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后缩短(PSS)的变化规律,探讨HOCM患者术后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7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的39例HOCM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壁18个节段(前壁、下壁、前室间隔、后壁、后室间隔、侧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应变曲线。计算心肌收缩后应变指数(PSI),以PSI≥20%判定为该节段发生了PSS。对比分析术前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PSS分布情况以及术后各节段PSS的变化情况。结果:39例HOCM患者,共702个节段。术前共44个节段发生了PSS,其中基底段31个、中间段10个、心尖段3个。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PSS发生率以及PSI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患者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以及二尖瓣反流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减速时间(DT)缩短(P0.05)、二尖瓣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较术前增快(P0.05)。术后共19个节段发生了PSS,其中基底段10个、中间段6个、心尖段3个。与术前相比,术后总PSS发生率(2.71%vs. 6.27%)以及平均PSI[(2.34±2.33)%vs.(3.68±2.79)%]均显著降低(P均0.05),其中以基底段PSS发生率以及平均PSI降低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OCM患者的PSS发生率及PSI增高以室间隔基底段为著。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PSS发生率及PSI均较术前降低,以基底段为著,提示扩大室间隔切除术后HOCM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后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后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5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 ,观察并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结果 :5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均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 ;术中 3例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其中 1例发生心室颤动 ,1例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术后未见新发Q波 ,QRS时限、QT和QTc间期明显延长 ,Sv1+Rv5显著降低 ,动态心电图随访未见室性心律失常增加。结论 :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 ,但常为一过性。 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是最为实用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腔内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lcoho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HOCM患者24例,比较其PTSMA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的变化.结果 HOCM患者进行PTSMA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以上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SMA能显著改善HOCM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降低室壁厚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扩大室间隔切除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13~66(38±6)岁,体重45±85(62.4±14.7)kg。手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13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技术),同期完成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围术期及术后随访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或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停机困难,体外循环(84.7±13.8)min,主动脉阻断(60.3±18.4)min。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流出道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SAM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示SAM消失。二次转机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住院时间11~23d,平均12d。34例获得6~26(14±3)个月随访,随访中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10d.6个月及1年的超声心动图均提示LVOTG和室间隔厚度(IVST)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除术前外,其他各时间点的LVOTG和IVS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心功能(NYHA分级):I级30例、Ⅱ级3例、Ⅲ级1例。结论扩大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避免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有利于左心室的重塑。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Septal myectomy effectively and definitively relieves LVOT obstruction and cardiac symptom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Abnormalities of the mitral valve can be addressed without the need fo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n almost all circumstances.Concomitant mitral valve repair for myxomatous disease requires minor modifications when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septal myectomy;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is rarely necessary.In experienced centers,early mortality for isolated septai myectomy is low(~1%)and overall results are excellent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in the current era.Symptomatic improvement with myectomy is expected for most;90% of patients improve by at least one functional class,and most remain improved on late follow-up.Late survivorship is improved compared to nonopereted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HCM,and myectom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These results should serve as the gold standard and a basis for comparison with newer nonsurgical medalities,i.e.,septal alcohol abla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支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分型与心肌化学消融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名冠脉造影正常者和76例HOCM患者室间隔支的数量、粗细、分布等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HOCM室间隔支造影显示形态与正常冠状动脉无显著差别.室间隔支形态决定心肌化学消融方法的选择,即Ⅰ型心肌化学消融用PTSMA法,Ⅱ型和Ⅲ型用PTSTMA法.结论 冠状动脉室间隔支不同的分型决定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化学消融时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姬宇宙  徐敬  刘超 《山东医药》2008,48(47):68-69
采用部分肥厚室间隔切除的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0例,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者。认为部分肥厚室间隔切除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能有效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并非完全因心脏负荷异常引起的心室壁增厚疾病。尽管HCM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却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大约70%的HCM患者存在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LVOTO是决定临床症状,如气短、胸痛、心悸和晕厥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无论是采取药物治疗还是室间隔切除术或室间隔介入治疗,LVOTO都是长期以来治疗的靶点之一。现将室间隔介入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室间隔减容手术(SRT)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OHCM)患者再次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接受再次SRT手术的O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术前、术后及随访情况评估手术疗效.根据患者首次进行SRT的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室间隔心...  相似文献   

1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青年人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严重者应及时治疗,最适病人的筛选、影像技术的辅助、并发症的控制和操作技术的提升将使乙醇室间隔消融术成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中远期生存率,并分析中远期结果的预测因子。方法:连续入选1984-10至2014-12在阜外医院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65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由心血管病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结果:手术死亡率为1.4%(9例/655例)。平均随访(30.8±30.9)个月(3~213个月),52例(7.9%)患者失访,583例(96.7%)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1年、5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5%、88.3%。80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死亡、因缺血性脑卒中、快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脏移植、再次心肌切除和永久起搏器植入),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分别为94.2%、76.7%、6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风险比(HR)=2.16,95%可信区间(CI):1.36~3.46,P=0.001]和术前心房颤动[HR=2.31,95%CI:1.35~3.94,P=0.002)]是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可获得良好的中远期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年龄50岁和术前心房颤动是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8至2017-04在我院住院拟行PTSMA的357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每半年1次的随访资料。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及心包填塞、房室阻滞、穿刺动脉通路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352例(98.6%)患者成功接受PTSMA,其中320例(90.9%)患者术中即刻获得成功,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为(97.9±36.9)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即刻为(25.5±18.1)mm Hg。围术期发生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4例(1.1%),术中发生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127例(36.1%),严重恶性心律失常18例(5.1%),交通支开放14例(4.0%),下肢静脉血栓5例(1.4%),穿刺动脉通路损伤6例(1.7%)。围术期死亡4例(1.1%),包括交通支开放1例、心脏破裂1例、腹膜后血肿1例和药物性肝衰竭继发多脏器衰竭1例。长期随访结果:平均随访(6.2±3.8)年,共有6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猝死,1例因心房颤动脑栓塞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因直肠癌死亡。结论:PTSMA对有解剖学适应证的HOCM患者疗效确切,在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的情况下,严重并发症相对不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探讨HOCM患者运动受限机制,并对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选85例HOCM患者做心肺运动功能试验,测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氧阈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及通气当量。从85例HOCM患者中选20例行PTSMA治疗的患者,行PTSMA术前及术后1~3个月、6~12个月重复进行心肺运动功能试验,测量上述指标。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运动试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论NYHA心功能分级如何,患者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氧阈占预计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通气当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20例行PTSMA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3个月复测心肺运动功能试验,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心肺运动功能试验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6~12个月后再次行心肺运动功能试验,各项指标未进一步改善。结论HOCM患者存在对运动的异常反应,普遍存在运动受限。PTSMA是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男,50岁。因头晕、心前区痛2周,晕厥一次入院。病人诉19岁时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至今。30岁时始有轻度活动性呼吸困难,且与活动程度无关。但35岁时历次中度活动后均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前一年半症状加重,首次伴有心前区痛及疲乏无力。3周前因赶汽车速跑200米,坐定后出现极度气短,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 (PTSMA)用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HOCM)治疗的概念源于外科心肌切除术的良好疗效 ,而真正促进其临床应用的是两项观察 :HOCM者自发前壁心肌梗死后症状改善 ;暂时阻断穿隔支血流导致跨左室流出道压差 (LVOG)的一过性下降。 1 994年Sigwart首次报道 3例PTS MA成功。该方法逐渐为人接受 ,并证明成功率高 ,并发症低。至 2 0世纪末 ,已有千余人接受了该手术 ,1 994~ 2 0 0 0年行PTMSA的病例数已超过了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行外科心肌切除手术的HOCM病例的总和。PTMSA的近期疗效令人振奋。 90 %以上的患者LV…  相似文献   

16.
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因肥厚室间隔造成心室梗阻而得名.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为首选.但部分HOCM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这部分患者需要借助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心肌切除(septal myectomy, SM)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金标准术式。然而,该术式难度较高,科学的制定手术策略及精准的实施手术操作是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关键。通过多模态影像综合评估HOCM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和解剖学特征为SM术提供了莫大助力。了解各种影像学方法在SM术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术者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术方案和实施精准的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拟对各种影像学方法在HOCM患者行SM术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0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例经皮室间隔消融术(PTSMA)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改良Morrow术的病例。其中男性17例(63%)、年龄49±8(32-62)岁、所有病例均在接受了药物治疗和PTSMA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达98±30mm Hg(50-159mm Hg)。术式包括了单纯改良Morrow术17例(63%),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1例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远期随访共19(13-38)月,随访率93%。全组病例近远期总死亡率为3.7%(n=1)。术后远期随访78%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96%。术后共有2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和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产生。超声提示绝大部分病例的左室流出道压差接近正常。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级者占93%。结论改良Morrow术可以安全的解除曾行经皮室间隔消融术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确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术后即刻和动态随访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心脏超声评估14 例HOCM 患者行 PTSMA 手术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大小、各左室壁厚度和心脏功能.结果 消融前患者室间隔厚度平均为(21.53±4.00)mm,左室后壁平均为(11.0±2.2)mm,左室流出道平均压力为(83.0±27.7)mm Hg.消融后即刻患者心室结构无明显变化,但流出道压力减至(28.2±24.7)mm Hg.1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厚度减少至(14.3±3.7)mm,左室后壁平均为(11.6±6.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术前的(42.1±4.9)mm增加至术后的(47.3±6.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从术前的(26.4±3.4)mm增加至术后的(32.4±8.8)mm,后随访至1年无继续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在随访3个月时较术前下降,但仍在正常心功能范围.结论 PTSMA手术能有效降低 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并能引起左心室发生良性逆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超声声学定量(AQ)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将辽宁省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27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2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房快速排空分数(LAEF)、峰值快速排空率(PRER);左心房存储容积(RV)和峰值充盈率(PFR)、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容量(ESV);左心房主动收缩排空分数(AEF)和峰值心房排空率(PAE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房LAEF减低;RV和PFR增高;AEF和PAER增加。结论HCM组峰值左房管道功能减低,助力泵功能和储存器功能代偿性增强,AQ技术为左心房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