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勘探资料的采集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中国海上首次多波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概况和应用国内研制的海上多波地震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的流程和主要处理技术,处理结果表明,处理质量与挪威GECO-PRAKLA地球物理公司的处理质量相当,取得了预期的地质效果,证实了一批含气亮点,解决了一些常规纵波勘探所不能解决的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上半年,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苏6-苏16井区,开辟了我国第一个陆上多波地震试验区。在整个多波技术的论证和实施过程中,针对苏里格气田特殊和复杂的表层和地质条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多波勘探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技术环节展开了全面的攻关、试验和研究。通过一年半的应用实践,不但获取了品质优良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而且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陆上多波勘探的方法和技术系列。在对该井区已经完钻的31口开发井的应用验证中,符合率达到了83%。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地震勘探技术向多分量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我国陆上岩性勘探中大规模利用多分量技术开辟了新的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多波地震技术在中国部分气田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四川广安气田、柴达木三湖地区、松辽徐深气田开展了二维、三维多波地震勘探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国内多波地震勘探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推进国内多波地震技术应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综合利用纵波和横波信号进行勘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弹性波理论为基础,依据资料处理流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①基于标量波波场理论的波场分离多分量处理技术,该技术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处理流程并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波场分离、横波静校正、转换横波速度分析及转换横波偏移成像等核心技术.②基于矢量波波场理论的多波联合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好地保持地震数据的原始信息,但目前尚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与其相配套的相关技术仍不完善,对于多分量地震实际资料的处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处理流程.多波多分量技术是解决目前复杂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是地震勘探发展的必然趋势.参67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 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 ,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 ,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其结果表明 :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 ,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 ,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 ,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 ,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 ,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 ,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海上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结果表明: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98年在莺歌海盆地进行了首次海上多波地震试验,得到了分辨率和信噪比都较高的纵、横波资料.利用多波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效果很好,解决了许多常规纵被地震所不能解决的油气勘探问题.通过对多波地区资料的认真解释,发现和验证了几个规模较大的气藏和岩性亮点.  相似文献   

8.
横波及横波与纵波的联合勘探技术称为多波地震勘探。它能提高对地层岩性、油气圈闭和储层(特别是裂缝情况)、含油气的识别能力。文中简要介绍了多波地震勘探的概念、理论方法、野外施工前的试验内容,多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方法与原则。我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地层都获得了有效的转换横波资料,这些资料对确定小断层、小幅度圈闭、岩性识别、风化壳解释方面有一定的优点。指出这种勘探新技术,对江汉盆地解决局部地区的具体地质问题可能是有用的,应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纵、横波资料、测井资料,根据纵波、转换波传播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波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得到较高质量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水平分量负炮检距反转,转换波去噪、静校正、共转换点道集抽取、速度分析、时间偏移等处理,得到信噪比较高、反射信息丰富、波组特征明显的多分量处理数据;通过纵横波标定、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转换波波型识别与层位对比、转换波剖面压缩与速度比求取、属性剖面计算、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纵横波联合反演的解释思路,获得了与钻探结果相吻合的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海上多波地震勘探中 ,P SV转换波静校正问题严重影响了转换波资料的处理质量。文中针对中国南海地震地质条件 ,在借鉴前人研究静校正问题的思路及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在CRP叠加剖面 (X分量 )上人工拾取同相轴 ,并用相应的纵波资料作为判别准则的P 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在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尽快开发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与国内两所大学合作,在FOCUS处理平台上共同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海上二维多波地震处理系统OMS.利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对莺歌海盆地二维多波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地质效果明显.文中从系统界面、模块组成、模块及系统测试结果、资料处理效果等几方面对OMS处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对地下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是个前沿课题.利用横波地震技术开发裂缝性油气田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文中利用我国海上首次采集的多波地震资料,对莺歌海盆地3个构造的地下岩石介质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了很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随着海上转换波勘探的兴起,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包括激发、接收、数据处理和解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以转换波勘探技术为主的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已进入生产阶段,大大改善了某些纵波资料不好地区的成像质量,提高了储层和油气预测的精度。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正在寻求新的突破,以便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和应用效果来看,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十分有效、大有前途的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是多波地震资料解释和应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针对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资料的特点研究和开发了一套适合海上纵、横波地质层位对比的方法.文中对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海底多波多分量AVO蕴含弹性参数信息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海底多波地震勘探利用海底电缆采集海底各岩层的弹性波的多波多分量信息,在利用随偏移距变化进行弹性参数反演中,这些分量对反演所作的贡献是不同的,体现在各反射波的反射系统与弹性参数的信息量及其组合关在联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为充分发挥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技术优势,需进行多波地震信号的高精度匹配处理。异于传统方法通过改变地震信号的传播时间、相位、频率等特征完成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波地震信号智能匹配方法,它利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直接提取地震信号的波形特征,并辅以重采样抽取转换波(PS)、纵波(PP)和转换波特征损失加权、Adam梯度下降算法更新PS波特征等,使PS波波形在保持整体不变的前提下,在时间域向PP波逼近。通过PP波与PS波的波形匹配,自动完成多波地震信号的传播时间、相位、频率等动力学、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匹配。川西坳陷新场3D3C地震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多波地震信号的匹配过程中,不需人工干预,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匹配后的PS波在保持原始特性的基础上,主频、频宽、波形等更逼近PP波,能有效地描述地层接触关系,更有利于断层识别、地层追踪、岩性边界刻画等地质解释,为多波地质解释、联合反演等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多波AVA及岩性预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多波振幅信息的研究及应用,本文介绍了一套较高精度的AVA正演模拟方法,多波振幅特征处理方法及多波AVA曲线直接预测岩性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在松辽盆地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松辽盆地陆相薄互层岩性勘探所遇到的困难,近年来在油田上开展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探讨了一套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采集时考虑纵,横波入射临界角,求出最大,最小炮检距,决定野外观测系统;处理时,采用τ-p域各向异性介质的平面波理论与波的偏振投影,实现P波,SV波分离,对转换波(SV)处理考虑到射线路径的不对称性,故用共转换点(CCP)道集求其时距曲线,从而得到最终转换波叠加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