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玉米小曲白酒的生产总结,作者认为,坚持低温发酵,将发酵期延长到8天;加之严格按工艺操作,玉米小曲酒的出酒率可达54.5%(57°)。文章较详细的介绍了从泡粮→复蒸,摊凉→入池发酵,以及蒸馏等工序的操作、工艺参数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Q303、AS3.866根霉菌和K氏、岳阳1号、1308、2300酵母的分别单独制曲与混合制曲,经大生产酿制米酒的试验表明,用多菌种混合制曲酿酒的平均出酒率达67.40%(58°),较单一菌种制曲和传统小曲酿酒的平均出酒率分别高3.2%和10.6%,且成品酒的理化指标和品评结果均较其它两种曲优。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全玉米粉、生产线混合玉米粉、脱胚玉米粉、粕粉分别发酵进行初步研究。试验了不同原料发酵效果,所得成熟醪酒精度依次为:14.62%vol、15.17%vol、16.54%vol和8.49%vol,淀粉出酒率分别为:49.41%、49.47%、49.32%、55.59%。结果表明:脱胚玉米粉酒份最高,但是全玉米粉、混合粉的淀粉出酒率相差不多,粕粉淀粉出酒率远高于前3组,粕粉单独发酵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淀粉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善DDGS的颜色,提高生产效益,总体看来粕粉单独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宜昌食用酵母基地生产的酒用活性干酵母,经我所微生物室检测,pH值为5,死亡率3.27%,杂菌率0.0024%;总菌数为4.90×10~(12)个/克,细菌数3.90×14~4个/克,酵母菌数1.60×10~9个/克。其性能确具有耐酒精度高,抗酸、抗温力强,发酵力强,质量稳定,提高粮食出酒率高的特点。据我厂在丢糟、红糟、粮糟中,作不同工艺条件,不同用量酿酒试验均证明了以上各点。它是节粮、增值的好途径。预计,采用AADY、糖化酶、α-淀粉酶和焖料相结合工艺,将会代替传统的以大曲作糖化发酵剂,续糟固态发酵生产泸型大曲酒,使生粮酿酒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加酸挤压膨化脱胚玉米制备乙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胚玉米为原料,采用加酸挤压膨化处理,在单因素基础上,对试验数据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物料体系含水量23.4%,螺杆转速234r/min,挤出物料温度143℃,盐酸与原料淀粉质量之比0.0257时,最终物料淀粉出酒率为58.35%,较传统方法提高6.71%,残糖量下降35.9%,发酵周期可缩短9h。  相似文献   

6.
脱胚玉米糁因分布广泛、价格低廉及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等原因成为替代大米的重要潜在啤酒辅料。该研究对不同粒径玉米糁及其他辅料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200 L中试发酵,研究脱胚玉米糁的酿造特性,分析其对啤酒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胚玉米糁的粒径不仅对其浸出率有较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其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值的变化;粒径为900~600μm范围内的脱胚玉米糁可以替代大米用作啤酒酿造的辅料,且在风味及感官品评上均表现良好,与大米辅料的啤酒品质相似。发酵过程理化指标、成品酒风味物质组成以及感官品评等结果表明,合适粒径的脱胚玉米糁是一个良好的啤酒酿造辅料,能够作为大米辅料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对玉米原料生料和熟料酿酒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熟料酿酒发酵速度较快,残糖较低,而生料酿酒淀粉出酒率及原料出酒率较高.并研究了气相色谱法(GC)定性、定量检测酒样中的高级醇.运用保留时间法确定了酒样中高级醇的组分;并用内标法定量计算了各高级醇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在104%左右,平行测定数据偏差平方和(DEVSQ)小于0.001,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8.
从如何选择酿酒原料、加强发酵过程管理和生物技术在酿酒中的应用等3个方面叙述了提高乌衣红曲黄酒质量和出酒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玉米原料酒精发酵醪中添加植酸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在玉米原料酒精发酵醪中添加15u/g原料的微生物植酸酶,发酵成熟醪中酒精分和磷含量可达10.10%(v/v)和518.84μM,分别比对照提高5.54%和8.31%;原料出酒率可达39.81%,比对照提高6.96%。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安琪耐高温超级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浓醪发酵大罐试验,发酵温度控制在34±1℃,发酵时间60h左右,前6~7h缓慢进料。结果表明,超级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繁殖速度快,耗糖快,能显著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出酒率。在发酵过程中,应根据罐内醪的浓度和温度,控制好进醪量、进醪温度和冷却水,使发酵罐内温度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从清香大曲及酒醅中筛选出13株酿酒微生物,采取单独培养将其制作成麸曲,按照适当比例代替大曲与原料混合,入池发酵,蒸馏摘酒.结果表明,在制作调味酒时,多微麸曲在酿酒生产上可部分甚至全部代替大曲,麸曲基酒的质量可达到甚至超过大曲基酒;经过添加特定菌种,采取特殊工艺,所得基酒的总酸、总酯含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出酒率和优质酒率也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玉米(未脱胚)为辅料(用量达50%左右),外加酶制剂,一次煮出糖化法先高温(18℃左右)后低温发酵新工艺,生产出的玉米啤酒,色呈淡黄色,泡沫洁白细腻,杀口力强,酒花香味明显,口味纯正、清爽,淡而不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浅谈提高半固态法小曲白酒的质量和出酒率胡怀玲,龙彦广西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541002)关键词小曲白酒,半固态发酵,根霉,酵母,糊化,下曲,糖化发酵从酿酒原料来看,古传“高粱香,玉米甜,大麦冲,大米净”。以大米为原料的米香型白酒的代表酒桂林三花酒,...  相似文献   

14.
运用“清蒸清吊,两进三出”的固态发酵传统工艺生产瓜干白酒,由于以糖化酶和酿酒活性干酵母作糖化发酵剂,出酒率提高了2~4%,稳定在52~53%(60°),且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5.
《酿酒科技》2015,(1):147
专业性的厂家、专业性的产品、专业性的技术、专业性的服务酒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粮食的出酒率、酒的质量、酒精的蛋白含量和营养成分,只有高质量的酒曲才能保证较高的出酒率和白酒质量。哈尔滨醇正醇酿酒发酵研究所是专业的酿酒设备、酒曲及白酒净化器的研发和生产企业,现有各种款式和型号的酿酒设备及各种香型酒曲供用户选择。  相似文献   

16.
黑米酒发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米为主要原料,经喂饭法发酵,压滤、澄清等工艺进行黑米酒酿造试验。结果表明,出酒率约205%,出糟率41%;酒质理化指标符合国标GB/T13662-92。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曲酒的调查与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曲酒酿造具有生产设备简易、发酵周期短、出酒率高、酒质醇和等诸多优点。将全国不同地区小曲酒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情况进行总结,详细叙述了制曲的发展史、小曲菌种的选育、小曲质量检测、小曲酿造技术的特点等问题。重点对小曲酿酒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分别对以糯高粱和玉米为原料生产小曲酒的操作方法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蒸粮、培菌、发酵、蒸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剖析了小曲酒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8.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皖西北地区小曲酒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完善统一菌种来源,优化生产作业现场以及发酵容器等酿酒设备设施,在传统小曲酒生产基础上有效开展技术嫁接,新技术综合运用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出酒率稳定,小曲酒质量优质与稳定:平均出酒率在50%以上(按60%vol计),小曲酒口感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9.
安琪牌酿酒曲系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多种活性微生物产品,它保留了传统酒曲中多种酶系糖化发酵的特点,更具有菌种纯、有效成分含量高、糖化发酵能力强等显著优点。以玉米、高粱、稻谷为原料,应用安琪酿酒曲,只要合理操作,即可获得很好的出酒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陶然)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须与水芹为主要原料,选用酿酒酵母作为发酵菌种,按比例进行混合发酵,考察玉米须水芹酒最佳酿造工艺。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检测指标,运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对水芹汁与玉米须汁的体积比、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以及发酵温度进行控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水芹汁∶玉米须汁=1 ∶2(体积比)、菌种添加量0.6%、发酵时间11 d、发酵温度25 ℃。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玉米须水芹酒呈淡黄色透明状,酒香醇厚,酒体柔和,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