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病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1)处方数据库的建立:以Epidata数据库平台为基础,建立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录入模板,将29张处方89诊次录入到Epidata数据库平台,形成病历数据库。2)数据挖掘方法:单味药采用频次统计法,药对之间的关联使用无尺度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杨子谦共用中药130味,其中以当归、白芍为核心药物,且配伍频次最高。结论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经验丰富,具有益气、活血、补血、理气的辨证用药特点,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临床各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学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历代医家对头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治疗头痛的方剂可以直接体现医家们治疗头痛经验,为此,本研究拟据清代医家治疗头痛的方剂来探索清代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名医组方用药规律整理研究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中药复方进行整体性治疗 ,是中医学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也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对中药复方进行研究 ,尤其是对名老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所用的方剂进行研究 ,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 ,提高临床疗效 ,创制中药新药和推动中药产业科技进步 ,促进学科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方剂的研究都是从中药配伍着手。中药复方的最大特点是多种药物的相互配伍 ,达到优化组合的药物整体 ,发挥复方治疗的整合调节作用。因此 ,复方配伍理论是中药组方法则的核心。中药配伍是指两味或两味以上的中药配合应用 ,一个或更多的配伍有规律的搭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搜集医案,分析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将《中华医典》收集的医案方剂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借助其数据挖掘功能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功效归经分布,药物的关联及聚类规则。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处方316个,共计363个药物,使用频次3 303次,药物频次≥30次的药味有27个,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酸枣仁、茯神、半夏、茯苓、首乌藤。四气分布以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功效主要集中于宁心,其次为养血安神、清热凉血。归经以肺、心、脾经为主。排名前3位关联药物组合位“首乌藤,茯神”、“茯神,酸枣仁”、“酸枣仁、龙眼肉”。对频次前20位的药味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清代医家治疗不寐以滋阴宁心安神为本,兼顾清热、化痰、理气,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5.
1.1 寒热 寒凝血瘀:临床主要是以温经汤和生化汤加减治疗。陈宽厚等运用温经活血汤(当归6g,丹参、红花各3g,桂枝、干姜各6g,吴茱萸3g,茯苓6g,人参3g,黄芪6g)及肝素钠软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陈平拉’用温经汤治疗宫寒血瘀型不孕90例,有效81例,占90%。怀孕22例,占24.44%;无效9例,占10%。张莉莉等温经汤加减(党参6~9g,当归9g,川芎6—9g,芍药6g,吴茱萸9g,牡丹皮6g,延胡索4g,牛膝、生姜、半夏、甘草各6g)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56例,结果56例患者,治疗1个周期,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6个周期,痊愈39例,  相似文献   

6.
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治疗血瘀证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在齐齐哈尔中医院门诊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理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50首,涉及中药194种,用药总频数为610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川芎、当归、黄芪、丹参、乳香、没药、党参、红花、白芍等;治疗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肺、肾为主。  相似文献   

7.
徐硕 《吉林医学》2013,(28):5828-5829
目的:探讨医药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方剂学》外科病证常用方剂56首,与其他56首方剂进行对比,回顾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方剂中四组结构显著少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略高于外科组,二组和一组显著高于外科组(P<0.05),调补、通利、宣透、散结含量频数显著低于外科组。结论:方证互鉴,以方测证,制方构思较为特别,理法方药具有完备的方药体系,辨证施治,具有显著的效果,使预后获得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使用频数表对《虚损启微》治疗虚劳的72首方剂中所列药物的分类、使用频次、有无毒性、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虚损启微》的用药规律,探讨虚劳的病机和治法特点。结果表明,虚劳的用药频次以补虚、清热、安神、利水渗湿、收涩药为多,有毒药物使用频次较少,归经以脾胃经、肾膀胱经为多。《虚损启微》一书认为虚劳的基本病机在于气血亏虚兼有阴虚,用药多用补虚佐以清热、安神、利水渗湿、收涩之品,少用有毒药物,并注重补肾健脾益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华医典》中清代医家治疗哮喘的部分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其治疗哮喘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现代研究治疗提供宝贵借鉴。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哮""呷嗽""喘""喘息""喘气""气短""咳而上气""气促""齁喘"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以Liquorice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建模。结果:选出36本清代医家著作,包含451个喘证方剂,共纳入药物421种,其中频次≥30的共39味,主要有苦杏仁、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贝母、五味子、枇杷叶、桂枝;治疗哮喘的核心药物(节点次≥145)主要有茯苓、甘草、苦杏仁、陈皮、贝母、半夏、枇杷叶、桑白皮、桂枝、薏苡仁、沙参;核心药物配伍(频次≥60)按频次从高到低为茯苓-陈皮、茯苓-苦杏仁、苦杏仁-陈皮、甘草-茯苓、茯苓-半夏、陈皮-半夏、苦杏仁-甘草、陈皮-甘草、贝母-苦杏仁。显现以活血化瘀和调和营卫治疗哮喘的新思路。结论:清代医家治疗哮喘重视痰饮病机,常在治痰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配合活血化瘀和调和营卫之法,为后世临床治疗哮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古今名医论治淋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选方提供借鉴.方法 整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历代名医论治淋证的有效经验方,将复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单味中药的频次分析、中药属性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韩明向临床辨治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门诊跟诊,对收集的韩明向诊治的101例失眠病案的方药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使用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就诊的失眠患者中以中青年男性与更年期前后女性为多见.韩明向临床治疗失眠的...  相似文献   

12.
卢化平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宁夏名中医,治疗经验丰富,尤善于脾系病症的诊疗。本文收集整理卢师治疗胃脘痛有效病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和用药规律,获得了既往传统医案整理和统计学研究未获得的新信息,为卢师胃脘痛治验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辨证治疗规律1.1寒热寒凝血瘀:临床主要是以温经汤和生化汤加减治疗。陈宽厚等[1]运用温经活血汤(当归6g,丹参、红花各3g,桂枝、干姜各6g,吴茱萸3g,茯苓6g,人参3g,黄芪6g)及肝素钠软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陈平[2]用温经汤治疗宫寒血瘀型不孕90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探讨韩世荣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经验.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收集韩世荣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门诊病案,并将数据录入此软件,对录入的处方进行四气五味统计、药物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21个处方,涉及113味中药,使用频次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在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内分泌紊乱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且明显高于同龄女性.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清代《外科医镜》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临床药证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高思敬所撰《外科医镜》治疗外科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外科疾病中药方剂104首,涉及中药169种,总用药次数726次。结论临床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当归、茯苓、人参、熟地黄、黄芪、金银花、炮姜、白芥子、麦门冬等。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代中医妇科流派十余支,传承千年,名医荟萃,在经、带、胎、产、杂等妇科病症诊疗中各具特色,善用道地药材、注重调理气血、药用轻省醇正,著书立说,提出“中医周期调治法”“治崩三法”“经间期学说”等,名医名方辈出,创制“滋肾育胎丸”“百灵育阴汤”“百灵调肝汤”等,收录于国家规划教材,促进了中医妇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学术思想的传承和中医人才的培养。通过整理、分析中医妇科流派学术共性特点与个性专长、当代妇科流派代表名医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以期揭示当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规律,探讨传承发扬妇科名家学术技艺的方法途径,共同提升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指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150例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发生特点及规律。结果150例ADR报告中,轻度占45.33%,中度占40.67%,重度占14.0%。对原患疾病影响:无明显影响占54.0%,延长治疗时间占41.33%,疾病加重占4.67%。治疗情况:治愈占49.33%,好转占46.0%,出现后遗症占4.67%。男占52.0%,女占48.0%。年龄分布:1~3岁占35.33%,>3~6岁占27.33%,>6~9岁占23.33%,>9岁占14.0%。抗生素类药物占50.0%,中药制剂占27.33%,维生素类占12.0%,呼吸系统用药占4.0%,循环系统用药占4.0%,解热镇痛药物占2.67%。给药剂型:注射剂占85.33%,颗粒占8.0%,片剂占5.33%,滴剂占1.33%。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占83.33%,肌肉注射占2.0%,口服占6.67%。皮肤及其附件占59.33%;全身性损害占12.0%;五官系统占8.67%;消化系统占6.67%;神经系统占5.33%;呼吸系统占4.0%;循环系统占2.67%;肌肉及骨骼系统占0.67%,泌尿系统占0.67%。结论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较多,加强用药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