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火电厂热力系统辅助成分能损分析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郭江龙  张树芳  宋之平 《汽轮机技术》2003,45(4):214-216,247
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的核心工作是确定各种辅助成分(汽水流)对系统热经济性的影响状况,应用热力系统能效分布矩阵方程对某再热机组主要辅助成分进行了分析计算。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在参数缺损环境下热经济性在线分析的能效分布矩阵方程(EEDM方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并以国产N200-12/7/535/535再热机组为例,介绍了疏水泵混合焓缺损时建立合成抽汽焓神经网络计算模型的方法,使其在汽轮机组热经济性分析中的应用结果符合工程误差要求,证明该方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级效率法,经过理论分析与推导,得出了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能级效率分布矩阵方程。该方法具有快速、精确、易程序化等众多优点。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二次再热机组,还能应用于具有复杂能级耦合的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计算。该方法能够简化热力系统经济性的计算过程,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对电站热力系统的优化和改造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给水参数缺损环境下火电厂热力系统EEDM方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树芳  董琪  王利杰 《节能》2008,27(1):21-24
提出了在参数缺损环境下热经济性分析的能效分布矩阵方程(EEDM方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并以国产N200-12.7/535/535再热机组为例,介绍了给水参数缺损时建立合成抽汽焓hx神经网络计算模型的方法,及其在汽轮机组热经济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有电厂因测点安装不完备,或有些测点由于长期未校准等,使得测量不准确,甚至个别测点为坏点,这就使电厂难以根据这些测点准确进行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的在线分析计算[1].提出了在参数缺损环境下热经济性分析的能效分布矩阵方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并以国产N200-12.7/535/535再热机组为例,介绍了除氧器出口参数缺损时建立合成抽汽焓hx神经网络计算模型的方法,及其在汽轮机组热经济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某在建660MW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回热加热系统为对象,采用损分布矩阵方程和单耗理论分析了不同负荷下各加热器效率、损和附加煤耗的分布特征,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讨论了附加煤耗引起的污染物排放状况。研究表明:该二次再热机组高加侧总损和总附加煤耗均高于低加侧,3号高加引起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大,2号和4号高加外置蒸汽冷却器效果明显使其经济性显著。总体上,二次再热机组高加侧的效率高于一次再热机组,而低加侧恰相反。受蒸汽参数不同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同负荷下两种机组的损和附加煤耗分布的差异较大。100%负荷下,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的附加煤耗及其引起的CO2、SO2、NOx和碳粉尘排放量分别为3.35g/(k W·h)、38 041.35t/a、1 045.03t/a、579.89t/a、10 515.50t/a。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二次再热循环,提高主汽参数,汽轮机热耗将比目前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降低3.6%,机组经济性大大提高。介绍了国际上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背景、目前成熟材料体系下汽轮机蒸汽参数的选择,以及汽轮机采用二次再热后带来的设计难点和关键技术,为我国自主开发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赵兴杰  杨俊保  何璇 《节能》2014,(8):37-40
依据能量平衡方程,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火甩分析模型。在锅炉热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对某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锅炉进行定量娴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二次再热锅炉的火用损分布,指出内部火用损失是节能的重点方向,并证明二次再热机组通过缩小工质与高温烟气的换热平均温差有效地减少了内部火用损失,从全厂的角度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9.
依据能量平衡方程,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火用分析模型。在锅炉热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对某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锅炉进行定量火用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二次再热锅炉的火用损分布,指出内部火用损失是节能的重点方向,并证明二次再热机组通过缩小工质与高温烟气的换热平均温差有效地减少了内部火用损失,从全厂的角度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一二次再热压力组合对二次再热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常规与背压式小汽机热力系统模型,确定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了全厂毛效率变化曲线,分析了再热蒸汽压力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压力范围内,提高一次再热蒸汽压力同时降低二次再热蒸汽压力,有益于提高全厂毛效率;适当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可以提高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系统管道的散热损失、厂用蒸汽系统损失及工质泄漏损失对单元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全部损失时,管道热效率为97.394%,供电标准煤耗为271.935g/(kW·h).与无管道损失时相比,机组管道热效率降低2.606%,供电标准煤耗增加4.584g/(kW·h),说明在二次再热机组热经济性评价中应该考虑管道热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受到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而不能准确反映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热经济性的问题,对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定义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进行了分析。指出改进后的汽轮机理想循环热效率不仅能准确反映汽轮机回热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变化,而且不受汽轮机本体相对内效率的影响,从而更适合于对汽轮机的热经济性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实际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推导出燃气轮机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以三压有再热余热锅炉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例,推导出非补式余热锅炉型蒸汽轮机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为研究燃气-蒸汽关于耦合参数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A thermal modelling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as turbine cogeneration system with reheat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Joule–Brayton cogeneration reheat cycle is based on the total useful energy rate (TUER) has been optimised and the efficiency at the maximum TUER is determined. The variation of maximum dimensionless TUER and efficiency at maximum TUER with respect to cycle temperature ratio have also been analysed. From the result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dimensionless maximum TU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rmal efficienc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power to heat ratio. 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inclusion of rehea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ycle. From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point of view, this methodology may be quite useful in the selection and comparison of combined energy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二次再热机组的投运,评价二次再热汽轮机的经济性能否达到预期,引起各方关注。文章旨在对二次再热汽轮机热力性能评价方法进行初步探索。针对某二次再热汽轮机的技术特点,在制定试验测点的过程中,除了按照ASME标准进行常规测点的布置外,还根据机型特点加装了专门测点。为了便于对机组老化进行判断,需要在投产后进行焓降试验。在正式热力性能试验时,应调整调节阀开度、热力系统、主要参数尽量接近设计值。在对结果计算和修正时,需要注意轴封系统漏汽流量的测算方法以及一、二次再热压降的修正处理方法等。最终评价热耗率时,除了对缸效率偏差进行分析,还应考虑轴封漏汽流量偏差的影响。该性能评价方法适用于所有节流调节的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  相似文献   

16.
在燃气轮机循环中工质温度变化范围大,其比热是变化的。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工质变比热情况下再热Brayton循环的效率特性,发现存在最佳循环总效率和对应的最优压比,讨论了循环温比、压气机和透平效率对循环最优压比和循环总效率最佳值的影响,比较了压气机效率和透平效率的影响程度,并指出了已有文献的错误。所得的分析结果对燃气轮机的优化设计和运行参数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实际循环在循环完善程度和设备完善程度方面与理论的卡诺循环进行对比,通过循环的特性参数估算出闭式注蒸汽燃气轮机循环的热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冷,再热和燃煤气的闭式注蒸汽循环热效率的估算公式,同时分析了循环系数和完善系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A thermal‐economic analysis of a transcritical Rankine power cycle with reheat enhancement using a low‐grade industrial waste heat is presented. Under the ident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reheat cycle is compared to the non‐reheat baseline cycle with respect to the specific net power output, the thermal efficiency, the heat exchanger area, and the total capital costs of the systems. Detailed parametric effects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cycle performance and minimize the system unit cost per net work output. The ma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 of the optimum reheat pressure maximizing the specific net work output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one that causes the same expansion ratio across each stage turbine. Relativ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y reheat process over the baseline is augmented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high pressure but a decrease of the turbine inlet temperature. Enhancement for the specific net work outpu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for the thermal efficiency under each condition, because total heat input is increased in the reheat cycle for the reheat process. The econom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respective optimal high pressures minimizing the unit heat exchanger area and system cost are much lower than that maximizing the energy performanc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dentifies th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when the proposed reheat cycle is more cost effective than the baselin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列举了几种炼钢电弧炉热效率计算公式,用有效能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实用公式,对计算电弧炉热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同标准的锅炉热效率及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王艳红  张炳文 《动力工程》2012,32(4):273-281
对不同标准中规定的锅炉输入热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同一机组在同一工况下,只有在基准温度与燃料温度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相等且雾化燃油所消耗的蒸汽量为零时,依据不同标准得到的锅炉热效率以及由此得到的发电标准煤耗率才完全相同.基于锅炉热效率反平衡计算表达式,采用微分方法并结合泰勒公式,得到燃料温度、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所采用的基准温度以及煤种偏离基准参数时,引起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偏差的计算方法,并以某2台300MW凝汽式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将试验工况下的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到同一基准参数下时,不同机组之间的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