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脂变化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 方法:收集妊娠晚期病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13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3例、妊娠期高血压70例、子痫前期142例,并随机选取同期1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TG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组TG、TC、LDL-C、LDL-C/HDL-C明显升高, HDL-C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TG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TG、TC、LDL-C、LDL-C/HDL-C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增加及血脂成分的改变可能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妇女血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早、中、晚期及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血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按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推荐的血脂测定常规方法,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妊娠早、中、晚期妇女、正常非妊娠妇女及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妊娠各期血清T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随孕期呈正比例增加;早、中孕期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到晚孕又下降;TC、LDL-C早孕期间低于正常对照组,中孕开始增加,到晚孕明显增加。妊娠高血压期间血清TC、TG均较正常对照组及正常妊娠期间明显增加,尤以TG增加显著;HDL-C低于妊娠期各组;LDL-C增高。结论妊娠期血脂代谢发生明显改变,尤其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时血清TC、TG、LDL-C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血脂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孕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孕28周时血糖、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孕28周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整个妊娠过程中存在严重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现象。与健康妊娠孕妇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血脂均明显偏高。因此,密切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可有效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和汉族子痫前期孕妇血脂和血尿酸的代谢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84例,汉族孕妇156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74例,子痫前期患者82例;哈萨克族孕妇128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71例,子痫前期患者57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外周静脉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血尿酸(UA)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汉族与哈萨克族子痫前期患者血 UA、CHOL、TG、LDL-C 及 ApoB 均较正常妊娠孕妇偏高(P <0.05),而血 HDL-C、ApoA1较正常妊娠孕妇偏低(P <0.05);哈萨克族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血 UA、CHOL、TG、LDL-C 及 ApoB 水平均高于汉族孕妇(P <0.05),而 HDL-C、ApoA1水平低于汉族孕妇(P <0.05)。并且血 UA 与 TC、TG、LDL-C、ApoB 水平呈正相关,与血 HDL-C、ApoA1水平呈负相关(P <0.05)。结论子痫前期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哈萨克族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血脂及血尿酸水平较汉族高,因此孕期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哈萨克族孕期监测,定期检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可尽早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李丽  蒋波  杨年  梅芳 《四川医学》2020,41(5):526-530
目的探究孕期妇女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表达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妊娠期合并症将患者分为合并症组(97例)、正常组(143例)。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血沉(ESR)、全血低切粘度(LWBV)、全血高切粘度(HWB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黏度(PV)]水平差异及妊娠结局(胎儿窘迫、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分析血脂水平异常与正常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异常与正常者的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合并症组血脂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 ESR、LWBV、HWBV、HCT、PV水平高于正常组;早产儿、低出生质量、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亦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脂异常者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高于血脂正常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者胎儿窘迫、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高于血液流变学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妊娠期合并症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机制与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晚期孕妇与正常孕妇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GDM妊娠晚期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产检正常的妊娠晚期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TC、TG、LDL-C、D-D二聚体、Fbg以及HCT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GDM孕妇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较高,易引发不良妊娠结局,需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与正常孕妇血脂的差异,探讨妊娠中晚期血脂与A2型GDM的相关性。方法对GDM孕妇根据是否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分为观察组A1(53例)、观察组A2(43例),正常孕妇49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A1及观察组A2孕妇妊娠中晚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并分析血脂与A2型GDM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2孕中期的TG、HDL-C、Apo A1、脂蛋白a及孕晚期的TC、TG、HDL-C、Apo A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A1孕中期的HDL-C、Apo A1、脂蛋白a及孕晚期的ApoA1、HDL-C与观察组A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孕中期ApoA1、孕晚期TC及孕晚期HDL-C与A2型GDM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在三者联合预测孕期发生A2型GDM的中,曲线下面积为0.869,95%CI为0.795~0.943,具有较高预测可信度(P < 0.05)。结论孕中期ApoA1、孕晚期TC及孕晚期HDL-C与孕期A2型GDM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晚期孕妇与正常孕妇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为GDM孕妇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GDM妊娠晚期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产检正常的妊娠晚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比容(HCT)]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TC、TG、LDL-C、D-D、Fbg以及HCT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妊娠晚期GDM孕妇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均较高,易引发不良妊娠结局,需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9.
全贞姬  全贞玉 《吉林医学》2012,33(14):2951-2952
目的:探讨妊娠母亲血脂水平的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测定198名妊娠母亲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分析妊娠母亲血脂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巨大儿组TC和LDL-C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母亲高TC和高LDL-C的所生的新生儿中巨大儿出生率高于正常血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母亲的TC、LDL-C和HDL-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相关,并且高血脂妊娠母亲所生巨大儿的出生比率增大,因此孕期加强营养指导,避免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62-6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脂代谢的影响与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及新生儿各35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妊娠孕妇以及新生儿各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血脂、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对新生儿血脂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女新生儿Lp-a含量低于男新生儿(P0.05);研究组女新生儿LDL-C、HDL-C、TC含量高于男新生儿(P0.05);研究组女新生儿TG含量与男新生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大于胎龄儿的Lp-a、LDL-C、HDL-C、TG、TC高于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Lp-a、LDL-C、HDL-C、TC、TC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期间,孕妇血糖水平越高,新生儿血脂水平越高,孕妇血糖水平会对新生儿血脂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和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血脂水平变化及其关系。 方法 用ELISA、蛋白酶法测定5 6例妊高征患者产前、产后血清瘦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C)、低密度脂蛋白(LDL 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 ;2 5例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 结果 (1)妊高征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2 )妊高征组TC、TG、LDL C/HDL C、ApoB、瘦素高于对照组,HDL C、ApoA/Apo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轻、中、重度妊高征血清TC、LDL C、ApoB、瘦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或P <0 .0 1) ;(3)血清瘦素与BMI无显著相关性,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血清瘦素与TC、TG、ApoB呈正相关;(4)妊高征患者产后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一定程度脂代谢变化;瘦素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而参与妊高征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 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十分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虽然GDM孕妇血糖控制满意,但巨大儿发生率并未有明显下降。目的 探究GDM对孕晚期糖脂水平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依托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6 1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GDM组,未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非GDM组。根据GDM与巨大儿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亚组:娩出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N亚组;娩出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N亚组。比较GDM组、非GDM组,GM亚组、GN亚组、NM亚组、NN亚组孕晚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高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3 834例,非GDM组12 300例,其中GM亚组411例,GN亚组3 423例,NM亚组898例,NN亚组11 402例。GDM组孕晚期TG、FBG高于非GDM组,TC、HDL-C、LDL-C低于非GDM组(P<0.05)。GN亚组孕晚期TG、FBG低于GM亚组,HDL-C高于GM亚组(P<0.05);NM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M亚组,TG、FBG低于GM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N亚组,TG、FBG低于GN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HDL-C高于NM亚组,TG、FBG低于NM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OR=1.338,95%CI(1.158,1.547)〕、孕前体质指数(BMI)分类〔消瘦:OR=0.476,95%CI(0.361,0.626);超重:OR=1.770,95%CI(1.537,2.039);肥胖:OR=2.854,95%CI(2.282,3.568)〕、孕期增重〔OR=1.100,95%CI(1.087,1.113)〕、分娩孕周〔OR=1.728,95%CI(1.622,1.841)〕、孕晚期TC〔OR=0.705,95%CI(0.514,0.966)〕、孕晚期TG〔OR=1.282,95%CI(1.153,1.425)〕、孕晚期LDL-C〔OR=1.487,95%CI(1.094,2.021)〕、孕晚期FBG〔OR=1.692,95%CI(1.482,1.933)〕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TG、FBG高于非GDM孕妇,TC、HDL-C、LDL-C低于非GDM孕妇,且GDM及孕晚期血脂、血糖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在孕期应加强孕妇血脂、血糖监测,特别是TG和FBG,加强整个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患者血脂和脂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血脂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4项指标含量,并与对照组8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无合并症脑梗塞患者分别与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TC,TG及HDL-C等用酶法测定,LDL-C由TC,TG,HDL-C的检测数据按Friedwald公式计算,结果:脑梗塞患者的TC,TG,LDL-C,TC/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塞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高于无合并症脑梗塞患者,但脑梗塞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后者无明显差别。结论:TC,TG,LDL-C,TC/HDL-C的水平升高,HDL-C下降与脑梗塞密切相关,故调脂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血脂指标对重庆市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200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0 000例数据,分析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SBP/DBP)的相关性以及各项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再选择与血压相关性较强的血脂指标,分析这些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在预测高血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中的价值。结果 体检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3 102例(总患病率为15.51%),其中男性2 294例,女性808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43%和9.21%,P<0.05)。调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后,TC/HDL-C与血压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为LDL-C/HDL-C和Non-HDL-C;TC/HDL-C与LDL-C/HDL-C、Non-HDL-C、HDL-C、TG及LDL-C均呈强相关(r分别为0.926、0.784、-0.753、0.724及0.715),与TC也呈正相关(r=0.642),均P<0.001。TC/HDL-C、LDL-C/HDL-C、Non-HDL-C、TG及其不同组合预测的高血压ROC曲线下面积均>0.5,其中TC/HDL-C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对于同一项血脂指标或其组合的预测结果显示,女性高血压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HDL-C可能是预测高血压的最佳血脂指标,尤其能反映高血脂对重庆市中青年女性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妊高征患者血和新生儿脐血血清中TC、TG、HDL-C、LDL-C和维生素E(VitE)的含量水平并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蛋白酶法和比色法测定74例正常孕妇和脐血及69例妊高征(分为妊娠高血压组和轻重度先兆子痫组)孕妇和脐血血清中TC、TG、HDL-C、LDL-C和维生素E(VitE)的含量水平。结果妊娠高血压组、轻重度先兆子痫组较正常孕妇TC、TG和L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5),HDL-C和维生素E(VitE)含量则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P〈0.05,P〈0.05),轻重度先兆子痫组与妊娠高血压组间各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果提示血脂和维生素E含量的改变对妊高征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代谢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 :选择健康未孕妇女 30例 (对照组 ) ,正常孕妇 5 0例 (正常妊娠组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30例 (GDM组 )。后两组分别于孕 2 4周、2 8周、36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血脂值 ,3组妇女均测空腹静脉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正常妊娠组孕 2 8周、孕 36周以及GDM组各孕周的TC、TG、LDL C血脂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2 )正常妊娠组与GDM组随着孕周的增加 ,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升高 ;(3)GDM组不同孕周的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不同孕周的测定值 (P <0 0 0 1) ,HDL L测定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妊娠后各血脂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孕晚期各值明显高于孕早、中期 ,更高于非孕期 ;GDM组不同孕周的血脂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不同孕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存在血脂增高 ,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疏肝温胆汤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他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成功造模后,中药组和他汀组分别给予疏肝温胆汤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混悬液灌胃4周,同期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脂肪指数,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脂肪组织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指数、HOMA-IR升高,QUICKI显著降低,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脂肪指数、HOMA-IR降低,QUICKI显著升高,血清FBG、Fins、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脂肪组织TNF-α、IL-6、IL-17、IL-1β的含量降低(均P<0.05),且除TC、LDL-C、HDL-C指标外,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温胆汤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孕妇血糖血脂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孕妇152例,依据有无糖尿病分成正常妊娠组(82例)和妊娠糖尿病(GDM)组(70例),另设同期在本院体检未怀孕健康妇女77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妊娠组TC、TG和LDL—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中GDM组TC、TG和LDL—C浓度高于正常妊娠组,而HDL—C浓度要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血脂除HDL—C高于治疗前,其他如TG、TC和LDL—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的血脂水平比未孕妇女高,GDM患者血脂水平高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G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同时伴有高血脂和脂代谢紊乱,GDM经治疗后血糖浓度得到明显控制,血脂紊乱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19.
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员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干部群体中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百色市直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3624人取清晨空腹(禁食12h)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TC、TG、LDL-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但6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TC、TG水平比50岁以前年龄组有所下降。不同年龄组男女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DL-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改变不明显,但女性水平明显比男性高(F=16.754,P<0.01);男性、女性高TC检出率分别为37.1%和28.9%(χ2=26.728,P<0.01),男性、女性高TG检出率分别为43.1%和23.6%(χ2=149.426,P<0.01),男性、女性低HDL-C检出率分别为17.1%和14.3%(χ2=28.129,P<0.01),以上三项男女性别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高LDL-C男性检出率为47.2%,女性为48.8%,男女性别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930,P>0.05)。结论:该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以高LDL-C为主,高TC、高TG的检出率已达到经济发达地区水平,提示该人群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危险性较大,应加强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指导,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汤对脂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的影响,评定患者再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首次行FET治疗失败后的PCOS合并血脂异常患者227例,采用非盲随机对照分组给予不同干预治疗。A组55 例,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B组85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片口服;C组87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中药益肾健脾汤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BMI、腰臀比(WHR)、血清睾酮(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同时评定再次FET后临床结局,如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治疗后3组T、TC、TG,B、C组LDL-C、HDL-C及C组WHR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与A组比,B、C组T、TC、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胚胎种植率C组(为43.98%)明显高于A组(为31.68%)和B组(为35.06%)(P<0.05)。3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PCOS患者经积极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片口服或益肾健脾汤治疗后,血脂均能得到明显改善,为再次FET妊娠结局带来有利影响,尤其益肾健脾汤能显著提高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