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晶晶 《地球》2012,(7):68-69
6月30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在诸城市召开诸城恐龙化石保护专家咨询会。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的几十位专家委员,以及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潍坊市国土资源局、诸城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咨询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2.
李敦景 《地球》2011,(11):40-43
山东诸城地区有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经过三次恐龙化石普查与发掘,发现恐龙化石点数十处,产出恐龙化石若干,其中鸭嘴龙类化石数量最多,并装架起数具鸭嘴龙骨架,“巨型山东龙”和“巨大诸城龙”已被誉为世界之最;其次还产出了许多其它类型的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1,(4):172-175
1973年,在朝阳大地上,发现了第一块恐龙化石;1987年,这里发现了鸟类化石。从此,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化石宝库开启大门。到目前为止,朝阳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距今约1.5-1.2亿年)的所有生物门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阳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优势。尤其是朝阳的文物古迹,不但以源流长、分布广、类型多、价值大而成为本地悠久历史的标志,而且为中华民族源流及其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国起 《地球》2012,(3):9-10
最新的考古研究发现1.9亿年前的"恐龙育儿所"中含有34()枚恐龙蛋,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恐龙巢穴。这个远占恐龙巢挖掘地点位  相似文献   

5.
朱兴宇摄影 《地球》2009,(6):F0004-F0004
重庆綦江木化石一恐龙足协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市綦江县境内,公园主要由木化石、老瀛山、古剑山三个景区组成,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公园以典型、希有、珍贵的木化石群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湖泊沉积物中的枝角类微化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时期水体中的枝角类种群动态,从而具有重要的环境指示意义.通过对太湖(马山附近)沉积物中枝角类微化石的初步研究,尝试反演了所研究湖区近百年来水体环境的演化过程.并对枝角类种群动态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沉积物中共鉴定出10属14种枝角类,其中象鼻溞属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平均值高达95.4%尖额潘属次之为4.2%;盘肠潘属以及其他枝角类不到1%.研究结果显示,随沉积深度自下而上变化,喜好富营养水体环境的B.longtrostris cornuta和A.rectangula的丰度逐渐增加,而偏贫-中营养环境的A.intrmedia的丰度则逐渐下降,表明水体营养水平处于逐渐上升的过程,其中表层3cm以上枝角类绝对丰度的急剧下降和A.intermedia 的完全消失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水体急剧富营养化;另外枝角类敞水区种类与沿岸带种类的数量比(肌)随沉积深度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湖水深,水面积的变化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前,自然环境条件为影响枝角类种群动态的主控因素,此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最终成为枝角类种群动态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渤海庙岛黄土中微体化石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量研究了庙岛黄土剖面中的微体化石,其中腹足类是原地生活的陆生动物,而所有底栖有孔虫、介形虫、双壳类和海胆刺都是在冰期时被流行的冬季风从渤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搬运来;浮游有孔虫很可能源于黄海和东海北部,由南风吹来。海相微体化石丰度和分异度在黄土剖面自下而上显著减少,表明海相化石的搬运主要发生在海退的早期。  相似文献   

8.
陈树清 《地球》2019,(7):86-87
山东省上白垩统王氏群地层发育,地层中蕴含了丰富的以恐龙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自1964年以来,诸城地区(主要化石地点包括库沟恐龙涧和臧家庄,两地相距仅2公里左右)的王氏群地层就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包括鸭嘴龙类、角龙类、蜥脚类和暴龙类等,以及龟类。除了诸城地区之外,莱阳地区的王氏群地层中也发现了丰富的鸭嘴龙类、兽脚类等恐龙骨骼化石,以及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古生物化石大国和恐龙王国,是迄今发现恐龙化石种类最多的国家。在四川、云南等近20个省(区、市)都发现有大量的恐龙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分布非常广泛。2021年新年伊始,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派出的专家组现场鉴定确认,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村发现了大规模晚白聖世恐龙足迹群。  相似文献   

10.
庄寿强 《地球》2009,(4):28-29
地质旅游和旅游地质虽然密切相关,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者曾发表了有关地质旅游的多篇文章进行讨论其实,旅游地质的核心是地质,所以其基本单位是各种类型的地质点,由此,人们开展了旅游地质工作,并建立了众多的地质公园;而地质旅游的基本单位则应该是各种类型的景点,但由于传统观念理解的偏差,至今国内尚未见有这样的地质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210pb方法对亚北极白令海B2~9岩芯样进行定年,获得分辨率以10年等级变化的100来年(1890~1999年)连续海洋沉积环境序列.该岩芯样检出众多的分子化石,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脂肪酸和甾醇等.利用这些精细分子C27,C28,C29甾醇及分子组合特征Pr/Ph,Ph+22/∑C-21,CPI,C18:2/C18:0并结合有机碳含量变化,重建100年以来亚北极海洋环境变化史.结果表明过去的100年以来北极经历了两次较强的气候变暖事件(7.5~5.5 cm和3.0~0.0 cm,对应时间段约1920~1950,1980~1999年),随之陆源物质减少,海洋自生源增长而沉积环境呈氧化状态.还经历了两次短暂的降温事件(8.0 cm和4.0~3.0 cm,对应时间段1910和1970~1980年),随之陆源物质增加,海洋自生源相应减少,沉积环境呈弱还原状态.同时揭示了这两种冷与暖变化过程与北极区域性和全球性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韩松 《地球》2012,(11):74-75
作为国家级的地学类博物馆,近十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古昆虫学研究、木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学等三个研究方向,发现了中国石炭纪个体最大的昆虫化石,首次发现许多化石木科,在宁夏、甘肃、河南、山东等地的古脊椎动物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首先在古昆虫学研究方面,开展了石炭纪蜻蜓目和蜚蠊目昆虫化石的研究,发现了(复原后翅展可达40cm)和最早的蜚蠊化石,对有翅昆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4,(4):23-23
根据研究的不同对象,古生物学分为古植物学和古动物学两大分支。随着近代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科学研究的深化.古植物学分出了古孢粉学和古藻类学.古动物学分出了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既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古脊椎动物学的分支学科,根据个体微小的动植物化石或大生物体微小部分的研究,又形成了微体古生物的分支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南阳西峡盆地含恐龙蛋化石的阳域—丹水剖面的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研究表明,该陆相沉积地层的特征剩磁载体以赤铁矿与磁铁矿为主,特征剩磁通过了倒转检验,表明其很可能为岩石形成时期获得的原生剩磁.结合该剖面古生物资料,磁性地层学结果表明,剖面上部2973~3023 m处年代为83~79 Ma;该剖面蛋化石所在最高层位年龄不晚于83 Ma,暗示该地区大型爬行动物的绝灭可能与西峡地区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有关.此外,自晚白垩世以来,该剖面所处位置相对华北和华南地块发生了约18°的顺时针旋转,可能由该地区的局部构造活动引起.  相似文献   

15.
详细讨论了中国真马化石及其相关的其它Equus化石的起源和系统演化 ,建立了包括全部中国真马化石在内的进化辐射图谱和时代分布序列 ,并纠正了早期中国真马研究中的一些错误 .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从兰州九洲台全新世古土壤(S0 )、马兰黄土(L1)和离石黄土顶部的S1等黄土-古土壤系列中检测出种类众多的异地源和原地源分子化石, 这两类分子化石的共存与黄土的风成成因有关, 而只有其中的原地分子才对研究区古植被的恢复有意义. 在引进了一种评估异地源贡献的方法以后, 计算出来的原地源正构烷烃分布反映了研究区从末次间冰期以来发育了草原植被的景观, 其中全新世最暖期可能还有一定的木本植物, 末次冰期可能出现荒漠(草原)植被. 这些研究结果与新近报道的植物硅酸体资料吻合, 为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塬面上有关古植被景观的争议提供了新的分子化石方面的证据. 黄土地层的工作也揭示了在分子地层学的工作中, 要考虑异源分子化石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洛川黄土剖面S4古土壤及相邻黄土层分子化石与植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对洛川剖面S4古土壤及相邻L5, L4部分黄土样品的分子化石进行连续检测, 获得包括正构烷烃、正烷基-2-酮和类异戊二烯等丰富的类脂物分子, 结合剖面高密度样品室内磁化率和粒度的测定结果, 讨论了这一时期的古环境和古植被演化历史. 依据正构烷烃与磁化率和粒度的相关性, 结合CPI指标认为黄土-古土壤样品中的分子化石虽然受异地源有机质的可能影响, 但它们的相关性证明源自样品中的分子化石真实地反映了黄土-古土壤形成时期的植被状况. 正构烷烃平均碳链长度(ACL)与磁化率和粒度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 在气候环境由冷干向暖湿变化时表现为较好的同步性; 但在环境恶化过程中ACL记录则相对滞后. 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及比值参数揭示: 在黄土沉积L5向古土壤S4过渡过程中以C29为主峰, 显示以木本输入为优势; 在古土壤S4发育时期, 以C31为主峰, 显示草本比例相对增大、木本比例相对减小, 具明显的草本输入优势. 正构烷烃分析结果揭示: 洛川剖面S4古土壤形成过程中以草本植被为主, 没有发育典型的树林植被.  相似文献   

18.
昝淑芹 《地球》2021,(2):25-31
曾经有一种海洋生物,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古生代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留下自己的印迹,成为古海洋中存活最久的生物。它有什么特殊的结构,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支撑自己跨越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直至二叠纪灭绝。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一古老、神秘的远古海洋生物——三叶虫。  相似文献   

19.
尹超  张育萍 《地球》2014,(2):109-110
在中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河畔,有一个古老而又宁静的小县——嘉荫县。这里是我国东北麦豆的主产区之一,也是集“山奇、林茂、水秀、潭幽”于一体的世外桃源。然而就是这个边陲小镇,它在中国恐龙研究的历史上怕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故事。它既见证着中国第一条恐龙的出土,也记录着恐龙时代结束时那悲壮和凄凉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张泓 《地球》2010,(3):50-53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带羽毛恐龙化石——“中华龙鸟”,为何被世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1.25亿年前盛开在辽西大地世界上最旱的第一朵花——“辽宁吉果”,是如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绚丽绽放的?由国土资源部、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地质博物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辽宁省世博办共同承办的以“中华龙鸟飞进世博会”为主题内容的中国古生物化石精品展,向世人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