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对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以及牙列缺失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20例参与此次研究,时间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口腔种植修复;同期纳入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分值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6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随机、平均、对照的分组原则,将36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各18例。对照组单一应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疗效确切,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8例,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修复效果以及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常规修复,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具有更为良好的修复效果,还能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修复与正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与牙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患者种牙成功率100.0%,对照组患者种牙成功率80.0%,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种牙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法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恢复患者牙功能,值得在口腔领域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76-4977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对错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牙科门诊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牙齿修复,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错伴牙列缺损患者予以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在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我院内部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患者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总结30例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使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本次研究观察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本次研究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有显著效果,并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059-4060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错伴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观察组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国栋 《当代医学》2016,(34):25-26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以及常规修复分别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患者共72例,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牙齿固定、咀嚼、语言、美观、舒适等各个指标上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相较于常规修复,其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更加优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术后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6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修复后的口腔相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率、患者对治疗满意率。结果 (1)修复后观察组美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与固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对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在提升患者口腔相关给你及美观的更具优势,综合提升治疗疗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牙列缺损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烤瓷桥修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种植修复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4.52%);观察组治疗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口腔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牙列缺损的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术。134例患者共植入212枚种植体,半年内对种植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种植牙的美观和治疗效果。结果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成功率达到100%,患者菌斑附着及牙石指数均在1级以上,所有患者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对牙列缺损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美观,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使用种植牙对牙列缺损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照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传统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种植牙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三年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为100.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三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牙列缺损患者经治疗并随访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患者经治疗与随访后,患者对美观程度、舒适程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以及语言功能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治疗时,应于治疗前详细对患者进行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检查等,正确掌握患者牙列缺损具体情况,并制定合适的口腔种植方案,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列不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门诊治疗的60例牙列缺损伴牙列不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直接修复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正畸联合修复的方案治疗,对比和研究2组不同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方案用于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临床疗效、恢复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观度、舒适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固位功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治疗有效率高、恢复较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牙列缺损患者时使用两段式种植体埋置术和两段式种植体非埋置术的效果。方法收集牙列缺损患者74例(共173颗患牙),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两段式种植体埋置术,观察组接受两段式种植体非埋置术,将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以及12个月后的累积成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以及累积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两段式种植体非埋置术的操作更简单,患者痛苦更少,治疗效果有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4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析比较两组牙列缺损患者的疗效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牙列缺损患者的总有效率(70.83%)显著低于实验组(91.67%),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列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同步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郑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47例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接受即刻种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即刻种植同步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术后随访1 a,对比两组种植体植入情况、牙菌斑及牙石指数、修复效果满意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 a,观察组未发现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情况;对照组出现植体松动3例,种植体脱落1例。观察组种植成功率[100%(24/24)]和对照组[82.61%(1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菌斑和牙石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美观、语言功能、舒适度、耐受度、固位效果等满意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即刻种植同步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能确保种植成功率,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流程化护理干预对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基于此,为观察组进行流程化护理,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对比,观察组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6.30%高于对照组85.19%,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9.26%远低于对照组29.63%,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过程中,加强流程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单行义齿种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正畸联合义齿种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6.97%、78.79%,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3.94%、69.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腔正畸与种植义齿联合治疗老年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成功率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牙列缺损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9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8%,且不良反应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