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12):121-123
为了及时准确地处理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315工作面采空区高温区域,通过同位素测氡、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和电热偶测温确定12315采空区高温异常区域,针对高温异常区域采用地面打钻注浆、采空区密闭措施孔注浆、井下高位钻孔人工注浆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12315采空区高温区域,使得12315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
杨宇  王连聪  孙勇  陈洋  王刚  王春胜 《煤矿安全》2014,(10):166-168
基于神东矿区近水平煤层的特点,以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为示范矿井,对近水平煤层的注浆工艺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各主要矿井开采本煤层时,应当向本煤层采空区进行预防性注浆,防止将来开采下部煤层时,由于煤层间距较近,受采动影响,上部和下部采空区容易形成裂隙沟通,导致上部采空区二次供氧而发生氧化自燃,进而影响下部煤层的安全开采;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313综采工作面开切眼冒落三角带和终采线冒落三角带预防性注浆量均为9 162 m3,注浆时间均为152.7 h;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313综采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距切眼和终采线各300 m范围内预防性注浆总量为18 383 m3,注浆时间为306.4 h。  相似文献   

3.
注浆技术是维护煤矿软弱破碎巷道围岩稳定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目前对于煤矿井下巷道注浆过程监测和注浆质量评价缺少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为突破相关技术难题,提出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注浆智能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架构,确定适用于水泥基浆液物理力学特性的浆液流量、注浆压力和浆液密度/水灰比等监测传感器类型及其技术指标参数,自主研制井...  相似文献   

4.
赵仲霖 《煤炭技术》2014,(10):303-305
由于经济生活的需要,部分煤矿的无序过度开采,使得煤矿采空区逐步增多。采空区中存在的大量浮煤,容易自燃并引发火灾,井下的空洞会引发地层大面积冒落、岩移及地表塌陷,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突然垮塌的高速气流和冲击波都会给矿山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还会严重影响地下水位的补给,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基于此,结合工程实例对碾子沟煤矿采空区的治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开舜  胡鑫印 《煤炭技术》2020,39(2):115-117
由于小煤窑开采,矿区内存有较多老(空)巷及采空区。部分巷道需要穿越采空区或空巷,后期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巷道密闭墙及巷道周边产生了诸多裂隙,导致遗煤自燃,巷内一氧化碳含量超标,极大地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针对柳湾煤矿生产地质条件,开展巷道过空巷及采空区巷道围岩控制与注浆防灭火技术研究,通过对巷道围岩的注浆充填加固,达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同时对于解决柳湾煤矿遗煤自燃,巷内一氧化碳超标,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实现矿井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柴沟煤矿建立防灭火注浆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对地面固定式注浆系统和井下移动式注浆系统的特点比较,提出并建立了一种井下固定式注浆系统。该系统的建立,有效减少了柴沟煤矿采空区的漏风,抑制了采空区浮煤的自然发火,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某工程为城市快轨,穿越一煤矿采空区,该采空区经勘察评价为非稳定采空区,存在一定的隐患,需进行治理。在对采空区注浆治理过程中,对临近公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路面的冒浆和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层裂隙和注浆压力。当巷道的周围充填注浆后,再往巷道注浆时,随着浆液的不断注入,注浆压力也会不断增大,浆液会向空间压力较小的方向流动,便沿巷道顶板裂隙串入松散层内,并继续向外扩散串入临近公路路基内,无裂隙的路面会产生鼓起变形,当遇到软弱处便会溢出。据此,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措施,调整了注浆参数,既达到了注浆效果,又消除了对公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整合煤矿采空区内掘进巷道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整合煤矿宏远煤矿总回风巷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巷道支护难的现状,采用在巷道掘进前进行高冒区充填注浆的技术方法,提高破碎矸石整体粘结力进而构成人工顶板,掘进时钻孔超前注浆提高采空区围岩强度.现场实践证明,选用化学注浆加固材料进行注浆加固,片帮、顶板冒落现象明显改善,围岩变形得到了很好控制,两帮移近量为118~ 141 mm,顶底板移近量为123~ 133 mm.  相似文献   

9.
星村煤矿西风井井筒原有一路管路因年久失修在井筒内断裂漏浆报废,传统设计为西风井井筒内重新敷设一路Φ159 mm管路,但存在西风井广场安设提升设施难度大、成本高、耗时久,西风井井筒有淋水易造成新管路腐蚀寿命短等难题,通过在西风井工业广场施工地面注浆孔,施工井下巷道与注浆孔贯通连接的方案对注浆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了矿井防灭火系统主备两路注浆管路的正常使用,确保矿井注浆系统可靠及防灭火安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姚桥煤矿注浆系统优化改造的必要性.姚桥煤矿通过对原注浆系统的改造,井下注浆能力成倍增加,多年困扰矿井安全生产的采空区自燃发火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红会一矿复采综放工作面的3起火灾事故,通过研究分析堵漏风、直接消除可燃物、注水降温、布孔注浆和注氮防灭火的作用、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小煤矿采空区采取复喷复灌堵漏、预插管火区预测预报、爆破弱化区域采前预灌等预防小煤矿破坏区自燃措施,以及消火道或钻孔高位注浆、喷浆包帮包底堵漏消除工作面内火灾、预埋管低位注浆、高位注氮消除采空区火灾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煤矿矸石山灭火治理与自燃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治理煤矿矸石山的自燃及防止灭火后的矸石山二次复燃,从矸石山自燃原理、灭火方法和灭火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石灰、黄土、粉煤灰、电石渣为注浆材料,采用注浆法和自主研发的温度在线检测、远程无线传输和温度超限报警的自燃预警技术装置,对寺河煤矿自燃矸石山进行了灭火和自燃预警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勇 《煤矿安全》2012,(Z1):52-54
基于对汝箕沟煤矿煤田火区的详细勘察,通过对335综采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的深入了解,对可能影响工作面安全开采的火灾隐患进行了分析与排查,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防灭火技术方案。实践表明,对335综采工作面周边的阴坡火区进行注液氮、注浆与罗克休材料处理,封堵阴坡火区与335工作面上覆二1煤层采空区并惰化二2煤层采空区,有效遏制了阴坡火区与上覆二1、二2煤层采空区对汝箕沟煤矿335工作面安全开采的持续性影响,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回采过程中因推进缓慢、采空区漏风等因素导致采空区遗煤自燃,同煤集团白洞矿业公司采用了注氮、喷洒阻化剂、临时灌浆等综合防灭火方法,取得了很好效果,为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防灭火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安太堡露天矿采空区火区复采工程防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采空区火区对露天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以安太堡露天矿井阳矿采空区的治理为例,介绍了对火区注水的方法以及灭火管道的布置,改进了穿爆工艺和采掘工艺以防止设备塌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过采空区时矿坑推进速度每年加快20 m,减少约30万t的9号煤的自燃,电铲效率约提高10%.  相似文献   

16.
吕斌 《山西煤炭》2020,(1):77-80
为了确保晋华宫8209无煤柱工作面在过留巷段期间的安全回采,分析了过留巷段前和过留巷段后采空区漏风与传统开采方式采空区漏风的区别,发现后留巷段后采空区处于一种开放式状态,增加了采空区的漏风量.为此提出了加强预报、喷洒阻化剂、进风顺槽端头封堵、采空区注浆注氮综合防灭火技术,其中进风顺槽端头封堵后采空区漏风量由175 m3/min降低到60 m3/min^90 m3/min,注氮9 d和10 d后5209巷回风流中CO和C2 H6气体浓度分别从0.0014%和0.0628%降到0.该综合防灭火技术有效防止了采空区自燃事故的发生,为无煤柱开采采空区防灭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山东煤炭科技》2021,(2):99-101,114
针对官地矿28412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沿空留巷过程中采空区易漏风供氧,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燃安全事故,采用了堵漏风、灌浆、"三位一体"预测预报等综合防灭火技术。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将工作面危险区域沿空侧CO浓度均控制在15 ppm以下,有效消除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事故的发生,为实现28412无煤柱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防灭火综合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梁宝寺煤矿3309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采空区煤自燃防治为例,分析了过断层期间煤易自燃的原因,结合该矿井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工作面风量、施工高位灭火钻孔灌浆、喷浆堵漏、采空区注氮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此措施的应用使3309综放工作面进风隅角CO体积分数由治理前的656×10-6降低到17×10-6以下,保证了该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生产,为易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采空区防灭火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首阳煤业15#煤层易发生自燃的特点,分析了煤矿火灾束管监测指标体系,决定在首阳煤业采用KSS-200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阐述了束管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参数及布置方式等;并在首阳煤业设计采用地面固定式集中灌浆防灭火系统,对灌浆材料、土水比、单次灌浆量等灌浆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