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老年性便秘病机为中阳亏虚、肾气不足,治疗应以升阳固本为法,具体方法为升阳降浊,益气通幽;益肾固本,调理阴阳;调护得宜,病不得复。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高辉远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有山  王发渭 《中医杂志》1994,35(5):268-269
1 扶正固本,健脾益肾《素问》云“肾病者,腹大胫肿”。《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明确指出了水肿与脾肾关系密切。高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体会到,以扶正固本、健脾益肾为纲是治疗慢性肾炎取得疗效的关键,用药常以温而不燥、补而不腻、补不碍邪为原则。补肾药常选用肉苁蓉、仙灵脾、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子、冬虫夏草等。补脾药多选用太子参、生黄芪、山药、白术、茯苓、苡仁等。  相似文献   

3.
谢昌仁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张钟爱 《吉林中医药》2010,30(7):572-573
谢昌仁临床多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泄泻,认为其临证要点在于久泻脾虚,肝木偏旺,立祛风胜湿、升阳益胃、调和肝脾、补脾益肾治则。在临床运用中,谢老多强调风药是治疗慢性泄泻之要药,用药宜寒温并用,取三炭合用治疗大便黏液等。  相似文献   

4.
从风药主散,宣肺疏风;风药主行,祛风胜湿;风药能发,散火解郁;风药走窜,搜风活血;风药升阳,健脾益肾等角度研究、探讨风药在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应用,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震  黄飞  李秋贵 《中医杂志》2011,52(24):2153-2154
介绍米逸颖治疗肿瘤经验:①谨守病机,审因论治,善用大方;②中西结合,减毒增效,善用古方,巧用对药;③重视固本,强调固本以补脾、肾二脏为主,补肝者兼以益肾,滋水以涵木;④辨证灵活,活用成方,小方合成大方.  相似文献   

6.
李磊  丁立钧  王燕  冯雯雯 《光明中医》2013,28(9):1843-1845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汤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干预。方法以益肾固本汤配合西药治疗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并用单纯西药治疗22例作为对照,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肾阳虚症状积分变化、骨密度值、血Ca、ALP、骨痛的变化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固本汤治疗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益肾固本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益肾固本组19例,用益肾固本汤剂治疗。对照组用固本咳喘片(通州中药厂生产),观察临床症状、感冒次数、肺功能、白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对临床症状、感冒次数、肺功能、白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比较,益肾固本法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肾固本法对COPD缓解期患者具有防治作用,对减缓COPD进展速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9)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汤(熟地,山茱萸,山药,女贞子,旱莲草,车前子,茯苓,泽泻,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金樱子,芡实,怀牛膝,杜仲,制首乌,黄芪,丹参)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病例随机分为益肾固本汤组(中药组),针刺风池、肝俞、肾俞等穴位组(针灸组)和口服益肾固本汤同时给予针灸组(针药组)各45例。各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 Alb)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指标及血压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下降(P0.05),24 h蛋白定量、BUN、α1-MG、m Alb和Sc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中药组、针灸组的生化指标改善有更明显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针灸组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固本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静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诊治时根据其病因病机特点,而立"补脾益肾升阳"为治疗大法,并将补脾益肾升阳中药治疗贯穿于病程的始末,辨证施法,随证用药,收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立易  苏玉梅  尤俊文  潘丽  王燕 《陕西中医》2005,26(10):1021-1022
目的总结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方法用升阳益肾调经汤加减(丹参、仙茅、仙灵脾、香附、当归、川断、厚朴、升麻、葛根、柴胡等)。结果临床治愈78例。结论选用升阳益肾法,通过升清阳之功,使肾气升发,提高壮肾助孕之效。  相似文献   

11.
胡珂治疗脾虚阴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多从脾胃不足、气虚不升、阴火上冲、灼肉腐肌等方面入手,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升阳、健脾固本。  相似文献   

12.
固本益肾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固本益肾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每组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贞芪扶正胶囊组(12.5 g.kg-1)、固本益肾胶囊高剂量组(4.5 g.kg-1)、固本益肾胶囊低剂量组(1.5 g.kg-1)。通过测定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碳粒廓清吞噬指数(K)及校正吞噬指数(α)、血清溶血素水平、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反映固本益肾胶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固本益肾胶囊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升高碳粒廓清吞噬指数(P<0.01)及校正吞噬指数(P<0.05);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及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P<0.01或P<0.05)。结论:固本益肾胶囊对小鼠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外伤辨》为李杲的一部专著。全书40余方中就有16方运用了升麻,可见李氏临证运用升麻的灵活性。今就《内外伤辨》的配方用药,分析升麻在其中的用法如下: 一、升阳发气 升麻为风药,性升散,李氏在《内外伤辨》中多以升麻并柴胡、羌活、防风等风药,再合人参、黄芪等甘温之品,以升发脾胃阳气,从而达到升阳泻火、升阳顺气、升阳补气等功能。 (一)升阳泻火 李氏认为:“阳气下陷,则阴火上乘”,所以治疗上常主张“益元气”,从而使阳气上升,而阴火自降,达到升阳泻火的目的。升阳散火汤、补中益气汤中皆是取升麻合柴胡引甘温之清气上升,再并人参等药从而使元气健旺,阳气升腾而阴火自散。  相似文献   

14.
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治祥  刘建荣 《陕西中医》2001,22(8):451-452
目的 :观察益气升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固本振心汤(黄芪、人参、当归、鹿角胶、桂枝等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0例 ,同时以心宝丸1 5例为对照观察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0 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 :益气升阳法有提高心率、增强心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而致脑髓空虚,基本病因为肾虚髓空,临床治疗以益肾生髓为基本原则。综述扶正固本经典方玉屏风散的中医理论基础及现代生物学研究,探讨其从补肾填精、补益心脾、化痰逐瘀等多环节防治老年痴呆症的可行性,为经典方的深度开发、老药新用以及中药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每日4次,每次1包.治疗组给予服用益肾固本降浊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4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SCr、BUN、CCr、血浆内皮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显,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益肾固本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林洪生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与科研工作40余年,提出了“固本清源”的肿瘤防治理论,重视肿瘤的阶段化规范化论治。林教授认为早期肺癌术后患者正气亏虚,癌毒未尽,治疗当以固本清源为法,以益气养阴、解毒抗癌为主要治则,佐以养血活血、健脾益肾等治法,临证加减,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8.
“哮儿虚寒”理论诊治小儿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哮儿虚寒"理论指导诊治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均有肺脾气虚表现,且均有面色、山根、气池、鼻膜色泽改变,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以该理论指导立法,拟益肾升阳方治疗,并与30例对照组(培土生金法)相比较,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益肾升阳方治疗哮喘和鼻炎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面色、山根、气池、鼻膜色泽"在治疗前后出现有意义的改变。结论:用"哮儿虚寒"理论诊治本病能提高疗效,"面色、山根、气池、鼻膜色泽"可作为"虚寒特异质"的望诊特色指标,有助于临床辨证使用益肾升阳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肾固本膏方对肾阳虚哮喘模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益肾固本膏方改善肾阳虚哮喘患者肾阳虚状态的具体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肾阳虚哮喘模型组、益肾固本膏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Al(OH)3及吸入卵蛋白制备肾阳虚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及其体质量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中ACTH、CORT的含量。结果肾阳虚哮喘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 0.05)。益肾固本膏方各剂量组ACTH及CORT含量均比肾阳虚哮喘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1)。结论肾阳虚哮喘模型大鼠HPA轴功能低下,益肾固本膏方能拮抗肾阳虚哮喘HPA功能之低下,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肾虚"的病理状态,增加内源性皮质酮含量,减少其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东垣论病,以“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为基本论点,病理关键在脾胃虚弱、阳气不升,故确立了“补中升阳”的治疗大法。补中升阳,主要用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甘温补中,升麻、柴胡、葛根、羌活等风药升阳,其次是针灸,其目的在调整脾胃、平衡升降。另在摄生、食药宜忌等方面也重视顾护脾胃,注重阳气升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