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力通信专网业务需求的增长及坚强的智能化电网建设带动了对下一代专用通信网络建设的思考.宽带无线接入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产业链完善等特点,能有效地承载配电自动化、营销互动、应急通信等电力专网业务,成为宽带无线专网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然而,WiMAX在电力专网通信应用仍需要解决国内专网无线频谱分配以及网络建设成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线专网是指目前国外流行的窄带移动数据通信系统。与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相比 ,无线专网具有低成本、高频谱利用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 ,它是一种理想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通信网络或备用通道。介绍ReFLEX、PLANET、Mobitex和Nexnet四种无线专网 ,并从技术特性、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选定了较佳的Mobitex组网方案。针对目前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对Mobitex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即TD-LTE专网,是基于3G后的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可实现配网自动化、调度数据网等自动化业务数据和通信传输业务间数据的获取、保护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配电网主要通信技术的特点,以达到为工程设计制定配电网通信技术方案时提供决策参考的目的。通信系统是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基础,配电通信网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载体,配电通信网的优劣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业务的传输、采集以及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调度控制。从通信效果、网络抗毁性、网络安全性、施工难度、业务接入适应性、网络扩展性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研究了光纤通信技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综合评价指标结果从高至低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无线专网、EPON、无线公网、电力载波。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配电网的通信组网中,工业以太网应用最成熟,EPON的应用在兴起,无线公网或无线专网通信方式可作为光纤通信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胡倩倩  赵宏昊  杜春潮  胡阳  陈泽 《中国电力》2016,49(12):121-126
为解决不同应用场景的配网通信系统统一规划设计问题。基于配电业务模型分析了不同网络规模和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通信流量,结合目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主要通信组网技术,基于流量分析方法,从网络可用性和资源利用率角度比较了不同通信方式对于配电网络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A、B类供电区域承载配电自动化业务,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专网技术适应性较好,在光缆无法铺设区域,无线专网技术应为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电力自动化领域,配电自动化正处于大规模普及和配置的阶段.配电自动化和通信技术的结合,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包括3G、WiMAX、UWB等新技术,对于自动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配电自动化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特别提出了利用WiMAX技术,构建电力无线接入专网的设想,并结合WiMAX的技术特点,讨论了其可行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智能配用电网络的电力无线专网技术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测量点多,是配用电系统智能化的基础之一.文中从配用电业务出发对无线宽带在配用电通信接入网的带宽、时延、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的解决方案.这种基于电力专用频谱资源,使用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能承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等业务,有效解决了配用电业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测量点多,是配用电系统智能化的基础之一。文中从配用电业务出发对无线宽带在配用电通信接入网的带宽、时延、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的解决方案。这种基于电力专用频谱资源,使用分时长期演进(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能承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配电监测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等业务,有效解决了配用电业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力三网融合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借助无线专网、光纤专网、无线公网电力通信远程通道传输,受限于各网的独立组网结构,制约了信息采集效率。为此,结合电力三网融合结构,综合分析了智能电网的广域网(WAN)、邻域网(NAN)和家庭域网(HAN)三个网络模块及蜂窝通信、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技术(PLC)、ZigBee等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EPON-LTE-PLC-ZigBee传输方式的电力三网融合用电信息采集方案。该方案可有效降低用电信息采集的成本,为电力无线专网、光纤专网及无线公网融合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电力通信网络边缘接入的现状和应用特点,在大量研究目前网络技术及通信运营商组网架构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适用于承载电力行业无线应用的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网络架构、IP的分配策略及安全防护措施。文章首先从接入网、传输网和核心网3个层面分析了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网络架构,然后针对IP地址分配,提出了适合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IP地址分配方式和IP地址使用策略,最后根据企业对网络安全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包括终端安全、网络安全、边界安全及应用层安全等的多种安全措施,为电力及其他行业无线虚拟专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徽  宋志卉 《吉林电力》2011,39(6):8-11
以福建省某地区配电自动化典型示范区建设为例,通过对光纤通信、电力载波、无线通信等通信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示范区通信网络的需求,指出示范区通信网络的建设目标,提出采用工业以太网为组网方式、光纤通信为主的配电网网络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2.
3G和4G无线通信技术在ICT网络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ICT对电力通信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在分析3G/4G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的基础上,介绍了3G/4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的应急通信、配电自动化、无线视频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几种重要场景中的应用,论述了无线通信技术在ICT网络中应用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鹏 《电力信息化》2013,11(8):74-78
为快速满足珠海城区配用电网二次系统快速发展的通信需求,文章通过技术方案研究,采用1.8 GHz的4G无线通信技术建设珠海供电局电力无线宽带专网。通过网络实测数据表明,TD-LTE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城区配用电网二次系统终端复杂多变的运行要求,圆满完成"南方电网智能配用电通信综合解决方案示范区"试点工程。最后总结了该无线专网的系统建设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用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配用电系统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分析了PON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PON技术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并对2种常见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证明了基于PON技术的通信接入方案能较好地满足配用电系统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祁兵  何春红 《中国电力》2004,37(10):80-82
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无线通信网是实现配电自动化(DA)系统的有效方案之一。采用无线蜂窝网络技术,在城市区域内建立多个基站,使网络信号覆盖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设备,可以保证自动化数据的及时采集和传输。文中介绍廊坊供电公司采用Mobitex技术实现无线城域网,包括网络的原理和构成、自动化数据业务的接人方式、通信协议转换及通信终端设计和网络的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无条件敷设光纤地区的通信难题,大连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无线专网通信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国际领先技术,在大连开发区构建无线专网,结合光纤通信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文章通过对无线专网通信的技术原理、建设方法、安全防护措施等相关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大连无线专网通信在配电自动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无线专网通信的加密防护措施及无线专网的建设要求,为大连配电自动化的通信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电力CPS环境下电力4G无线专网向5G演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效连接、大容量带宽、低通信时延的电力无线专网,是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业务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有必要对电力CPS环境下电力无线专网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力CPS环境下电力业务对通信网络的需求,结合电力业务特征研究了5G通信技术的通信组网架构。然后结合电力业务需求和5G通技术特点,提出了电力4G无线专网向5G演进目标,并构建了循序渐进的演进思路。分别提出电力4G无线专网终端、基站、回传网、核心网的演进策略。最后,对电力无线专网的演进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McWILL技术在银川配电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川局在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通信需求,最终采用EPON技术和McWILL技术分别作为城区配电通信网和农村电网配电通信网接入网技术,从而实现配电信息的可靠传输,目前该项目已经搭建完成并投入运行,文章着重分析在农村电网配网中应用的McWILL技术的网络规划。组网模式及根据McWII应用情况总结出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