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芍药苷(PAE)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月桂酸钠注射法建立TA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腔注射适量0.9%NaCl)、模型组(腹腔注射适量0.9%NaCl)、低剂量实验组(腹腔内注射5 mg·kg-1·d-1 PAE)、高剂量实验组(腹腔内注射20 mg·kg-1·d-1 PAE)、高剂量+激动药剂(腹腔注射20 mg·kg-1·d-1 PAE+尾静脉注射10 ng·mL-1·kg-1·d-1 740 Y-P)组。用磁珠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内皮素1(ET-1)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核因子(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辛伐他汀介导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AMPK/PGC-1α)通路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1.67 mg·kg-1多巴丝肼)、低剂量实验组(10 mg·kg-1辛伐他汀)、高剂量实验组(20 mg·kg-1辛伐他汀)、抑制药组(20 mg·kg-1辛伐他汀+0.25 mg·kg-1的AMPK抑制药BML-275),并选择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基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AMPK/PGC-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H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升阳益胃汤对肺癌大鼠免疫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60只大鼠采用气管内灌注致癌碘化油溶液法建立肺癌模型,并分为模型组、顺铂组(5 mg/kg)、升阳益胃汤组(14 g/kg)、磷酸肌醇3-激酶(PI3K)激活剂740 Y-P组(10 mg/kg)、升阳益胃汤+740 Y-P组(升阳益胃汤14 g/kg+740 Y-P 10 mg/kg),每组12只。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占比,计算CD4+/CD8+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取肺、脾和胸腺并称质量,计算肺、脾、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Western b...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苦杏仁苷对甲型流感病毒FM1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PM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0 TCID50 FM1)、苦杏仁苷低剂量组(100 TCID50 FM1+4.0 mg·mL-1苦杏仁苷)、苦杏仁苷中剂量组(100 TCID50 FM1+8.0 mg·mL-1苦杏仁苷)、苦杏仁苷高剂量组(100 TCID50 FM1+16.0 mg·mL-1苦杏仁苷)及740Y-P组(100 TCID50 FM1+16.0 mg·mL-1苦杏仁苷+50μmol·L-1的PI3K激活药740Y-P)。以噻唑蓝(MTT)法、Transwell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通透性、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苦杏仁苷低、中、高剂量组的白细胞介素-6(IL...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蒙花苷及其代谢产物(刺槐素、芹菜素、间苯三酚、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00 mg·kg-1水飞蓟素)、蒙花苷组(90 mg·kg-1蒙花苷)及其代谢产物给药组(40 mg·kg-1刺槐素、40 mg·kg-1芹菜素、20 mg·kg-1间苯三酚、20 mg·kg-1对羟基苯甲酸和20 mg·kg-1对羟基苯甲醛),每组8只;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600 mg·kg-1D-GalN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蒙花苷组、刺槐素组、芹菜素组、间苯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川陈皮素(NOB)对哮喘大鼠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卵清蛋白诱导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100,200和400 mg·kg-1·d-1 NOB)、对照组(灌胃5 mg·kg-1·d-1地塞米松)、模型组(灌胃等量0.9%NaCl),每组各10只;另选取10只正常大鼠为空白组(灌胃等量0.9%NaCl)。6组大鼠每天灌胃1次,连续10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C-Jun氨基端激酶(p-JNK)、C/EBP同源蛋白(CHOP)和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 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的血清IL-1β分别为(127.25±10.07),(74.32±4.53),(75.64±4.25),(152.33±10.23)和(56.43±3.12)p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黄芩素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对痤疮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耳郭皮内注射痤疮丙酸杆菌菌液制备复合痤疮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0.9%NaCl),模型组(痤疮模型大鼠灌胃0.9%NaCl),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痤疮模型大鼠分别灌胃25、50和100 mg·kg-1的黄芩素),阳性对照组(痤疮模型大鼠灌胃3.125 mg·kg-1异维A酸),每组10只。观察大鼠耳郭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炎症水平,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大鼠耳郭组织病理学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耳郭组织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处理后,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耳郭厚度分别为(0.42±0.05)、(0.75±0.10)、(0.49±0.05)和(0.50±0.05)mm,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别为(20.46±2.13)、(62.32±5.47)、(23.27±2.26)和(25.41±2.28)pg·mL-1,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分别为(11.38±1.2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中乌宁对庆大霉素(GM)诱导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肾功能改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GM 10 d以建立AKI模型后,连续给予中乌宁(2 mg·kg-1及4 mg·kg-1)15 d;观察体重、肾脏指数、尿量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中肌酐(CREA)、尿素氮(BUN)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乌宁2 mg·kg-1组大鼠肾脏指数、尿mALB明显降低(p<0.05,p<0.01)。中乌宁4 mg·kg-1组大鼠血清中BUN明显降低(p<0.05)。中乌宁2 mg·kg-1及4 mg·kg-1组大鼠血清KIM-1、NGAL含量显著减少(p<0.01)。中乌宁2 mg·kg-1组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对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0 mg·kg-1卡托普利)、低剂量实验组(30 mg·kg-1五味子乙素)、高剂量实验组(60 mg·kg-1五味子乙素),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以试剂盒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别为(78.42±4.32)%、(41.65±2.94)%、(59.76±5.35)%、(49.13±3.92)%和(67.04±3.00)%,肌酸激脢同工酶(CK-MB)含量分别为(33.95±2.68)、(100.51±3.92)、(48.27±3.70)、(70.34±2.93)和(49.13±3.67)U·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分别为(1.02±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苦杏仁苷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AMPK/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苦杏仁苷低剂量组(3 mg·kg-1)、苦杏仁苷高剂量组(10 mg·kg-1)、Compound C组(2.5 mg·kg-1 AMPK抑制药Compound C)、苦杏仁苷高剂量+Compound C组(10 mg·kg-1苦杏仁苷+2.5 mg·kg-1 Compound C),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连续喂养高脂高糖饲料+腹腔注射60 mg·kg-1 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进行DKD造模,造模成功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每天1次,持续给予8周,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0.9%NaCl。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酸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大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MDD)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方法 随机取12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NC组),其余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结合孤养模式造模,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Mod组)、Andro组(25 mg·kg-1·d-1)、Res组(30 mg·kg-1·d-1 IKK/IκBα/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Res)、Andro+Res组(25 mg·kg-1·d-1Andro+30mg·kg-1·d-1 Res),每组12只大鼠,Mod组和NC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平衡木实验评估大鼠行为;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活性;Western ...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究蛇床子素对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中Th1/Th2细胞比例失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滴鼻法构建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将6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Cuc组,蛇床子素组和蛇床子素+Cuc组,每组12只。Cuc组腹腔注射1 mg·kg-1 Cucurbitacin I,蛇床子素组给予80 mg·kg-1蛇床子素灌胃,蛇床子素+Cuc组给予80 mg·kg-1蛇床子素灌胃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1 Cucurbitacin I,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5%CMC-Na灌胃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4、IL-13水平;计算各组小鼠的胸腺、脾指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 APG)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将60只实验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 AN)模型,另取10只大鼠给予等体积溶媒作为空白对照组。将A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DEX组,剂量0.1 mg·kg-1·d-1)、APG低剂量组(APL组,剂量50 mg·kg-1·d-1)、APG中剂量组(APM组,剂量100 mg·kg-1·d-1)、APG高剂量组(APH组,剂量200 mg·kg-1·d-1),每组10只。DEX及APG给药组均每日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步灌胃APG溶剂,即0.5%CMC-Na溶液,疗程60 d。测量24 h尿蛋白总量(PRO)及血清肾功能、肝功能等监测指标;HE染色法对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标记肾脏组织的CD68蛋白,检测巨噬细胞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N-9,10-蒽醌-2-甲酰基苯丙氨酸(NAY)对尿酸钠(MSU)所致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NAY低(20 mg·kg-1)、中(40 mg·kg-1)、高剂量组(80 mg·kg-1)、秋水仙碱组(0.8 mg·kg-1)和别嘌呤醇组(10 mg·kg-1),通过关节腔内注射MSU晶体建立大鼠急性GA模型,各组灌胃给药5 d,给药第3天造模。将原代培养的大鼠腹部巨噬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NAY组、MCC950组和联合给药组。软尺测量大鼠踝关节周长并计算大鼠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血清尿酸(UA)、肌酐(CRE)和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血清、关节滑膜和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并检测各组关节滑膜和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8,TRPM8)通道激活剂薄荷醇(menthol)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MCT组、MCT+menthol(1 mg·kg-1·d-1)治疗组、MCT+menthol(2 mg·kg-1·d-1)治疗组、MCT+menthol(5 mg·kg-1·d-1)治疗组、MCT+menthol(10 mg·kg-1·d-1)治疗组。腹腔注射MCT(50 mg·kg-1)构建PAH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menthol灌胃治疗,持续2周。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肺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胡黄连苷Ⅱ(PicrosideⅡ,PⅡ)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对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SCI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组(CT组)、SCI模型组(SCI组)、PⅡ低剂量组(PⅡL组,5 mg·kg-1·d-1)、PⅡ高剂量组(PⅡH组,20 mg·kg-1·d-1)和PⅡ高剂量+PKA抑制剂组(PⅡH+H-89组,20 mg·kg-1·d-1 PⅡ+5 mg·kg-1·d-1),每组18只。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SCI大鼠运动功能,HE染色评价脊髓组织病理学特征,劳克坚牢蓝(LFB)染色观察脱髓鞘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表达,ELISA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环腺苷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马齿苋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提取马齿苋多糖,配置浓度为10 mg·mL-1马齿苋多糖溶液。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10和40 mg·kg-1·d-1马齿苋多糖溶液,阳性对照组灌胃2 mg·kg-1·d-1地塞米松,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灌胃7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 mg·kg-1 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24 h后眼眶取血及肺组织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罗格双胍(RZM)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降糖机制。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一次性腹腔注射35 mg·kg-1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作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建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罗格列酮0.8 mg·kg-1+二甲双胍0.4 mg·kg-1)、RZM低剂量组(0.4 mg·kg-1)和RZM高剂量组(1.2 mg·kg-1),每组5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6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肝和肾组织重量,计算肝指数和肾指数。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和胰腺组织中AMPK、p-AMPK及TXNIP蛋白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肝和胰腺组织中的TXNIP mRNA表达,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肝糖原和胰腺胰岛素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通过抑制脊髓背角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对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及低(n=20)、高剂量实验组(n=20)。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实验组大鼠均用手术在特定椎节(L5-6)左侧建立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模型。造模后,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于L_5根周注射20,30 mg·kg-1·d-1蛇床子素,模型组与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7 d。用Up-Down法检测各组大鼠50%机械性撤足痛阈值(MWT);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变化;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脊髓背角磷酸化ERK(p-ERK)与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与低、高剂量实验组大鼠术后7 d时的50%MWT分别为24.31±1.79,10.12±1.36,17.33±2.15和26.96±3.11,各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4±0.07,0.95±0.05,0.33±0.12和0.25±0.10,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0.11,0.93±0.07,0.69±0.14和0.47±0.09。各组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蛇床子素可改善髓核致炎神经根痛大鼠的痛敏程度,抑制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ERK/MAPK通路的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