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群众锲而不舍地与贫困问题作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等。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防止脱贫人口大规模返贫,逐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向缓解城乡相对贫困的反贫困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永年区为非贫困地区,虽不存在整体贫困问题,但贫困人口居住分散、自我发展能力差,精准扶贫难度也不小。在消灭最后贫困过程中,永年区坚持扶贫与防贫相统一,针对有未脱贫人口村普遍经济状况较差的实际,在对贫困户精准施策的同时,坚持将贫困户所在村一起扶,借助"四个战役"有效防止了边缘人口致贫、返贫,为各地扎实走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贵州作为我国贫困面积最大且程度最深的省份,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精准扶贫是基于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反思,是指导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针。一、精准扶贫模式提出的背景(一)以马克思贫困理论为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反贫困斗争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一直难以消除贫困人口返贫的现象,而返贫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共同富裕理想的实现。研究发现,导致农村返贫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主体、供体、载体"三者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只有通过建立和推行"主体—供体—载体"三位一体、三体均衡的扶贫模式,才能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遏制脱贫人口返贫。  相似文献   

5.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既定目标,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制订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规划》。近些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扶贫资金投人和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到1998年底,我省先后有近80万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占贫困人口总量的76%。但是,必须看到,我省扶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突出表现在:贫困人口数量仍比较多,除原有的贫困人口尚有28万未脱贫外,1997、1998两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又造成了一些脱贫人口重新返贫。…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全国重点贫困省区之一。1985年,全省贫困人口1500万,占当时农村人口的57%。到1993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1000万,在全省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也下降到35%,占当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8。但全省贫困人口中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的极贫人口仍达392万,集中连片的贫困县有4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突出特点,决定了我省脱贫的难度大,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抑制返贫:扶贫攻坚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面大的省份。从1986年起,经过近14年的艰苦努力,贵州省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86年的1500万人下降到1998年底的274万人,有1226万贫困人口越过了温饱线。然而,在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返贫已成为扶贫攻坚中一个突出的难题。 返贫是指原来已经脱贫的人口现  相似文献   

8.
怒江州是一个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自治州,目前,有近一半的农村人口还处于深度贫困之中。客观地看,这部分人口已经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只有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丧失生存条件的特困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是我们党在以往反贫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扶贫理念,在扶贫开发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扶贫效果。但贫困对象识别难度大、扶贫未扶志、扶贫资金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精准扶贫效果。因此,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做到准确识别真正贫困人口、扶贫扶志扶智同时进行、杜绝扶贫领域的腐败现象、拓展扶贫资金来源渠道、严格防范返贫现象。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帮扶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教育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模式,属于"造血式"扶贫,它能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在教育扶贫开发工作中,由于存在扶贫对象识别模糊、帮扶项目与贫困者需求脱节、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扶贫资金指向不明、帮扶过程执行不力等问题,当下农村的教育扶贫成效不显著,扶贫效果不理想,乡村脱贫攻坚进程受阻,这将严重影响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实现。通过转变教育扶贫理念,建立精准的教育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提升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精准实施扶贫项目,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的治理体系等,可充分发挥教育精准扶贫作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贵州在"十二五"时期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3%的基础上,2016年又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并对45.8万农村人口实施搬迁。然而,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  相似文献   

12.
邓兆桃 《当代贵州》2016,(31):48-49
正正安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统揽,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能,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确保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为确保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大会的召开,有了"四个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3月,我们结束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村的扶贫工作,到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的围场半截塔镇要路沟村,踏上了新的扶贫征程,投入新的脱贫战斗。半年多时间,我们已融入到群众中,和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了名副其实的"要路沟人"。要路沟村地处燕山腹地,面临着耕地资源匮乏、生产条件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群众收入单一等问题。刚入村,正是初春备耕时,可乡亲们仍然三五成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有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8%降为2000年的3%左右。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收效巨大。但是也要看到农村贫困状况仍然严峻,全国农村尚有3000万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中贫困的比重还比较高,且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贫困程度较深,多种贫困并存,现存在贫困人口大都是极贫人口,多数是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5.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而提出的。近十年来,我国在共享发展方面已经初步获得进展,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需要继续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未脱贫的人口脱贫难度加大,任务更加艰巨。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破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的主体性、制度性、结构性和机制性制约因素,以探索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新路,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核心阅读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有效避免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与集中力量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等重要。解决返贫问题不仅需要立足当前,通过严把脱贫质量关和开展脱贫人口跟踪监测,防止因脱贫不实、质量不高、脱贫不持久不稳定等可控因素导致的返贫,更需要着眼长远,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创建预防控制贫困发生的机制,以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正我省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只挂帅不出征,必须当好精准扶贫的先行者,在脱贫攻坚中有所作为。百万人口丘陵大县——中江,因辖区面积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区域性集中贫困和"插花式"贫困人口大量存在。截至2015年底,中江全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068人。2016年,中江县计划脱贫25000人,任务艰巨。7月22日,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中江县出台《中江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1]。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成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攻的山头。对于如何实施精准扶贫与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2]。措施必须针对问题,下药必须找准病因。中共中央、国务院虽然开具了"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加强教育脱贫"等扶贫治贫脱贫"药方"[3],为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打好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彰武县是全省的重点贫困县,多年来通过多方努力,贫困现象大为缓解,贫困人口由15.2万人下降到10万人。按照预计规划,到2005年末,全县的贫困人口能够全部脱贫。但实际上,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脱贫人口返贫。2001年以来,平均每年有2万左右人口返贫。返贫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病、因学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所致。然而,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是区域性贫困是造成彰武县贫困的重要原因。彰武县地处辽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十年九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较大,工业化水平低,反哺农业的能力十分有限。二是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到2004年底,仍有  相似文献   

20.
正策划人语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为了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扶贫工作便成了关键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党中央的精密部署下,近五年,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扶贫效果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力的扶贫监督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中央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