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湿法炼锌渣中回收镓和锗的研究(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含有大量的镓、锗,具有极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利用镓、锗所具有的亲铁特性,开发了浸锌渣还原分选富集镓、锗的新工艺.该工艺通过强化浸锌渣的还原过程,使镓、锗定向富集于金属铁中(金属铁是镓、锗的主要载体矿物相),进而采用磁选的方法从焙烧渣中分离富集镓、锗.研究表明,在温度为1 100 ℃、恒温还原时间为150 min的条件下处理含Ga 527 g/t、Ge 305 g/t的某厂湿法炼锌浸出渣,可得到镓品位为2 164 g/t、回收率为92.40%,锗品位为1 600 g/t、回收率为99.03%的铁粉.  相似文献   

2.
朱丽苹 《矿冶工程》2019,39(2):82-84
以锌浸出渣-富锗锌精矿为主要原料, 协同浸出物料中锌、锗。实验结果表明, 在还原浸出初始酸度70~75 g/L、高酸浸出初始酸度115 g/L、反应温度85~90 ℃、反应时间2 h条件下, 锌和锗浸出率分别可达93%和87%。该工艺简单、流程短, 不用增加复杂设备, 可为富锗锌精矿和锌浸出渣的清洁高效全湿法处理及产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含有大量的镓、锗,具有极高的综合同收价值。利用镓、锗所具有的亲铁特性,开发了浸锌渣还原分选富集镓、锗的新工艺。该工艺通过强化浸锌渣的还原过程,使镓、锗定向富集于金属铁中(金属铁是镓、锗的主要载体矿物相),进而采用磁选的方法从焙烧渣中分离富集镓、锗。研究表明,在温度为1100℃、恒温还原时间为150min的条件下处理含Ga527g/t、Ge305g/t的某厂湿法炼锌浸出渣,可得到镓品位为2164g/t回收率为92.40%,锗品位为1600g/t回收率为99.03%的铁粉。  相似文献   

4.
从丹霞冶炼厂锌浸出渣中综合回收镓和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有效综合回收镓、锗、银的工艺从丹霞冶炼厂浸出渣中回收镓、锗.结果表明,经过还原酸浸和高温高酸浸出,镓和锗总回收率分别达89.4%~90.81%和62.88%~70.77%,比现行工艺分别高10%和12%左右,渣率在18.37%~26.81%.锌和银的同收率分别达到95%和92%~95%.  相似文献   

5.
锌焙砂中性浸出渣还原酸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综合回收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以高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性浸出渣(简称为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联合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中浸渣和锌精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0.074 mm,液固比6∶1,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锌和铁的浸出率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为二价铁离子,满足了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回收湿法炼锌过程富集于中浸渣中的有价金属,以高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性浸出渣(简称为中浸渣)和锌精矿的联合还原酸浸试验研究。考察了中浸渣和锌精矿质量比、初始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温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初始硫酸浓度220 g/L,中浸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粒度-0.074 mm,液固比6∶1,温度9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锌和铁的浸出率均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为二价铁离子,满足了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钢铁厂冶炼过程产生的含锌固体废弃物经烟化挥发得到氧化锌烟尘,具有来源广、成分复杂、原料波动性大的特点。以该氧化锌烟尘为研究对象,针对现行湿法炼锌常规工艺处理流程存在原料适应性差,锌直收率低,浸出渣中铅难以富集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氧化中浸-加压酸浸组合技术工艺,考察了液固比、反应时间、浸出温度、氧化剂等因素对锌、铟及主要金属离子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氧化中浸技术在温度60 ℃、液固比3.9 mL/g、中浸1 h、中和2 h、过氧化氢用量62 mL/kg的条件下,锌浸出率达到80%以上,中浸液中铁含量<20 mg/L,可实现锌的浸出与铁的同步沉淀;中浸渣采用加压酸浸技术,利用氧化中浸渣中沉淀的三价铁对硫化物进行氧化浸出,在不添加氧化剂、温度125 ℃、液固比2.5 mL/g、浸出时间3 h,浸出剂酸浓度为150 g/L的条件下,锌和铟浸出率分别达98%和90%以上,锌与铟可同时高效浸出,且可同步实现浸出液中铁价态的控制,加压酸浸液中铁浓度在17 g/L左右、其中二价铁浓度在16 g/L左右,90%以上的铁为二价铁,易于后续溶液处理,加压酸浸渣铅含量≥30%,富集比高。该工艺解决了常规工艺锌直收率低的问题,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原料适应性,实现了氧化锌烟尘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朱北平  邓志敢  张帆  魏昶 《矿冶》2016,25(3):45-49
以富含铟的湿法炼锌中性浸出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酸浸出过程中锌、铟等有价金属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随着锌浸渣的溶解,浸出液中Fe3+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不断升高,抑制了铁酸锌的溶解,在第一、二段浸出条件分别为:反应温度90℃、液固比10∶1、浸出时间4 h;初始硫酸浓度160 g/L、反应温度90℃、液固比10 m L/g、浸出时间4 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两段逆流浸出工艺处理该渣,锌、铟的浸出率分别为96.53%、94.85%。  相似文献   

9.
张谦  文书明  吕超  刘建 《矿冶》2018,27(5):60-63
云南某锌浸出渣中含锌27.13%,大部分锌以铁酸锌的形式存在。为了回收利用浸出渣中的锌,采用硫酸为浸出剂,考察搅拌转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搅拌转速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80 min,反应温度为80℃、硫酸浓度为1.75 mol/L的条件下浸出,最终可获得锌的浸出率高达83.23%。  相似文献   

10.
对铅冶炼难处理复杂氧化锌烟尘碱洗渣进行了"中性浸出—酸浸"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碱洗渣中性浸出时,锌、镉的浸出率先随浸出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后增速变缓;中浸渣酸浸时,液固比对锌、铟的浸出率无明显影响。锌、铟的浸出率随初始酸度、浸出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变缓。中性浸出最佳条件为:温度338K、液固比5∶1、搅拌速度400r/min、浸出时间1h,此条件下,锌、镉的浸出率分别为80.3%和76.3%。中浸渣酸浸最佳条件为:初始酸度100g/L、浸出时间2h、浸出温度363K、液固比5∶1,在该条件下,锌、铟的浸出率分别为97.1%和85.5%。  相似文献   

11.
两段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的铜锌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鹏  王娟  常军  王子阳 《矿冶工程》2020,40(1):109-113
以某铜烟尘为处理对象,采用常压酸浸回收铜锌、氧压酸浸回收铟的两段酸浸法浸出其中的铜、锌、铟。常压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锌和铜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95 ℃,硫酸浓度180 g/L,搅拌速率350 r/min,液固比4∶1,浸出时间120 min,此时铜、锌、铟浸出率分别为84.25%、95.35%和9.98%。采用氧压酸浸法浸出铜烟尘中的铟,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220 ℃,搅拌速率650 r/min,釜内氧分压0.60 MPa,液固比4∶1,硫酸浓度180 g/L,浸出时间150 min,此时铜、锌、铟浸出率分别为93.12%、97.89%和99.50%。  相似文献   

12.
铜烟尘加压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加压酸浸工艺处理铜烟尘,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氧压等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0.5 mol/L、液固比10∶1、反应温度115 ℃、反应时间2 h、搅拌转速500 r/min、氧压0.4 MPa, 此时Cu、Zn浸出率分别为95.4%和97.6%, Fe、As浸出率分别为6.6%和14.0%, 同时Pb、Ag等有价金属在浸出渣中得到富集, 实现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考察了用硫酸浸出高硫碳酸锰矿时,硫酸浓度、矿浆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率及矿酸比对锰浸出率及硫化氢产生量的影响。硫酸浸出碳酸锰矿的优化条件为:硫酸浓度0.2 mol/L、矿浆浓度40 g/L、浸出时间1 h、搅拌速率300 r/min。本试验所用高硫碳酸锰矿在湿法浸出过程中硫化氢的最大产生量为23.10mg硫化氢/g碳酸锰矿,在矿酸比(即浸出过程中矿浆质量浓度和硫酸质量浓度的比值)为2的条件下,硫化氢产生量为12.58 mg硫化氢/g碳酸锰矿,比硫化氢的最大产生量减少了45.54%。本试验对高硫碳酸锰矿浸出及硫化氢产生量进行了研究,为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刚果(金)复杂铜钴合金两段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一段直接酸浸出-二段氧化酸浸工艺从复杂铜钴合金中浸出钴、铜、铁,考察了浸出工艺条件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段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温度85 ℃,硫酸初始浓度1.8 mol/L,搅拌转速 300 r/min,浸出时间2 h;二段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温度90 ℃,硫酸初始浓度4.0 mol/L,搅拌转速350 r/min,氯酸钠用量20%,浸出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钴、铜、铁的总浸出率达96.99%、99.56%和98.16%。  相似文献   

15.
以复合还原剂A+B作为还原剂在硫酸介质下对富银锰结核进行浸出研究。考察了硫酸用量、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浸出结果的影响, 并对浸出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到最佳的Mn、Ag分离条件为: 硫酸35 mL/100 g矿、液固比3∶1、反应时间4 h。在此浸出条件下, 锰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银的品位从原矿中274 g/t提高到浸出渣中700 g/t, 且银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化德硅藻原矿为原料,采用物理擦洗-离心和硫酸酸浸联合工艺进行硅藻土选矿试验研究,分别探讨了擦洗时间、擦洗质量分数、擦洗分散剂用量、擦洗pH值、离心时间、离心转速及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硫酸浓度、液固比对硅藻土纯度和白度的影响规律,并对选矿后硅藻精土样品的白度、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颗粒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藻土物理选矿的适宜工艺条件是:擦洗时间40 min、擦洗质量分数30%、分散剂用量0.5%、擦洗pH值为10、离心时间5 min、离心转速2000 r/min;酸浸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酸浸时间4 h、酸浸温度98℃、液固比2.5∶1(mL/g)、硫酸浓度5 mol/L;通过物理和化学联合选矿能有效去除黏土类矿物和石英、长石等杂质,硅藻土白度从64.5%提高到82.4%,二氧化硅含量从78.57%提高到92.83%。  相似文献   

17.
含铝废塑料的铝塑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帼华  张波 《矿冶工程》2007,27(5):47-50
采用酸浸方法, 对含铝废塑料中的铝塑分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无搅拌, 盐酸浓度2.5 mol/L, 浸出温度40 ℃, 浸出时间4 h, 液固比15∶1的条件下, 铝塑片中铝和塑料分离完全。对铝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盐酸浸出铝塑片中铝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反应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钠盐焙烧-酸浸工艺处理以部分铁氧化物呈浸染状分布在粘土矿物中的某高铝硅极难选褐铁矿。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焙烧工艺中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钠盐用量、磨矿粒度等对焙烧的影响, 酸浸工艺中考察了硫酸浓度、液固比、酸浸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浸出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90.36%, 碳酸钠用量为15%, 焙烧温度为950 ℃, 焙烧时间为30 min, 硫酸浓度为7%, 液固比为15∶1, 酸浸温度为60 ℃, 酸浸时间15 min条件下, 可获得TFe品位为60.21%, 回收率为93.49%, SiO2和Al2O3含量分别为3.28%和6.81%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难处理金矿焙烧烟尘中金的氰化浸金率,采用强酸酸浸对其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酸浸液固比、温度、时间及搅拌速度对氰化过程中金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酸浸条件为:酸浸液固比0.98∶1、温度85 ℃、时间2 h、搅拌速度500 r/min,此时烟尘的氰化浸金率为9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