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根术加全冠修复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治陈旧性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直径〉3mm)的磨牙病例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分根术加全冠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型氢氧化钙,磷酸锌粘固粉垫底,银汞充填。全冠修复治疗。结果:随访3~5年,实验组成功率83.33%,有效率96.67%,对照组成功率43.33%,有效率83133%。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根术加全冠修复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磨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与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的封闭性能。方法 收集2013年3—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人恒磨牙70颗,分为A、B、C组,其中A、B组各30颗,C组(作为对照)10颗。A、B组制备直径≥ 3 mm的髓室底穿孔,其中A组采用MTA修复髓室底穿孔,B组采用树脂嵌体修复;C组只开髓不制备穿孔。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根分叉形态,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蒽酮法检测各组的微渗漏情况,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A组修复髓室底穿孔的形态恢复优良率为36.7%,B组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9,P < 0.05);不同时间点A、B组的日均葡萄糖渗漏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树脂嵌体对磨牙大面积髓室底穿孔的修补效果优于MTA直接充填。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髓室底穿孔的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共 5 4例 5 4个牙 ,男 2 9牙 ,女 2 5牙。年龄 17~ 6 8岁。上颌第一前磨牙 2个 ,第一磨牙 14个 ,第二磨牙 7个 ;下颌第一磨牙 2 2个 ,第二磨牙 9个。因牙体龋坏导致穿孔者 36牙 ,因治疗致意外穿孔者 18牙。2 诊断有牙痛史或患牙反复治疗仍感疼痛。髓室底可探及异常孔口 ,或可见到有肉芽组织自穿孔处长入髓腔。穿孔处探诊有新鲜出血 ,探痛 ,但疼痛程度较探及牙髓组织轻。反复封药均存在疼痛及轻至中度叩痛。若误把穿孔处当根管作治疗 ,则扩挫或拔髓时有轻度疼痛 ,新鲜出血较一般拔髓时多 ,无成…  相似文献   

4.
磨牙髓室底穿孔是牙髓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牙髓治疗失败使患牙被拔除。随着髓室底修复材料性能和修复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及牙周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成功地修复髓室底穿孔已成为可能。本文就磨牙髓室底穿孔的病因、穿孔后的组织变化、诊断和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近年来应用自固化磷酸钙糊剂充填感染根管并修复髓室底穿孔 ,保存患牙获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1.材料 实验组 :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 (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对照组 :根管充填糊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药材料厂 )、牙胶尖。2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根尖周病患牙 2 88个 ,均为恒牙 ,牙齿无松动 ,牙周情况好。其中髓室底完好者 2 70个牙。前牙43个 ,前磨牙 98个 ,磨牙 12 9个 ,年龄 9~ 69岁。有髓室底穿孔 18个牙 ,均为磨牙 ,其中第一磨牙 15个 (上颌 3个 ,下颌 12个 )。第二磨牙 3个。穿孔直径≤ 2mm 10个牙 ,>2…  相似文献   

6.
磨牙感染性髓室底穿孔,是由病理性或医源性髓室底穿孔未及时发现治疗所引起,临床上牙体破坏较大,常伴有穿孔区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1]。由于缺乏能诱导牙骨质形成、与宿主生物性相容的理想材料,许多这种牙齿的处理是拔除[2]。为了保存患牙,保持牙列的完整和咀...  相似文献   

7.
200颗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颗恒磨牙沿牙颈缘截去牙冠,采用XTL-2型立体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寸对髓室底的截面形态、髓室底发育沟、根管口数目及其间距进行观测。结果 6-髓室底全为四边形,7-髓室底三角形占60%;四边形占40%;6^-髓室底四边形占74%;五边形占26%;7^-髓室底四边形占90%,三角形占10%。上颌磨牙髓室底多为“7”和“Y”形沟;下颌磨牙多为中央形沟和颊侧沟;7^-髓室底“C”形沟占16%。同时还获得恒磨牙根管口数目及根管口间距的有关数据。结论 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是牙髓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髓室底穿孔牙保存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志文 《口腔医学》1997,17(3):143-143
髓室底穿孔牙保存治疗的临床观察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梁志文1985年以来,我们对髓室底穿孔的后磨牙采用保存治疗,追踪临床观察8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牙86例,男62例,女24例,因牙体、牙髓病继发穿孔78例,治牙中意外穿孔8例,穿孔直经小...  相似文献   

9.
磨牙髓腔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400个磨牙开髓部位、髓室底形态、根管口分布、根管数目、牙齿长度等进行初步研究,特别对上颌磨牙近中颊根形状与极管数目的关系作了分析,将髓室底形态归纳为4种类型;上颌磨牙分为3类6型、下颌磨牙分为3类4型,上颌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的发生率第一磨牙为40%,第二磨牙为23%。  相似文献   

10.
牙分隔术在下颌磨牙髓底穿孔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牙分隔术对髓底穿孔的下颌磨牙进行保存治疗。方法 对28例髓底穿孔的下颌磨牙进行根管治疗后,行牙冠的颊舌向牙分隔术,在近远中根管内各形成一个金属基桩, 再通过两个联冠来恢复其He面的解剖形态与咬合关系。结果 治疗成功27例,成功率为96.4%。结论 采用牙分隔术保存髓底穿孔的下颌磨牙,其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髓室底穿孔原因分析及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恒牙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偶可遇到髓室底穿孔的问题,但在乳牙的治疗过程中髓室底穿孔则较多见。Sinai曾就此加以全面论述,本文拟结合国外有关新进展,就髓室底穿孔的原因、治疗及预后等问题予以综述。 1 导致髓室底穿孔的原因 1.1 医源性穿孔: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由于医生操作失误,导致髓室底、髓腔侧壁穿孔。其特点为:穿孔边缘光滑,穿孔直径与所用器械相仿。即刻的医源性髓室底穿孔不伴有局部的炎症病变, 1.2 病理性穿孔(龋源性穿孔):由于龋病的侵蚀,牙髓炎症引起内吸收,根尖周炎或创伤引起外吸收,导致髓室底、髓腔侧壁牙体硬组织缺损甚至穿孔。通常病程较长,穿孔边缘粗糙,穿孔大小因病变程度而异。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时,病变范围通常在根分叉区,由于乳牙髓室底薄,且有多条付根管,在长期慢性炎症作用下,根分叉区的牙槽骨、牙骨质和牙本质吸收,最终导致髓室底穿孔。 1.3 生理性穿孔 乳牙接近替换期,随着后继恒牙胚的(?)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比格犬牙齿髓室底穿孔的效果.方法:3只成年比格犬的36颗前磨牙根管治疗后做髓室底穿孔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TA和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穿孔.另外24颗磨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做髓室底穿孔模型后以聚氯乙烯膜覆盖穿孔,阴性对照组不穿孔.分别于术后1,4,12...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牙体治疗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牙科材料的不断更新,许多残根残冠得到修复。笔者自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期间,共接诊髓室底穿孔磨牙37颗,采用VITAPEX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穿孔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甲哨唑合剂治疗穿髓室底牙临床研究佘燕萍1989-03~1996-05共收治并随访112个髓室底穿通患牙。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男48个,女64个;年龄16~51岁,上、下颌第一磨牙65个,27、37、47有36个,14、24有11个;其中有22个...  相似文献   

15.
髓室底穿通与根管侧穿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髓室底穿通或根管侧穿的治疗方法。方法:76个患牙不同部位的穿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76例髓室底穿孔或根管侧穿的患牙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78.9%,其中上前牙的疗效最好,下颌磨牙髓室底穿通和上颌前牙根管侧穿的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意外穿孔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穿孔应积极进行修补,尽量保存患牙。  相似文献   

16.
磨牙陈旧性髓室底穿孔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磨牙陈旧性髓室底穿孔,是在开髓、髓腔预备时不慎所造成,又未经及时治疗的患牙。临床常为患牙牙冠破坏较大,髓室底穿孔处,有肉芽组织增生,致使根分歧处骨质发生病变,引起牙龈部瘘管,此瘘管一般距根分歧较近。本病伴有感染根管并慢性瘘型根尖周炎,有时龈部有2个瘘管。X线牙片所见,髓室底的牙质已破坏,根分歧与根尖周有透射病变,病程长,根分歧病变还可与根尖周病变连在一起,成为较大的病变。这种患牙,往往被认为不易治愈而被拔除。为了保存患牙,保持牙列的完整和咀嚼功能,我们对磨牙陈旧性髓室底穿孔的病牙,寻求保存疗法。用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封闭髓室底穿孔,常规的根管治疗,用根管护髓剂(即Oxypara糊剂)或成塑疗法充填根管。经过半年至4年多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图见31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牙体存留壁厚度及髓室底厚度的磨牙桩冠修复后,存留牙体组织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为临床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桩冠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牙体存留壁和髓室底厚度进行量化分级,分别建立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的量化分级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牙体预备后存留壁厚度分别设定为1mm、1.5mm及2mm;髓室底厚度分别设定为0.5mm、1mm及2mm。计算分析三种牙体缺损状况时存留牙体组织的应力及分布状况。结果:存留壁的应力值是随着存留壁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髓室底的应力值是随着髓室底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牙体预备后的存留壁厚度不小于1mm时,桩冠修复后牙体组织的应力值均小于牙本质的抗力强度。髓室底的薄厚对桩冠修复后髓室底的抗折强度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频电刀在髓室底穿孔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宁  梅予锋 《口腔医学》2009,29(5):257-259
目的研究高频电刀应用于髓室底穿孔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总计48颗恒磨牙,其中26颗用高频电刀去除穿孔处肉芽组织(A组),22颗用圆钻或刮匙去除穿孔处肉芽组织(B组),最后用玻璃离子修补髓室底穿孔。结果追踪观察2年。A组患牙:2年后的成功率为92.3%;B组患牙:2年后的成功率为72.7%。结论将高频电刀应用于髓室底穿孔的修补,可以达到提高修补成功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乳磨牙病理性髓底穿通是由于龋病的侵蚀、牙髓炎症引起的内吸收,根尖周炎或创伤引起外吸收,导致髓室底牙体硬组织缺损直至穿通。通常病程长,穿孔边缘粗糙,不规则,穿孔周边部位牙体硬组织松软,呈斜形锅底状,穿孔大小因病变程度而异,穿孔周围充满炎性肉芽组织。是乳牙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病理现象,此类患牙治疗效果较差,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就其治疗方法进行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根管治疗中 ,由于操作不慎或对牙体解剖不熟悉 ,或操作不熟练 ,或未遵守牙体预备操作常规 ,在牙体治疗过程中常易发生髓室底意外穿通的并发症 ,给牙体修复治疗带来困难。我科于 1996年以来用磷酸三钙 (TCP)对 2 6例髓室底意外穿通病例进行了修复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2 6例 ,2 6个牙。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14 -3 5岁 ,其中上颌前磨牙 14个 ,下颌前磨牙 4个 ,上颌磨牙 2个 ,下颌磨牙 6个。患牙均为慢性牙髓炎或慢性根尖周 ,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发生意外髓室底穿通并发症的患牙。要求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