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正>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的一种叶部病害。一般可减产15%~20%,发生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1危害症状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较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主要病害之一,全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玉米小斑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如不及时预防将严重影响村民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现将玉米小斑病的危害情况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主要病害之一,全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玉米小斑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如不及时预防将严重影响村民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现将玉米小斑病的危害情况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玉米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占夏播总面积40%以上,有些地区的比重更大,因此,玉米收成的丰欠,对秋粮产量影响很大。近年来由于玉米斑病普遍流行,常引致严重损失。我们于1976年以玉米集中产地浚县良种场和巨桥公社靳庄、姜庄为基点,对玉米小斑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自1977年起,开展了防病丰产的示范工作。三年来已将病情压低到最小限度,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上升,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又分别叫大叶斑病和小叶斑病。两种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也能侵染叶鞘、苞叶。在整个生育期中都能发生,但以玉米抽出雄穗后发病最重。小叶斑病发生较早,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褐  相似文献   

6.
<正>一、发病症状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色霉层。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陈素芳 《农技服务》2012,29(2):169+172
总结了玉米小斑病的为害症状、病原物、侵染循环、发生因素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该文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介绍玉米小斑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永胜县玉米的主要病害,对当地玉米生产危害较大,其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如下:1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受市场的杠杆作用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河市爱辉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高纬度,位于北纬49°24′~50°58′,东经125°29′~127°40′之间,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四、五、六三个积温带,年平均气温在-1℃左右.有耕地173万  相似文献   

12.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病原菌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Nishik.)Shoemaker]。玉米是一种重要的旱粮作物,在驿城区粮食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常年种植面积在2.4万hm^2以上。2008年夏季玉米小斑病在我区暴发流行,其发生面积在0.94万hm^2左右。据发病盛期不同类型区玉米田调查,平均病田率39%,平均病株率62%,最高80%,平均病叶率27%以上。玉米小斑病发病较普遍.蔓延发展快,被危害的玉米。平均每hm^2损失产量1350kg,全区玉米减产3240万kg,减产20%,经济损失4860万元,  相似文献   

13.
玉米小斑病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中国主产粮食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文章就国内外关于玉米小斑病的致病机理、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各方面作简要综述,为以后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症状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  相似文献   

15.
<正>一、玉米大斑病及其防治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玉米大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先由基部叶片发病、渐及上部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主要为害叶片,有时候染叶鞘和苞叶,甚至为害果穗。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绿色斑点,然后由叶脉向两端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灰色斑点,最后变为褐色而枯死。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从根本上消除为害,加强农业防治,中耕除草,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感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甜玉米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种植甜玉米的效益日趋看好,我镇从2010年的1471亩,到今年的种植面积达6535亩,价格从原来的平均2.6元/㎏,到今年平均5元/㎏,价格几乎翻倍。但是,随着种植量的增加,玉米的病虫害尤其是玉米小班病,会随着种植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病又称为玉米斑点病,多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它的危害较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娥 《乡村科技》2020,(6):100-10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玉米种植过程中频频发生小斑病现象,导致玉米产量急剧下滑,严重影响了粮食产业的正常发展,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针对玉米小斑病病症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玉米小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生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玉米小斑病又名玉米斑点病,该病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以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重,感病品种在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以上,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也称为棒子、苞米、包谷等,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肇源县主栽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玉米产量稳步攀升,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效益。玉米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养分全面,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赖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能够有效肿瘤的发生。生产中,要科学有效地预防和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减少病害对玉米生产的危害。1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也称为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