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轮机控制系统对锅炉汽压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大型单元火电机组运行中功频调节对锅炉汽压有不稳定因素的现象,分析指出了DEH控制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对锅炉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具有本质的区别,DEH控制系统为功频调节时机组锅炉汽压对象表现为无自平衡过程,DEH控制系统为纯速度调节时为有自平衡过程,并通过仿真给出了燃料扰动和负荷扰动对采用不同DEH控制系统的单元火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机组工况不稳定或外干扰频繁时机组的运行方式,这对大型单元火电机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潜力,增强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大幅度接纳新能源入网。文中阐述了我国火电机组缺乏灵活性的现状与潜在压力,主要从系统储热改造和调峰运行策略的角度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技术的发展状况,其中丹麦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技术的实例有借鉴启示,并初步提出了我国火电机组灵活性改善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的2015年度全国火电300 MW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结果揭晓,共评选出优胜机组113台,其中国产机组100台,国产机组中选用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的机组共有36台,占比36%,哈锅继夺魁2014年度300 MW级机组能效水平竞赛榜单后,再夺第一。在此前揭晓的2015年度600 MW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榜单中,哈锅以占比34.3%比例,继续领跑。在350 MW等级超临界机组竞赛中,哈锅独霸全部8台获奖锅炉机组。其中,超临界供热湿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了2016-2017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工程名单,共有11个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其中火电项目4个,由哈锅提供设备的有3个项目,占比75%;在国家优质工程奖中有9个火电项目,由哈锅提供设备的为5个,占比55.6%。两个奖项哈锅占比均为行业第一,彰显了哈锅产品的综合实力和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哈锅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度全国火电机组600 MW级以上机组年度竞赛评选结果于日前揭晓,共评选出以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1 000 MW机组为代表的102台优胜机组,其中使用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的机组有35台,占总数的34.3%,"哈锅牌"再度夺魁,继续领跑竞赛榜单。在本年度竞赛中,哈锅提供的优质设备助力华能南京金陵机组荣获1 000 MW级超超临界机组一等奖;福建鸿山、国电费县和国电泉州机组荣获600 MW级超临界湿冷机组一等奖;天津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电力系统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过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进一步提高电厂智能化水平,基于数字孪生和平行智能理论,构建了火电机组平行控制系统。首先,基于典型火电机组类型,融合动态特性建模和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人工控制系统,并依托人工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实验和统计评估,选取最优动态特性模型及控制方法用于实际物理发电过程的智能运行指导,以便系统性能寻优;然后,通过人工控制系统与实际系统的平行执行和反馈校正,提升火电机组的灵活、智能调节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所设计的平行控制框架,机组在30%~100%宽负荷运行工况下,平均建模误差小于0.5%,且负荷调节过程中最大偏差小于额定值的1%,运行灵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网负荷结构变化,对火电机组提出了调峰的要求,与此同时,对火电机组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发展大型火电调峰机组势在必行。作者结合1984年春去日本考察的心得,对我国发展60万千瓦级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的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以及辅机配套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大型海外火电投资项目,为保证电站锅炉安全运行及高可靠利用率,为避免超临界锅炉超温爆管风险,参考电厂实际运行实践,采取壁温监控优化措施,实现对锅炉超温报警、反馈调节功能。该措施增加机组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为机组锅炉满足电站高利用率要求提供保障,也为类似海外火电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某660 MW超临界发电机组为例,介绍为实现新能源配套建设而进行的火电机组柔性改造项目,进行最低稳燃负荷试验,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灵活性改造方案,设计配套新能源方案并进行财务评价。结果显示:机组最低稳燃负荷为132 MW (20%额定负荷),机组存在脱硝装置入口烟温低、空预器硫酸氢氨跨层凝结、运行氧量大、氨逃逸率高、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AGC自动无法投入等问题。灵活性改造过程中,对锅炉部分、汽轮机部分、热控部分等进行优化。灵活性改造完成后,机组运行状况良好,最低稳燃负荷由40%额定负荷降至20%额定负荷,新增132 MW深度调峰调节能力,配套的新能源规模为风电158.4 MW、光伏39.6 MW。灵活性改造项目和配套新能源项目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9.84%。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考虑推广该方法以大力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利用单一蓄能难以提升火电机组变负荷速率的情况,综合利用凝结水节流调节和冷却工质节流调节2种快速变负荷方式改善火电机组变负荷性能。确定了凝结水节流调节功率增量范围、凝结水节流调节持续时间以及冷却工质节流调节功率增量范围;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对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负荷指令分解方式进行改进,并对分解后的负荷指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具有很好的变负荷效果,提升了机组整体的变负荷速率,实现了火电机组不同蓄能间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超临界660MW供热机组高调门部件松动的故障表征和解决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该类型机组高调门间隙故障对机组调节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相应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指出了其与200MW和300MW级别机组高调门故障表征的区别。实际机组案例研究表明:不同机组的间隙故障虽然对负荷控制的影响机制是相同,但是随着机组容量、蒸汽参数以及阀门结构等的变化具有不同的表征。然后,给出了机组故障状态下可以不影响正常生产运行的优化控制策略,包括高调门流量控制曲线综合优化和高调门故障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这对改善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力电源,受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影响,发展灵活性运行、宽负荷高效技术将成为煤电产业技术的方向。分析了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及机组宽负荷高效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可为各类机组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提供参考,达到节能降耗、控制污染物排放、保障灵活运行等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提出含风、光、火、蓄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目标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及频繁爬坡等新工况下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污染物惩罚成本以及可再生能源弃电成本,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风光出力最大以及净负荷波动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通过对某典型日不同调度场景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系统运行总成本计算模型能够兼顾该系统的经济、环保与消纳,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能够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缓解火电机组的调峰压力,降低系统运行总成本,指导电力系统火电灵活性改造,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为主要发展的趋势下,更低供电煤耗和超低污染物排放将是火电机组未来发展方向,开发更高蒸汽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流化床技术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论述了哈锅开发的660MW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重点对锅炉的炉型选择、布置特点、系统配置、以及水动力、外置床、循环回路均...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升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直流炉机组将调峰负荷下限逐渐拓宽至湿态运行,直流炉机组湿态稳定运行模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以直流炉机组湿态运行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运行工艺流程和实际运行数据,提出了湿态运行机组的协调控制结构。利用机理分析和数据双向驱动的复合建模方法建立了湿态运行机组的简化控制模型,经过检验,模型输出与实际数据的机组功率和主蒸汽压力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85%和1.87%。在对调节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直接能量平衡的湿态运行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完成湿态运行过程的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6.
数据挖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统火电行业的节能优化运行与管理,但目前基于数据挖掘的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往往缺乏普遍性和实操性,针对少量典型工况挖掘得到的参数目标值,无法给予实际运行机组全面的指导。本文在分析锅炉和汽轮机等主要子系统性能指标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基于层次划分的火电机组能耗指标体系,提出了数据挖掘与火电机组能耗机理分析耦合的经济性诊断模型,有效提高了输出的鲁棒性。以供电煤耗为例,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火电机组经济性诊断模型和流程,准确分析出能耗水平高于报警阈70%是由于实时排烟氧量偏离基准值造成的,并给出符合实际工况的调节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的供暖问题,火电机组通常需要在冬季时进行供热抽汽。而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火电逐渐成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供应方的主流,对火电出力范围的研究也愈加重要。本文首先依靠人工智能方法,以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建立主蒸汽流量、供热抽汽量、排汽量、功率的耦合模型,然后结合机组自身的主蒸汽范围约束和最小排汽量约束,探索出不同供热抽汽量下的火电机组出力上下限。最后结合机组数据验证所提出方法的约束范围可行。  相似文献   

18.
提高自然循环锅炉运行灵活性的设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外大容量火电机组的运行方式,调峰机组的设计要求,提高锅炉灵活性措施等问题,介绍了拔柏葛公司启动旁路系统的特点。可供从设计上提高我国大容量机组的灵活性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哈锅为某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建设2×1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湿冷机组的设计方案,运行模式和技术特点。哈锅自2010年初将研发二次再热作为新产品开发的重点,至今已经完成,并达到采用二次再热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满足机组低压缸最终排汽湿度的要求。本机组是目前阶段最具实施条件的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20.
《锅炉制造》2021,(4):10-12
1000MW等级650℃超超临界锅炉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在经济上具有良好的效益,而且也有较好的环保特性,哈锅在已有一次/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高效超超临界锅炉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对1000MW等级650℃超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大容量高参数650℃超超临界锅炉在火电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本文主要结合哈锅自身优势对哈锅650℃高效超超临界锅炉技术进行介绍,为进行国内外市场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