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CpG ODN佐剂对不同抗原含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在体液免疫方面不同抗原浓度的CpG ODN与Al(OH)3佐剂乙肝疫苗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后第2、4、6、8、10周收集血清,检测小鼠体内相对效力ED50和血清中的anti-HBs抗体水平;在细胞免疫方面测定诱导产生IFN-γ水平及IgG2a应答水平。结果 CpG ODN与Al(OH)3佐剂可以有效协同HBs Ag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滴度达49 427 mIU/ml,抗体效价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乙肝抗原减半后双佐剂乙肝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可达41 225 mIU/ml,高于无CpG ODN佐剂的铝佐剂疫苗。在诱导细胞分泌方面,对照组诱导产生IFN-γ水平及IgG2a应答水平明显低于所有双佐剂疫苗组。结论 CpG ODN对HBsAg具有良好佐剂活性,并与铝佐剂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降低乙肝抗原用量并提高疫苗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佐剂IL-27单独或与CpG2216佐剂联合使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编码IL-27的质粒(以下简称IL-27)单独或与CpG2216佐剂作为联合佐剂与G1F/M2共免疫Balb/c小鼠3次,每次免疫10 d后取血,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法测定3次免疫后的血清IgG抗体效价以及末次IgG1、IgG2a抗体效价。第3次免疫后2周处死小鼠,取脾细胞,用LDH法检测CTL活性、ELISPOT法检测分泌IL-4和IFN-γ的淋巴细胞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的效应记忆和中央记忆T细胞。结果 ELISA结果表明:除PBS组外,各组均诱导了高水平的IgG抗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IgG2a、IgG1分别为Th1和Th2型抗体,IL-27+G1F/M2组、IL-27+CpG2216+G1F/M2组IgG2a和IgG1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IL-27作为佐剂对G1F/M2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无增强作用但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的类型,使免疫应答更平衡;CTL杀伤实验显示:IL-27~+CpG2216+G1F/M2组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ELISPOT结果显示:IL-27~+CpG2216+G1F/M2组中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且各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同组分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P0.05),即均诱导了Th1型优势应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说明IL-27+G1F/M2组和IL-27~+CpG2216+G1F/M2组均能诱导产生大量的CD44~+CD62L~+双阳性细胞。结论细胞因子佐剂IL-27和CpG2216佐剂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吸道合胞病毒重组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IL-27对Th1型优势应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CpG和Al(OH)3佐剂联合使用增强丙型肝炎病毒(HCV)重组蛋白联合疫苗(TFE)的细胞免疫原性.方法 以CpG、Al(OH)3、Al(OH)3+CpG和弗氏佐剂(FA)为免疫佐剂,分别与TFE混合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后10 d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并每组处死5只小鼠,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检测IFN-γ、IL-4和CTL杀伤试验;剩余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106个SP2/O-NS3细胞,观察其保护作用.组间均数差异用LSD-t检验.结果 TFE+Al(OH)3+CpG组的特异性CTL杀伤能力高于TFE+FA组和TFE+CpG组(P<0.05);与TFE+Al(OH)3组和TFE+CpG组相比,TFE+Al(OH)3+CpG组小鼠脾细胞中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 Al(OH)3和CpG合用能显著增强HCV重组蛋白联合疫苗TFE的细胞免疫原性;TFE+Al(OH)3+CpG能有效预防表达HCV非结构蛋白NS3的细胞SP2/0-NS3对免疫小鼠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研究佐剂Al(OH)_3与CpG2216对FI-RSV疫苗增强性免疫病理的不同作用,探寻FI-RSV疫苗增强性免疫病理的发生机制和解决方法,分别制备加入佐剂Al(OH)_3与CpG2216的FI-RSV疫苗,肌注免疫C57BL/6小鼠2次。免疫后观察小鼠发病情况,检测抗体水平、细胞因子转录表达并做肺组织切片等。实验发现两组血清IgG抗体产生无显著差异;FIRSV+CpG2216组小鼠有明显的发病迹象;病理切片显示,FI-RSV+Al(OH)_3组的黏液分泌最明显,FI-RSV+CpG2216组肺部显示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较强;FI-RSV+CpG2216组肺组织RSV-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FI-RSV+Al(OH)_3组(P<0.05),FI-RSV+Al(OH)_3组的IFN-γ、IL-5、TNF-α、GATA-3、T-be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I-RSV+CpG2216组IL-17、ROR-γ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认为CpG2216与Al(OH)_3单独作为佐剂在诱导抗体产生方面无明显差异;CpG2216单独作为佐剂引发了较强肺部炎症损伤和病理表现,可能因为其诱导了更强的Th17型优势应答所致;Al(OH)_3单独作为佐剂引发了较强的气管黏液分泌和Th2型优势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pG2216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重组RSV疫苗G1F/M2与CpG2216佐剂混合,或与CpG2216及常规佐剂Al(OH)3混合,鼻腔(i.n.)或腹腔注射(i.p.)免疫BALB/c小鼠三次,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杀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用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效应及LDH记忆细胞。结果:与G1F/M2相比,CpG+G1F/M2鼻腔或腹腔注射免疫均诱导了显著的杀伤活性;而且G1F/M2+Al+CpG(i.p.)诱导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pG+G1F/M2(i.p.)。ELISPOT结果显示:CpG+G1F/M2鼻腔免疫和腹腔注射免疫组的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G1F/M2组;CpG+Al+G1F/M2(i.p.)组的细胞数显著多于CpG+G1F/M2(i.p.)组;且各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显著多于分泌IL-4的淋巴细胞,即均诱导了Th1型优势应答,有利于宿主抗病毒。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CpG+G1F/M2(i.n.)仅诱导CD44+单阳性的细胞,而CpG+G1F/M2(i.p.)和CpG+Al+G1F/M2(i.p.)既诱导产生了CD44+单阳性细胞,也产生了CD44+CD62L+双阳性的记忆细胞。结论:CpG2216作为RSV重组疫苗G1F/M2的佐剂,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结核分枝杆菌MPT64重组母牛分枝杆菌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PT64重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免疫学特性.方法:用分泌表达MPT64的重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和抗体亚类.分离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增殖、IFN-γ和IL-12产生水平、CD4+细胞和CD8+细胞数、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效应.毒株攻击后对脾脏细菌负荷计数.结果:MPT64重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免疫可诱导小鼠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淋巴增殖明显,IFN-γ和IL-12含量增加,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CTL杀伤效应明显,对MTB H37Rv攻击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MPT64重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可诱导小鼠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有可能作为新型TB疫苗候选.  相似文献   

7.
CpG-ODN及PolyICLC在结核亚单位疫苗中的佐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LR识别配体不同组合佐剂对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及DDA对TLR识别配体的辅助效应。方法 CpG-ODN(CpG)和/或PolyICLC联合/不联合DDA,分别与融合蛋白Mtb10.4-HspX(MH)混合,制备亚单位疫苗,于第1、4、7周皮下免疫C57BL/6小鼠。以PBS和BCG(仅免疫1次)作为对照。末次免疫后6周,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并分离脾淋巴细胞,检测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经MH及HspX抗原刺激后,MH+CpG+PolyICLC+DDA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数高于其它各组(P<0.05),MH+CpG+PolyICLC组其次,显著高于MH+CpG及MH+PolyICLC组(P<0.05);联合DDA佐剂组均分别高于对应的未联合DDA佐剂组(P<0.05)。各亚单位疫苗组诱导产生的抗MH及HspX的IgG1、IgG2b、IgG2c水平均明显高于BCG组(P<0.05),其中MH+CpG+PolyICLC+DDA组3种抗体水平最高;各亚单位疫苗组IgG2c/IgG1均高于BCG组(P<0.05)。结论 CpG+PolyICLC+DDA佐剂增强了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CpG和PolyICLC具有佐剂协同作用;DDA有助于CpG和/或PolyICLC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潘萌  蒋浩琴  周芸  郑捷 《现代免疫学》2006,26(2):98-101
为研究、比较不同佐剂对诱导小鼠产生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不同作用,以卵清白蛋白(OVA)为抗原,分别混合完全弗氏佐剂(CFA)或Al(OH)3佐剂,对C57BL/6小鼠进行常规免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进行检测;ELISA方法对特异性抗OVA抗体滴度及抗体亚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后CFA组产生以IFN-γ为主的细胞因子而Al(OH)3组产生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两组中均产生特异性抗OVA IgG抗体,但CFA组以IgG2a亚型为主,而Al(OH)3组则以IgG1亚型为主,不产生IgG2a亚型抗体。实验表明,经CFA加抗原免疫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以Th1型细胞免疫为主,抗体类型为IgG2a;而Al(OH)3佐剂则诱导机体产生Th2型细胞免疫应答,抗体类型为IgG1。  相似文献   

9.
CpG ODN佐剂促进HBsAg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瑞  黄俊  吴长有 《免疫学杂志》2006,22(3):235-238
目的 探讨cpG ODN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HBsAg和HBsAg+CpG ODN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从淋巴组织(脾和淋巴结)和非淋巴组织(肺)分离淋巴细胞,体外经HBsAg抗原刺激后,利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IFN-γ^+细胞的频率,分析IFN-7^+细胞亚群。结果对照组和HBsAg免疫组IFN-γ产生的水平很低,当HBsAg加强免疫1~2次后,IFN-γ表达仍然没有明显升高;而CpG ODN+HBsAg免疫1次或加强免疫后,CpG显著促进HBsAg诱导的IFN-γ产生。进一研究结果表明CpG促进HBsAg诱导淋巴器官和非淋巴器官内CD4^+和CD8^+T细胞IFN-γ的表达。结论CpG免疫佐剂不仅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同时也诱导体液免疫应答,提示CpG ODN可以用于HBsAg预防和治疗性佐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pG ODN对透明带(四)抗原表位ZP~(121-140)合成肽诱导的免疫应答和免疫避孕效应影响.方法:应用人工合成ZP2~(121-140)表位肽,与20μg CpG ODN或等量完全弗氏佐剂(CFA)混悬后左胫前肌免疫雌性BALB/c小鼠,初次免疫后2、4、6周各加强免疫一次,共免疫四次.在每次加强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两周断尾取血,分离血清,分析特异性lgG抗体及非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TNF-Ⅱ,IL-10水平;收集小鼠阴道冲洗液,离心取上清,分析特异性IgA抗体水平.免疫小鼠生育实验结束后,取卵巢组织行病理学分析.结果:CpG ODN组诱导的特异性IgG和IgA水平较CFA组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O.05).CpG ODN组诱导的非特异性IFN-γ和TNF-水平明显高于CFA组(P<0.05);而CpG ODN组诱导的IL-10水平显著低于CFA 组(P<0.05).两种佐剂对小鼠的受孕率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CpG ODN组孕鼠每胎产仔数明显低于CFA组(P<O.05).病理学分析显示实验小鼠卵巢组织无病理性变化.结论:CpG ODN对Zp~(121-140)合成肽诱导的免疫应答和免疫避孕效应略优于CFA,更适合用于避孕疫苗佐剂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今后研制新佐剂流感疫苗和解决流感疫苗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2009 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为抗原,分别以CpG-ODN、氢氧化铝以及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为疫苗佐剂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血凝抑制试验和假病毒中和试验等方法评价体液免疫效果,通过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体内CTL杀伤等方法评价细胞免疫效果.结果 与无佐剂对照组相比,CpG-ODN或氢氧化铝单独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体液免疫,2针免疫后不同抗原剂量组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高3~6倍、2~4倍和4~8倍.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具有更强的佐剂效应,2针免疫后不同抗原剂量组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高23~ 57倍、9~20倍和16~64倍.根据体液免疫结果,复合佐剂能够使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抗原用量降低至少16倍.此外,复合佐剂能够显著增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不但能够促进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IFN-γ分泌,而且能够促进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CTL杀伤活性.结论 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能够增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显著降低抗原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中,肿瘤疫苗前景广阔。在设计肿瘤疫苗时,由于许多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必须加入一些佐剂才能诱导出机体免疫应答。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是目前肿瘤疫苗研究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之一,已知它能够有效诱导产生高滴度抗体。然而,实验发现,应用含有弗氏佐剂的肿瘤疫苗治疗肿瘤时并未出现期望的结果,原因仍不清楚。方法:BALB/c小鼠接受单次剂量的IFA注射,观察脾脏中CD11b+细胞的比例。使用MTT法检测CD11b+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γ干扰素(IFN-γ)分泌能力的影响。结果:IFA可诱导机体产生一群CD11b+细胞,其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IFN-γ分泌。结论:CD11b+细胞可能是导致含有IFA肿瘤疫苗临床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佐剂的选择会影响肿瘤疫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弗氏佐剂及3种人用佐剂[Al(OH)3、Montanide ISA720、Montanide ISA51]对重组多表位蛋白M.RCAg-1(malaria random constructed antigen-1)在BALB/c小鼠及新西兰大白兔体内产生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弗氏佐剂、Al( OH)3佐剂、Montanide ISA720以及MontanideISA51佐剂分别与M.RCAg-1蛋白进行配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及新西兰白兔;采用ELISA法检测M.RCAg-1蛋白及其所组成各个表位特异的血清IgG含量;间接荧光免疫试验分析不同配伍组免疫血清对天然疟原虫抗原的识别;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另借助生物传感器评价抗原与不同佐剂配伍组血清的亲和力,并用体外生长抑制试验(GIA)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佐剂可诱发不同水平的抗体滴度,Montanide ISA51佐剂配伍组的效果与弗氏佐剂组最为接近,并可使蛋白包含的11个表位肽能都较好诱发出特异性抗体,可有效激发以IFN-γ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Montanide ISA51佐剂组免疫产生的抗体和M.RCAg-1蛋白质的亲和力高于其他两种佐剂;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和Al(OH)3佐剂免疫组不能诱发小鼠产生显著的IFN-γ反应(P>0.05).Montanide ISA51配伍蛋白质免疫产生的IgG在浓度为2mg/ml时对3D7和Dd2的抑制率分别为60%和100%,Al(OH)3佐剂组免疫兔血清IgG体外抑虫率较低(10%左右),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免疫组血清不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生长.结论 通过比较3种人用佐剂和弗氏佐剂对BALB/c小鼠和新西兰兔的免疫辅助效能显示,Montanide ISA51佐剂能很好的辅助M.RCAg-1蛋白疫苗诱发动物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可做为疫苗的候选佐剂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基因药物载体重组古菌组蛋白(HphA)在鼠模型中的免疫原性,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基因药物载体重组古菌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重组古菌组蛋白实验组、重组古菌组蛋白佐剂实验组、牛血清白蛋白佐剂对照组,测定免疫小鼠中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体液免疫应答水平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考察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通过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和其分泌的IFN-γ浓度进行评价.结果 ELISA法未检测出重组古菌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中产生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及其分泌IFN-γ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古菌组蛋白免疫在鼠模型中没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两个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重组抗原联合免疫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以及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两个多表位抗原HCV-T和HCV-E1联合免疫BALB/c小鼠3次,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IgG、IgG1和IgG2a滴度;最后一次免疫后10 d杀死一半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在免疫小鼠的背部皮下注射106个SP2/0-NS3细胞,考察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另取BALB/c小鼠,先在背部皮下注射106个SP2/0-NS3细胞,7 d后开始联合免疫,免疫3次,考察免疫治疗作用.结果 用HCV-T+HCV-E1联合免疫诱导了高滴度的HCV-E1特异性的IgG、IgG1和IgG2a抗体以及高水平的CTL活性;与单独免疫相比,联合免疫产生的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数量有协同作用;而且联合免疫能有效预防和治疗SP2/0-NS3对小鼠的攻击.结论 HCV-T+HCV-E1联合免疫诱导了保护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有望进一步开发为一种有效的重组HCV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基因免疫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抗体应答,并比较不同免疫佐剂、预处理方法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构建cTnT的真核表达质粒pCI-cTnT,大量提取、PEG纯化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加强免疫,每隔2周取血,ELISA法分析抗cTnT的体液应答,免疫印迹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并比较布吡卡因预处理、CpG ODN核酸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对抗体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接种pCI-cTnT质粒的小鼠血清中检测出抗cTnT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使抗体滴度提高;使用CpGODN后免疫应答增强,弗氏不完全佐剂可明显增强免疫效果,而吡卡因预处理使应答水平下降;初次免疫后14周仍可测得较高的抗体应答。结论 采用含cTnT基因的质粒DNA免疫,成功地诱导小鼠产生抗cTnT的抗体;传统的弗氏不完全佐剂可作为核酸免疫的佐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KA佐剂在体内外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体外将小鼠脾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PIKA佐剂培养后,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12p40的产生,FACS检测细胞的增殖及活化。体内将PIKA佐剂经小鼠腹腔注射后,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IFN-γ、IL-12pao、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PIKA佐剂体外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IFN-γ和IL-12p40。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PIKA可显著刺激B细胞和NK细胞活化、增殖。体内注射PIKA佐剂后可诱导细胞因子IFN-γ、IL-12pao、IL-6、TNF-α的产生,但产生的时间点不同。结论:PIKA佐剂体内外直接通过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B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而促进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含不同佐剂的SARS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的早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方法:灭活的SAPS冠状病毒F69株分别与弗氏佐剂、氢氧化铝、CpG佐剂配伍,制备灭活疫苗。接种6周龄SPF’级BALB/C小鼠。定时采血,分析小鼠外周血中CD4^ 、CD8^ 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同时测定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的病毒中和活性。结果:由3种佐剂制备的SARS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CD4^ 、CD8^ T细胞百分比升高或无明显改变,CD4/CD8比值无显著性改变。其中,弗氏佐剂疫苗免疫小鼠的CD4^ T细胞百分比升高较明显,且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铝佐剂疫苗免疫小鼠后,未观察到明显T细胞亚群改变;而CoG佐剂疫苗免疫小鼠的CD8^ T细胞百分比改变较其它佐剂疫苗改变更明显。与此相异的是,3种疫苗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滴度特异性IgG抗体,并且所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在初免后第34天,3种佐剂组的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12800、1:3200和1:1600,中和效价分别为1:2560、1:960和1:320。结论:SARS灭活疫苗接种小鼠后,可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同时轻度上调CD4^ 、CD8^ T细胞活性,程度因佐剂而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7-H1蛋白疫苗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方法。方法:用不同剂量的乙型肝炎疫苗和B7-H1蛋白疫苗联合免疫HBV转基因小鼠,应用ELISA法检测转基因小鼠在不同时间点血清抗B7-H1抗体滴度,同时在免疫后第14周末处死小鼠取脾细胞,检测不同的免疫方法对小鼠脾细胞产生HBsAg特异性Th1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对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数量及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完成小鼠的免疫计划,5周起血清中即能测到B7-H1抗体,同一时间点各组之间的抗体滴度值并无明显差异。加B7-H1蛋白免疫各组与相同剂量单用HBsAg蛋白免疫各组相比:IL-2均明显减低(P<0.05),分泌IFN-γT的T细胞数量下降,但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MTT法测定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各组间也无明显变化。结论:B7-H1蛋白疫苗可诱导HBV转基因小鼠产生明显的抗B7-H1抗体应答,但不能增强抗HBsAg的免疫应答。较小剂量的HBsAg即可引起HBV转基因小鼠Th1类细胞因子(IFN-γ及IL-2)的分泌以及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构建表达地方流行株轮状病毒G1型外壳蛋白VP7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评价其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效果,探讨基因工程轮状病毒疫苗的实验基础及可行性。RT-PCR扩增轮状病毒VP7基因并克隆至pshuttle-CMV穿梭质粒,pshuttle-VP7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同源重组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Ad-VP7。RT-PCR、western blot检测rAdVP7在体外细胞中的转录及表达。rAd-VP7经肌注或滴鼻免疫小鼠后检测其血清IgG、肠道IgA及中和抗体效价;流式、ELISPOT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IFN-γ分泌情况。结果显示ELISA可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IgG和滴鼻组肠道IgA抗体的产生;肌注和滴鼻免疫组中和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228和322.5;免疫小鼠脾细胞IFN-γ的分泌增加。表达轮状病毒VP7的重组腺病毒不但能够激发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滴鼻免疫途径还可诱导粘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