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脂质是人体内的脂肪(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 (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主要包括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在血浆中必须与其他脂质,如磷脂和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这种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称为血脂。临床上测定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是血浆中所有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总和,还可以测定出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计算出  相似文献   

2.
血脂是血清中所有“脂质”的总称。脂质不溶解或微溶解于水,在血浆中以与蛋白质结合(脂蛋白)的形式运转全身,因此高脂血症实际指的是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主要血脂成分有胆固醇(C)、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此外尚有微量的类固醇激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等。通常情况下,主要指血  相似文献   

3.
脂质是人体内的脂肪(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主要包括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在血浆中必须与其他脂质,如磷脂和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这种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台物称为血脂。临床上测定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是血浆中所有脂蛋白审含有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总和,还可以测定出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4.
白鸿飞 《东方药膳》2014,(11):40-43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指血浆中血脂高于正常水平,胆固醇、三酰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症。由于血浆中脂质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故本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痛等。高脂血症分为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单纯性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症等3型。  相似文献   

5.
血脂紊乱是指血浆中胆固醇(C)或/和甘油三酯(TG)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增高,即高脂血症.由于血浆中的C和TG是疏水分子, 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 必须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类脂如磷脂一起组合成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即脂蛋白.所以, 高脂血症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 严格说来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近年来, 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 有人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 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6.
医院在为病人检查血脂时,新近又增添了一个新项目——载脂蛋白。什么是载脂蛋白,为什么要检查它?这要从血脂和脂蛋白的结构说起。 血浆中有许多脂溶性物质,如胆固醇、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固醇类激素等,总称脂质和类脂质。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脂质不溶于水,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必须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而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则必须与其他不同的蛋白质结合,组成为亲水的脂蛋白,才能在血液内运输,这些与脂质相结合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正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饮食、运动不当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类物质高于正常范围,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过高的脂质使人易患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动  相似文献   

8.
1 血浆脂质和脂蛋白的组成及含量影响因素 1.1 血浆脂质和脂蛋白的组成 1.1.1 血脂的组成血脂的组成十分复杂,主要有胆固醇,甘油脂和磷脂,此外,还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固醇类激素等等,其中胆固醇约2/3是以酯化的形式存在。其余为游离胆固醇,甘油酯中主要是甘油三酯,但也有少量的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磷脂中包括卵磷脂,溶血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等。  相似文献   

9.
血脂是人体血浆内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脂、β-脂蛋白、磷脂、未脂化的脂酸等,这些物质超过正常值,即可使血液粘稠度升高。一旦粘度  相似文献   

10.
高血脂的隐患与食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是指正常人体内血液脂质的含量,血液脂质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另外还包括磷脂、游离脂肪酸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如果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出正常,也会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统称,是指当血脂浓度超“参考值”高限时的病理状态,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以心脑及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为结局,后果严重.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由于血浆中的脂质绝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故高脂血症常反映为高脂蛋白血症,其危害性不仅与某些脂蛋白(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脂是人体血浆内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脂、β-脂蛋白、磷脂、未脂化的脂酸等。当血清胆固醇超过正常值230毫克门00毫升,甘油三脂超过140毫克门00毫升,β-脂蛋白超过390毫克门00毫升以上时,即可称之为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3.
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浆内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胆固醇根据其所载脂蛋白的不同,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内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故其含量增高可加  相似文献   

14.
血脂紊乱是指血浆中胆固醇 (C)或 /和甘油三酯 (TG)水平异常 ,主要表现为增高 ,即高脂血症。由于血浆中的C和TG是疏水分子 ,不能直接在血液中被转运 ,必须与血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类脂如磷脂一起组合成亲水性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即脂蛋白。所以 ,高脂血症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 ,严格说来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近年来 ,已逐渐认识到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 -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因而 ,有人建议采用脂质异常血症 ,并认为这一名称能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1 血脂紊乱的病因高脂血…  相似文献   

15.
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浆内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胆固醇根据其所载脂蛋白的不同,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内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故其含量增高可加速和加重冠心病的  相似文献   

16.
《长寿》1997,(4)
高脂血症就是血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而称为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实际上,脂质与蛋白质相结合成为脂蛋白形式(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转全身。患有  相似文献   

17.
博恩 《健康生活》2009,(12):34-34
血脂,是指人体血浆内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胆固醇脂、B脂蛋白、磷脂、未脂化的脂酸等。当血清中以上物质超过正常值以上时,称为高血脂症。中医理论认为,高血脂症属于痰  相似文献   

18.
薛长勇  郑子新 《营养学报》1999,21(2):207-211
目的:探讨限制进食后体重快速回升的机理。方法: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VMH)肥胖大鼠给予其正常进食量的50%饲养6天后,收集血样,分析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浆消瘦素、胰岛素和脂蛋白脂酶的水平和活性。结果:在限制进食后,VMH肥胖大鼠体重和血浆消瘦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游离脂肪酸明显下降;肝脏分泌甘油三酯减少,同时血浆中甘油三酯清除加快。但是,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肝素后脂蛋白脂酶活性并没有下降,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结论:虽然限制进食能够减轻体重、体内脂肪量,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但并不能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脂蛋白酯酶活性,即不能消除或减轻脂肪合成亢进的危机。这是停止限制进食、转入正常进食后,体重快速回升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血脂异常与降脂药物近年的进展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与冠心病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长沙410011)赵水平1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基本概念11血脂:主要是指血浆胆固醇(C)或/和甘油三酯(TG)。由于血浆中的C和TG是疏水分子,不能直接在血...  相似文献   

20.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胆固醇和(或)三酸甘油脂含量高于正常,它是脂类代谢紊乱的主要表现。由于在人体内除游离脂肪外,所有的血脂都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转的,所以血浆中某种脂质的增加总伴随着相应脂蛋白的增加。从这一意义上说,高脂血症实际上也是高脂蛋白血症。 依据超迷离心和电泳方法可将脂蛋白分为乳糜颗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四种形式。极低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时伴有血浆胆固醇和(或)三酸甘油脂含量的增加。由于它的颗粒大,蛋白质同脂质间的结构疏松,易于沉积于血管壁内,却不易通过动脉壁网孔移出,因而是生成动脉硬化的促发因素,最终会导致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等;而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小,结构致密,能够自由进出动脉壁,有助于清除动脉壁中的胆固醇,因而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可见脂蛋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