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81-383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西药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在疗效、关节肿痛积分及尿酸方面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的出血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各31例,观察A组、观察B组均以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观察A组刺血总量为10ml,观察B组刺血总量为20ml,对照组单纯以西药(英太青)治疗。结果:观察B组与观察A组、对照组疗效及关节肿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观察A组与对照组疗效及关节肿痛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B与观察A组、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A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A、观察B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5%、6.5%和29.0%,观察A组、观察B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期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与刺血量有关,出血量多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86例 ,以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洗治疗 ;对照组40例 ,单纯以西药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关节肿痛、血尿酸、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关节肿痛、血尿酸、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差值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和35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火针点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要为观察火针点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火针点刺放血疗法,对照组40例先服消炎痛,待疼痛症状控制后改服别嘌呤醇,于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尿酸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5%和5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血尿酸浓度分别为506.23±120.61、50491±115.72,治疗后分别为381.34±107.70、395.41±112.5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火针点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赵瑞勤 《新中医》2011,(5):114-116
目的:观察三棱针点刺放血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加金黄膏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缓释片、利加立仙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尿酸(血UA)、尿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关节压痛、关节肿胀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UA的下降及尿UA的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棱针点刺放血配合金黄膏外敷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放血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护理。方法:筛选本科室10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放血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为9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修复、结痂、疼痛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血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显著,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快速缓解症状,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蝶呤片、双氯芬酸钾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内服。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RF、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显效率78%,总有效率98%;而对照组分别为66.7%和8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ESR、RF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止痛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以自拟止痛祛风汤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以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关节肿痛、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关节肿痛、血尿酸、C-反应蛋白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和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止痛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毛科丽 《新中医》2017,49(1):144-146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麦粒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局部刺络放血和艾炷灸,对照组给予针灸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麦粒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壮医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刺血疗法、药线点灸、壮医刺血疗法结合药线点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按要求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30例。观察A组使用壮医刺血疗法,观察B组使用药线点灸,观察C组使用壮医刺血疗法结合药线点灸,对照组以西药英太青治疗。结果:4组在疗效、关节肿胀评分以及血尿酸水平的比较上,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C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刺血疗法、壮医药线点灸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结合疗效要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考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在白癜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组、壮药治疗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壮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l%和75.5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高于单纯服用壮药组;A组痊愈时间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说明壮医药线点灸能缩短白癜风的治愈时间。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治疗白癜风,两种疗法结合使用,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值得开展深人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消瘿汤治疗甲亢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药线点灸穴位配合中草药辨证治疗甲亢 50例 ,其中临床治愈 2 2例 ,有效 15例 ,显效 9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2 %。治疗上以壮医药线点灸法为主 ,中药辨证施治为补 ,良性、双向的整体调节。阐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成为防治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壮医药线点灸三种手法对脾虚证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壮医药线点灸轻、中、重3种手法对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轻、中、重3组,每组20例。其中轻法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轻手法治疗,中法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中手法治疗,重法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重手法治疗。结果:3种手法对脾虚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唾液负荷分泌水平均有改善作用(P<005),其中中、重法效果较轻法优(P<005)。3种手法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0%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轻、中、重3种手法对脾虚证确有疗效,且疗效与施术手法有关。  相似文献   

14.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索壮医药线点灸以实验性脾虚大鼠下丘脑、胃、小肠、血浆(脑-肠轴)生长抑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120只Wistar大鼠进行脾虚造模,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空线点灸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和模型自然恢复组。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肠轴上述四个部位的生长抑素水平。结果:脾虚大鼠血浆、胃、小肠组织内生长抑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而下丘脑生长抑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血浆、胃、小肠组织内生长抑素含量回降,而下丘脑组织内生长抑素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生长抑素水平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的影响。方法: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建立100只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前后大鼠垂体及血浆中SS的含量,并设立空线点灸对照、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模型自然恢复对照及正常健康对照。结果:脾虚大鼠脑垂体和血浆中的SS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健康对照(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脑垂体及血浆中的SS含量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同期模型组及空线点灸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垂体SS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筛选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PH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每组观察40例,总样本量为120例,试验周期为4个月,其中治疗4周,随访3个月。结果:药线点灸组、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87.50%、55.00%。结论:药线点灸合电针围刺组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隔药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各43例,隔药灸组隔药灸神阙穴,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隔药灸组43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西药组43例,治愈6例,显效9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经比较两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且远期疗效隔药灸组亦优于西药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隔药灸组治疗后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最大变形能力增强,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优于西药;寒凝型及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与血液的高"浓、黏、凝、集"状态有关,针灸可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子宫微循环,从而使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18.
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灸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把90例原发性痛经病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是观察A组(大灸量组)、观察B组(小灸量组)和药物C组(口服元胡止痛片)。结果:观察A组总有效率96.7%、观察B组总有效率90.0%和药物C组总有效率76.7%。观察A组疗效优于观察B组,观察B组疗效优于药物C组(P0.05),观察A组疗效显著优于药物C组(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且大灸量效果优于小灸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温经通络汤配合观察烟酸片治疗雷诺氏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雷诺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西药烟酸片联合中药温经通络汤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烟酸片治疗,2个疗程(30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0%、71.0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20%、45.2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烟酸片配合温经通络汤治疗雷诺氏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药线点灸穴位配合壮药施治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上以壮医药线点灸法为主,壮药施治为补。良性双向的整体调节。阐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成为防治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病的重要手段,为治疗甲状腺腺瘤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