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治疗严重烫伤合并小儿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6例小儿腹腔间隙综合征使用山莨菪碱治疗观察患儿尿量、腹胀情况、末梢循环、生命体征及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病情好转时间。结果 16例患者在使用山莨菪碱3~4 h后各项症状逐渐减轻。在使用3~5 d后腹胀消除、呼吸心率趋于正常、隐性休克纠正。结论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腹腔间隙综合征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是小儿腹腔间隙综合征治疗的基础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闻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34-435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幼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首选青霉素(20~30mg/d)或阿莫西林钠50~100mg/(kg d)日2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磷霉素10~30mg/(kg d)次静脉滴注,对腹痛重者,加用山莨菪碱0.3~0.5mg/(kg d)日1次肌肉注射,对扁桃腺Ⅱ°~Ⅲ°肿大和化脓性扁桃腺炎者静点头孢塞肟钠50~100mg/(kg d)日1次静点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0~80mg(/kg d)日1次静点。结果本组患儿经3~5d治疗后,96例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2~3d后,所有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腹痛消失;其中出现咽部病变的患儿共计80例,经过3~5d治疗后,30例治愈,50例好转患儿经继续治疗1~2d后均治愈。结论由于幼童的生理特点容易失治误治,诊断明确,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有效治疗疾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他啶注射液加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6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培他啶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500 mL每日1次静点,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点,共用14 d。对照组给予培他啶注射液500 mL每日1次静点,共用14 d。结果培他啶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组痊愈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3%;单用培他啶注射液组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他啶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用培他啶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罗俊华  李曙萍  姜辉  李娟 《中国药师》2013,16(1):107-109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龄患者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高龄HRS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特利加压素和前列地尔7~14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尿量、血肌酐、尿素氮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事件及治疗后的转归。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1 d后尿量明显增加(P<0.01),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7 d后较3 d后尿量进一步增加,血肌酐、尿素氮进一步降低(P<0.05),且均较对照组同期差异显著(P<0.01或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无1例死亡,对照组有5例(35.7%)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龄HRS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1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其中狼疮性肾炎(LN)引起者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结果 5/12例尿蛋白转阴,3/12例尿蛋白减少50%以上,3/12例无效。12例患者中,3例MMF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无减少而停药,其余均6个月以上,5例MMF疗程1年以上,其中2例因尿蛋白转阴停药半年,1例无复发,1例停药半年后出现少量蛋白尿;所有患者对MMF治疗耐受性均可,有2例患者治疗1个月内出现尿路感染1次,1例患者表现血CD3、CD4、CD8低下;7例LN经治疗后1例血清ANA滴度下降,4例血清ANA转阴,5例血抗ds-DNA转阴,5例血补体C3恢复正常。结论 MMF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尤其是LN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耐受性好,无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呋塞米及清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1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呋塞米及清蛋白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24h尿量、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24h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呋塞米及清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2~2006年42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第1组为基础组14例,对其进行基础治疗.第2组为对照组14例,给予丹参注射液30~40ml/日静点.第3组为治疗组14例,给予山莨菪碱20~40mg/日静点.3个疗程后,观察其对糖尿病足的有效率、治愈时间、踝肱比(ABI).结果 基础组治愈率35%,有效率71%,治愈时间40±5天,踝肱比(ABI)提高31.25%;对照组治愈率50%,有效率79%,治愈时间30±10天,踝肱比(ABI)提高36.36%;治疗组治愈率79%,有效率93%,治愈时间24±5天,踝肱比(ABI)提高43.75%.结论 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2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药结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对照组仅服用枸橼酸氯米芬片,对比观察内分泌激素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个周期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均改善明显(P<0.01)。停药后第6周期,对照组激素水平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治疗组仍保持治疗后的水平(P<0.01),且月经、排卵恢复正常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且持久。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1):227-229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与奥曲肽联用对肝硬化伴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肝硬化伴肝肾综合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与奥曲肽联用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量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Scr和BUN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4 h尿量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ALT、Scr和BU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奥曲肽联用于治疗肝硬化伴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佳,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并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随访1月,11例肝硬化腹水并肝肾综合征患者中,7例腹不完全或基本消失,4例腹水明显减少,1例第2次血液透析后发生消化道出血,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多(P<0.01),血BUN、Cr显著降低(P<0.01),A1b显著增高(P<0.05),PT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水回输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并肝肾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 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都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10 μg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2 4h尿量,每周复查肝功、肾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显著,血清总胆红素由132 5±5 7 8μmol·L-1降至6 3. 7±30 . 4 μmol·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由16. 8 2±5 9 .3IU·L-1降至74 . 8±2 .7 2IU·L-1(P <0 . 0 5 ) ;治疗组治疗后肾功明显改善,血肌苷由16 6 3±5 8 2 μmol·L-1降至10 2 .1±2 9. 5 μmol·L-1,尿素氮由2 0 . 6±7 3mmol·L-1降至6 . 4±3 .1mmol·L-1,2 4h尿量由4 2 .7 4±112 . 6ml增加到16 32 . 8±2 2. 8 5ml(P <0 . 0 5 ) ,而对照组肾功、尿量无改善(P >0 . 0 5 )。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肾综合征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致低钠血症的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9例咯血患者应用了垂体后叶素治疗。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为3~5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 L中缓慢静推,之后用垂体后叶素6~12 u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缓慢静点,血止住后改为垂体后叶素6~12 u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点,维持12~24 h后停药。7例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1 d后止血并停药,血钠无明显变化。使用垂体后叶素2~12 d止血后停药的12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血钠由入院时(137.4±1.3)mmol·L-1降至(124.9±5.6)mmol·L-1]。12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47~79岁,平均62岁。其中9例(用药时间2~9 d,平均4 d)表现为呕吐、恶心、头晕及易疲劳,垂体后叶素平均累计总用量为57 u/人.,为轻度低钠血症;1例(用药时间12 d)表现为反应迟钝和昏睡,垂体后叶素累计总用量为124 u,停用垂体后叶素后出现一过性多尿,为重度低钠血症。对低钠血症患者用3%~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补钠治疗,患者血钠由(124.9±5.6)mmol·L-1升至(138.1±1.2)mmol·L-1。经补钠和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已康复出院。结论: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需密切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和血钠变化;出血停止并出现低钠血症者应迅速停用垂体后叶素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6,(5):1158-1160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特利加压素对肝硬化伴Ⅰ型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间肝病科救治的肝硬化伴Ⅰ型肝肾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特利加压素的用量不同将其分为高剂量组(24例)和低剂量组(24例);高剂量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推注特利加压素2 mg/6 h治疗,而低剂量组患者则给予静脉推注特利加压素2 mg/12 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24 h尿量、血清尿素氮、肌酐和Na+浓度和总有效率与转归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患者24 h尿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7~14 d后血清Na+浓度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伴Ⅰ型肝肾综合征患者,治疗第7天的疗效较为明显,但治疗第14天高、低剂量的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肝硬化并低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低钠血症发生原因、诊断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主要诱因中,长期钠盐摄入量低25例(44.6%),利尿剂应用不合理19例(33.9%)。轻度低钠血症患者30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4例,肝性脑病2例,反复腹水0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19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6例,反复腹水1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7例,并发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7例,反复腹水5例。经积极治疗后,56例低钠血症患者纠正22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89.3%,病死率为1.8%。结论熟练掌握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诱因,加强对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检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积极补钠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肝肾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加用奥曲肽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加用白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肌酐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临床症状好转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白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了解该药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每日疏血通注射液6ml静点;对照组40例,每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疗程为21d。结果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具有扩张血管、加强纤溶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中严重利尿剂抵抗的疗效。方法对经大剂量利尿剂(速尿大于200mg/d)治疗效果不佳,且不伴有严重低钠血症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3例给予托伐普坦15mg/d治疗,观察治疗后体重、尿量、血肌酐、肝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治疗1d后体重平均减轻3.16kg;尿量平均增加5540ml;治疗3~5d后血肌酐指标2例降至正常,另外1例较前有轻度改善;肝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托伐普坦能有效治疗严重利尿剂抵抗,有助于心肾功能改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黄峰  李士新  郭丽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861-1861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疗效。方法 :MMF剂量为1 0g,每天2次 ,强的松0 5mg/(kg·d) ,停用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和感染等指标。6个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6例 ,部分缓解5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68 8 %。随访过程中 ,激素耐药者经6个月治疗后逐渐停用MMF ,1例在尿蛋白转阴半年后复发 ,其它8例均病情稳定 ,尿蛋白转阴性或减少。频繁复发7例。患者服用MMF后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能使大部分病人得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补钠与限钠对肝硬化腹水消退和预后的影响,研究肝硬化腹水与血钠关系。方法119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补钠组60例、限钠组59例。补钠组低盐饮食,静脉补氯化钠(3—5)g/d;限钠组低盐饮食。治疗前、后6d和12d检测血和尿中钠、氯,观察尿量、腹水消退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补钠组治疗后12d血钠(139.06±7.01)mmol/L、血氯(105.76±5.46)mmol/L与同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d比较(P〈0.05),与限钠组治疗后12d比较(P〈0.01),尿钠(269.04±61.23)mmol/L、尿氯(249.21±38.98)mmol/L、尿量(2445.83±609.09)ml/d,与同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d比较(P〈0.01);与限钠组治疗后12d比较(P〈0.05),补钠组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限钠组。结论肝硬化腹水适当补钠有利于腹水消退,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高渗氯化钠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综合征 (Hepatorenalsyndronme,HRS)确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仍未阐明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是水、钠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所致。治疗上应严格限制水及钠盐的摄入 ,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限制钠盐、利尿治疗会降低血浆钠浓度及渗透压 ,腹水消失时间延长 ,尿量及尿钠减少 ,血浆尿素氮升高。本文就肝肾综合征限钠治疗进行临床探讨。资料与方法一、资料 :自 1995~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 46例HRS患者 ,男 34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48 37± 5 31岁 ,肝硬化病程6 71± 2 43年。 4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