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趋化细胞因子配体1(CCL-1)水平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阳性孕妇中的变化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拟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70例为GBS组,其中带菌20例、亚临床感染42例、绒毛膜羊膜炎8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血清IL-18、CCL-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因素, ROC曲线分析血清IL-18、CCL-1预测不良妊娠结局价值。结果:GBS组血清IL-18、CC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羊膜炎孕妇水平最高,孕妇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早产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IL-18、CCL-1均是影响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IL-18、CCL-1及二者联合预测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762、0.925,敏感度分别为70.0%、70.0%、93.3%,特异性分别为85.0%、73.3%、98.0%。结论: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血清IL-18、CCL-1水平升高,并与妊娠结局有关,二者可能作为判断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状态和预测妊娠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影响因素以及定植数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PCR技术检测GBS定植情况,统计GBS定植阳性率,并根据GBS定植数量分为高定植量、低定植量患者,分析妊娠晚期生殖道GBS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 260例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阳性率为14.62%(38/260)。38例GBS阳性患者中,GBS平均定植数量为(12.27±0.41)×103 copy/ml,以GBS平均定植数量为界,其中高定植量患者16例,低定植量患者22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4.329)、经产妇(OR=4.185)、妊娠期糖尿病(OR=4.783)、阴道炎(OR=5.176)是妊娠晚期生殖道GBS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孕妇生殖道GBS感染对妊娠结局影响方面:GBS阳性组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宫内感染高于GBS阴性组(P<0.05)。GBS高定植量患者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GBS低定植量患者(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妊娠期糖尿病、阴道炎是妊娠晚期生殖道GBS感染危险因素,且高定植量GBS在造成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同时会对新生儿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阴道微生物对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将GBS感染阳性24例设为观察组、阴性56例设为对照组,检验分析阴道微生物对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阴道PH值异常率(91.7%)更高,真菌阳性(25.0%)和细菌性阴道病(33.3%)GBS检出率高于阴性孕妇(4.0%、7.8%)(P0.05),滴虫阳性与阴性孕妇GBS检出率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过氧化氢(H_2O_2)、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苷酶(SnaSe)、脯氨酸氨基肽酶(PIP)、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微生物对晚期妊娠妇女GBS感染有一定影响,应重视对阴道菌群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其妊娠结局,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该院产检的妊娠晚期孕妇8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殖道GBS感染状况、妊娠结局及96例GBS阳性孕妇的耐药率。结果892例妊娠晚期孕妇中,GBS阳性患者96例,占9.29%。GBS阳性患者剖宫产、早产、宫内感染、羊水污染,婴儿窒息、肺炎、黄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BS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GBS阴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感染孕妇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64.58%、70.83%、67.71%、60.42%,对头孢噻肟、头孢唑林、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均高达100.00%。结论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可以显著增加孕妇剖宫产、早产、宫内感染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增加婴儿发生窒息、肺炎、黄疸的概率,因此临床实践中需加大力度预防GBS感染。不同抗菌药物对GBS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同,临床需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晚期孕妇461例,取产前35周~37周阴道下1/3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行GBS筛查,其中阳性者行GBS培养,比较GBS阳性组与阴性组孕妇母儿结局,并分析GBS感染与绒毛膜炎的关系。结果 461例孕妇GBS阳性检出率为14.09%(65/461),新生儿GBS阳性检出率为0.43%(2/461)。GBS阳性组胎膜早破、早产、败血症及绒毛膜炎的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GBS阳性组新生儿肺炎、先天性感染、脑膜炎的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生殖道GBS感染是孕妇绒毛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49,95%CI:12.69~47.26,P0.01)。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GBS感染会显著增加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炎、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脑膜炎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孕妇进行常规筛查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检24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和孕妇妊娠结局;同时比较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分析40株GB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根据药敏测试结果分析GBS耐药机制。结果 240例晚期妊娠孕妇中,GBS阳性者40例,GBS阳性率为16.67%;GBS阳性孕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5.00%和37.50%,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组早产率,患者早产和剖宫产率差异显著(P<0.05);GBS阳性孕妇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患者在羊水污染和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40株GBS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5.00%、70.00%、67.50%、17.50%、35.00%和60.00%。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对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95.00%。结论晚期妊娠孕妇感染GBS后可导致新生儿早产、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等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相应增加,应加强妊娠晚期GBS的防范工作,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感染要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率,探讨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分离培养出的GBS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分娩的3 674例孕妇,于入院时行阴道分泌物GBS培养。将GBS阳性孕妇63例设为观察组,阴性孕妇3 61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分析GBS耐药性。结果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GBS感染率为1.71%。两组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率(36.5%)、产褥感染率(7.9%)、新生儿感染率(6.3%)高于对照组(15.6%、0.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离培养出的GBS行药敏试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美洛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100%;阿莫西林敏感率98.4%;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敏感率分别为11.1%、39.7%、14.8%、12.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生殖道GBS感染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妊娠晚期可常规行GBS筛查。GBS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GBS感染应首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情况及临床结局。方法:采用细菌培养法对500例妊娠34~37周孕妇产前阴道下1/3及肛周分泌物进行GBS检测。筛查出GBS阳性孕妇43例(8.60%)作为GBS阳性组;按1∶2配比,选取86例GBS阴性孕妇作为GBS阴性组。随访两组孕妇早产发生率,剖宫产率,产褥感染发生率,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GBS阳性组孕妇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两组早产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明显增加了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筛查GBS,阳性者积极干预,可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检24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和孕妇妊娠结局;同时比较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分析40株GB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根据药敏测试结果分析GBS耐药机制。结果 240例晚期妊娠孕妇中,GBS阳性者40例,GBS阳性率为16.67%;GBS阳性孕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5.00%和37.50%,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组早产率,患者早产和剖宫产率差异显著(P<0.05);GBS阳性孕妇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患者在羊水污染和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40株GBS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5.00%、70.00%、67.50%、17.50%、35.00%和60.00%。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对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95.00%。结论晚期妊娠孕妇感染GBS后可导致新生儿早产、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等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相应增加,应加强妊娠晚期GBS的防范工作,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感染要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情况、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晚期孕妇794例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将GBS阳性111例纳入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产检检测GBS为阴性的111例纳入对照组。分析GBS带菌的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1)794例孕妇中,GBS阳性率为13.98%(111/794)。(2)两组年龄、孕次、孕周、产次、流产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及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及妊娠期糖尿病为GBS带菌的危险因素。(3)两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的危险因素,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会增加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故妊娠晚期对孕妇进行GBS筛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孕晚期(35~37周)GBS感染筛查的7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GBS感染情况,比较GBS感染与未感染及不同GBS感染分级孕妇血清PCT、IL-8水平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726例孕晚期女性中,GBS感染者占11.85%;GBS感染者年龄≥35岁、妊娠期糖尿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孕晚期GBS感染者血清PCT、IL-8水平均高于未感染者(P<0.05),并随着GBS感染程度加重血清PCT、IL-8水平逐渐升高(P<0.05);孕晚期GBS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血清PCT、IL-8水平升高是孕晚期GBS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晚期GBS感染者血清PCT、IL-8水平显著升高,其也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IL-8进行联合检测对孕晚期GBS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周血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三亚中心医院就诊的11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研究组(GBS感染,33例)和对照组(非GBS感染,83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孕产妇情况及外周血PCT、PLT、CRP、IL-6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孕产妇中胎膜早破、既往GBS感染占比分别为45.45%(15/33)、42.42%(14/33)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PCT、CRP、IL-6分别为(6.80±3.65)μg/L、(47.45±25.98)mg/L、(76.33±26.67)ng/L均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PLT为(207.49±103.55)×109/L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IL-6水平和PLT水平诊断新生儿GBS败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672、0.717、0.643,而血清CRP诊断新生儿GBS败血症的AUC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结论与非GBS败血症比较,新生儿GBS败血症可表现为较高的PCT、CRP、IL-6水平和较低的PLT水平,其中,血清PCT、IL-6和PLT水平对于GBS败血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娩后产褥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产褥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分娩并确诊为产褥感染的产妇11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100例未发生感染的产妇为对照组。通过检测所有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分析其与产褥感染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检出支原体感染52例(66.67%),革兰氏阳性菌感染15例(19.2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11例(14.10%)。分娩前,两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研究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后72 h,研究组产妇血清IL-6、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P<0.05),对照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至分娩前水平(P<0.05)。盆腔腹膜炎患者分娩后72 h的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及附件炎,子宫内膜及附件炎血清各指标水平高于外阴阴道及宫颈炎。结论产褥感染产妇分娩后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产妇分娩后水平,三者与产褥感染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对早期发现并干预产褥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清β- hCG、PCT、CRP和GBS对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预测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 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胎膜早破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宫内感染者19例(宫内感染组),无宫内感染者65例(非宫内感染组),分析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β- hCG、PCT、CRP和GBS阳性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做感染预测的ROC曲线。结果 宫内感染的19例胎膜早破妇女共检测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宫内感染组患者的血清β- hCG、PCT、CRP和GBS阳性率水平均高于非宫内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β- hCG水平、高PCT水平、高CRP水平和GBS阳性是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OR>1),其OR(95%CI)分别为:3.012(1.197~7.582),2.012(1.101~3.677),2.651(1.102~6.375),3.209(1.147~8.976)。GBS阳性对宫内感染进行预测的灵敏度为0.368(7/19),特异度为0.954(63/65),约登指数为0.322。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 hCG、PCT、CRP预测宫内感染的AUC(95%CI)分别为:0.782(0.684~0.880),0.729(0.613~0.845),0.738(0.614~0.865)。四指标联合预测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灵敏度为0.895(17/19),特异度为0.692(45/65),约登指数为0.587。结论 血清β- hCG、PCT、CRP和GBS在预测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中效果显著,若患者存在血清β- hCG、PCT、CRP水平和GBS阳性率升高,则有感染风险,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且联合检测更利于胎膜早破妇女宫内感染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门诊孕前检测并自然分娩的GBS阳性孕妇100例为GBS阳性组,同时选取自然分娩的GBS检测阴性的正常分娩妇女102名为GBS阴性组;分别检测分娩时羊水、胎盘及脐带血的GBS感染情况;记录母亲产后的临床症状;统计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感染状况。结果GBS阳性组孕妇羊水阳性率、胎盘阳性率、脐带血阳性率、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39.00%(39/100),29.00(29/100),40.00%(40/100),38.00%(38/100)均高于G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孕妇出现产后发热、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早产、胎膜早破和羊水污染率分别为8.00%(8/100),2.00%(2/100),6.00%(6/100),6.00%(6/100),9.00%(9/100),15.00%(15/100),与GBS阴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GBS阳性组新生儿出现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窒息、结膜炎率分别为8.00%(8/100),7.00%(7/100),4.00(4/100),5.00%(5/100)、2.00%(2/100),与GBS阴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羊水、胎盘及脐带血GBS阳性率会显著增加,尚未发现GBS感染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围生期母婴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门诊常规孕检并自然分娩的妇女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检测及GBS感染情况。妊娠早期(8~12周)和37周取阴道下三分之一分泌物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BS鉴定卡进行GBS检测;临产后对GBS阳性孕妇预防性静滴抗生素1~2次,分娩时取羊水、胎儿脐带血及胎盘(母体面取拭子)做GBS检测,并纪录母亲产后发热、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带菌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共检测2 100例孕妇,早孕期GBS带菌率6. 13%;至妊娠37周时筛查1 848例(去除流产及早产病例252例),GBS阳性率6. 89%;分娩时127例GBS阳性孕妇羊水、胎盘及脐带血GBS阳性率分别为3. 94%、3. 94%及2. 36%,1721例GBS阴性孕妇的羊水、胎盘和脐带血GBS均为阴性。GBS阳性母亲产后发热、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率与阴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胎盘病理检查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69. 29%明显高于阴性者的18. 94%。GBS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带菌率为3. 94%,感染率为2. 36%;GBS阴性母亲的新生儿GBS均阴性。结论妊娠期产道GBS阳性母亲,羊水、胎盘及脐带血的阳性率高于阴性者。羊水、胎盘及脐带血阳性者新生儿有一定的带菌率和感染率,应引起产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水平,为其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100例,其中并发绒毛膜羊膜炎57例,为研究组,43例无并发绒毛膜羊膜炎,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CT、CRP和白细胞计数,评估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11.46±1.13)ng/mL、(13.61±1.08)mg/L和(11.48±1.83)×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4.25±0.78)ng/mL、(6.42±0.91)mg/L和(7.65±1.4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9、10.17、9.74,均P<0.05);患者血清PCT、CR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7%、88.37%和82.46%、79.09%,均高于白细胞计数的59.65%、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8、8.93、8.82、9.11,均P<0.05),且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6.58±1.06)ng/mL、(6.90±0.97)mg/L和(7.11±1.24)×109/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1、9.60、9.22、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血清PCT、CRP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白细胞计数,有助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降钙素原(PCT)对胎膜早破(PROM)孕妇合并羊膜腔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120例为实验组,其中足月胎膜早破(TPROM)孕妇和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孕妇各60例;同时收集同期在本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SAA和PCT在2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中羊膜腔感染率为42.5%,对照组为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和PCT在实验组的平均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在PPROM组的平均表达量高于TPR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和PCT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AA和PCT对胎膜早破孕妇羊膜腔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肺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东莞市常平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168例为肺炎组,另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小儿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的水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肺炎组分成了肺炎A组与肺炎B组,肺炎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B组在肺炎A组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5-OH-D3、CRP、PCT及WBC的水平。分析肺炎患儿血清25-OH-D3与CRP、PCT及WBC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经过维生素D治疗后血清25-OH-D3与CRP、PCT及WB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炎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血清25-OH-D3水平较低,CRP、PCT及WBC水平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6.98,均P <0.05)。肺炎A组与肺炎B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血清25-OH-D3水平升高,CRP、PCT及WBC水平降低;肺炎B组与肺炎A组治疗后相比血清25-OH-D3水平升高,CRP、PCT及WBC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8.22,均P <0.05)。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见,血清25-OH-D3水平与CRP、PCT及WBC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系数=-2.97^-0.85,均P <0.05)。结论肺炎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CRP、PCT及WBC等炎症指标水平失调相关,通过给予补充维生素D治疗,能够促进改善肺炎患儿体内25-OH-D3、CRP、PCT及WBC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滕凯  夏良萍  李晓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76-3578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妇女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以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妊娠28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1例、其他不良妊娠37例、非孕育龄健康对照98例,分别以比色法测定血清tHcy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FA、Vit B12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妇女tHcy、FA、Vit 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tHcy水平显著增高且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FA、Vit B12水平与正常妊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FA、Vit B12水平与正常妊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血清tHcy水平显著增高;低水平FA、Vit B12可能是不良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