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互助养老的概念,阐述国内外老年人互助养老发展现状,总结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代际关系,提出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度、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低龄老年人对互助养老的认知和参与动机,为提高社区低龄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按照资料饱和原则,选择15名社区低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取2个主题,即对互助养老的认知和参与动机(包括互利互惠、价值表达、经验学习和利他主义)。结论社区低龄老年人对社区互助养老的接受度较高,但对社区互助养老的认知度较低;参与互助养老的动机明确,有其人群特异性。社区需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内在性报酬”的作用,以促进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南省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意愿、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定位及对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湖南省安仁县5个乡镇50个行政村的807名空巢老人,采用自制互助养老意愿及需求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72人(33.71%)选择愿意接受互助养老,互助养老需求评分为3.22±0.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意愿受年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目前患慢性病数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5个因素的影响(均P0.01)。结论贫困县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意愿不强,对健康服务需求较高,高龄、文化程度高、自理能力差、患慢性病数量多、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低的农村空巢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相对较高。需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的认知,以促进农村养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时间银行内涵及此模式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优势、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的管理及应用经验,并对国内外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比较,以了解目前国内该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发展时间银行下的互助养老模式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立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扩大社区互助志愿服务者的队伍及加强志愿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志愿者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参与意愿,以有效发挥高校志愿者作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主体的积极作用。方法自编高校志愿者居家养老护理参与意愿调查问卷,对470名高校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在生活护理中,高校志愿者对打扫卫生(77.4%)和上街购物(74.5%)的参与意愿较强;在医疗保健护理项目中,对于健康知识讲解(78.9%)的参与意愿最强;精神慰藉服务项目中,对读书读报(88.1%)和聊天解闷(82.6%)的参与意愿最强。为他人作贡献(67.0%)是高校志愿者参加居家养老护理最主要的原因。结论高校志愿者对居家养老护理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参与意愿,应结合其参与意愿,将高校志愿者资源合理地整合到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主体中,以有效促进居家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现有养老服务内容以及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护理需求,为政府合理分配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CLHLS),采集有关老年人期望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社区供给情况,以及老年人人口学、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采集到11981名老年人数据资料。75.7%的老年人希望得到保健知识教育服务,42.2%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该类服务;64.3%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居家护理服务,但仅10.2%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81.0%的老年人希望得到家访照顾,35.0%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67.3%老年人希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但仅12.1%的老年人报告其社区会提供此类服务。老年人的年龄、居住地、居住现状、经济情况及健康状况等是影响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较大,但我国社区养老仍存在供需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以及老年人生活水平差异等。社区养老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人社区对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分析影响因素,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8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需求率为1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就医频率、子女数量、自理能力、对现阶段养老方式的满意度及社区嵌入式养老是否满足自身养老需求,是老年人社区嵌入式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较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养老志愿服务教学,以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方法将入校新护生根据其养老志愿服务意向分班,愿意养老志愿服务的58名护生分为实验班,剩余61名护生分为对照班。对照班根据高职护理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常规教学,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实践三大模块;实验班在对照班基础上增加90学时的养老志愿服务课程内容,其中理论26学时,实践64学时,持续4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前后采用老年人态度量表、老化知识问卷I及从事养老护理职业意愿问卷调查护生。结果教学后实验班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老化知识掌握及从事养老护理职业意愿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 0. 01)。结论开展养老志愿服务教学可使护生掌握老化知识,提高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从事养老护理职业意愿,可作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的有效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老年人视角了解其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认知、选择意愿和需求,为完善该养老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自拟提纲对武汉市6个社区的12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入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社区嵌入式养老认知欠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家庭养老,视自理能力入住社区内养老机构,入住商业养老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上门服务,入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3个主题及6个下属主题.结论 老年人对社区嵌入式养老的认知度较低,养老服务需求呈多元化特点.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及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行为及意愿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半结构访谈法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量表初稿。对郑州市6家养老机构326名老年人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正式量表分为家庭参与机构养老行为和家庭参与机构养老意愿2个分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2个分量表分别提取6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6.054%和72.643%,2个分量表共有32个条目,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50和0.941,重测信度分别为0.905和0.960。 结论 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行为及意愿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家庭参与老年人机构养老的行为和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