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带式缝合用于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年来妇产科剖宫产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背带式缝合和传统止血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背带式缝合组止血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传统止血组的71.4%,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带式缝合组的总手术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传统止血组,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带式缝合用于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欣母沛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在我院剖宫产的2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 =90例)及对照组A(n=90例)、对照组B(n=90例),观察组:胎儿胎盘娩出后用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0.25 mg防治产后出血,对照组A只行背带式缝合术,B组产妇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0.25 mg.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术后3~ 24h出血量、止血成功情况及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1.6± 113.7) ml、(434.0±120.9) ml、(413.6±130.7) ml,P>0.05;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53.2±20.6)ml、(106.1±28.9)ml、(112.6±34.7)ml,术后第3~24h出血量分别为(57.1±12.3)ml、(79.3±18.9) ml、(64.7±23.7) ml,总出血量分别为(561.9±130.2) ml、(619.4±146.9)ml、(590.5±137.8) ml,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8.9%、81.1%、86.7%,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欣母沛防治剖宫产产后效果优于单用背带式缝合术及欣母沛手术,可有效止血及减少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产妇使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照组产妇使用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子宫血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即刻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54.29±69.50) ml和(61.93±12.84) min,对照组为(423.04±59.27) ml和(84.39±11.72) min,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子宫血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弓形动脉缝合术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中起到积极作用,其止血效果明确、手术时间较短,对产妇子宫血供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20例,在征得所有患者同意情况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止血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背带式缝合术止血,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50.02±8.94)min、出血量(658.47±203.47)ml、产褥病发生率(10.00%)、子宫切除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73.14±10.25)min、(1095.45±351.37)ml、(30.00%)、(20.00%),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措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产褥病少、疗效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塞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686例剖宫产产妇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6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塞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阴道填塞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无一例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塞进行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传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63-2065
目的 评价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保留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21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随机抽取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19例作为对照,就手术时间、子宫出血量及产褥病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21例全部止血成功,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性高、临床效果确切,是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68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子宫切除及产褥病率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菲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94-1195
目的 观察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计算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并观察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3.31±10.61)min,对照组为(76.16±13.7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8,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601.00 4-162.36)ml,对照组为(1 063.33±320.1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1,P<0.05).观察组中无一例子宫切除,对照组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组产褥病分别为2例(2/33)、9例(3/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产科待产的120例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剖宫产术中给予常规处理,研究组60例剖宫产术中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两组产妇围术期出血及输血情况、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产后2、12、24 h内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产妇围术期输血比例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产妇围术期平均输血量为(264.3±46.9) ml,对照组为(347.0±5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产褥感染、子宫轻度缺血性坏死、继发性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孕产妇,剖宫产术中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能有效减少产时及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5例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将其分为探讨组(n=34)和参考组(n=31)2组,参考组产妇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法,探讨组产妇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比2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探讨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参考组产妇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713,P=0.0245),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285,P=0.0482),住院时间明显较参考组产妇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19,P=0.0294)。结论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够减少术后出血量并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产妇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入住本院70例剖宫产术中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40例,对照组产妇3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而对照组产妇则采取传统的宫腔填纱、结扎子宫动脉和子宫切除术等方法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并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平均出血量(670.63±265.80)ml,对照组(1096.42±484.87)ml,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0.46±10.54)min,对照组为(66.72±18.63)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褥病发生2例,而对照组的产褥病发生有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3).结论 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方面,安全有效、止血较迅速,值得产科的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妇产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与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剖宫产产后出血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30例作为试验组,观察两组产妇经不同处理方式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总并发生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分娩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处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鸿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01-103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6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实施不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在手术时间上,研究组的平均时间为50.123 min,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68.547 min,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方面,研究组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671.258 mL,对照组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1010.267 mL,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手术止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式进行止血,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产后恢复及治疗效果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8、7.55,χ^2=11.39,均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9.13%(41/46),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48/48),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χ^2=9.49,均P<0.05).结论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操作简单,保留子宫,无并发症的效果,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指出该术式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6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772.09±65.89)ml,少于对照组的(2134.23±77.02)ml(P<0.05);止血时间为(10.02±1.73)min,短于对照组的(13.44±2.88)min(P<0.05)。观察组术后Hb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输血率及产褥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均存活,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将24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另24例采用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手术过程中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及手术安全等优点,提前使用可减少输血、术后感染及失血性休克等现象发生,能几乎保留全部生育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宫腔纱布条填塞术,观察组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有效率、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分析B-Lynch缝合在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共收治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2例产妇运用常规8字缝合血窦与宫腔纱布填塞方法缝合,观察组的42例产妇运用B-Lynch的缝合方式进行缝合,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观察组产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产妇术后24 h出血量为(452.5±83.5)mL,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出血量为(353.3±70.5)m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产妇术后输血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产褥病发病率等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B-Lynch缝合在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且有助于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子宫B-Lynch缝合术在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在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共计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子宫B-Lynch缝合术,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缩宫素、宫腔纱条填塞等传统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病例能得到有效地止血,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例的产褥病率发生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子宫B-Lynch缝合术能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术中发生的宫缩乏力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