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应用,电网质量严重降低,电能质量的监控与治理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基于电网参数采集和以太网远程监控技术实现电能治理现场和远程监控的设计方案。硬件上结合ARM和以太网控制芯片W5200搭建网络监测系统,采用PC机与控制器通信实现远程通信,同时通过投切电容实现无功治理;软件部分分别介绍了控制器和上位机远程监控PC机软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证明了此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质量问题不断恶化,使得高效的电能质量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电力监测的实际要求出发,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的电能质量综合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模块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这对于地域跨越大的电网的远程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非线性设备被大量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这些非线性和冲击性的负荷,严重影响着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导致电能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对电能质量进行在线监测,可以为改善电能质量、提出治理方案以及确定治理装置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电力监测的实际要求出发,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的电能质量综合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模块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对于地域跨越大的电网的远程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的库房环境监测系统通信效率低下,不能接入以太网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可以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具有远程操控设备能力的库房环境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多个监测器构成,控制器和监测器都是采用基于ARM内核的STM32芯片,监测器上挂载了多种传感器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控制器获取到监测器的数据并对异常情况做出反应,报警并自动打开库房内的安全设备,使库房环境参数恢复正常。控制器通过SPI接口与W5500芯片相连,在软件中将W5500驱动程序与FreeModbus协议栈结合,实现控制器和上位机的Modbus TCP协议通信功能。经过测试,智能库房环境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库房内的环境参数,并且能通过以太网和上位机通信,完成数据的存储、查看和控制设备等功能,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5.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实现了远程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网络传输功能。用户可以利用广泛存在的以太网资源,可对远程数据和信息进行查询、存储和处理,实现对远程电能质量情况方便快捷的自动测报、管理和调配。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配电自动化的水平.本文介绍了一种以TI公司的新型16位低功耗Flash型单片机MSP430F5438和以太网芯片W5100为核心的新型多功能配变监测终端(TTU),通过以太网通讯,实现远程数据...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电能耗用远程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对远程用户电能耗用的无人值守自动监测,数据传送迅速可靠.以ARM核处理器LPC2148为核心设计的电能耗用监控仪具有嵌入式Web服务器功能,可以十分方便地接入以太网,组成电能耗用远程监测管理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基本组成原理、仪器硬件接口和软件设计方法.系统通过TCP/IP协议进行交互式通信,监控仪能及时响应主机呼叫,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特大型桥梁安全监测项目中的远程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着重分析了Modbus/TCP的协议构成。通过采用状态机定时询问、实时应答与多线程技术,结合现场的远程控制终端和传感器设备,设计出基于Modbus/TC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远程电力监控系统。总体上实现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现场配电变压装置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过流速断保护、远程抄表、负荷控制、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进行配置点网络的优化运行和符合的调控。从而完成了监控系统网络化和数据的远程共享,很大程度提高的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大型工业园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系统下位机以基于ARM+DSP的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为核心,实现对电能质量的在线监测、记录和分析。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利用动态测度算法对电力扰动信号进行精确的估算,并通过试验室测试和软件仿真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该系统具有低成本、高速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对大型工业园智能电网高级测量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可以实现远程查询的组件,并详细介绍了该组件的各部分软件设计。实验证明,此查询组件实现了远程查询监测数据的功能,提高了监测质量,为电力监测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电力现场的更广泛监测与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交通信息采集的UDP通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中对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以太网通信的实现方案,采用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微处理器,通过连接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来实现系统与以太网的接口功能.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阐述了采用UDP协议在实时通信中的优势,并通过实验实现了相应的数据实时传输功能.结合相关道路交通理论,对道路现场进行了模拟,设计了相应的交通应用数据,并通过上位机界面实现了对交通状态的远程监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完全适用于该系统对于实时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多台逆变器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分布式逆变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应用了虚拟仪器技术和以太网通讯技术,以现场子系统驱动数据采集卡,实时地采集逆变器电能信号,并通过UDP通讯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指定站点的远程监测子系统中。站点系统利用接受到的数据进行电能信号频率、功率、三相不平衡度和各次谐波分量等电能质量指标的分析,并建立数据库对采集到的电能信号数据和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存储,分类和共享,为进一步的电能质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发基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通信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系统。该系统按照电力部门输电巡维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基于各个杆塔的可视监控、红外成像等功能和光纤通信的信息集成,实现可替代人工巡视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该系统由杆塔终端系统、后台监控主机系统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组成。为保证每杆塔终端采集的可见光视频图像、红外图像等海量监测数据的可靠实时传输,系统结合OPGW光单元的接续引下新技术并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实现每杆塔终端与后台主机系统的光纤通信。该系统作为线路巡视的新手段,可满足电力生产部门对输电线路及其设备日常巡视和安全预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网络通信模式下电网相量的广域测量与实时传输系统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严登俊  鞠平  袁洪 《电网技术》2004,28(4):15-18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中远方终端/调制解调器(RTU/Modem)模式下远程测量数据传输时延大,误码率高等现象,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成熟技术,构建了一套实时性非常好的电网相量分布式测量系统.将以太网交换机与异步传输模式(ATM)交换机进行配合使用,通过全光纤通道,并采用TCP/IP协议和MFC Socket手段,克服了在测量子站数目较多情况下的网络数据传输时延不确定的缺点,从算法上消除了网络发生拥塞的各种可能性,较好地解决了"漏斗问题".在工程应用中,该系统实现了1个工频周期内上传1个批次的数据,通信时延小于5 ms.这为将来实现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钟信号的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输电线路三射频物联无线网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与输送容量的不断提升以及电网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实时、远程监控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已成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低廉、可靠的无线专网可以有效减少租用公用数据网的通信费用,增加通信带宽,降低数据安全风险。将视频图像和传感数据实时传输到线路监测中心后,管理人员可以在线路监测中心实现对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可以通过在无人机和人工巡检终端搭载无线专网模块,实现无人机和人工巡检终端设备实时视频和数据的传输。实践证明,无线专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大数据量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以及更好的稳定性,以支持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感知、预警、分析、评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以太网和ATM技术实现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中相角测量装置(PMU)数据传输时延大、系统规模有限的现象,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数据传输中的准确性和高波特率性,采用以太网和异步传输模式(ATM)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全光纤通道,构建了一套高实时性的全网相角信息实时传输通道。在工程中,该系统实现了一个周期上传一次数据,从而可实现在PMU广域测量数据基础上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损耗的实时在线监测,文中设计了一套网络损耗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损耗监测装置和上位机软件平台两部分。该损耗监测装置基于两种数据采集方案,能够适应不同工程现场的需求,兼容多种类型的交、直流信号,实现整流侧与逆变侧、交流侧与直流侧的数据时间同步,彻底消除多台电能计量设备之间的误差一致性问题,达到系统各部分损耗的高精度实时监测;上位机软件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统计分析,为故障预警、告警、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撑,还能为供电部门基于大数据进行损耗预测提供统计数据。该系统对多种类型的直流输电工程网络损耗监测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经济有效地监测管理风光互补电源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远程监测设计方法.利用虚拟仪器的DAQ技术完成本地服务器对风光互补电源主要元件的实时数据采集及显示界面功能,采用虚拟仪器的Web网络服务方式,客户端计算机就能够通过浏览器对电源运行的各项数据进行远程监测.实验证明此设计易于实现,操作简便,扩展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