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容量大、保密性强,适用性强取代传统的电缆成为网络传输的主要工具.本文主要对光纤通信技术在通讯系统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不断拓展光纤技术的使用范围,推动技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现代通信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促进通信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越来越重视通信光纤传输中波分复用技术的应用。只有处理好波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传输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光纤通信速度。所以,这也就要求在日后工作中要加强研究和分析通信光纤传输中波分复用技术,推动通信光纤技术向更高的平台发展。文章以通信光纤传输中波分复用技术为立足点,对其存在的特点、技术应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今后通信光纤传输中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光纤通信与广播电视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以及其他数据传输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光纤通信的概念、特点以及基本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光纤通信网的发展,以及光纤通信在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任新 《通讯世界》2016,(19):140-142
当前,光纤传输成为网络传输的主要手段,其具有损耗低、频带宽、稳定可靠等优点,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实现快速远距离的信息传输,在网络传输中占有主导地位.光纤放大器技术和色散补偿技术在光纤的技术发展中,有力地推动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长距离光纤通信中传输放大器和色散补偿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广播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光纤通信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本文对光纤通信技术、特性在广播传输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如何运用光纤传输特性实现信号直播、回传。  相似文献   

6.
林海彬 《电子世界》2014,(16):233-233
随着全球化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类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中,这就需要对通信带宽问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电信光纤技术的到来无疑给整个人类的通信带来了福音,其带宽高、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等诸多优点使得它成为全球电信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本文笔者首先重点进行分析了电信光纤通信的技术的优势,然后探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鉴平 《信息通信》2014,(6):171-171
光纤通信可以说是现代通信技术的标志,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高质量的信息传输,拥有这样无可比拟的优点,光纤通信技术可以称得上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传输工具。除此之外,它还不受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影响,使得光纤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就针对电力通信中的光纤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
魏春来 《通讯世界》2018,(10):75-76
光纤通信在现代电信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大,其中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量大的通信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导为光纤。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传输技术的特点,接着详细叙述了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最后根据现实情况预测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必将脱颖而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相似文献   

9.
构筑新一代核心光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继东  毛谦 《通信世界》2001,(28):30-31
光纤通信由于其具有的一系列特点,使其在通信网传输平台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光纤是一种高带宽低损耗的优良传输介质,本来就在通信网络的物理传输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DWDM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挖掘了光纤带宽的潜力,同时,伴随着光器件技术和光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在光传输层已经提供了联网能力,因此,光网络的研究和建设已经成为网络发展和建设的要点。虽然目前移动通信(其信息传输也玉要通过光纤),甚至卫星通信的热浪再现高波,但近几年的Telecom展示(1999~2001)均说明,光纤通信仍然是最主要的传输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孔永强 《电视技术》2022,(7):124-126
伴随着光纤通信产业的发展,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深入。相较于传统通信技术而言,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在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性能和效果。当然,该技术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为此,文章首先概括介绍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其次对该技术在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实践提出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科学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光纤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未来通信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据研究报导指出,光纤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为信息的快速传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无串音干扰等突出性的优点为其实现传输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光纤传输在油田通信工程中的作用,文章就光纤传输的相关特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光纤通信正向全光传输网方向发展,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是全光传输网的基础与关键。它采用虚拟光纤技术,可以较低的成本极大扩展传输信息的容量,不仅提高了传输能力,还有强大、灵活的联网优势,因此成为未来通信传输系统高速扩容的首选方案。DWDM技术也已成为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的核心技术。 在WDM网络中,必须将光纤中以不同波长传输的信号进行复用或解复用,这就需要滤波器。窄带滤波器是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和OADM滤波器必不可少的器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社会的网络化进程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因此,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在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种传输工具就是光纤。本文就是针对新形势下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为题,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光纤技术的应用是通信工程设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中继距离长、传输容量大、信号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应用优势.主要分析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光纤在通信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重点研究,以期为光纤通信工程的发展贡献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一大发展,它的传输量大、中继距离长、质量传输好等特点,使得光纤通信成为电力传输系统中不可多得的好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简单阐述光纤通信的特点,对电力传输中光纤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光纤通信工程指的是将光纤作为传输的介质,并且诶运用多个光缆来进行光纤信号的传输工作,从而实现整个通信信号的多路传输.近年来,随着我够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拥有信息量大以及传输速度快等优点的光纤通信技术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光缆线敷设作为光纤通信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到了该光纤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就对光纤通信工程之中的光缆线路敷设施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由光的传播特性可知,光的波长短、频率高,所以在利用光纤进行通信时,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很宽,有利于数字通信的应用。这样不仅数字通信信号不容易被敌对势力窃听,还可以对数字信号进行加密。另外,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时,不会产生电磁场和信号的泄露,保密性极强。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光纤通信线路进行窃听也成为一种可能,因此,对光纤通信网络的保密技术进行研究也就引发了业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介绍了混沌保密技术、光纤码分多址保密技术、量子通信保密技术,并阐述了三种保密技术的原理以及技术特点,供我国专用通信网络未来的保密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光纤通信是指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利用光纤当作传输媒介的通信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通信技术之一,在现代电信网络以及其他各大领域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其中,它在广播电视的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传输过程中,光纤具有可靠性和机密性的特点,具有抗干扰性强,存储空间大的优点。光纤通信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更快的数据传输和更高的传输效率。对于光纤技术,广播电视传输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该技术的使用使广播和电视传输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并发挥其作用。同时,为光纤通信的发展和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文章重点研究了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为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光纤通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安全可靠的优势,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网络通信服务。通过对光纤入户的概念、优势进行简单阐述,从规划、施工、检测等多个角度入手,详细探讨光纤入户的操作规程,为以后的光纤入户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对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