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CT及X线胸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的CT及胸资料,所有患者均依照目前通用的ABPA诊断标准做出诊断。结果:8例ABPA患者的胸片中7例发作期见游走性浸润影,3例有局限性肺不张,7例见支气管扩张,5例合并牙膏样、树枝样或指套样阴影。CT显示8例患者均有囊状支气管扩张并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及以树芽征为主要表现的小叶中心结节形成。3例患者有段或叶的实变、不张。结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CT及胸片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简称ABPA是一种支气管肺的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免疫特点和X线表现国内已有报道。作者总结6例,意在探讨一下CT在诊断ABPA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国平  仲建全   《放射学实践》2013,28(8):840-842
目的:探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确诊的ABPA患者的胸部X线及CT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同一个病例可有多种表现:片状及结节状游走性浸润影3例,结节状类似肉芽肿性阴影2例,局限性肺不张2例,支气管柱状或囊状扩张6例,"牙膏样"或树枝样阴影3例。胸部CT表现亦多种多样: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并支气管内粘液栓形成6例,其中2例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平行的轨道状,1例表象为静脉曲张状,4例支气管内粘液栓表现为结节状高密度影。4例有肺段或肺叶的实变,2例有部分肺不张,2例有肿块影。10例患者上叶均有病灶,其中5例位于右肺上叶。结论:ABPA影像学表现为一过性肺浸润和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为主要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王亚丽  刘连祥  董春娇   《放射学实践》2012,27(5):568-569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球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非常少见,是机体对存在于支气管内的肺曲菌发生变态反应,出现近段支气管扩张和肺部浸润,常发生于过敏体质者.临床医师对ABPA认识不足,容易将其误诊为肺结核和感染性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MS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25例ABPA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均表现为中央型支扩。23例合并粘液栓,呈牙膏状、指套状、树枝状分布。两肺上叶受累19例,右肺中叶受累7例,左肺下叶受累4例。15例粘液栓的CT值大于同层面胸椎旁肌肉的CT值,4例CT值大于100HU。22例可见小叶中心结节和树芽征;2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肺炎,17例伴肺实变或肺不张。结论 ABPA具有一定的CT诊断特点,上叶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粘液栓嵌塞、高密度粘液栓、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等征象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放射科确诊的22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ABPA的CT表现特征。结果22例患者经过CT检查均存在明显浸润影,均发现支气管扩张和/或支气管黏液栓形成,以上肺野多见,其中分布在上叶及下叶背段11例,占50.00%(11/22);中叶4例,占18.18%(4/22);下叶基底段5例,占22.73%(5/22);整个肺野散在分布2例,占9.09%(2/22)。CT值约85~105HU。以85~90HU多见。结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一般能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PA)的CT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及实验室证实的肺曲菌病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0.83岁(26~78岁).结果:15例中,CT表现为炎性实变的5例,单发或多发结节3例,肿块样浸润2例,支气管扩张2例,曲菌球2例,肺不张1例.结论:曲菌球为其特征性改变.如果在CT影像上发现结节或/和肿块及其周围晕征、胸膜下楔形肺实变等征象时,首先要考虑到肺曲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侵袭性肺曲菌病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探讨HR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导引下穿刺活检或痰培养证实的支气管侵袭性肺曲菌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HRCT图像均经2位经验丰富的胸部影像学主任医师阅片并分析总结其征象.结果 30例患者,19例具有多种CT征象,其中树芽征8例,支气管狭窄6例,支气管扩张8例,磨玻璃样密度灶(GGO)8例,腺泡结节10例,结节灶12例,腺泡结节灶伴有晕征4例,结节灶伴有晕征9例,空洞10例.11例具有单一CT征象,树芽征2例,支气管扩张2例,GGO 1例,腺泡结节2例,结节灶伴有晕征2例,空洞2例.30例病例中各征象出现率为:树芽征33.3%,支气管狭窄20%,支气管扩张33.3%,磨玻璃影30%,腺泡结节40%,结节灶46.6%,晕征53.3%,空洞40%.结论 支气管侵袭性肺曲菌病HRCT的主要征象是树芽征、支气管管腔狭窄或扩张,肺内见磨玻璃影、腺泡结节、结节灶,空洞,结节及空洞周围有晕征.支气管扩张合并树芽征、腺泡结节及晕征对诊断本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肺曲菌球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病影像诊断要点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肺曲菌球病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的特点。结果肺曲菌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咯血。影像学上,31例肺曲菌球病灶中可见“环形透亮”16例,“新月形透亮”13例,肺曲菌球移动征象12例,曲菌球中见钙化点1例,曲菌球与空洞(腔)粘连5例,可见空洞(腔)与支气管相通5例。结论X线断层扫描及CT检查是肺曲菌球病诊断的可靠方法,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肺曲菌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5例ABPA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5例均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内见高密度黏液栓,双侧肺野内见磨玻璃影、不均匀斑片状实变影及树芽征。结论ABPA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其CT表现的认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肺曲菌病是肺真菌病(又叫肺曲菌病)的一种类型,较少见,作者近期发现1 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9岁,因慢性咳嗽伴脓痰十余年及痰中带血七年入院。查体:在肩胛间偏左位置闻及细湿罗音。X 线检查见左肺肋膈角变钝,未见实质性病灶。CT 示左肺下叶背段块影及小透明区,大小5cm×5cm×5cm。临床诊断为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症。行左肺下叶手术切除。术后经止血抗炎治疗,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导了经免疫学证实的62例肺曲菌病(A-BPA),其中25例作了直线体层摄影,14例证实为ABPA。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7~60岁。根据平片,若病灶为一侧性,则层面切取在可疑病灶区;胸片正常或两侧病变,则取包括两肺门区的全肺体层。2例作了55°后斜肺门体层。摆角取30°~40°,电压66~75kV。病变分为三类:A 类,常  相似文献   

13.
李晨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72-1974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本组病例6例,分别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2~60岁。5例有轻重不一的发热、咳嗽、胸痛、铁锈色痰或血丝痰,1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6例均行CT平扫。肺窗:WW1500HU,WC-500HU;纵隔窗:WW400HU,WC40HU。4例加行多方位图像重建(MPR)。结果:病灶位于右肺2例,左肺4例。2例表现为孤立性实质性结节,直径10 mm-37 mm,类圆形,边缘可见棘突及"晕影"。4例为空洞性结节,直径15 mm~87 mm,其中2例具有"新月"征,2例具有"滚珠"征。结论:肺曲菌病早期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当病变局限形成曲菌球,尤其具备"新月征"和"滚珠征"时,才是CT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肺曲菌球的CT及胸片表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提高对肺曲菌球CT和胸片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地复习了 10例肺曲菌球的CT扫描片和胸片。其中男 9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 6.4岁 ( 2 5~ 5 5岁 )。结果  10例肺曲菌球中 ,8例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 ;9例位于上叶 ;10例均有气新月征或气环征 ;3例曲菌球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结论 空洞 (空腔 )内可动性块影伴气新月征或气环征是肺曲菌球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肺曲菌病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慢性衰竭患者,并成为这些慢性肺部疾病和慢性全身性疾病的并发病[1~3],临床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肺曲菌病CT表现,以加深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例ABPA的胸部CT表现.结果 10例患者均见双侧支气管扩张及高密度粘液栓填充,呈囊柱状、牙膏样、指套样改变,9例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其中2例为中心及外周支气管均受累,7例表现为外周支气管扩张,3例可见实变内伴空洞形成,2例扩张支气管周围见树芽征,2例伴有纵隔及两肺门淋巴结增大,3例可见胸膜增厚,1例可见少量胸腔积液.结论 对于CT表现为中心支气管扩张,扩张管腔内高密度粘液栓,周边支气管相对正常的影像征象,结合临床提供的病史、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要考虑到ABPA的可能,避免误诊误判.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3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都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周围血象嗜伊红细胞升高,支气管分泌物曲菌培养阳性;2例幼年有哮喘史,血清IgE 浓度升高.3例X线表现均有肺浸润,2例有粘液栓,表现为牙膏状,手套状及团块状,均发生在上叶.1例有反复发作的右上叶肺不张,3例都见有支气管壁增厚征,1例作支气管造影示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2例病史超过5年,胸片上都有肺气肿表现,其中1例反复发生气胸.  相似文献   

18.
CT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诊断中的价值张涛蔡丰严洪珍文昭明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osis,ABPA)是一种支气管肺的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免疫特点和X线表现国内已有报道[1,2...  相似文献   

19.
肺曲菌病常继发于肺原有疾病,易漏诊或误诊。在CT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分析掌握其特征,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收集了经临床证实的7例肺曲菌病的CT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45~68岁,平均52岁;有肺结核病史5例,慢性肺脓肿2例。呼吸系统主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肺段水平诊断支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疑为支扩的患者分别进行10mm层厚和薄层(1~3mm)螺旋CT扫描,其中10例共180个肺段与支气管造影进行了比较,用盲法对不同层厚的螺旋CT扫描和支气管造影进行评价.结果两位观察者在10mm层厚分别发现支扩肺段90个和94个,薄层CT分别发现支扩肺段108和110个.与支气管造影比较,螺旋CT1omm层厚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6%、100%、90.1%;薄层螺旋CT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8%、100%和98.3%.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扩比支气管造影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疑支扩的患者,应首选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