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规范药物治疗对儿童癫痫病情控制的重要性方法 对本院2000癫痫儿童进行随访,根据他们的服药依从性与病情控制情况两者的相关性作对比研究.结果 服药依从性差的患儿,病情难以控制,进行规范药物治疗的患儿,80%病情可控制.结论 规范药物治疗是控制儿童癫痫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儿童癫痫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1].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合理、规范地服用抗癫痫药物(AED)是控制癫痫的主要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106例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不依从现象探讨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春松  宋虹漪  张伶俐  韩璐 《中国药事》2017,31(12):1513-1521
目的:评价国内儿童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儿童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有关儿童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类文献。针对依从性现状,采用单组率的Meta分析进行数据合并,针对依从性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计患者5580例,样本量为38 ~ 2000(中位数为103)。儿童癫痫患者服药依从率在33%~ 88.1%,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从率为62%,95%可信区间为0.56 ~ 0.68。影响癫痫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对治疗有信心、对医生信任、担心不良反应等)、药物因素(如疗效、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取药困难、治疗方案复杂等)、家长因素(如对癫痫的认知程度、子女个数)和环境因素(如医生叮嘱等)。病程长短、癫痫类型、患者年龄、家庭经济、家长文化程度和居住地等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存在争议。结论:目前我国儿童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较多,且部分因素存在争议。建议开展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性、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0.4%~0.7%,以此估算,我国癫痫患者约有900万,其中约有600万活动性患者,而且每年新增病例约40万[2-3].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癫痫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在众多的治疗癫痫方法中,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而能否按时按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及是否正确掌握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注意事项,对控制癫痫发作具有直接的影响.癫痫经正规的药物治疗后能够控制发作,甚至可以治愈.但由于许多癫痫患者对病情不能充分认识,对抗癫痫药物使用的特殊性未能充分了解,以及害怕药物不良反应,或是缺乏用药监督,以至于许多患者存在擅自停药、减药、换药、拒服及漏服等现象,造成了患者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的情况,因此提高癫痫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使用癫痫用药日记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在儿童癫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就诊于我院的190例癫痫患儿加入互联网药学服务平台为研究组,同期就诊未加入互联网药学服务平台的190例癫痫患儿为对照组。通过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自主设计癫痫患儿药学服务管理评估表,了解患儿一般资料、药物治疗信息和癫痫控制情况。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监护人对癫痫相关知识的了解、癫痫发作的判断、患儿用药管理水平等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癫痫有效控制为187例(98.42%),优于对照组的168例(8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7,P<0.01)。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好48例(25.26%),对照组为19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07,P<0.01)。结论:在儿童癫痫管理过程中,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改善患儿癫痫控制率,且管理规范、操作简单、易被接受,可作为慢病管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花倩  周进芳  刘巧美 《安徽医药》2019,40(12):1396-1398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心理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癫痫患儿212例作为癫痫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艾式儿童行为量表及服药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行为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病程以及有无提醒服药方式癫痫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癫痫组患儿行为问题各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社会能力各条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癫痫患儿社会能力总分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呈正相关(r=0.553,P < 0.05),而行为问题总分与服药依从性评分呈负相关(r=-0.421,P < 0.05)。结论 癫痫患儿心理行为特征与服药依从性显著相关,行为问题越严重,服药依从性越低,社会能力越强,服药依从性越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11):1551-155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癫痫患儿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过程及用药分析,针对当前患儿癫痫发作控制不佳,制订合理用药方案及合适剂量,并根据药物的临床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医师接受建议并成功控制患儿癫痫发作,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充分掌握专科治疗药物特点并深入结合患儿病情进行分析,可以协助医师不断优化和完善治疗方案,使患儿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护理癫痫患儿中实行延续护理对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表法将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参照组患儿在入院以及出院期间实行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患儿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治疗依从性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HAMA评分、HAMD评分、癫痫病情控制率%、智商改善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儿,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于癫痫患儿护理中可以改善康复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班化健康教育方法对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00例癫痫患儿为调查对象,依据是否接受过小班化健康教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小班化健康教育癫痫患儿中抽出50例作为实验组,未接受小班化健康教育的癫痫患儿中抽出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小班化健康教育进行服药指导,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服药指导。观察各组患者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统计100例患儿完成疗程情况,观察组50例患儿中41例完全遵医嘱完成疗程,完全依从者占样本总量82%。对照组有15例完全遵医嘱完成疗程,完全依从者占样本总量30%,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小班化健康教育进行服药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妥泰对患有癫痫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2例患有癫痫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苯巴比妥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妥泰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癫痫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控制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妥泰对患有癫痫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应用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患儿进行随访10~24个月,并给予心理治疗。结果患儿依从性45.2%,经采取干预措施后提高到92.3%。结论癫痫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要提高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就必须重视癫痫患儿的依从性。给家长辅导和对患儿做心理治疗,是提高依从性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析延续性健康教育对于癫痫患儿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主要通过对住院治疗后并且出院的42例癫痫患儿实行延续性健康教育,指导癫痫患儿的家长认知癫痫疾病的相关医学常识,最后和刚入院时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癫痫患儿出院以后的复发次数以及服药的依从性与出院前相比,其结果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家长对癫痫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大大减少癫痫患儿的复发率,对治疗效果起到巩固的作用,能够帮助癫痫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赵宁  刘妍妍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28-130,137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指导对癫痫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按人院先后登记秩序随机分为2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程性、分阶段、个性化的系统健康指导形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式,观察两组家长癫痫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出院6个月内癫痫再发作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家长癫痫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出院6个月内癫痫再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指导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家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癫痫再发作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与剂量疗效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临床癫痫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与服药剂量、年龄的相关性 ,通过对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个体化给药、鉴别诊断和了解患儿的依从性 ,以便更好地发挥抗癫痫药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TDxFLx仪 )测定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153 3例 /次 ,将患儿的药历等详细资料逐一录入数据库 ,利用SPSS 10 0forWindows软件辅助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与剂量有一定的差异 ,体内的代谢过程个体差异较大。结论 :抗癫痫治疗的血药浓度不必过分强调低限  相似文献   

15.
庄维庆  蒋亚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44-3744
药物疗法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控制血压的方法。但在高血压人群中,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对本院120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健康干预组。对健康干预组实施一系列健康干预措施.对他们药物治疗依从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WHO与我国合作的流行病学调查(2001)显示,我国癫痫终身患病率为7%。其中近5年内仍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5.4%,推算我国约有900万人罹患癫痫。很多癫痫患者症状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未遵医嘱服药,即治疗依从性差。本文对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探讨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以达到控制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廖钊  王建怡 《贵州医药》2014,(5):418-420
癫痫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主要原因为大脑的异常放电所致[1],大多数患儿需长期服药,且常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影响认知功能,故小儿癫痫的用药一直是儿科研究的重点。近10年来,国际公认的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涌现,其中部分药物不仅控制癫痫效果良好,且对大脑认知功能影响也小,比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药物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 ),自2007年3月在中国上市以来,其在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癫痫患儿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本研究对应用L ev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用药前后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及脑电图表现,为评价L ev对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曹洪富  邵欢  赵文艳  王晓丹 《中国药房》2010,(34):3246-3248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提高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8例门诊规范治疗的癫痫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药学服务,并与87例没有进行药学服务的门诊患者就用药依从性及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通过药学服务,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癫痫症状的控制程度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提高癫痫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规范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0.6%~0.8%,我国约有900万名癫痫患者,每年还有40万新发病例,其死亡危险性为一般人群的2~3倍。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80%的患者发作~([1])。因其病因复杂,发作间歇和药物治疗效果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控制和预防发作,且服药期间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因此,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所处医疗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癫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例儿童癫痫灶切除术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经过和用药进行分析,发现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用药中的问题,提高癫痫持续状态合理用药水平。患儿的体重,内环境,用药顺应性、抗癫痫药使用的规范程度和剂量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控制具有一定影响。个体化和综合治疗措施是终止癫痫持续状态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