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言人人殊,这正说明了"风骨"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已被激活成具有无穷再诠释的理论空间.笔者认为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鲜明爽朗,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之文辞."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健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的特征是内蕴为"气",外显为"力".刘勰的审美理想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历来对它的解释可谓是莫衷一是。在本文中,笔者在对关于它的一些重要的说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它产生的哲学根基——气化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
<风骨>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历来被重视的一篇,但"风骨"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共识.笔者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言人人殊,这正说明了“风骨”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已被激活成具有无穷再诠释的理论空间。笔者认为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鲜明爽朗,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之文辞。“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健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的特征是内蕴为“气”,外显为“力”。刘勰的审美理想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风"与"骨"都是强调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志内容的充实与饱满,"风"是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思想以及融合于其中的作家的生命精神而言的,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感染力量;而"骨"则是就静态的篇章而言,它所强调的是精炼的文辞中所包含着的充实饱满的事义内容,刘勰"风骨论"体现出了儒家"充实之谓美"的人格观与"辞尚体要"的文辞观.  相似文献   

6.
风骨论不仅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批评概念而且是一种审美观念。刘勰从儒家文化传统吸收理性思考,从玄学道家思想中汲取玄学化的审美标准以此来建构风骨理论,因而他的风骨论是一个迥异于前的审美概念,同时和全书原道宗经的儒家文化传统和谐统一。本文试图从玄儒两个方面来阐释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并没有确切地给出“风骨”的定义,而是从“风骨”与“风”、“骨”的关系,以及“风骨”与“气”、“力”、“采”的关系中阐明了“风骨”的特质。本文认为对“风骨”这样有鲜活生命力的古文论术语,不能简单地以逻辑归纳的方式去定义,只能对其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8.
刘勰所做的两个梦是他写作《文心雕龙》的重要缘起。在古代梦文化中,按照梦的发生将梦分为“想梦”和“因梦”两类,对梦的解释则有直、转、反三种方式;从梦的发生、梦的解释两个方面入手,把刘勰的梦放到古代梦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具体考察,就能充分认识到刘勰撰写《文心雕龙》时,梦境所赋予他的巨大信心。  相似文献   

9.
对刘勰所用"风骨"一词的含义,后世众说纷纭,歧见甚大。现今学界对其整体风貌有渐趋一致的认识。多认为那是一种雄健峻爽、真力弥漫、刚健挺特的美学风貌。但若细绎刘勰所提到的具有风骨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所说的"风骨",应主要是指作家的精神活力贯注于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富有气势和生机的文章风貌。文风刚健者固然有"风骨",那些称不上刚健,却柔而不靡、充满生气者也具有"风骨"。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中“乐府”一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乐府”这一诗体的论文。作者从儒家的乐教观出发,从声、辞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南朝宋以前的乐府音乐。对秦、汉、魏、晋的乐章包括庙堂仪式音乐及采自民间的乐曲和歌诗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批评虽然过于严苛,但其研究乐府的开山之功还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1.
"风骨"是近年来学者研究最多的一个诗学名词,但大多着眼于它的含义,文章从它的情感依附体对其进行探讨,试图找出研究它的新视角.作者认为"悲情"是风骨精神得以显现的一个关键的情感基调,"悲情"是"风骨"精神的情感依附体.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悲情"的文化根源--儒家对刚强中正人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象喻性和译本本身所表征的特定文化诗学意义,使得《文心雕龙》四个英译本需要一个包容更多文化因子的比较模式。阐释学比较模式,通过对文化的聚焦,对译者文化立场和文化角色的确定,使译者策略背后的文化因子得到更强有力的解释。该文进一步对四位译者"风"、"骨"单字和含术语双字的文化传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从归化与异化、统一与多变、再生与变异三个方面证明阐释比较模式是适用于该译本比较的理想模式,从而对其他含术语古籍的英译比较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文化主题之一,也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兴旺的一项长久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民族精神培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以现代公民意识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为重要的依托,通过因地制宜、丰富多样及春风化雨的方式,来求得自觉自愿及潜移默化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方言中"中"有"成、行、好"的意思,本文疏理了"中"的几个义项,讨论了河南方言用"中"表示"成、行、好"的文化内涵.其中牵涉到中庸心理、对称的审美观、封闭心理等.这一研究折射出文化心理对语言的影响,反映出方言词可以揭示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为道"和"为学"的内涵及其关系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使人成为具有内圣外王人格的圣人,而<老子>的哲学是极高明,但还不够"道中庸".在这个前见的影响下,冯友兰在几次诠释中,始终认为"为道"和"为学"是相互对立的或互不相干的.但是,深入研究文本可以发现,"损"、"益"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对立的关系,二者是"道"的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或者说作用,二者的互动共同完成了"道"的展现.因此,"为道"和"为学"也是互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16.
川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具个体性的文化系统,兼具地域之灵气和文化的独立性。姜文的《让子弹飞》并非一部充满浓郁四川地域色彩的电影,却意外地与川渝文化精神契合,体现了一种文化涵养的耐心和文化扩张的野心。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基于原创文学脚本,既坚持作者性,又高扬商业智慧的类型电影操作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三平"精神不仅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而且也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本性的概括。因为"三平"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所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一致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都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两者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