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提高细菌性肝脓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穿刺病理证实的24例细菌性肝脓肿的CT和MRI表现。24例中18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3例同时经MRI检查,6例仅经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24例共26个病灶(右叶16个,左叶8个,尾叶2个),CT和MRI表现为类圆形15例,椭圆形3例,不规则形8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17个病灶均表现为病灶边缘极轻或轻度环状强化,其中有8个出现灶周楔形或片状一过性强化。肝脓肿MRI多表现为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缓升"样变化;脓肿壁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CT、MRI能较好地显示肝脓肿的特征,在脓肿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效果.方法:研究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通过MRI与CT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多发性为3例,单发性为17例;在CT诊断中表现为病灶边缘有环状强化表现,在MRI影像上在T2WI呈现为高信号,在T1WI呈现为相对低信号.结论:CT、MRI影像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均具有实用性意义,可以有效对病灶做定位与定性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3.
何远智  付凯 《四川医学》1999,20(5):500-501
CT在肝脏病变的诊断中为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术前诊断正确率较高,肝脓肿在CT上的表现取决于其形态学上的特点和其构成的组织成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临床表现趋于不典型,易与其他病变相混。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对有完整的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本组病例62例,男44例,女18例。年龄2~70岁。临床有不同程度体温升高、乏力、肝区隐痛、白细胞增多等。62例中,30例为手术治疗,8例经皮穿刺引流,24例临床经大量抗生素治疗后CT及B超复查…  相似文献   

4.
段惠新 《中原医刊》2004,31(4):49-50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前者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通常以肝右叶多见。临床症状较重,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肝肿大,但少出现黄疸。CT检查特别是增强后多期扫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近年来开展的CT下定位穿刺引流,不仅提高诊断,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细菌性肝脓肿的CT诊断.方法 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US、CT、MRI的普及应用,使肝脓肿正确诊断率提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对9例病人14处病灶进行影像分析。结果:细菌性肝脓肿的MRI特征主要为增强后出现:①“靶征”或“三环征”;②病灶内出现“网格征”;③强化时间长,至延迟期;④可产生囊内气液平面。结论: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细菌性肝脓肿具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对9例病人14处病灶进行影像分析.结果细菌性肝脓肿的MRI特征主要为增强后出现①"靶征"或"三环征";②病灶内出现"网格征";③强化时间长,至延迟期;④可产生囊内气液平面.结论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细菌性肝脓肿具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肝脓肿是常见的肝脏炎性病变,临床起病急、进展快,其形态学表现随发病过程改变而呈多样性,影像学是发现肝脓肿较可靠的方法,其正确诊断率为70%-80%。本文主要介绍肝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常见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10.
陆建堂 《广西医学》1999,21(2):200-202
为探讨细菌性肝脓早期CT特征,作者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其它方法证实的细菌性肝脓早期的CT资料。结果:CT平扫所病变呈现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影,大部分病变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可表现为“簇形征”或“蜂窝征”病灶内呈斑片状强化,或见“边缘强化征”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自愿于我院行MSCT、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影像学特征。结果 MSCT表现:平扫表现均为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2例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薄环状强化。MRI表现:T1WI显示均为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32例周边高信号,中央区稍低信号,DWI显示32例高信号,信号不均匀,ADC图显示稍低信号。MSCT诊断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RI,但MRI诊断结核球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其他影像学特征显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和MRI检查二者诊断优势不同,MSCT在钙化方面的诊断明显高于MRI,MRI在结核球的诊断上明显高于MSCT。对薄环状强化结合MRI可做出准确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MRI影像学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检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经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5.51%;M...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RI、CT及X线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及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120例拟诊为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一周内先后接受MRI、CT及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X线、CT、MRI检查结果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 X线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2.9%、62.5%、70.8%。CT扫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5%、70.8%、83.3%。MRI扫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9%、79.2%、93.3%。MRI扫描病灶大小与病理结果符合度最高,其次为CT扫描,最次为X线。结论MRI在乳腺癌诊断与病灶大小测量中准确性最高,其次为CT,再次为X线,合理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螺旋CT和MRI对肝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肝脏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CT和MRI对肝脏囊性病变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对比CT和MRI检查结果,同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肝脏囊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CT检查肝脏发育性囊性病变率88.89%,炎性囊性病变率83.33%,肝脏恶性肿瘤囊变病变率91.43%分别低于MRI检查的100%、95.83%、97.1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肝脏囊性病变诊断敏感性为93.18%、特异性为95.83%虽明显高于CT检查的79.55%和79.17%,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均能有效诊断肝脏囊性占位,且准确率均较高,但核磁共振诊出率、敏感性、特异性更高,对肝脏囊性病变更适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IMT)病理特点及CT、MRI影像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例HIMT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CT密度、MRI信号及强化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3例HIMT患者中,单发病灶10例,多发病灶3例.肿瘤位置: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CT及超声3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胰岛素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72例,术前均行MRI、CT及腹部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成像结果。结果经MRI、CT、超声依次检测有58例、46例、44例病灶,检出率依次为8 0.5%、63.9%、61.1%,胰岛素瘤分布、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出率最高,差异显著(P0.05);MRI平扫抑脂序列T1WI、T2WI及DWI上呈现明显异常信号,且动态增强期均明显强化,CT显示32例为后动脉期,均高于门静脉期,12例显示为增强后动脉期及门静脉轻度强化;超声显示边界清楚,可见瘤体与血管部位。结论MRI、CT及超声进行胰岛素瘤诊断中,三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检测率最高,但价格昂贵,CT与超声检测率相近,但超声易受胃肠气体干扰,影响结果,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CT、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检查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及CT与MRI检查所用时间.结果 70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经CT检查诊断出6...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MRI与螺旋CT对于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胃癌治疗确定靶部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使用螺旋CT检查(CT组)和MRI检查(MRI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CT组使用螺旋CT检查出49例患者的123个胃内病灶以及30例患者的98个胃外病灶;MRI组检查出56例患者的189个胃内病灶和41例患者的146个胃外病灶,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螺旋CT检查方式相比,应用MRI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病灶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患者胃内病灶和胃外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胶质细胞瘤,探讨MRI表现与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113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11例为囊实性,实性为主,6例无强化,3例呈斑点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2例完全囊变呈环状强化;2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为大囊伴壁结节且附壁结节明显强化,1例为完全囊变不强化;3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4例混合性胶质瘤均为囊实性,10例斑点状或线状轻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41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均呈囊实性并呈花环状及不规则环状、斑块状明显强化;57例室管膜肿瘤中6例表现为囊实性,囊性为主,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为完全囊状不强化;6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均表现为均匀实性肿块且显著强化。结论脑胶质瘤的囊变形态、类型、强化方式和程度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1例进行上腹部CT及MRI扫描;5例行MRI扫描,并回顾性分析6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 4例血管外皮瘤位于颅内,1例发生于颈椎椎管,1例发生于肝脏。CT及MRI表现:1例肝脏血管外皮瘤CT平扫为类圆形稍低密度,其MR平扫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均显示均匀显著强化;4例颅内脑外血管外皮瘤及1例颈椎椎间孔血管外皮瘤MRI表现:与脑灰质比较,病灶均呈类圆形等T1、等T2信号;增强后均显著均匀强化。结论 1例肝脏血管外皮瘤CT和MRI增强后显著强化,强化时间持续7分钟以上是肝血管外皮瘤较典型的影像表现,颈部及颅内血管外皮瘤MRI平扫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持续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