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伤评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评分(TraumaScore,TS)是一种以生理学为参数、评估创伤严重度和预测结果的方法。从1991年—1996年通过我院急诊室收住院或死于急诊室的创伤病人共1874例,病人在入急诊室时记录创伤评分分值,在出院或死亡时记录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值,ISS≥16分者定严重创伤。本组病人总死亡率为4.3%,其中严重创伤(ISS≥16)者死亡率41.2%。在创伤评分总值≤14分时,评价区别严重创伤能力的灵敏度达79.7%,评价区别轻伤能力的特异度达93.0%,区别正确率达91.9%。创伤评分适用于院前救治及急诊室使用;创伤分总值≤14分作为区别严重损伤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0年国际简明创伤定级标准,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对687例多发伤进行伤情评定,AIS-ISS总计积分18456分,平均ISS为26.82分,表明准确评估创伤严重度,迅速简便的系统检查以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按VIPC计划对多发伤进行早期救治,救治成功率由68%提高到90.7%,。大大提高了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AIS—ISS对高海拔地区470例多发伤患者伤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评分法是对伤员伤情严重程度评定的标准方法,准确评估创伤的严重度、提高创伤抢救的成功率是创伤外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评价470例高原地区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全组死亡率6.81%,ISS16分以上者病死率15.4%,30分以上死亡率为20.53%,随着ISS的增加,各年龄的死亡率也随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同一ISS值内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改良创伤评分(RTS)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对2260例伤员(AIS≥3,院前时间≤24h)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交通事故伤是创伤的首位原因。(2)RTS及ISS联合应用可客观地评估创伤严重度,后者尤为适用于多发伤及复合伤。(3)院前时间短的伤员,其生理指标具有双向转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头面部损伤的 AIS 评分与损伤程度评定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国际医学临床公认的创伤严重度评价方法之一的AIS评分法,针对586例头面部损伤,分别给予损伤程度评定及AIS评分,设为损伤程度组和AIS组,两组比较,经百分比法检验显示两组间有密切关系;经Speamman等级相关检验rs=0.9520,P<0.001,有高度显著性,反映两组程度变化有关系。提示:轻、重伤可以参照AIS严重度分级、编码,由此为轻、重伤分级、标准的计算机化及国际间交流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鉴于创伤评分(T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Glasgow昏迷评分法(GCS)等评分法的某些不足和计算过于复杂,我们通过对1874例一般创伤的研究总结,提出一种简便创伤评分法,并将简便创伤评分法分别与创伤评分(T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Glasgow昏迷评分法(GSC)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认为简便评分法比上述三种评分法比较简便易行,客观地能反映70%以上的准确率,可向基层医院推广,在估计伤情、诊断、指导治疗、预测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胸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国人创伤严重度评分方法探讨杨建,石应康。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中华创伤杂志1995;11(4):216对胸伤合并全身多发伤运用创伤评分指数RTS、AIS-ISS、TRISS分析。伤员142例中存活137例,死亡5例,两...  相似文献   

8.
两种创伤评分法与腹部创伤预后相关性的比较边杰芳宁莫凡(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外科西安710033)关键词腹部创伤伤情评分中图号R641我们以穿透性创伤指数(PATI)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SS)评定了本院516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伤情,并对比分析了它们...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创伤患者的伤情评定多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法)简称ISS。我们以AIS—90版为依据,应用ISS对1991~1997年诊治的1565例创伤患者进行伤情评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030例,女535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0.
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法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630014)朱政鸣,刘科,陈维庭客观而准确地评定创伤严重度,是衡量创伤救治的前提,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没有可比性。本文介绍的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hbreviatedlnJuryacale简称AI...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SS)对68例腹部复合伤患者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提示创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和坠落、跌伤为主,分别占35.29%和32.35%;随着ISS值增加,创伤严重度增加;提出了以ISS≥17为严重创伤的标准,同时分析了ISS评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以医院内创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法为诊断标准,对86例严重多发伤在院内阶段的抢救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提示:立即解除威胁伤员生命的各种因素、多发伤的检查与诊断、抗休克、多发伤的手术次序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是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健心康是由山麦冬、毛冬青、瓜萎三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健心康1.5g/kg,使LVP、+dp/dtmax、=dp/dtmax分别降低29.79%、23.75%、34.87%、t-dp/dtmax延长18.60%;LVEDP增加23.54%;CO、CI、SI分别增加34.16%、35.35%、39.6%;BP下降110.81%;TPVR、MVO2I、TTI、LVWI分别降低90.  相似文献   

14.
陶然  吴新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4):432-432,389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患者机体总体氧化能力(TAS)与简明损伤标准及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评分)的关系,及其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采集40例AIS-ISS评分≥16分的重度创伤患者伤后24小时血浆样本,用比色测定法测定TAS;对AIS-ISS评分相近的患者,根据其TAS测值与TAS平均值比较,综合判断预后。结果:40例重度创伤患者TAS测值均高于正常值,与AIS-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AI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47例闭合性胸部创伤。临床特征为:(1)致伤因素多。(2)多发性损伤和休克发生率高,分别为52.38%和45.0%。(3)胸壁软化常有肺挫伤。(4)第一肋骨骨折或无任何肋骨骨折同样可伴有严重胸内伤。应用损严重程度评分(ISS)分析了严重胸伤与死亡的关系,结果表明ISS≤15分,无1例死亡,ISS≥16分,死亡率显著增加。失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检测作者提出的ISS结合50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收集250例严重创伤病例,通过ISS结合LD50,TRISSE主ASCOT作比较测评分析。结果显示:三者预测各种指标均相似。提示:ISS结合LD50评估方法正确性良好,即使在生理指标资料不全情况下仍可使用,此法简便易行,故ISS结合LD50评估方法为一实用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建  刘启茂 《四川医学》1994,15(5):254-256
1297例创伤严重度评估和结果预测—RTS、AIS—ISS和TRISS方法运用探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0041)杨建,刘启茂,张世文,程述森,石应康现代社会的创伤发生率越来越高。评估创伤程度和预测结果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注意。1981年Cha...  相似文献   

18.
比较APACHE—Ⅱ和ISS评分法对术后创伤危重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3例术后创伤危重患者为对象,应用APACHE-Ⅱ及ISS评分法进行评分,计算不同分组的分值及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113例,平均ISS分值23.06±12.41,平均 APACHE-Ⅱ13.91± 11.09,死亡 31例,死亡率 27.4%。死亡组两种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1),颅脑损伤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别,相应的ISS评分差异显著(P< 0.05),而APACHE-Ⅱ评分法显示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法在反映创伤的严重程度及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似乎较ISS更敏感,在创伤ICU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94例冠心病(CHD)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AEG)监测。结果显示,有缺血型ST段改变者60例,共发作194例次;其中75.3%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心肌梗塞(MI)组中SMI125例次,占81.7%;心绞痛组(AP)中SMI21例次,占51.2%,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MI发作有昼夜规律。SMI伴心律失常在MI组(72.1%)较AP组(35.5%)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本文还就SMI的可能机理并就此指导治疗及判断CHD预后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运用ISS评分法对1987年4月到1992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为诉409例多发性损伤结合GCS评分法进行评价,发现GCS值低,而ISS值高者死亡率高。而对合并伤的颅脑损伤应用AIS-ISS来评分,判断损伤严重度和预测死亡更全面,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