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滴炎琥宁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及阿昔洛韦对照组,于治疗后第7天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8例,痊愈20例(52.63%),显效10例,有效8例,并发后遗神经痛3例(7.89%);对照组30例,痊愈8例(26.67%),显效12例,有效10例,并发后遗神经痛8例(23.33%)。两组比较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好,缩短病程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4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发病年龄、平均住院日、神经痛与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其临床类型、并发症、误诊情况、发病季节及后遗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对1999~2004年455例带状疱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带状疱疹平均发病年龄51岁,平均住院13天,先出现神经痛者198例(43.52%),临床类型:普通型368例(80.88%),特殊型87例(19.12%),带状疱疹并发肿瘤9例(1.98%),并发皮肤细菌感染者34例(7.47%);带状疱疹发病早期误诊65例(14.29%);后遗神经痛发生56例(17.18%),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结论带状疱疹发病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易发生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合并糖尿病时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20例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显诱因86例(71.67%),临床类型中普通型51例(42.50%),先发生神经痛再发生水疱者87例(72.50%),发生后遗神经痛26例(21.67%),合并心肌损害者53例(44.17%),误诊11例(9.17%)。结论带状疱疹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重,易误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无禁忌症者可予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80mL、对照组丹参注射液30mL静滴,均1次/d,共15天。疗程结束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  相似文献   

5.
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 8例均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2 7~ 89岁 ,平均 49.3岁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间 1.5~ 18个月。所有患者来院前均用各种止痛药 (如消炎痛、索米痛、卡马西平等 ) ,部分患者同时还应用激素、中药、针灸等治疗效果不佳。1.2 治疗方法  3 8例患者随机分 2组 ,治疗组 2 1例 ,采用SW b皮肤科治疗仪 (天津顺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 ,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及中药针灸等治疗 ,将治疗仪辐射探头放置距疼痛较明显的皮肤表面 3~ 5cm处 ,微波功率为 40~ 60mA ,照射时间为 2 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采用口服自拟通络止痛汤加减;对照组26例,口服布洛芬、维生素B1、甲钴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6.9%。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帽状腱膜下封闭治疗头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上一个棘手问题。用帽状腱膜下封闭治疗头皮带状疱后遗神经痛35例,治疗后4周观察疗效。治愈18例,显效15例,未见明显副作用。优于口服药物治疗组(P<0.05),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以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静滴更昔洛韦,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_1、氨芬曲马多。治疗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4天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分别为9.67%和27.59%(P0.05)。结论: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并能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根阻滞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89例躯十、心肢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在皮损相应神经支配的节段脊椎旁肌肉组织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利多卡闪、维牛素B1、维牛素B12的混合注射液,进行局部神经根封闭、神纶阻滞治疗。结果经过4~8周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缓解、睡眠质量改善,临床治愈率为68.53%(61/89例),总有效率为74.16%(66/89例)。讨论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疗效好、安全、易操作的特点,适用于无禁忌证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忠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医针灸疗法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患者应用针灸和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应用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阿米替林、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89%,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1.1%,对照组治愈率73.8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疗法和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儿童带状疱疹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50例儿童带状疱疹的诱因、症状、体征及治疗,并与同期50例成人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儿童带状疱疹有轻微前驱症状(24%),皮疹少且散在,神经痛轻微,病程短(7.5±1.8d),且不发生后遗神经痛;而成人带状疱疹则皮疹重,神经痛明显,病程长(18±2.5d),有后遗神经痛(56%)。讨论相对于成年人,儿童带状疱疹发病率低,发病多有诱因。  相似文献   

12.
套管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剂、神经阻滞等,但疗程长、见效慢、副作用大,令医者深感棘手,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们应用套管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1岁,平均62·1岁;病程<1月者12例,1~6月者19例,>6月者9例。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20例,颈神经9例,腰骶神经7例,三叉神经4例。1·2治疗方法①找准最痛点,…  相似文献   

13.
用帽状腱膜下封闭治疗头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治疗后4周观察疗效。治愈18例,显效15例,未见明显副作用。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组P<0.05,该疗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相关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收集的165例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情绪状态、某些实验室检查、伴发疾病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与高脂血症无关。而与年龄增高、情绪状态、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异常及糖尿病有关。结论:年龄、焦虑和抑郁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增加。机体免疫状态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能有关,实验室检测的某些指标可能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波与药物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中老年为多见,因免疫力低下是一个重要诱因。其中老年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较为棘手,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不令人满意。我们在临床上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在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主要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临床治疗较困难。我们采用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5例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3例;血府逐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1例;四逆散加减治疗带状疱疹48例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中药加芒针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应用中药汤剂加芒针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5岁,病程4~8周;病变部位:胸背部18例,腰腹部14例,上肢2例,下肢1例.病例选择标准:符合西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能够耐受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消炎痛、西咪替丁、多塞平、甲泼尼龙片治疗;对照组用消炎痛、西咪替丁、多塞平、维生素B1治疗。结果治疗2,4周后实验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某疾病防治所医治的30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50例采用刺血拔罐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150例采用火针+刺血拔罐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睡眠质量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停止出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疱结痂时间以及水疱脱落时间均较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结合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