的设计理念,为建筑幕墙设计工作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有效提升了建筑幕墙设计的效率,对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斐然,在建筑设计需求不断增长的新时期,建筑设计行业必须要加强对BIM技术的使用,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为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1]。业界对于BIM在管理、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探索方兴未艾,BIM的本质是实现建筑行业各个专业之间的信息充分互用,提高建筑信息的复用率,从而达到降低建筑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我们结合实际工程,对BIM的概念及实施做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并从设计院的工作内容和角度,对三维协同设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在三维设计模式下,各专业间及专业内的协同工作方法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For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among construction project participants, the use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has become more common throughout the building life cycle. However, due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BIM-based software among collaborators during the design, a variety of problems have occurred, including loss of data,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 and poor work efficiency. Hence, this study proposes an integrated design system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IM-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For this purpose, problems are deriv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BIM-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In addition, a conce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M-based integrated design system is established from integration methodologies. Based o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tegrated process support,’ the integrated design system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modules: BIM Modeler, BIM Checker and BIM Server. To test the integrated design system, a case study on a hospital building design is reviewed, and improvement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are examined. It appears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enhance design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by providing necessary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相似文献   

13.
总结过去经验发现,全国发展绿色建筑采取的技术措施、绿色材料等都极为相似,缺少了对建筑特定地域的地域性思考。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协同设计、参数化表达等优点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平台,梳理BIM技术与昆明DBJ53/T-49—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BIM与地域特性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地域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的设计流程与设计观念模型,该模型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地域特性建立早期设计模型,结合绿色建筑性能分析软件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得到优化模型,为今后推动绿色建筑地域化发展提供设计思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传统模式下的造价管理表现为阶段式管理,由此导致的造价被动性和滞后性影响了决策质量,削弱了建筑价值。以方案设计阶段为研究范围,构建了方案设计阶段 BIM 协同造价管理模式,提出了具体技术实现方法,包括设计与造价动态链接的实现技术及建立与 BIM 设计模型相匹配的造价数据库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方法,结合某市立医院案例的分析与设计,阐明了协同工作模式的优越性及 BIM 技术应用于前期造价管理的可行性。传统模式转变为与 BIM 相匹配的造价管理模式,是提高效率并提升建筑价值的重要渠道,为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高速发展, 作为BIM技术应用的代表性软件Revit, 能够实现建筑、结构、施工、设备等多专业的协同设计, 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限于Revit结构分析目前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规范要求, 结构专业在整个三维信息链中成了孤岛, 导致十年来国内大量结构计算模型无法协同应用。PKPM结构分析软件与国家规范紧密结合, 在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因此开发PKPM与Revit双向数据接口软件意义重大。本文在Revit平台下开发了PKPM与Revit双向数据接口软件, 并详细介绍了PKPM和Revit接口软件开发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任锦龙  毛路  荣慕宁 《建筑技术》2012,(11):971-974
中国入寿研发中心F-05地块(数据中心)工程核心部位为地下室服务器机房,存在大量机电管线,可利用空间小,深化设计难度大。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在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使用一致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实体建设,直观地了解所有机电管线所在位置,能提前解决管道交叉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使用BIM系列软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主要解决管线交叉、材料提取、部分详图设计等功能,并逐步实现由二维设计图纸向三维建筑信息模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当下BIM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建筑设计领域带来了继手绘到二维CAD之后又一次新的技术变革。从方案设计到现场施工,从信息采集到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贯穿始终,同样给传统的设备专业设计带来了新的变革。软件作为技术应用的工具,必然对设计成果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以BIM核心建模软件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以下简称ABD)作为建模工具,通过三维设备建模、碰撞检测等功能应用,展现BIM技术在建筑设备设计专业中的软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个世纪80年代, CAD技术引入建筑行业后, 引发了建筑设计行业的技术革命。当今, BIM技术已经开始引发建筑行业的又一次革命。针对BIM技术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当前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开发研究现状, 并阐述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的结构与构建。最后指出, 信息的共享与转换是BIM技术的核心, 而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的构建, 可以使各个专业在图形显示编辑平台上, 利用底层数据库所存储的数据, 进行多部门多专业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 真正做到协同工作, 实现真正的BIM技术。  相似文献   

19.
BIM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传统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变革。对比过去建筑项目采用分散的图纸开展工作的习惯,BIM技术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采用相互关联的建筑对象信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由于建筑项目具有多专业多部门的特点,各专业分工不可避免地使用不同的BIM软件。然而,目前不同的BIM软件主要采用自身的内部数据格式,不同的数据格式导致建筑项目BIM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数据交互效率低的问题。鉴于此,该文提出基于IFC标准的BIM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路线,并自主研发基于IFC的结构模型服务器IFC-SMS与基于IFC的BIM协同平台SJTUBIM,为解决建筑项目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数据交互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最后,以上海交大日上江村项目为分析案例,验证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