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田席又叫坝坝宴、流水席、九斗碗、九个碗等,是川菜筵席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以三蒸九扣菜肴为主。四川泸县农村传统筵席继承了田席的基本格局,是民间家庆饮宴的主要形式,深受人们喜欢,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介绍泸县农村九个碗的起源、种类和礼俗,并分析农村九个碗的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也说九斗碗     
旧时在四川农村,老百姓把操办红白喜事而摆出来的酬谢亲朋好友的宴席,都通称为“九斗碗”。由于旧时乡下人办筵席,多会受到场地、原辅料等条件的限制,故做出来的菜品多为蒸扣菜,俗称“三蒸九扣”。  相似文献   

3.
“九斗碗”是四川民间宴会以大众便餐家常菜肴为主的筵席,又名田席、三蒸九扣席。它的出现.源于清康熙中叶(1681年前后)开始的“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  相似文献   

4.
九斗碗,也称九大碗,我国不少地方民间都有此称呼。九斗碗的叫法是旧时依据筵席所上莱品的数目而来的,与之类似的还有肉八碗、七星剑之类。笔者春节期间回了趟川东渠县老家,恰逢大舅七十大寿,于是又吃了一回乡土味浓的九斗碗。出于对家乡饮食的热爱,此次我特意对家乡的“九斗碗”进行了一番深入了解,再加上自己儿时吃九斗碗的一些片段回忆,拉拉杂杂写下了此文。  相似文献   

5.
正九斗碗,也称九大碗、九个碗、坝坝宴、流水席,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菜肴之一,也是农村备菜宴客的风俗。它的特色是以蒸菜为主的九大菜,包括坨坨肉、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九斗碗最初的雏形为田席。据历史记载,在清康熙中叶(1681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使得很多四川周边的移民都选择在四川定居,这些移民有的是一个村的,有的是一个地方的,  相似文献   

6.
乡场上 唐跃武 摄 对生小孩的祝贺,多在满月或周年,尤以满月为多。主人同样置办酒宴,以示庆祝。 在蜀地广大农村,婚丧庆吊、满月祝寿,即便是中下之家,也自雇厨役置办筵席,席名旧称“九斗碗”,斗者,大也,取其同席共有九碗之意。  相似文献   

7.
读罢2003年第5期《今非昔比话田席》一文,感触良多。笔者老伴正好是“温江县文家场外数里”人氏,因爱屋及乌,且耳濡目染几十年,故对当地有关“九斗碗”的地域风俗也算是知道一二,因此我在研读了那篇“田席”文章后,也就有话要说。“田席,是四川农村民间为红白喜事而设的筵席,因设在晒场或农家院落而得名。”当地有此一说吗?在乡里人的概念里,不管是婚嫁、丧葬、建房、祝寿,还是妇女“坐月子”,可没有叫“办田席”的呀!统统都叫“办九斗碗”或“办九大碗”,现在也只是习惯性地将其称为“办九碗”。这里的九、斗、大,指的就是菜品丰盛、数量多…  相似文献   

8.
甜菜是一种别具特色的菜肴,也是完整筵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改善营养、调剂口味、解酒醒酒的作用。下面向广大读者献上五款新颖甜菜,供试烹品尝。龙眼南瓜此菜是将南瓜片卷裹上八宝糯米饭和莲子,装碗加糖水上笼蒸至软烂,再蜜汁成菜,具有形似龙眼、软糯香甜的特点。原料:  相似文献   

9.
浅析“蒸”     
蒸,是以水蒸气传导作为传热媒介,将经过加工整理的烹调原料调味后,盛装入屉,密封加热使其成熟软嫩、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它既适合制作筵席中的大批主食、菜肴,又适合制作筵席中的软质糕点、小吃等。蒸不仅可制菜肴成品,又常配合多种烹调方法成菜,还可用于原料的初步处理、菜肴的保温以及炊(餐)具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
蒸,是以水蒸气传导作为传热媒介,将经过加工整理的烹调原料调味后,盛装入屉,密封加热使其成熟软嫩、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它既适合制作筵席中的大批主食、菜肴,又适合制作筵席中的软质糕点、小吃等。蒸不仅可制菜肴成品,又常配合多种烹调方法成菜,还可用于原料的初步熟处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筵席名称多种多样,丰富多采,如燕菜席、海参席、鱼翅席、鱼肚席、熊掌席、全羊席等等。但这些筵席的名称都是以筵席的头菜命名的。其实,我国北方还曾经流行过一种独特的筵席──三套碗席。 三套碗席是以盛菜器皿命名的筵席。它大约出现于十八世纪,流行于十九和二十世纪初,而衰落于二十世纪中后期。三套碗席主要是由十六款冷菜、十二款热菜、汤羹及三款大件菜组成。 其中十六款冷菜可根据宴会的人数和场合分两种形式装盘:一种是在人数多、比较庄重的场合下,分别用十六只冷菜圆盘(六寸)盛装;另一种是在人少或主容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渔仔侃蟹     
蟹肴名菜知多少 国人爱蟹之至,翻阅《中国筵席八百例》,便可见一斑。一蟹八菜,再加一道口蘑蟹黄汤及蟹黄豆皮点心,令蟹菜琳琅满目。全蟹席及螃蟹和菜,是蟹筵的进一步发展。冷菜姜汁蟹卷和姜汁蟹肉、热炒蟹黄鱼肚和芙蓉蟹斗、点心蟹黄烧麦和蟹黄汤包、汤菜清炖蟹粉狮子头和蟹螯氽大甲,都是大型国宴名菜。 北京人吃螃蟹,讲究“八团九尖”,因为农历八月团脐有蟹黄,九月尖脐有蟹膏。清末慈禧要在中秋  相似文献   

13.
离家已有好些年了。每当想起家中日渐衰老的父母,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便油然而生。特别是父亲那汉长满老茧的大手挥动着锅炉的情景,不断地在我脑中浮现,刺激着我的味觉,使我不由得谷口水。是啊,在我心中,父亲做的家常菜,是永远的佳肴!终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亲是做不出诸如金妃鸡、葫芦鸭、又烧鱼之类的高档菜肴的。记得他办的席桌一贯是“三蒸九扣”或称“八大碗”、“九斗碗”之类,平常在家做菜则是清一色的炒、烩、烧、炖,还有一些直到现在我仍叫不出名目的烹任法,极其简单,有时甚至连花椒、海椒、酱油也不放,然而,做出来…  相似文献   

14.
刘斌 《餐饮世界》2014,(9):84-87
正冷菜,由于口味独特而自成一体,是整个烹饪技术的重要部分。在筵席中冷菜总是上席的第一道菜,素有"脸面"之称,可算得上筵席菜肴的"开路先锋",冷菜的优劣往往影响到人们对整个筵席的评价。先声夺人:装盘的刀工与配色要义冷盘菜的刀工与热菜的刀工不完全相同,冷菜要求切成的条、丁、丝、块且大小一致,片片厚薄均匀,同时还要根据原料的性质和装盘的不同要求,灵活运用,落刀的轻重缓急都要有分寸。而摆花色冷盘时,要求边切边摆,切摆结合,不能完  相似文献   

15.
《烹调知识》2010,(4X):76-76
<正>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称"榜眼菜"。谭家菜烹制方法以烧、炖、煨、靠、蒸为主,谭家菜"长于干货发制"。"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本期为您展示李忠江的4道谭家菜。一  相似文献   

16.
鲶鱼无鳞少刺,而且肉质细密柔嫩,味道肥腴鲜美,为上等的食用鱼类。以鲶鱼为原料,可以烹制出许多美味佳肴来。例如,东北传统菜"鲶鱼炖茄子",在民间就有"撑死老爷子"的说法;而新潮菜"鲶鱼荷包蛋",则有"吃了团团转"的美誉。这些都足以说明鲶鱼菜肴的鲜美和受欢迎的程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东北十分流行的"大蒜烧鲶鱼"这款菜,更是以红亮的色泽和浓郁的香味而为人们所喜爱。不过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虽然鲶鱼菜肴很受欢迎,但却很少出现在档次较高的筵席上。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们仍普遍认为,鲶鱼菜肴虽好,却不能登上大雅之…  相似文献   

17.
正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由于人们对龙的崇拜,这天要吃有"龙"字的食品来沾"龙气"。称油炸糕为"龙胆",春饼叫"龙鳞",面条叫"龙须",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牙",饺子叫"龙耳"等等。吃春饼又叫做"吃龙鳞",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制作方法简单,饼做得可大可小,完全随心意。春饼要包卷着菜一起吃,讲究有肉、有菜、有蛋、有葱、有酱。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的回族同胞,以北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较为集中。他们所举办的传统宴席讲究“九碗三行”和制作粉汤为代表。婚丧嫁娶,节日庆贺,都要搞“九碗三行”来招待客人和亲朋好友。 “九碗三行”是指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装,并要把九碗菜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所用的碗是直径16cm、高8cm的敞口型灰白色,外面有两道浅蓝色的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生活》2012,(6):57-57
枫斗虾仁【基本配伍】枫斗5克,上浆虾仁400克,酒10毫升,盐、味精、生粉、精制油各适量。【操作要领】枫斗放在碗中,加40毫升水上笼蒸30分钟;上浆虾仁入油锅滑油;原锅留余油,加酒,放入蒸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中周、秦、汉、唐的饮食文化曾经是催生中国饮食文明的中心。腹地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民风敦厚真诚,民俗淳朴善良,民间烹调技艺源远流长,红白喜事筵席以古香古色见长。在原料使用上,以当地原料为主;在成熟方法上,以蒸为主,兼及炸、炒、烩、氽、焯、炝、煮等多种。盖因蒸菜可以预制,且能保持原汁原味,富有营养;在菜肴组合上,善于荤素搭配,凉菜、热菜(包括行菜和座菜)、羹汤兼备。主食以面食品为主兼及米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