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感染部位特点,以期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8月间于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582例患者资料,将其病房作为空气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对象,分析2015—2018年大房间和小房间的细菌数量、感染部位及其分布情况。结果:2015—2018年的大房间、小房间细菌数量总体呈不断增多的趋势,大房间细菌数量明显多于小房间(P<0.05),2018年的大房间、小房间细菌数量最多,明显多于其他年份(P<0.05);582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76例,感染率为13.06%;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感染部位(占50.00%),皮肤软组织感染率最低(占7.89%);76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8株,其中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4.55%,革兰阳性菌占32.95%,真菌占12.50%;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占21.59%,铜绿假单胞菌占12.50%,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77%。结论:病房空气中的病原菌数量是影响住院肿瘤患者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重视对病房空气中病原菌尤其是革兰阴性菌的检测,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对温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2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论 26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16.54%;感染部位呼吸系统为19例(占44.18%),其次为泌尿道10例(占23.26%),胃肠道7例(占16.28%);检出病原菌43株,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72.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病程、空腹血糖、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呼吸科收治的1812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基础病以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12例患者中共有83例获得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58%。在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77.1%,感染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2.7%。年龄>60岁、住院时间超过10d、伴随有侵入性操作、合并有基础病以及使用抗菌药的患者更易于获得医院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病以及使用抗菌药是呼吸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发生率为6.82%,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12.61%),感染部位以肺部占首位,其次为泌尿系感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是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慢性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2周者、有烟酒嗜好史、意识障碍及侵入性操作。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8.96%。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为高龄、意识障碍、住院时间过长、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医院感染原因,并探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17例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31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9%;而我院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5%;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呼吸系统感染均于医院感染首位,占总数36.6%;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预防应用密切相关。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革兰阴性菌,占总数53.8%。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预防应用是导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围手术期无菌操作,实施科学系统护理干预,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掌握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加强对重点科室感染动态监测,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11年全年住院的22 288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住院的22 288例患者中有76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44%;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率为最高,为34.02%;感染部位因科室的不同而不同,下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占38.79%,其次为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65.70%,其次是革兰阳性菌与真菌,分别占18.34%、13.16%,病毒占1.76%;不同月份感染率亦有所不同.免疫能力低下、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医院感染率与疾病种类相关;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菌药物,及时、准确地进行病原菌监测,预防传染病传播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耿敬华 《抗感染药学》2021,18(5):716-720
目的:分析医院产妇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产科收治的产妇1768例病历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防治对策.结果:1768例产妇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1.92%);其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系统、手术切口、会阴切口及泌尿系统;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5岁、分娩方式为阴道手术产、留置导尿≥48 h、患妊娠合并症以及侵入性操作≥3项均为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34例医院感染产妇标本中分离出7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58.67%)、革兰阳性菌26株(占34.67%)和真菌5株(占6.67%);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而革兰阳性菌中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的敏感率高达100.00%.结论:产妇年龄≥35岁、分娩方式为阴道手术产、留置导尿≥48 h、患妊娠合并症以及侵入性操作≥3项均与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也是诱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其防范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夯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并针对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张广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212-213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临床感染特征。方法对我院急诊外科所收治的12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分离出122株不同的病原菌,包含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数量最多,比重最大。120例医院感染患者均接受了不同形式的侵入性操作。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最为主要的急诊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降低侵入性操作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以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式了解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调查住院患者2243例,发生医院感染17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7.89%;感染部位:呼吸道68.93%,泌尿道11.30%,胃肠道9.60%。分离出1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G-菌)71株(48.63%),革兰阳性菌(G+菌)31株(21.23%),真菌44株(30.1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7%。结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因素与患者年龄、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菌药物、接受抗肿瘤放疗及化疗、侵袭性操作等相关。  相似文献   

10.
袁鹏  毕齐 《中国医药》2010,5(8):708-709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538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538例患者中,274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50.92%。共检出病原菌4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6株,革兰阳性菌99株,真菌37株。274例患者中以脑梗死148例(54.01%),脑出血115例(41.97%)为最主要。患者意识状态、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年龄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出现较多的科室。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279例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79例垂体瘤手术病人,26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32%;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5.17%,革兰阳性菌占41.38%,真菌1株占3.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1 cm、手术时间>1 h、术后留置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是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风险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肿瘤长径≥1 cm、手术时间>1 h、术后留置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 为防治该类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26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的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26例患者住院期间共52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23.01%, 发生二重感染3例, 多重感染2例。其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8例, 革兰阴性菌15例(53.6%), 革兰阳性菌4例 (14.3%), 真菌9例 (32.1%)。单因素分析显示, MDS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 (IPSS-R) 危险分组、 住院时间、 中性粒细胞数、 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 侵袭性操作、 白蛋白含量、 使用激素、 使用地西他滨与MDS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IPSS-R预后评分较低、 住院时间延长、 白蛋白水平下降、 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延长以及住院期间使用地西他滨为MDS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MDS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缩短住院时间, 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对控制ICU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ICU 3 d以上并且作了院内感染相关检查的患者1374例定为A组。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按照惯例进行洗手、擦手和手消毒。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ICU 3 d以上并且作了院内感染相关检查的患者1591例定为B组。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洗手和手消毒,并监督落实,科室备好消毒擦手巾和床旁快速手消毒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种类和侵入性操作等多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进行院内感染发生数、院内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B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A组的12.6%;B组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为7种,明显少于A组的15种;B组患者在ICU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组三者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能显著减少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病原菌种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丽萍  张亮  杨会志 《安徽医药》2018,22(12):2385-2389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死亡病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全年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住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53%,其中36例直接导致死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流及泌尿道为主,医院感染最主要发生在干部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标本分离菌株中非发酵菌占首位(占40.0%)。单因素分析:住院天>15 d、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20 d,使用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接受放疗、使用激素、有恶性肿瘤、糖尿、病脑梗死基础疾病与这类死亡病例发生院内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住院天数>15 d、抗菌药物使用>20 d、接受放疗、恶性肿瘤、糖尿病是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工作中需密切关注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尤其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以期降低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2009年07月-2011年07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新生儿603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3例新生儿中发生58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62%,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皮肤粘膜及脐部、胃肠道,分别为53.45%、31.03%、15.52%。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36%。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等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盛波  叶英  李家斌 《安徽医药》2017,21(1):77-81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016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2013年发生医院感染406例44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9%,例次发病率为1.29%.2014年发生医院感染548例575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2%,例次发病率为1.60%.医院感染好发部位排前几位的是: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综合ICU、血液科、神经外科、中医科、职业病科等是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前几位的临床科室.2年病原学检查共检出阳性菌株2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共计262株,占90.34%,革兰阳性菌共计24株,占8.28%,真菌共计4株,占1.38%.检出数量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发病率不高,符合卫计委的相关规定.要控制医院感染,需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监测.该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人住本院NICU的8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相应标本,分离病原菌,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情况。结果55例患儿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74%;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多、有病原菌定植;分离的514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362株(70.43%),革兰氏阳性菌122株(23.73%),真菌30株(5.84%);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81株)、大肠埃希菌(105株)、鲍曼不动杆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73株)、肺炎链球菌(27株)、肠球菌(12株);真菌全为念珠菌。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对三代头孢等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结论NICU中应重点注意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有病原菌定植的患儿,慎用侵入性操作;同时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有效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2011年我院出现医院感染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微生物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对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恶性肿瘤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为19.2%(31/161),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53.4%(86/161),真菌检出率为27.3%(44/161)。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均〉70%的药物依次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45.2%(14/31),85.7%为甲氧西林敏感型;白色念珠菌占真菌的70.4%(31/44),对常用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率〉7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第三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第2、3、4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呈现较高耐药性;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具有较高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屎肠球菌除外)对常用药物亦保持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22 34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86例,感染率3.0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占54.4%;感染率最高为重症医学科,感染率19.9%;共检出2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3.00%,革兰氏阳性菌占35.02%,真菌占11.98%.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强化手卫生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