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手术中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459例,分析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59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2例,发生率为13.51%。痰培养出病原菌117株,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构成比分别为26.50%、22.22%、17.09%和15.3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感染与性别、年龄、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无相关性(P >0.05),与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有关(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吸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P <0.05)。结论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与患者吸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麻醉持续时间≥3h 以及术后拔管时间≥2h 有关,应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对呼吸道感染这一并发症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2005年4月。2008年4月泌尿系统疾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原发病为双侧上尿路梗阻并肾功能不全者感染率为10.47%,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老年组感染率11.28%,显著高于0-40岁组(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7.21%)。结论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患者应加强重点人群的护理及呼吸道管理,并重视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特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3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91例非糖尿病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黏膜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调整OR(比值比)值,用于评估危险因素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危险性。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糖尿病组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黏膜感染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下呼吸道感染调整OR值为1.32(95%CI:1.13-1.53):泌尿系统感染调整OR值为1.24(95%CI:1.10-1.39);皮肤黏膜细菌感染调整OR值为1.33(95%CI:1.15~1.54);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调整OR值为1.44(95%CI:1.27-1.63)。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与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黏膜感染关系明显。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及皮肤黏膜感染。  相似文献   

4.
封玲 《大家健康》2016,(4):291-291
目的:探究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综合 ICU 患者1200例。结果:在1200例综合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08%,因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21.6%,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103,因未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综合ICU 患者呼吸道、呼吸道、泌尿道、血液、胃肠道、口腔、皮肤黏膜等部位感染率分别为51.5%、25.8%、8.25%、5.15%、3.1%、4.1%、2.1%;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等。结论: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9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观察感染组患者感染特点;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围术期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3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9%,非感染组患者923例。感染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15例(40.5%),居首位;手术部位感染8例(21.6%),居第2位。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和手术部位感染为主。高龄、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会加大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术后的感染因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耳鼻喉外科收治进行耳鼻喉外科手术的患者300例,其中28例患者为感染组,其余272例患者为未感染组,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手术平均时间显著高于未感染组(t=7.8291,P〈0.01),感染组住院平均时间也显著高于未感染组(t=5.6009,P〈0.01)。感染组组内自身对比,呼吸系统感染8例,占28.57%,消化系统感染7例,占25.00%,两者比较,X^2=0.091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系统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部位是耳鼻喉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耳鼻喉术后感染发生与否与患者自身体质、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感染部位以及抗生素种类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白福香  周冰宣  袁波 《西部医学》2013,25(1):72-73,76
目的了解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医院的感染情况,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1年9月经我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血透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42%,其中感染发生最多的部位为呼吸道(39.3%)、胃肠道(28.8%)及泌尿道(10.6%);伴有糖尿病等原发病、贫血、老年患者和中心静脉置管者发生感染的机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贫血、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应从医院和患者两方面双管齐下对感染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left-to-right shu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L-RCHD)影响心脏手术术后肺高压危象的重要因素。方法对229例心脏手术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可能导致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肺高压危象26例次,死亡6例,死亡率为23.08%。术前呼吸道感染、术前吸氧、术前卡托普利、手术时间、通气频率、再次插管和术后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治疗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出现肺高压危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和再次插管为危险因素;术前吸氧、术前卡托普利、通气频率和术后NO治疗为保护因素。结论术前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和再次插管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危险因素;术前吸氧、术前卡托普利、通气频率和术后NO治疗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48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率、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性,对影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24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术后切口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19.35%。对术后切口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58.33%;革兰阳性菌24株,占33.33%;真菌6株,占8.33%。耐药性结果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糖尿病、腹腔镜手术、腹部手术史、术后造瘘、手术持续时间、吸烟、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急诊手术是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切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腹腔镜手术、术后造瘘、手术持续时间、吸烟、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腹部手术史、急诊手术等危险因素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糖尿病、腹腔镜手术、术后造瘘、手术持续时间、吸烟、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腹部手术史等危险因素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年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焱 《中国医刊》2007,42(6):50-51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3—2005年本院住院脑血管病患者312例(老年组211例与非老年组101例)有关资料。结果老年组医院感染率15.2%,其中25%死亡;非老年组医院感染率7.9%,其中12.5%死亡;老年组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老年组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合并症数目、住院日、曾住院次数、脑卒中严重程度、侵入性操作。结论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应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象,需要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呼吸道院内感染3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呼吸杂的危险因素及其药敏结果,指导治疗。方法:调查分析37例发生院内呼吸道SM感染病例。结果:感染者以老年,住院时间长,严重原发病为多,感染危险因素有各种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抗酸剂的应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4309例血液病科患者进行调查,对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3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为59.7%;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7%,革兰阳性球菌占34.5%,真菌占12.7%;年龄、化疗、白细胞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住院天数等因素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增加了感染发生的概率,应根据其疾病特点采取积极、全面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徐秀玲  宋健 《安徽医学》2005,26(3):214-215
目的分析了解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引起重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897例60岁以上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院内感染102例,感染率为3.52%,12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4.1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为56.20%(68/121),其他依次为胃肠道、口腔、泌尿道、术后伤口、皮肤软组织和其他。结论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减退,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严重伴发症多见,病死率高,临床医务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监测数据了解近3年榆林市三甲医院院内感染率,描述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特征,为榆林地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榆林市3所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全院综合性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年度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发病率)依次为0.93%(1.00%)、0.94%(1.02%)、0.75%(0.85%);各科室中医院感染率最高的为神外ICU室(6.79%~24.07%)和中心ICU室(5.49%~17.55%);医院感染者中男性所占比例较高,40岁以上各年龄段分布比较高,40岁以下年龄段中29天~1岁之间的分布较高;医院感染部位占比居首位的为下呼吸道,占比在50%左右,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呼吸机相关等。结论 榆林市三甲医院近几年医院感染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所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状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2001年6月27日零时--24时所有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采取床旁逐个询问、体检和查阅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要求逐项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调查当日住院病人246例(应查250例),实查率为98.40%,发生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率为4。88%。在医院感染部位中手术部位感染4例,占33.33%;泌尿道感染4例,占33.33%,两者并居首位,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占25%;下呼吸道感染1例,占8.33%。结论:改进监测方法,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胡玫 《实用全科医学》2009,7(5):487-488
目的通过对住院儿童医院感染病例统计分析,探讨预防儿童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统计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结果在住院3332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01人,感染率4.2%。儿童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口腔和消化道。结论儿童由于生理缺陷等原因,比成人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感染部位是口腔和消化道,故预防儿童医院感染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儿童口腔和消化道感染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28-131
目的对精神专科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住院及出院的983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共计发生医院感染146例,感染率为1.48%;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例,约占3.42%;不同科室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所不同,以老年精神科发生为高发科室,感染率为3.50%,心身科感染率最低,为0.0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7.1%,其次为上呼吸道(16.44%)、泌尿道(11.64%);病原学检查141例,病原学送检率为96.58%,阳性率为19.18%,分离到病原菌6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唐山市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 年1 月-2015 年12 月入住ICU 的全部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将数据汇总整理,分析监测结果。结果共调查ICU 患者1 431 例,发生感染122 例,感染率为8.5%,男性患者医院感染率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女性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血液系统(44.7%)和呼吸道(36.5%)。共检出的病原菌192 株,以革兰阴性菌(80.2%)为主,革兰阳性菌(17.7%)34 株,真菌(2.1%)4 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24.5%)最高。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严重,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功能衰竭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78例肝衰竭患者的继发感染发生率、常见感染部位和常见菌株及其构成,感染对预后影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感染212例,感染率76.3%;其中医院感染47例(22.2%)。感染部位依次为腹腔(43.2%)、胆道系统(29.3%),呼吸系统(14.3%)和肠道(6.0%)。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39.3%)、大肠埃希氏菌(14.3%)、肺炎克雷伯菌(14.3%)、铜氯假单胞菌(10.7%)。278例肝衰竭总病死率33.8%,感染组病死率(41.0%),非感染组病死率(1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衰竭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高,感染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有效控制继发感染,是提高肝衰竭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189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霞 《河北医学》2007,13(9):1093-1094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临床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89例≥60岁老年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占同期医院感染的41.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2.13%,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住院、各种侵入性操作,大量抗菌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所至的二重感染和机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结论: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