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普通长针行硬膜外穿刺治疗各种痛症 ,无论在准备工作、操作程序、组织损伤、材料消耗及工作效率等方面均优于连续性硬膜外穿刺针。采用独特的穿刺方法同样有效地预防针尖对硬膜的损伤。1 穿刺方法穿刺器械 :7号或 9号 10cm长针 1枚 ,5ml、10ml一次性注射器各 1副。治疗药物 :维生素B1、B12 注射液、曲安缩松注射液 4 0mg、0 9%氯化钠注射液 10ml、2 %利多卡因 5ml或 0 75 %布比卡因 5ml一支 ,用 10ml一次性注射器将上述药物配制成 0 5 %利多卡因或 0 2 2 5 %布比卡因混合治疗液 10ml,其余局麻药用 5ml注射器抽…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 B超引导经肝、肾穿刺治疗肝、肾囊肿的方法 ,报告如下。1 仪器及方法1.1 治疗前检查 :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 ,根据是否有腹腔积液确定穿刺部位。1.2 治疗仪器 :美国百胜 AU 5 ,探头频率 3.5 MHz。1.3 穿刺方法 :患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肝 )。平卧位或向健侧倾斜。暴露患侧 ,常规消毒铺无菌治疗巾。普通探头套消毒 ,局部皮肤消毒于探头后侧方为穿刺点 ,在超声引导下 ,用 2 %的利多卡因行皮肤至肝包膜 (肝穿 ) ,皮肤至肾包膜 (肾穿 ) ,局麻 ,用 7号穿刺针穿刺 ,经正常组织到囊腔 ,找到满意位置后 ,固定穿刺针 ,取出针芯 ,抽液…  相似文献   

3.
碧兰麻在口腔外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碧兰麻注射液 ,评价其无痛注射效果。方法 :将 2 0 0例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使用碧兰麻注射液 ,压力注射器 ,对照组使用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一次性 5mL注射器 ,注射后由患者本人用 10点视觉模拟标尺表 (VAS)评定注射效果。结果 :两组不同注射部位的VAS值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表明碧兰麻压力注射有明显的无痛注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局部阻滞麻醉及下牙槽传导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 ,而上牙槽神经及牙周膜注射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表明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 2 %利多卡因注射液。结论 :碧兰麻压力注射麻醉有明显的无痛注射效果。  相似文献   

4.
动静脉留置针在腹腔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年5月至2002年8月,我们采用动静脉留置针对58例腹水征阴性病人行腹腔穿刺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方法 根据穿刺病变部位深浅和性质选用适当型号的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准备、体位、穿刺部位、消毒、麻醉等均同常规腹腔穿刺术。待穿刺针抵抗感消失时,左手先固定针芯,右手后推进留置针套管入腹腔。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5月~2003年1月我们对38例颈内静脉插管患者进行护理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本组患者38例 ,男25例 ,女13例 ,年龄7~65岁 ,平均46岁。其中外伤致失血性休克17例 ,服毒昏迷12例 ,癌症晚期6例 ,腹水原因待查2例 ,置管时间2~30天 ,平均13天。1 .2材料 :选用美国ARROW -HOWS三腔导管。1 .3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头转向穿刺对侧。颈内静脉穿刺点选择右侧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上缘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顶点。常规消毒后 ,铺无菌孔巾 ,1 %利多卡因局麻 ,5ml注射器抽取肝素生理盐水连接穿刺针 ,穿刺角度30~50度 ,边进针边抽…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芝 《江西医药》2005,40(3):163-164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肾移植的效果。方法94例同种肾移植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组)。E组行硬膜外T12-L1、L2-L3两点穿刺;E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经硬膜外插入腰麻穿刺针,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2.0ml,拔出腰麻针后硬膜外腔置管。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1.73%碳酸利多卡因。术中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及桡动脉穿刺置管,用HP3046A监护仪监测ECG、ABP、CVP、SPO2。术毕应用PCIA泵术后镇痛。结果(1)血流动力学改变:C组腰麻后短时ABP下降,两组病人麻醉前与移植肾血流开放后SBP改变不明显,DBP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移植肾的血流灌注。(2)局麻药用量:E组明显大与C组,P<0.01。结论CSEA效果确切,肌松好,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但应注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PCIA泵的使用,有利于移植肾的良好灌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和昀春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05-1005
以往肝囊肿多采用手术治疗 ,1990年至 2 0 0 1年 10月我院采用非手术方法即B超引导治疗 2 7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 2 7~ 32岁 ,平均 5 2 5岁 ;共 4 2个囊性病灶 ,其中多发 15例 ,单发 12例 ;囊肿最大直径 13 8cm ,最小 5 2cm。 14例上腹部不适或胀痛。 4例CT、1例MRI检查确诊。治疗前经B超、CT检查确定无腹水及穿刺部位。1 2 穿刺方法 病人仰卧或左侧卧位 ,超声探头探测囊肿大小位置 ,确定穿刺点或穿刺方向。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用 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用所备…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8年11月~1999年12月对104例盆腔炎住院病人 ,采用B超引导下腹腔置管注入抗菌药物 ,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04例 ,年龄18~45岁 ,平均28岁 ,急性盆腔88例 ,占84 6 % ,慢性盆腔炎16例 ,占15 4 %。1 2材料与方法1 2 1材料 :采用硬膜外麻醉管置入腹腔。1 2 2方法 :(1)腹腔穿刺 :在B超下定位 ,常规皮肤消毒 ,铺巾 ,用2 %利多卡因5ml局部麻醉 ,用16号穿刺针垂直刺入 ,术者有落空感 ,抽无回血 ,用手固定套管 ,将硬膜外麻醉管 (…  相似文献   

9.
张淑英  龚海红 《江苏医药》1997,23(3):191-191
我们从1995年8月起改用7号针头连接10毫升一次性灭菌注射器,行胸骨柄穿刺,共穿刺30人次,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0人次,年龄2~12岁,其中恶性血液病17人次,增生性贫血5人次,血小板减少性紫年(ITP)5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人。二、材料准备消毒洞巾一块,灭菌纱布二块,消毒手套一副,7号针头连接10毫升一次性灭菌注射器一付,去脂玻片5~6片,2%碘酒,75%酒精及消毒棉签。三、穿刺部位、方法和结果患儿去枕头平卧,暴露上胸部,操作者站在病人右侧,取胸骨正中线,相当于第二肋或第二肋间水平…  相似文献   

10.
据自己多年的临床探索,创造出一种简便胸腔抽液装置,介绍如下:此装置分两个部分.穿刺部:5ml 注射器1个,7号注射针头1个,穿刺针1个,连在穿刺针尾的输液胶管20cm1个(如图中所示第 A 管),血管钳一把,手套1副。附加装置部:50ml 注射器1个,输液胶管30cm2个(如图所示的第 B、C管),玻璃接头2个,500ml 空输液瓶2~4个,16号注射针头3个。使用方法 1.连接穿刺部与附加装置部(如下图所示)。2.消毒局麻。3.用血管钳夹住第  相似文献   

11.
在行胸穿或腹穿时容易使一些癌细胞或结核杆茵沿穿刺针眼种植于皮下组织,在穿刺点的部位出现一个小肿物。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作者对穿刺做了改进,方法如下:在胸穿或腹穿时病人采取的体位和步骤同常规操作,穿刺完毕先往穿刺针中注入生理盐水20~50ml,然后拔出穿刺针,继之嘱病人采取使穿刺针眼向上的卧位,时间一般为6~8小时。 当有胸水或腹水能够抽出的情况下拔穿刺针时或穿刺针眼未闭合便采取针眼向下的方向卧位时,易使胸水或腹水内的结核菌或肿瘤细胞扩散至皮下组织。在抽水完毕向穿刺部位注入生理盐水20~50ml,使穿刺针内及穿刺针眼附近均为生理  相似文献   

12.
陈建花  刘兴鹏 《海峡药学》2006,18(6):124-125
目的观察椎管内联合穿刺注射布比卡因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常规消毒,经L2~3或L3~4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后孔置腰穿针,刺破蛛网膜后至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即刻缓慢匀速注入0.75%布比卡因1~1.5mL。结果椎管内联俣穿刺注射布比卡因麻醉满意率为99%。结论椎管内联合穿刺注射布比卡因麻醉以麻醉作用迅速、完善、布比卡因用量少、麻醉维持时间较长,麻醉范围可调等优点,是一种确定有效、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点穿刺法配合碳酸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硬膜外一点穿刺法组,B组为硬膜外两点穿刺法组,每组40例,均以1.73%碳酸利多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病人麻醉阻滞范围无明显差异;A、B两组相比,B组腰背痛发生率较高,χ2=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硬膜外一点穿刺法配合碳酸利多卡因麻醉能满足妇科子宫及附件手术的要求,且经济实惠,对病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薄荷醇新型无痛消毒液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00例患儿,随机平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40%乙醇+2%利多卡因+2%山莨菪碱+3%薄荷醇、安尔碘对患者静脉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麻醉.B组采用40%乙醇+2%利多卡因+2%山莨菪碱、安尔碘对患者静脉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麻醉;C组采用40%乙醇、安尔碘直接消毒;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成功穿刺率差异。结果采用薄荷醇处方的A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成功穿刺率较其他两组优势,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在利多卡因、山莨菪碱、酒精消毒的静脉穿刺模式中加入薄荷醇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提高患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0.5%利多卡因的静脉局部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踝和腕关节以下手术部位的患者243列,其中手部184列,足踝部59列,患者(ASAⅠ~Ⅱ级),向穿刺部位主注入容易手部0.5mL(/mg kg)总量少于40mL(用生理盐水稀释),足部1mL(/mg kg)总量<70mL,进行静脉局部麻醉,每5min一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手术结束,松开止血带后,每5min一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记录术后镇痛时间。结果静脉局部麻醉有起效快,镇痛完善无需强化。结论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基层医院短小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麻醉病人150例体温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迎宪  何茹中  罗静  牛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93-1093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150例,近期无感染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行腹部手术,其中男69例,女81例。年龄(38.47±22.5)岁。1.2 麻醉方法:麻醉前不给术前药物,入室后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2%的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再给2%的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给予急诊高龄剖宫产术产妇不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高龄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消毒铺巾工作等,于L2~L3间隙展开腰硬联合穿刺,采取玻璃注射器缓慢进针,注入氯化钠溶液,将腰麻针置入,刺破硬椎膜和蛛网膜,注入布比卡因,固定好引导产妇采取平卧位,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S1,于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每隔半个小时追加一次利多卡因,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指导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产妇皮肤,于产妇L1~L2椎间隙展开硬膜外穿刺,注入利多卡因溶液,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S1,于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每隔半个小时追加一次利多卡因,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1 h,组间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生命体征表现更稳定(P<0.05),术后24...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临床通常使用中心静脉导管(ARROW长度15.Fr6.Ga14)进行胸腔、腹腔穿刺留置引流,并利用自制连接头(正压接头和2 ml注射器)作为中间连接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口连接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引流管和引流袋衔接困难的现象,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本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其中胸腔引流32例,腹腔引流8例,引流袋,正压接头与一次性去针栓2 ml注射器作为中间连接,上述44例应用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 2 0 0 0 - 0 1~ 12 ,我院在 182例剖宫产手术中实施硬膜外麻醉 (CEA)和腰硬联合麻醉 (CSEA) ,两种麻醉方法分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182例剖宫产孕妇 ,年龄 2 4 - 35岁 ,平均年龄 2 4 .5岁 ,ASAⅠ~Ⅱ级 ,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 ,随机分两组 ,A组 78例 ,占 4 2 9% ,选用CEA ;B组 10 4例 ,占 57 1% ,选用CSEA。1.2 方法 两组常规术前准备 ,麻醉前先输入 30 0~ 50 0ml平衡液 ,取左侧卧位L2 - 3间隙穿刺 ,A组硬膜外置管 ,选取 1.5%~ 2 %利多卡因阻滞麻醉 ;B组用联合穿刺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七氟烷和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35岁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患者50例,在T1035岁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患者50例,在T1011或T1111或T1112一点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12一点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5 cm,翻身平躺给予试验量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之后根据麻醉平面再追加45 cm,翻身平躺给予试验量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之后根据麻醉平面再追加48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开皮无痛后给予芬太尼0.1 mg,七氟烷采用潮气量法吸入5 min待下颌松弛停止吸入。结果多数患者术中麻醉平稳,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七氟烷和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一种风险小、苏醒快、安全、经济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