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CO2-ECBM技术缺乏有效注入参数优化方法的问题,研究不同CO2相态下的吸附置换能力。运用井筒多相管流的计算方法,以沁端区块为研究对象,进行CO2-ECBM注入时机、注入速度以及注入压力等注入参数的优化研究。研究表明:区块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后再实施CO2-ECBM措施效果更好;在区块气温变化范围内,最大CO2注入压力为2.5MPa,夏季可适当提高,但不得高于3 MPa;区块最大CO2注入速度为50 t/d。优化后的注入参数将对该区块CO2-ECBM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庆油田三叠系长6 特低渗透油藏物性差、水驱开发采收率低、含水上升快等问题,研究CO2 驱在该油藏中的应用。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对CO2 水气交替驱(CO2 -WAG)和CO2 连续气驱的注采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这2 种开发方式。得到了最优的技术方案:采用CO2 -WAG 驱技术,产油速度提高1􀆰 5 倍,单井平均产油速度为3 m3 / d,关井气油比为1×103m3 / m3,单井注气速度为1×104m3 / d,水气比为1,交替注入6 个月。模拟结果表明,20 a 预测期内,优选方案的采出程度比水驱增加了9􀆰 7%。优化CO2 驱方案适合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封堵特低渗油藏CO 驱过程中形成的窜流通道,选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正丁胺作为封窜剂进行实验研究。正丁胺在油藏条件下能与CO 反应生成固体碳酸盐,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封堵CO 窜流通道。动态评价实验表明:加入乙醇保护段塞后,正丁胺的注入压力低于1. 5 MPa,能满足特低渗油藏的注入要求;在渗透率级差为4.3 的非均质岩心封窜实验中,注入正丁胺能提高低渗层采收率18%以上,说明正丁胺具有封堵高渗层启动低渗层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用正丁胺封堵气窜通道能为提高CO 驱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含锆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4MPa压力下,用混沉法、分步沉淀法及共沉淀法制得的CuO-ZnO-ZrO2催化剂对CO/H2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用BET、XRD、SEM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比表面、晶相组成、锆的分布及ZrO2的存在形式及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具有最高的活性、最大的比表面、最差的晶形及最均匀的锆分布;在载体法样品中,锆组份以ZrO2(单斜)晶体形式存在,在分步沉淀样品中,锆组份主要以非晶态形式存在,而在共沉淀样品中,一部分锆组份存在于固体中;前一种形式的锆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后一种形式的锆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合成反应条件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催化剂,350°C下焙烧,230~240°C下还原CuO/ZnO/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上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270~300°C,压力4.0MPa,空速1500h-1,H2CO=2~2.8(mol比),原料气中CO2的浓度为5%(v)。  相似文献   

6.
采用简化的Clegg-Fitzer方程,关联了CO2-MDEA-TMS-H2O和H2S-MDEA-TMS-H2O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从二元、三元和四元体系气液平衡数据所获得的相互作用参数,无需增加调节参数,即可用于CO2-H2S-MDEA-TMS-H2O五元体系气液平衡数据的预测。五元体系模型涉及三个中性溶剂(MDEA、TMS和H2O)、两个中性溶质(CO2和H2S)和三种离子(MDEAH^+、H  相似文献   

7.
气—汽发生器装置可提高中质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民 《钻采工艺》1999,22(5):43-46
气- 汽发生器装置是一种新型热采设备,该装置产生的气- 汽混合物主要成分为 N2 、 C O2 及水蒸汽。设备具有的能力:产生压力16 M Pa ,温度250 ℃~300 ℃。利用该设备在曙光油田杜66 块中质稠油油藏进行了气- 汽段塞驱工艺试验,试验期为65 天,设备运行1 106 小时,注入压力7 M Pa ~8 M Pa ,注入温度200 ℃~250 ℃,井口压力6 M Pa ,累计注入量72 ×104 m 3 ,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开采效果。井组日产液由试验前的142t 上升到485t ,日产油由17t 上升到292t,含水由84 % 下降到39 % 。此项工艺技术的试验成功不仅为中质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热采后期的开采方式转换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为中质稠油油藏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庆萨北过渡带地层参数和流体特点,建立管式物理模型,开展了试验区复合热载体5 个周期不同注入温度、注入压力、注入量、闷井时间、放喷压力条件下的复合热载体吞吐室内模拟实验,优化出萨北过渡带现场试验中复合热载体吞吐参数:注入温度为280℃、注入压力为20. 9 MPa、每米油层注入量为4. 98×104m3、闷井时间为6. 5 d、放喷压力为5. 4~6. 5 MPa,吞吐3 个周期。该成果为现场试验注采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其他区块开展火箭动力复合热载体吞吐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凝胶体系M2O(M为Li、Na、K)-Al2O3-SiO2-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2O中,研究了水热合成中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KOH替代NaOH对MCM-41的合成具有良好的作用,LiOH不是替代NaOH的理想材料。采用XRD、SEM、TG和N2吸附等温线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水对镍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naph)2-Al(i-Bu)3-(n-C8H17OH-BF3OEt2)和Ni(naph)2-Al(i-Bu)3-BF3OEt2两种体系催化的丁二烯聚合中微量水的作用规律,测定了这些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水加在丁二烯中比直接加在溶剂油中好;两种聚合体系都存在含水量的临界值范围,H2O/Al(i-Bu)3摩尔比约在0.3—2.3范围内调节含水量,体系较稳定;丁二烯中有水时,用加氢汽油稀释的BF3OEt2单独加入与Al(i-Bu)3-Ni(naph)2陈化液和BF3OEt2同时加入相比,前者聚合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1.
用单循环动态法测定了夹带剂上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水系统的相平衡数据,实验温度为308.2K,压力范围为8-15MPa。提出引进一个夹带剂效应参数K,用以关联在超临界状态下有无夹带剂情况的分离因子,并回归出一个经验方程。结果证明,用此经验方程来预测添加夹带剂下SC-CO2-乙醇-水系统的汽液平衡较为满意,其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2.40%。  相似文献   

12.
用新研制的具有高抗结炭性能的负载型镍催化剂SYM-1,模拟工业用变温固定床,进行了CH4-H2O-CO2体系制取合成甲醇用合成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CH4-H2O-CO2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制得工业合成甲醇用的合成气。甲烷的转化率和产物CO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压力增大而下降。其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0℃;压力0.1~0.7MPa,甲烷空速500~1500h-1;原料配比CH4:H2O:CO2=1:(1.1~1.5):0.3。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汽-液交替循环高压测定装置,测定了CO2与环己烷在293.15、303.15和323.15K、0.5到0.9MPa压力下和CO2-异丁醇在323.15K、1到10MPa下的高压汽液相平衡数据。对所测数据用DDLC-SRK方程进行了关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碳酸乙烯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KI/PEG络合物作催化剂,研究了环氧乙烷与CO2反应制备碳酸乙烯酯的反应性能。首次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EG的作用,认为PEG400的效果最好,与冠醚相近,成本却大大降低。确定了ECC-1催化剂存在下碳酸乙烯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140℃,反应压力2.5—3.0MPa,ECC-1/EO(mol比)0.006—0.009。在上述工艺条件下,碳酸乙烯酯收率可达99%以上。催化剂活性随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研究首次发现,在两组份催化剂中加入适当第三组份,对催化剂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对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书锋  张平 《钻采工艺》1999,22(6):85-85
1 负压钻井地面设备改造安装与试压  A2井由7003井队(七千米设备)施工。井口装置组合为:套管头+69MPa单闸板防喷器+69MPa钻井四通+69MPa双闸板防喷器+34-5MPa环形喷器+14MPa旋转防喷器。旋转防喷器选用R.T.I.SEALTECH1823-3H型旋转防喷器,其性能为额定静压14MPa,动压10MPa,转速70r/min~100r/min,在工作中具有换胶心方便,过台肩钻具胶心损坏少等特点;阻流管汇使用SWACO节流系统,在安装时对闸门组进行改造;分离器使用一个钻井重力…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国内动态把CO_2转化成二甲醚和甲醇DuBoisJL等人(Chem.Lett,1992,1115~1118)介绍了COz加氢成甲醇及二甲醚。他们把传统的合成催化剂与1.7cm’丝光沸石(Ze-200h)结合起来,反应压力3MPa,温度240C,供料速...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不同酸性载体Al2O3,F-Al2O3,SiO2-Al2O3及Y分子筛负载的钯催化剂。在压力4.2MPa,温度260-300℃,重时空速4.0h^-1条件下用连续流动微反-色谱装置对催化剂进行了抗硫性能评价,模型反应物为甲苯-正己烷等体积混合液,含3000μg/g噻吩流。用吡啶吸附约外光谱法研究了催化剂酸性;用CO原位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活性金属Pd的电子性质。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相合成气制甲醇-异丁醇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涛  牛玉琴  钟炳 《天然气化工》1999,24(3):21-24,28
研究了固定床反应器中Zn-Cr、Cu-Zn-Cr催化剂在超临界条件下由合成气合成甲醇、异丁醇的催化性能。以正C11~C13烷的混合物为超临界介质,在反应温度360~410℃,合成气压力75MPa,进气空速1700~3000h-1、介质压力145~246MPa范围内,考察了温度、空速和介质压力对超临界相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升高,CO转化率增加,醇类选择性降低,异丁醇含量增加达最大值后降低,但反应温度对2种催化产物分布的影响不同;超临界相反应产物分布明显不同于气相反应,甲醇含量降低,异丁醇含量提高,乙醇等醇的含量也大幅度提高。在1700~3000h-1空速范围内,合成气空速增加,CO转化率降低,醇类选择性增大,异丁醇含量亦增加,提高空速,有利于异丁醇的形成;超临界介质压力的变化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很大,介质压力从临界压力以下变到临界压力以上,CO转化率和醇选择性均发生显著变化,在临界压力附近有突跃  相似文献   

19.
F-T合成铁催化剂羰基硫中毒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获得F-T合成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F-T合成Fe-Cu-K业催化剂COS中毒本征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所考察条件为:合成气中COS浓度分别为51、129和245ppm,空速为1800~2000hˉ1,温度为504~556K,压力为2.3lMPa,催化剂粒度为0.154~0.180mm。中毒过程催化活性模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且催化剂在合成气中低硫浓度时其失活速率快。并用XRD和TEM考察了催化剂表面硫的形貌。  相似文献   

20.
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的活性。以Cu-V-O催化剂为基础,添加第三金属组分后,得到活性较高的Cu-V-Mn-O催化剂。通过IR、BET、DTA和XRD等手段,研究了溶液pH值和焙烧温度对Cu-V-Mn-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酸的存在对催化剂活性不利,CU3V2O8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