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利安辛与鸡马立克氏病疫苗联合使用对鸡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作系统的评估。将不同浓度的利安辛与鸡马立克氏疫苗的稀释液混合后,分不同时间点接种CEF细胞,观察利安辛对鸡马立克氏疫苗蚀斑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利安辛在一定剂量下对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效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细胞浓度对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蚀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鸡疱疹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都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形成蚀班(PFU),而PFU的数量又与疫苗的效价有直接关系,在长期的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效力检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制备单层细胞时,细胞浓度对病毒蚀斑单位的形成影响较大,尽管有些生产厂也注意到这点,但没有作系统比较,只...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澳赛康(注射用头孢噻呋钠)及其稀释液对马立克疫苗效力的影响,以马立克疫苗蚀斑生成单位为指标,在体外通过马立克氏活疫苗与澳赛康及其稀释液分别作用0、30、60、90min等4个时间点后接种到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孵育,测定疫苗蚀斑形成单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药物后的马立克疫苗在各个时间点蚀斑数与空白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澳赛康及其稀释液对疫苗效力无影响。本试验为澳赛康及其稀释液和马立克疫苗在临床上的联用提供了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危害性甚大,截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七十年代后,各国逐渐使用疫苗免疫,接种1—3日龄雏鸡,预防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以减少本病对鸡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1日龄雏鸡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5组,第1组商品蛋鸡不免疫,第2组SPF鸡不免疫,第3组商品蛋鸡仅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4组商品蛋鸡同时接种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5组空白对照鸡不免疫,于雏鸡8日龄时对第1~4组用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进行攻毒,攻毒后90 d内连续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第1,2组鸡出现精神沉郁、肢体麻痹等临床症状并有部分鸡死亡,对死亡鸡只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全身器官出现肿瘤;对剖检鸡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马立克肿瘤病变。而第3~5组鸡则无任何临床病症出现。说明无论是单独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或是与新流法三联疫苗同时免疫,均能对鸡只提供良好保护,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外普遍选用速可生(头孢噻呋钠)与马立克氏病疫苗并用接种.速可生与马立克氏病疫苗具有极高的相容性,对马立克氏病疫苗稀释液的pH、渗透压及疫苗的蚀斑形成单位均无任何影响,同时能明显提高雏鸡的前期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鸡马立克氏病 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 疫苗性状:该疫苗为白色疏松团块,加入专用稀释液后即迅速溶解。 疫苗用途: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注射各品种1日龄雏鸡最佳,2~3日龄雏鸡效果较次,免疫期为1年。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一些鸡场因此病死亡可高达50—60%。1980年前后,全世界每年因马立克氏病所造成的损失肉鸡达1.27亿美元,蛋鸡为7.26亿美元。为保证养鸡业的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在完善实施鸡马立克氏病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防制本病,可获得明显的效果。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是由鸡马立克氏病Ⅱ型自然弱毒株及血型火鸡疱疹病毒联合组成,注射到1日龄雏鸡体内的二价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含有上述二种型的疫苗病  相似文献   

9.
<正> 鸡的传染性疾病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对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有很大的意义。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首先决定于机体的状况,为此,作者对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后的雏鸡增加饲喂维生素对机体的免疫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用的雏鸡品种为白色的勃力母脱克(C系)在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其剂量为1000~2000蚀斑单位/只。接种疫苗的雏鸡分成两组:对照组雏鸡每天从饲料中按照标准得到维生  相似文献   

10.
在本刊第七期的苏威技术专栏中我们讨论了马立克氏病(MD)疫苗的特点,如何选用马立克氏病疫苗以及马立克氏病免疫促进剂(ACMI)等问题。这一期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以提高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效果。同时对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等也进行了分析。 选用高质量的马立克氏病疫苗(每羽份疫苗含有的蚀斑数多,种毒的传代次数低,用SPF鸡胚或无其它病毒污染的细胞生产)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的关键。但除疫苗的质量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严重危害家禽的传染病之一。目前活疫苗仍然是预防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自HTV疫苗研究出到现在,以及生产出几种商品化疫苗,但是马立克氏病还是不断频发,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该疾病发生的手段,但是免疫的雏鸡发生马立克氏病的概率目前不断上升,导致现状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稀释液对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进行稀释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三部(以下简称<药典>)方法用营养琼脂覆盖,37℃培养5~7d,进行蚀斑计数,最后通过对各稀释液所稀释疫苗病毒含量检测的分析,得出不同稀释液对疫苗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效力检验是通过测定产品的病毒含量(蚀斑形成单位)来确定的。然而在测定疫苗病毒含量的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测定结果。本文仅就影响疫苗蚀斑计数的因素,通过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细胞密度、溶液的pH值、不同时间配置的营养液、培养温度、覆盖琼脂量、  相似文献   

14.
一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一)疫苗的因素1个别厂家生产的马立克疫苗,质量低劣,蚀斑量(PFU)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即使进行免疫,免疫保护率也很低。2火鸡疤疹病毒(HVT)疫苗未进行低温保存和运输,贮存细胞结合苗的液氮挥发,都会降低Pgu,影响疫苗免疫效果。3不合理的疫苗稀释、接种技术和接种剂量,也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二)野毒的早期感染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后,一般10—14天才能产生免疫力,如果管理不善,一已发生早期感染外界野毒,就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大量发生。这是免疫失败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形成外周神经及其他器官中的单核细胞浸润和肿瘤。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其致病性与其他鸡淋巴肿瘤疾病不同。鸡马立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常继发鸡病原体,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马立克氏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强烈的免疫抑制,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病鸡是鸡马立克氏病主要传染源,一旦感染可迅速在鸡群中散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合理的马立克病诊断和监测方法,积极推广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马立克病对鸡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马立克病给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对鸡马立克病的病因、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防治鸡马立克氏病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影响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蚀斑测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鸡马立克氏病 HVT活疫苗蚀斑测定中 ,通过对不同的稀释液、吸附条件、维持液残留量、培养液存放时间及计数时机等进行蚀斑计数的比较试验 ,分析了影响蚀斑测定的因素 ,为准确的进行蚀斑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此病的特点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并伴随麻痹和产生内脏肿瘤,它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近年来,许多养鸡场尽管在1日龄雏鸡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但仍然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给养鸡业的生产造成相当大的危害。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病毒的早期感染鸡的日龄越小,对马立克氏病毒的敏感性越高。接种疫苗的诱导期一般为7~14d,如果雏鸡在出壳后使用疫苗前或免疫作用未充分建立之前已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免疫效果就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鸡马立克氏病HVT活疫苗蚀斑测定中,通过对不同的稀释液、吸附条件、维持液残留量、培养液存放时间及计数时机等进行蚀斑计数的比较试验,分析了影响斑测定的因素,为准确的进行蚀斑测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高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蚀斑计数准确性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蚀斑计数准确性的几点体会张勇强,侯军(南京药械厂南京,210012)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疤疹病毒活疫苗是利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蚀斑单位)(PFU)这一指标进行出厂羽份的...  相似文献   

20.
自从马立克病疫苗首次在美国使用以来,在养禽业中可拯救的肉用仔鸡也许占所有加工的肉用仔鸡的4%以上。在密执安州Langsing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雏鸡出壳前,经蛋壳接种疫苗,以预防马立克病。这项技术只是最近才开发的。据称:“在出壳前三天接种疫苗的鸡对疾病具抵抗力的比率是8:1,而所有未接种疫苗的鸡都得了马立克病。”经蛋壳接种疫苗对孵化率和肉用仔鸡的增重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