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润滑与密封》2004,(5):63-64
ф73×5.51新油管工作46天发生螺纹脱扣.通过对失效油管的螺纹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分析和管材化学成分、常温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的检验,结果表明,由于液压钳上扣时过扭矩和高转速的作用,导致螺纹发生粘扣而失效.  相似文献   

2.
73× 5 5 1mm新油管工作 4 6天发生螺纹脱扣。通过对失效油管的螺纹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分析和管材化学成分、常温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的检验 ,结果表明 ,由于液压钳上扣时过扭矩和高转速的作用 ,导致螺纹发生粘扣而失效  相似文献   

3.
J55平式油管粘扣原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某井在下油管过程中发生了(?)73.0mm×5.51mm J55平式油管粘扣事故。为查找出原因,对油管粘扣形貌、材质进行了分析,对油管螺纹接头的抗粘扣性能进行了实物上扣、卸扣试验。结果表明:现场操作方面存在的对扣不正、上扣速度快以及未使用螺纹脂等问题,是导致油管粘扣的主要原因。同时内衬玻璃处理工艺对油管强度和抗粘扣能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油管螺纹粘扣的现场作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纹粘扣是油管失效的常见表现形式。笔者根据多年的油管加工与现场实践经验,分别从对扣不正因素、上扣扭矩因素、上扣速度因素、夹持力因素、螺纹脂因素和现场管理因素等方面,系统的研究了现场作业对油管螺纹粘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机械强度》2016,(4):799-804
对J55高强度无台肩特殊螺纹接头油管的上扣性能和四种极限失效方式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该结构油管接头上扣后内壁齐平,有利解决抽油杆对油管的偏磨。对规格为Φ73.02×5.51 mm的J55高强度无台肩特殊螺纹接头油管进行理论建模,上扣分析、四种极限载荷失效方式(拉伸至失效、压缩至失效、内压至失效、外压至失效)的应力分布及理论极限失效载荷分析,螺纹接头在各种条件下的整体应力分布及合理性分析,密封环接触应力分析。有限元分析表明上扣后油管结构应力分布合理;密封环均保持较高的接触应力,与接头对顶的端面作为辅助密封也一直保持较高压力,特氟龙密封环的主密封和端面辅助密封共同起作用,使接头表现出良好的密封能力;四种极限载荷的失效载荷(分别为408.9 k N、584.1 k N、84.0 MPa、87.0 MPa)均高于API标准中该规格圆螺纹的强度要求,螺纹接头应力分布合理。上扣时该规格螺纹接头的螺纹中径过盈量可以适当减少,以提高抗粘扣性能;在四种极限载荷失效方式下,高强度无台肩特殊螺纹接头油管性能较好,均满足API标准中该规格圆螺纹的强度要求;密封环具有良好的主密封和辅助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管的大量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油管寿命问题,而粘扣是影响油管寿命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油管螺纹粘扣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油管螺纹联接上扣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了油管螺纹连接后各扣牙的受力情况。同时对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导致油管发生粘扣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油管螺纹粘扣的结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特殊螺纹油管下井后仍存在密封失效的问题,提出采用金属磁记忆和超声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应用于特殊螺纹油管密封性能的检测。搭建金属磁记忆检测系统,采集上扣前后接头的磁记忆信号,提取并分析特征参数磁记忆信号梯度值。结果表明:磁信号梯度值可以表征螺纹形貌;上扣后啮合螺纹应力分布不均,起始端磁信号梯度值大,应力集中程度高。搭建超声检测系统,采集上扣前后油管密封面回波信号,计算声强反射系数,并利用声强反射系数与接触应力的关系得到密封面接触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上扣后密封面环形带上保持了较高的接触应力,具有一定密封能力。磁-声结合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接头螺纹连接部位应力集中情况和密封面接触应力分布的检测,进而可评估密封性能,为保障油管下井服役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密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粘扣的φ73.02×5.51mm N80Q EU油管进行螺纹宏观形貌分析、材料理化试验、金相分析、微观分析,并结合油管运输、存放、上扣操作及受力状况分析,得出油管粘扣原因。  相似文献   

9.
应用拓模技术对博孜102井88.90 mm×6.45 mm TN110Cr13S TSH563油管工厂上扣端脱扣事故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脱扣油管接箍内螺纹表面、内外径测量、螺距测量都符合生产厂家规定,油管材质及各项理化性能均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及用户要求。螺纹拓模检查结果发现,脱扣油管接箍螺纹承载面轮廓变化程度明显比导向面严重,越靠近脱扣油管接箍端面的螺纹变形量越大,在不同圆周部位螺纹牙型均有不同程度损伤。这充分说明其脱扣原因主要是因为油管工厂上扣接头首先发生松扣现象,最终在轴向载荷作用下发生脱扣事故。  相似文献   

10.
J55不加厚油管螺纹滑脱失效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采油厂油井作业中的27/8in不加厚J55型油管失效进行了试验和分析,通过强度计算以及分析可知,油管的饥械性能、化学成分满足要求,失效主要原因是油管悬挂载荷超出设计载荷且螺纹扣在开始旋合时就已经损坏,造成失效破坏。  相似文献   

11.
井用管螺纹的失效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用管螺纹,受其自身与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常发生丝扣粘连、丝扣渗漏、纹牙折断、管体裂纹等使用故障.对管螺纹常见的失效形式作了比较全面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各类失效的基本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油管螺纹检测传感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管螺纹部分的损伤是油田采油过程中造成事故、返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对其定期进行检测.提出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工件端部的局部漏磁检测方法,介绍了一种油管螺纹漏磁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方法.该检测传感器主要由磁化部分、磁感应部分、直线扫描驱动部分以及等空间采样控制4部分组成,可对油管螺纹部分经常出现的断扣、丝扣磨损、根部裂缝、粘扣以及油管螺纹区锥度的变化等缺陷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适合于现场检测的要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管螺纹粘扣问题,结合仿生技术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API油管螺纹和仿生油管螺纹与接箍的拧接过程,结果表明,加入非光滑结构的仿生油管螺纹在标准工况下的最大接触应力明显低于API油管螺纹,并且应力分布较为平均。为了寻找最佳的仿生结构采用试验优化设计,对非光滑结构的直径、直径深度比、密度和分布牙数进行了优化,得出当在螺纹中部五个齿面上,每个齿上分布8个直径和深度均为150μm的仿生单元体时,油管螺纹的粘扣现象改善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断扣是连接螺纹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导致井下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钻进过程.基于某公司发生的钻头连接螺纹断裂现象,从理论上分析连接螺纹的受力情况,还原事故发生的过程,推断螺纹断裂的原因,分析失效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有限元方法予以验证.最终得出该断裂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钻具螺纹端面未顶紧钻头止扭台肩,导致连接螺纹牙根部集中应力过大.该结论为推荐上扣扭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井下工具使用过程中,多与油管连接。连接使用螺纹多为API油管螺纹,API油管螺纹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井下工具产品使用性能。API油管螺纹加工方法的探究成为井下工具产品加工的重中之重。同时,API油管螺纹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扎刀、乱扣、表面粗糙度超差等情况,通过分析产生原因进而找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特殊油管扣在使用过程中螺纹牙处的应力变化情况,建立了考虑螺旋升角的特殊油管扣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承载面和导向面对接头螺纹的Mises等效应力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载荷作用时,整个螺纹牙部分的等效应力会随承载面角度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当承载面角度为-4°、-3°和3°时,螺纹处的等效应力较小,且沿螺纹牙分布较为均匀.螺纹部分的等效应力随螺纹牙导向面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导向面角度大于20°时,螺纹牙应力大幅减小,导致台肩处应力增大,螺纹牙的连接强度降低;导向面处于10°~25°时,等效应力沿螺纹牙分布均匀,特殊扣螺纹段连接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对接头螺纹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管螺纹激光淬火工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表面热处理技术对油管螺纹表面进行淬火,在保证其强度极限和屈服极限的条件下,既不改变油管螺纹的几何尺寸,又能提高油管螺纹的表面硬度,以提高其综合性能,解决现场作业粘扣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抽油机井油管接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油管接头进行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给出其应力分布规律,找出应力集中区即螺纹尾部第一啮合齿根;讨论各种载荷及锥度偏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出拉伸载荷对油管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很大;油管极大锥度、接箍极小锥度使油管接头螺纹尾部第一啮合齿根应力集中区进一步扩大,而油管极小锥度、接箍极大锥度则会造成油管在端部附近断裂或粘扣,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危险,因此在使用中应尽量限制锥度偏差。同时也对公称锥度的油管接头进行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确定油管的疲劳失效类型属于高周疲劳。  相似文献   

19.
牙型半角误差对油管扣密封性影响及防止措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东营·257062)刘峰1前言油管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应用,油管一般都用接箍连接,油管两端具有外螺纹,接箍两端具有内螺纹,因此油管扣是油管间连接的重要环节。油管扣与普通螺纹相比具有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油管的生产封隔器是油田采油工艺中重要的井下工具之一,广泛地应用于注水、采油、压裂及酸化等工艺措施之中。然而近几年,油管的封隔器失效事故频发,为了了解其失效的原因,利用ANSYS/Fluent软件对生产封隔器腐蚀穿孔情况进行建模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封隔器管壁旋合处无错扣时油管壁和封隔器管壁均没有产生冲蚀现象,然而在旋合处错扣现象发生时,偏低和偏高的两端均出现了回流现象,封隔器受到反复冲蚀,以至于造成腐蚀穿孔失效。这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该方法为油管的封隔器失效机理诊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