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部队训练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408名高原地区官兵的衔职、兵龄、年龄、训练伤情况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受伤率。结果训练伤发生率为16.2%。衔职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义务兵。兵源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农村组。训练程度中,训练程度繁重组训练伤比例远大于正常组。海拔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4000m组。文化程度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大学组。工作压力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一般组。睡眠效果中,训练伤构成比最多的为一般组。除训练伤中训练程度的组内有差异外,其余组的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另外,高原官兵训练前对场地进行危险排查的占总人数的87.2%,训练前进行热身活动的占94.6%,训练前带训干部会做标准示范的占86.0%,每月会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占74.9%,定期组织卫生方面的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活动的占76.5%,健康教育内容是官兵所感兴趣的占92.0%。结论通过克服对高原的恐惧心理、遵循训练原则、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干预,可有效降低驻高原部队官兵的受伤率,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官兵在进行体能训练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体能训练伤时有发生。认真分析和研究体能训练伤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训练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效果、促进受训官兵的体能技能养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下面就体能训练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参训官兵对于任何训练科目都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将其作为训练行为的先导;而时刻保持强烈的安全意识,则会在思想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牢固树立"训练一分钟,  相似文献   

3.
<正>部队官兵在训练时经常容易出现训练伤。训练伤是指由军事训练所导致的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部队专业训练展开之际,训练难度和强度渐渐增大,容易引发软组织、骨关节等器官损伤,而减少训练伤重在预防,只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伤防护机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伤。  相似文献   

4.
<正>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简称军训伤。其中,骨与关节伤是基层部队所常见的训练伤,多属于中度损伤,对官兵身心健康、部队战备训练造成负面的影响。为了给部队防治训练伤,开展科学训练提供依据,笔者收集整理某部医院2015-01至2018-12因训练导致骨关节损伤住院官兵资料,分析其住院情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32122部队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强军目标,坚持战斗力标准,把训练伤防治作为维护官兵身心健康、生成提升部队战斗力重要保障,积极探索训练伤防治规律,不断创新防护手段,形成了一整套管用实在的训练伤防护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参训官兵训练伤病发生率,确保了训练任务圆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提高打赢能力,我军大力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训练热情空前高涨,但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在增加训练难度、严格训练标准的情况下,如何科学组织训练、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是当前军队卫勤系统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该文就目前基层部队官兵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部队军事训练伤防治研究提供参...  相似文献   

7.
军事训练伤是指在军事训练的过程中,由训练强度、内容、方法、环境等因素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发生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者病理改变的一系列损伤。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指导部队官兵科学施训,防止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减少训练减员,提高训练质量,对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介绍几种较常见军事训练伤及其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8.
正军事训练伤是指在军事训练的过程中,由训练强度、内容、方法、环境等因素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发生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者病理改变的一系列损伤。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指导部队官兵科学施训,防止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减少训练减员,提高训练质量,对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介绍几种较常见军事训练伤及其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写在前面】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持续推进,训练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组训不科学、缺乏专业防控手段等,导致官兵训练伤高发问题逐渐凸显。据全军设立的训练伤监测点数据表明,目前我军训练伤发生率达到25%~30%,某些重点作战部队训练伤发生率超过30%,全军因训练伤致残人数占评残总人数的75%~80%,对战斗力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军事训练是提高和保持官兵技战术水平,增强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而训练伤是影响参训人员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强军目标的指引下,全军各部队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实战化训练。如何在训练中  相似文献   

10.
<正>投弹训练伤是发生率甚高的一种训练伤,严重影响了官兵身体健康和训练质量效益。为使基层官兵科学掌握投弹训练的动作规范,减少投弹训练伤发生,下面我们将有关防治常识与战友们共享。造成投弹骨折的力学原理投弹骨折一般是由投弹姿势错误造成的。错误的投弹姿势产生的力学原理是投弹时没有转肩翻肘,上臂绕体侧运动位置较低,处于外展位时,肘关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扎实有效地抓好以防治训练伤为重点的训练卫勤保障,对于保证军事训练质量和效果、保护广大官兵的爱军习武热情、维护官兵身心健康、提高训练水平、巩固战斗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防训练伤。  相似文献   

12.
浅谈擒敌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健康 《武警医学》1998,9(1):33-34
浅谈擒敌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门诊部徐建康(上海201103)关键词军事医学,训练伤,预防擒敌倒功训练已成为武警官兵主要的基础训练科目之一。近年来,随着参训人员的增多,训练难度和强度的加大,倒功训练伤也随之增多。特别是致残率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大纲的实施,军事训练强度高、耐力久、速度快的要求,使官兵在集中训练中出现了大量的训练伤病。在对训练伤诊治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病因,查找症结后,对于训练伤防治中的柔韧性肌肉训练,有了几点看法:柔韧性肌肉训练认识存在不足。参训官兵一般都以"速度快,力量大,跑得远"为目标,从而片面地侧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武警官兵军事训练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莉  成伟栋  范丽琼 《武警医学》2005,16(3):230-232
军事训练伤一直是困扰部队训练的难题 ,其解决与否直接影响部队训练任务的安排与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武警部队日常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非常大 ,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较高。为此 ,作者分析总结了广州地区武警官兵训练伤的基本特点以及导致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1 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地区武警官兵 1 1 3人 ,年龄 1 8~ 2 5岁。设计训练伤调查表 ,对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1 3张 ,收回有效问卷 1 1 0张。有效率为 99%。2 调查结果2 .1 军事训练伤的现状 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15.
饶南  孙金海  胡建 《武警医学》2017,28(12):1240-1242
 目的 调查武警官兵军事训练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警某部534名官兵进行调查,按照是否发生军事训练伤分为受伤组(观察组)195例和未受伤组(对照组)33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军事训练伤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担负的任务、家庭所在地、训练自我评估、军事训练量、训练时的注意力、训练前的热身活动、训练后的整理活动、对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训练过程中的防护措施、训练计划的合理性、是否按纲施训、训练场地和训练鞋等对是否发生军事训练伤的影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负的任务、家庭所在地、训练自我评估、训练后整理活动、对内容掌握程度、训练计划合理性和训练场地适宜性为发生军事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担负的任务、家庭所在地、训练自我评估、训练后整理活动、对内容掌握程度、训练计划合理性和训练场地适宜性为发生军事训练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干预,减少甚至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军事训练伤是部队军事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到部队开展军事训练进程和官兵军事素质的提高。而军事训练考核期间是训练伤的集中高发期。调查发现,军事训练考核期间的训练伤主要以骨关节肌肉损伤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的肌肉拉伤损伤等。其致伤原因主要是过分强调了训练成绩的提高,忽视了科学施训,突击式加大训练力度、训练强度;反复从事同一课目训练,  相似文献   

17.
杨传海  王军 《人民军医》2014,(2):174-174
军事训练作为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军事训练伤损害官兵健康,影响训练和战备。减少军事训练伤,预防是关键,应重点做好“两加强”和“两重视”。  相似文献   

18.
部队官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训练强度很大,科学施训尤为重要。训练前后的热身和放松运动能有效地降低训练伤的发生、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需要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昌林  余占洪 《人民军医》2006,49(8):441-443
目的:调查渡海400m障碍训练伤伤情分布情况,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度参加渡海障碍训练官兵7129例进行伤情调查,并分析训练伤类型分布、时间段分布、人群分布。结果:全年发生训练伤1091例,总发生率15.3%,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渡海障碍训练伤548例,占全部训练伤的50.2%;军龄〈1年的发生率12.7%,显著高于军龄〉1年的4.9%。结论:严格执行“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对提高官兵身体素质,降低训练伤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