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叙述了韶冶ISP厚料层烧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产实践表明,厚料层烧结在提升烧结产能、改善烧结块质量以及处理混合矿和氧化物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韶冶ISP厚料层烧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产实践表明,厚料层烧结在提升烧结产能、改善烧结块质量以及处理混合矿和氧化物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来实现原料智能化制备已经成为冶金行业的重要趋势。通过原料智能化制备可以实现烧结过程配料、制粒以及布料等方面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进而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介绍了铁矿粉烧结工艺中原料智能制备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铁矿粉烧结中的生产效率、成本、能源消耗以及烧结矿产质量指标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智能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智能配料部分系统介绍了烧结配料发展过程和智能配料模型及其算法,指出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促进作用。智能制粒部分详细介绍了混合料配水控制模型的发展阶段和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基于3层BP神经网络和Litster优化模型的智能制粒技术研究现状,尤其是结合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引入正则化和dropout技术以及采用批量训练和并行计算等方法来实现智能制粒预测。智能布料部分讨论了利用多种技术来实现厚料层和料层偏析优化控制,以达到高效、高产烧结的目的,同时指出三元尺寸图、磁偏析以及EDEM软件仿真模拟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技术优化建议。系统总结了烧结原料制备过程中的配料、制粒和布料工序智能化现状和未来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钢泥在烧结工序配加时对混合料制粒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超厚料层烧结的料层透气性,天钢联合特钢在实践中开发了钢泥预处理工艺,将钢泥和高炉返矿在料场预先混合、筛分,使得进入配料混合工序的钢泥和高炉返矿粒度稳定在5mm以下。该工艺实施后显著减少了混合料中细粒级(3mm)物料比例,改善了混合料粒度的稳定性和烧结制粒效果。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各种烧结制粒工艺及其发展,并对各制粒工艺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基于原料性质的分层制粒工艺。应用传统的烧结制粒工艺处理多孔铁矿石,烧结利用系数、烧结矿冷强度和还原性都下降。而试验应用基于原料性质的分层制粒工艺,不但可以减少烧结矿过熔,而且液相流动性也得到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增加,烧结利用系数及烧结矿的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由于烧结过程的自动蓄热作用,厚料层烧结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提质技术被国内外各大烧结企业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粉矿为主的烧结原料提出了一种返矿分流强化制粒技术,即将一部分粗颗粒返矿单独处理而不直接参与制粒,使得剩余混合料中成核粒子含量与黏附粉含量的比例更有利于制粒要求,同时改变物料中水分的分布状态,提升物料的制粒效果。研究了返矿分流对混合料制粒和烧结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返矿分流强化制粒工艺后,在同等制粒水分条件下,制粒小球平均粒度由4.27 mm提升至4.58mm,制粒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烧结速度和利用系数分别从21.66 mm/min、1.46 t/(m2·h)提高到23.86 mm/min、1.54 t/(m2·h)。研究结果有助于将料层厚度从700 mm提高至780 mm。  相似文献   

7.
攀钢通过对烧结产能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施了钒钛精矿强化制粒改善透气性,推行高负压、大风量、厚料层烧结,提高作业率,治理漏风,提高强度与成品率技术研究,提升了烧结产能水平;2011年生产烧结矿比2010年增加规模产量59万吨,确保了高炉用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8.
江新辉  赵平 《南方金属》2011,(3):31-33,37
分析了混合矿对ISP生产工艺的影响,通过改进烧结配料、厚料层烧结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使混合矿的处理量达到较高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烧结生产中,优化圆筒混合机工艺参数、强化混合料制粒效果是改善料层透气性、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涟钢四烧混合料制粒效果较差的问题,基于圆筒混合机制粒性能影响因素的优化研究,以实验室研究所得的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基础,调整现场圆筒混合机转速、倾角等工艺参数和配料结构。结果表明,优化后在现场水分控制不低于6. 5%时,制粒混合料+3 mm粒级含量超过75%。  相似文献   

10.
 在红土镍矿烧结生产中,为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配料过程常常会加入烧结除尘灰、高炉重力灰、细粒返矿等物料;然而,该部分物料由于制粒性差,易对料层透气性和烧结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改善料层透气性,同时达到提高烧结性能的目的,对烧结除尘灰、高炉重力灰及细粒返矿等物料进行了分流制粒。另外,为防止制粒小球发生欠烧,对分流制粒物料进行了燃料分加。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分流制粒协同燃料分加对料层透气性及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对烧结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强化红土镍矿烧结性能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基准相比,分流制粒协同燃料分加30%时,混合料的平均粒度由4.18 mm提高到5.99 mm,料层透气性指数由0.233 提高到0.482;同时,烧结性能大幅提高,烧结成品率由68.69 %提高到79.37%,转鼓强度由51.73%提高到60.82%,垂直烧结速度由24.44 mm/min提高到33.48 mm/min,利用系数由0.77 t/(m2·h)提高到0.99 t/(m2·h),固体燃耗由147.10 kg/t下降到130.29 kg/t。工艺矿物学表明,与基准期相比,分流制粒烧结矿的孔洞和裂纹大量减少,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同时,烧结矿主要固相铁尖晶石与液相之间润湿程度提高,针状和交织状SFCA增多,因此烧结矿固结条件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11.
提高ISP铅锌烧结处理次生氧化物料能力的途径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韶关冶炼厂ISP工艺中次生氧化物料的来源及其对烧结块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烧结生产处理氧化物料量的具体措施,阐述了生产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钢铁企业对于生产节能减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烧结工艺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固废排放量巨大,因此常常面临限产而导致的烧结产能不足等问题.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具有燃料比低、渣量少等优点,且球团矿性能优良、生产过程更为环保,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配合高球比炉料结构的应用,同时避免由于...  相似文献   

13.
介绍韶冶在氧化物料对工厂生产经营和现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条件下,通过设备、工艺两方面的研究,提高氧化物料处理能力,从而增强烧结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使干精矿含硫降低,烧结机产能大幅度提升,烧结块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年创效益约2 5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韶关冶炼厂铅锌硫化矿烧结机焙烧实施高料层生产的相关情况,生产实践证明,采用高料层工艺操作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烧结机的产能和烧结块强度,降低了其对原料的依赖程度,提高了氧化物料的处理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改善5 500m~3特大型高炉精料入炉水平,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停配白云石熔剂实现自然镁烧结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烧结杯试验做了微观组织结构研究。根据生产实际,通过采取优化配矿结构以及调整过程控制参数等措施,逐步降低烧结矿SiO_2与MgO质量分数生产低硅低镁烧结矿。通过低硅低镁烧结技术的应用,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改善烧结矿品位稳定强度、粒度的基础上保证了入炉精料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首钢京唐5 500m~3特大型高炉提高综合入炉品位、降低渣比以及喷煤降焦创造了良好的原料条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承钢分流制粒厚料层酸性物料粒度对烧结工艺的影响。大粒度物料能改善料层的透气性,有利于厚料层的应用。酸性物料的粒度较大时,矿相里有大量集中分布的赤铁矿,局部形成交织熔蚀结构,能极大的改善钒钛磁铁矿的冶金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烧结熔剂结构,寻求最优的烧结镁质熔剂,济钢开展了配加复合轻烧镁粉的烧结试验研究与生产应用,即用复合轻烧镁粉完全取代轻烧白云石粉,增加石灰石粉用量以维持烧结矿碱度稳定。结果表明,配加复合轻烧镁粉比配加轻烧白云石粉能提高烧结矿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尤其是碱度及MgO的稳定性),改善烧结矿粒级组成及冶金性能,降低烧结矿成本;同时,烧结过程参数得到了优化稳定,烧结机产能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以八钢南疆原料和430m2烧结机工艺装备为基本条件,开展了利用大型烧结机生产酸性烧结矿的烧结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南疆原料条件下,利用430m2烧结机生产酸性烧结矿是可行的,可以解决烧结产能过剩,部分替代高成本酸性炉料的问题。酸性烧结矿碱度控制在0.6,烧结矿质量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志超  夏明和  高杨 《天津冶金》2014,(2):48-50,53
烧结矿作为高炉冶炼的原料基础,其粒度及强度指标直接关系到高炉冶炼过程。为充分发挥烧结矿在炼铁工艺中核心原料的作用,天津钢管制铁公司通过优化原料结构、强化烧结效果等方面提高烧结矿粒度及强度指标,从而提高烧结矿质量,使其在化学成分及冶金性能方面都能满足高炉冶炼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向高镍正极材料的实际生产提供经验指导与数据支撑,采用一次烧结与二次烧结包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并在制备过程中引入水洗工艺,在降低材料表面残碱的同时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对于一次烧结,采用梯度烧结方法可提高材料容量,同时烧结后材料表面存在较多的残碱,水洗可有效去除材料表面残碱含量 ;二次烧结可提高材料放电克容量,同时对提高材料的循环特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