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声波水泥胶结测井中岩性对地层波影响研究及资料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成广  张碧星  李国利 《声学技术》2007,26(6):1140-1144
针对砂泥岩地层,数值研究了套管井中高密度和低密度水泥完全胶结时短源距声波测井全波波形特性,通过地层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变化,分析了水泥特性和地层岩性对地层波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特性对地层波幅度影响很小,但地层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对地层波幅度影响很大,并给出了地层波岩性影响的校正图版。根据理论结果结合实际测井记录的波形特点,研究了波形信息提取方法,得到了第一、第二界面胶结指数等参数,用以评价固井质量。这种方法在西北油田固井质量评价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电成像测井技术在复杂储集层描述和评价中起着重作用,它能够反映井周地层的宏观构造,又能够描述各类储层的细节特征。中海油服在电成像测井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研制成功了增强型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ERMI)。该仪器通过阵列扫描的方式探测井壁地层电阻率变化,能够为地质家提供丰富而又直观的地层信息。本文重点阐述了ERMI电成像测井研究所涉及的三维建模与数值仿真、井下仪器设计、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实现方式。另外,结合渤海裂缝性储层评价和缅甸岩性识别的应用实例,对ERMI电成像测井现场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结合了国内外火成岩测井解释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火成岩分层测井解释理论,本文也通过利用交会图法和成像测井识别法对岩性进行了识别;也提出了裂缝识别及裂缝孔隙度计算,渗透率的计算以及饱和度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本文中介绍的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低渗透砂岩储层中,识别微裂缝发育井段对于评价储层的意义很大。实验资料及已有的文献资料表明:在低渗透砂岩地层中微裂缝发育区井段的渗透性相对较好,井壁上能形成一定厚度的泥饼。基于此条件,利用泥饼的存在会使井壁反射的超声波能量降低原理。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四种典型低渗透砂岩地层条件下,在无泥饼时,及有泥饼时在不同泥饼厚度下超声波能量的降低程度;分析了采用分辨率高的声成像测井资料识别低渗透砂岩地层中的微裂缝发育区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在低渗透砂岩地层中的微裂缝发育区实际声成像资料的特征。并利用实际资料验证了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初步论证了利用声成像测井资料可定性分析微裂缝的发育程度,定量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主要含气层位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本地区钻井施工由于地层岩性复杂、水平段长造成水平井施工难度大。介绍了可循环微泡钻井液体系特点及水平井施工的难点,分析了可循环微泡钻井液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邓兴仁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541-541,545
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测井勘探提供了更为详细直观的依据。通过高密集组合的电传感器,测量井壁附近地层的电导率,并通过高密度采样和高分辨率成像处理,xrmi向用户提供一个类似岩芯表面成像的井壁图像,它可以用于裂缝识别、沉积相分析、储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来阐述电成像资料在测井解释评价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测井解释技术由于建立在岩石颗粒的均匀排列、孔隙流体均匀分布假定模型基础上,将地层岩性、孔隙率、渗透率等参数作线性研究,致使获得的测井解释结果在大部分复杂地区与地层的真实值不一致。运用测井神经网络,根据测井资料、岩性分析资料、试油资料,可以解决求取地层孔隙率、渗透率、泥质含量、流体饱和度等参数以及进行油气水识别、岩性岩相识别、裂缝识别、水淹层识别、生油岩识别等等。测井神经网络处理解释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解决非均质性地层的非线性映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F52井在沙三中亚段地层出现了常规沙四段特征岩性含膏泥岩及常规沙四段特征化石,与工区区域情况不符。本文利用地震、孢粉、邻井、前人研究成果等资料,从古气候条件、古地理背景角度分析了本井沙三中亚段含膏泥岩及常规沙四段特征化石出现的成因,同时认为含膏泥岩在本井区沙三中地层的分布范围较小,目前仅发现分布在F52洼地内。  相似文献   

9.
马世杰  田博宁 《硅谷》2014,(11):167-167
长庆油田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极强的岩性油气藏,而成像测井是为解决非均质性储层难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方法,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并将井壁以"伪岩心"图像的形式摆在人们面前,使得测井解释人员能够利用图像从岩性、裂缝、构造、沉积等方面对储层进行更精细的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解释思路。能够使操作员在成像测井时及时的发现出曲线的质量问题,对于提高成像测井曲线的质量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测井技术发展已愈来愈迅速,高分辨阵列感应、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为研究地层各向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新的过套管井测井仪器,如电阻率、新型脉冲中子类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及永久监测等现代测井技术可以在套管井中确定地层参数,精细描述油藏动态变化;随钻测井系列也不断增加。通过介绍国外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阿特拉斯、康普乐、俄罗斯等测井新技术的测量原理和部分仪器结构,寻求我国测井技术的差距和不足,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科研和生产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杂或疑难储层评价中,单纯的测井曲线无法定性或定量评价,通过测井曲线与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粒度分析等岩石特性测量技术相结合,借助这些测量技术提供的矿物含量、矿物分布、粒度、分选、孔隙结构等微观信息,可以有效地改善测井曲线分析和地层评价.实践应用也表明,岩性特性测量技术在复杂储层评价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利深区块钻井具有目的层埋藏深,岩石硬度大,研磨性强,导致钻头机械钻速低,起下钻次数多。本文分析了PDC钻头和牙轮钻头的破岩机理,在分析REEDHycalog公司提供的利深101井深部地层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得出了利深101井深部地层的岩性特征。同时结合本井的实钻资料得出了利深区块钻头的选型结果。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有60﹪的井为石炭系断层井,地层倾角大,石炭系地层的平均机械钻速为2.17m/h,严重影响该区块的钻井提速工作。因此引用MWD配合脉冲射流PDC钻头技术在bT1204井试验应用,将自激式脉冲喷嘴,脉冲接头,PDC钻头和MWD结合使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核心技术是利用脉冲接头和脉冲喷嘴的瞬间冲击冲蚀作用,将井底岩屑快速脱离井底,避免重复研磨,提高携岩速度,从而提高钻速。实验得出:使用此技术在石炭系地层机械钻速比该区块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1.8倍,单只PDC钻头进尺比平均单只牙轮钻头进尺提高了2.9倍,对百21井区提速工作有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草桥地区储层属于稠油油层,上覆岩层压力低,地层成岩性差,上部地层泥岩与砂岩交错,胶结物以蒙脱石为主,胶结性差。为了解决井壁失稳,我们选用具有很好抑制防塌能力的正电胶聚合醇钻井液体系。针对地层压力系数较低,储层具有强速敏、中强水敏、中强酸敏这些特征,优选,确定了钻井液体系和配方。通过100口井的应用,在油气层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是我国多年冻土发育的主要地区之一。该地区发育有多年冻土,一般厚50-139.3m;南祁连盆地发育有石炭系羊虎沟组灰岩、三叠系尕勒得寺组泥岩、侏罗系窑街组泥岩,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能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充足的气源;广泛发育的褶皱、断裂及地层裂缝,为水合物提供了运移通道。综合认为祁连山冻土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6.
莱1区块油藏为半开启层状整装构造低饱和稀油砂岩油藏,地层薄而无缺失,馆陶组及以上地层成岩性差,泥岩性较软且易水化膨胀,导致坍塌剥落,下部有大段的泥岩段。本文根据工作实际,详细论述了该区块使用PDC钻头的情况,以期节省起下钻时间,缩短建井周期,节省钻头,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声波全波列测井技术,声波全波测井比声速测井能得到更丰富的地层信息,这些信息对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声波全波的计算方法,实轴积分法适用于井外为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介质的情况,而对于复杂介质等井眼物理模型则主要应用有限差分法。声波全波信息在确定岩性、岩层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盐227井工厂钻探目的是有效动用盐227单元沙四段4~5砂砾岩体特低渗油藏,共钻探9口非常规井,9口非常规井中,只有盐227—9HF井第一眼在砂砾岩体钻进中发生井漏,该区块砂砾岩体厚度大、岩性致密,储层岩心分析为低孔特低渗油藏,而井漏是造成该井填井侧钻最主要的原因。录井根据地震、区块地质资料,结合本井钻探情况分析,可能是钻遇基岩面顶,泥岩裂缝引起井漏。为将来基岩面勘探开发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就是在钻出的深井中,对地层的自然(天然)伽马射线进行能谱分析,由不同的能量的伽马射线强度确定地层中铀、钍、和钾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从而评价地层的岩性、生油能力以及解决更多的地质和油田开发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川东北地区岩性多变、地层倾角大、可钻性差、研磨性高和地层压力难确定等施工难题,本文通过毛坝1井、毛坝2井的施工分析总结,为以后该地区施工中的井斜控制、钻头选型和井控管理等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